本人很榮幸應邀在「2013國際奈米科學與技術研討會」(201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ISNST)開幕典禮中致詞,並於隨後以「應用先進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研究奈米材料」(Advanc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Nanomaterials)作專題演講。六年前本人曾受邀到此系列研討會演講,因故未克成行,今次前來,可謂「還願之行」。
據了解,本系列研討會始自2003年,迄今已是第十一屆;公元2000年美國克林頓(Bill Clinton)總統宣佈美國的「國家奈米推動方案」(National Nano Initiatives,NNI)掀起了舉世的「奈米熱」,尤其科技先進國家,紛紛推出「推動奈米科技方案」,台灣也於2003年1月開始為期六年的「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冀盼整合產學研力量,建立我國發展學術卓越和相關應用產業所需要之奈米平台技術。並結合我國累積在高科技製造業的優勢,及在學研機構長期建立之研發能量,開創我國以技術創新、智權創造為核心之高附加價值知識型產業。為延續第一期的研究成果,開創台灣以奈米技術智慧財產創造為核心之高附加價值知識型產業,2009 年又展開第二期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 (2009-2014),強化資源集中在台灣生根發展之產業應用領域,以達成「奈米科技產業化」為目標。第二期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努力促使研發成果轉化為產業的競爭力,為下一波高科技產業發展立下基礎。南台科大早在2003年即開始主辦「國際奈米科學與技術研討會」,並且連續舉辦十一屆,遠見與努力,令人敬佩,而研討會的質與量,均達到相當水準,可喜可賀。
「奈米熱」的興起,與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以及檢測技術上都已演進到可在奈米尺寸領域發揮的境地;奈米科技在發展初期,是材料科學的天下,先是奈米碳管的發現,繼而各種奈米結構,包括零維、一維、二維等低維奈米結構材料,具有金屬、半導體、絕緣體以及其他各種特性材料,在科學家的巧手下,如雨後春筍的生成;在一陣熱鬧之後,重心漸轉移到功能元件,如各種感應器、電子元件、光電元件、熱電元件、發電器等,有相當成就,未來的挑戰,在產業的應用;大量製造往往需要整合,而以奈米科技技術「由下向上」的方式,挑戰性極大;較可能的是將發展已相當成熟的「由上向下」技術結合「由下向上」技術的混合式技術達成;如以現今產值達到3,000億美元半導體積體電路來說,28奈米技術量產已相當普遍,20奈米則成最先進量產技術,設想如果在20奈米積體電路上,以「由下向上」的方式,將特殊元件,如奈米發光裝置,安置在特別部位,而達到大大增強以「由上向下」方式製作晶片功能,甚至突破其極限,如光學電腦系統即為可能一例,是相當有展望的,也會是科技界努力的目標。
奈米科技發展迅速,與所需的檢測技術有相當突破有關:本人今天稍後的演講中,即報告「先進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科技」兩項發展,包括超高真空TEM 臨場(In situ ultrahigh TEM)研究,另一為球面像差校正TEM(Cs-corrected TEM)觀測研究;而以雙晶(孿晶)修飾晶粒邊界銅原子擴散、在磊晶(延晶)銀薄膜上成長激發電漿子奈米雷射(等離子納米蹟光)等為例強調這兩類TEM在奈米材料科學研究上所展現的獨特應用。
最後我要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以及熱誠款待;祝研討會圓滿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