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

成功的反思: 2021年台灣聯大亞際文化學程迎新會致詞

成功的反思: 2021年台聯大亞際文化學程及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師生迎新線上交流會師生迎新與研究員交流茶會致詞



首先歡迎新進教師與同學加入亞際學程及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去年九月第一次參加亞際學程迎新會,是在警戒第一期期間,當時以為今年開學時疫情已經成為過去,不想反而更為嚴重,也讓大家見證世事難料。

另一方面,今天師生迎新線上交流會也是一個全新體驗,象徵一個變動的未來,雖然是出於無奈,也帶來新的契機。譬如說視訊課程已更普遍,對跨校,尤其是跨境,學習帶來不少利便。另一方面,要切記大學的主要價值之一仍是與其他師生的互動。

今年對台灣聯大來說可謂創新元年,自二月一日起,一方面陽明與交通大學合校,一方面有政治大學的加入;台灣聯大雖仍由四校組成,但實力更為強大;對亞際文化學程而言,有執國內社會科學牛耳的政治大學加入,在質與量方面,均是提升的大好機會,須要大家共同努力。

由於大家過去優異的表現,得以進入為四所一流大學組成的台灣聯大學程,在各大學經過課程、研究與校園文化的洗禮,豐富學識、增長見識,未來進入社會,如拿到金鑰匙,有機會大展長才,進入贏者圈,身屬人生勝利組,社會的菁英階級,就個人而言,固然可喜可賀;但就整個社會而言,卻有值得深思商榷的地方。

目前大家最關注的議題視之一是數位化與全球化帶來的不平等的問題。美國政治哲學家邁可.桑德爾在近作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 [1] 提出只要努力就有機會成功的社會,真的實現了平等與正義嗎?」的問題高聲疾呼:「我們迫切需要重新思考『成功』的價值」。直視當代社會最重大的課題與挑戰,前所未見的反思角度與解方,激起全新對話!

「只要努力便能成功」這話我們常聽人說,可能自己也常對別人說,這種說法是相當的勵志,但多與現實經驗不符;如我我們定義成功是受到肯定,社經地位高人一等,實際情況是有些人不努力,照樣享受成功果實,有些人努力比別人容易成功,很多時候光靠努力無法成功實際上成功與出身以及環境息息有關,「只要努力才能成功」對某些人並不適用;如果太強調「只要努力便能成功」,也就把不太成功的人歸類於不夠努力,而那些失敗者不應歸咎任何人只能責怪他們自己。養成菁英的傲慢,認為一切都是靠努力而應得;以美國為例,多任總統對於全球化等因素造成的不平等現象的解方是「去念大學」,因為「你賺多少錢取決於你學習什麼」,「如果你嘗試就可以成功。」忽略了這當中隱含的羞辱。如果你不去念大學,沒在這個新經濟中發展,那麼你的失敗就是你自己造成的。 這就是其中的隱含之意。 難怪許多勞動者反對現有體制下的菁英,尤其在美國有三分之二的人沒有念大學讓社會陷入了前所未見的困境!

鼓勵人們去念大學是件好事。為那些負擔不起的人提供更多的機會,這麼做會更好。 應該放更多心力創造更好的生活, 為了那些沒有文憑, 但對我們的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桑德爾更直指即使「只要努力就有機會成功,並不真正實現了平等與正義」,這也是質疑菁英傲慢的時刻 我在道德上應該得到使我蓬勃發展的才能嗎? 我的成就是否源自於我活在一個獎勵才華的社會中, 而這個才華是我正好所擁有的? 還是只因為我很幸運而已? 堅信成功是因為自身的緣故,讓我很難設身處地感受他人的困境。意識到運氣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會促使我們變得謙卑。這種謙卑的精神是我們目前所需要的公民素養。這個契機讓我們可以從分裂彼此的成功道德觀走回正軌, 引領我們超越獨裁的「有能者居之」心態體制,走向一個少點怨恨,更加慷慨的公共生活。

消除社會不平等是古今中外政治的理想,由於菁英在社會中影響巨大,對成功做反思,了悟以及祛除菁英的傲慢,應是一個好的起點。

最後祝大家學習順利,平安健康

[1] 邁可.桑德爾 (Michael J. Sandel) ,《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賴盈滿譯,先覺出版社,台北 (2021)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聯華電子洪嘉聰董事長獲頒清華大學名譽博士致詞

聯華電子洪嘉聰董事長獲頒清華大學名譽博士致詞


實至名歸

對清華貢獻良多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華名譽博士理想人選

首先恭喜洪嘉聰董事長榮獲清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洪董事長是非常傑出而有智慧的企業家,具有遠見與決斷力,真誠、親和而善於溝通,聯華電子在他沉穩掌舵下成功轉型,同時在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與環境永續經營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這反應在聯華電子在營收、營利、市值屢創二十一年來新高;另一方面,洪董極為熱心社會公益,譬如在防疫期間,結合價值鏈夥伴捐贈紫外線消毒機器人為第一線醫護提供直接的防疫能量,並且贊助慈濟基金會捐贈疫苗義舉兩千萬元;同時洪董更是清華的貴人,早在十一年前,就為協助清華推動校務捐贈五百萬元、並在過去五年在清華材料系設置董事長獎學金,總額也超過五百萬元,前年清華為紀念沈君山前校長籌募整建「君山音樂廳」經費,聯電也慨捐一億四千萬元今年清華成立半導體學院也感謝聯電的助成不久後也會看到聯電協助設立劉炯朗前校長紀念展館;總之洪董事長是清華名譽博士的理想人選,實至名歸,值得大家祝賀。

前幾天清華公共事務組同仁訪問我時,說洪董非常低調,在網路上很少看到他受訪的資料,問我是否有洪董的小故事可以分享,事實上我有一籮筐,限於時間,我只簡短的與大家分享三則:

第一是洪董為善不欲人知,洪董的公子維澤於十一年前,考進清華經濟系就讀,洪董愛屋及烏,主動捐贈清華五百萬元,協助清華推動校務,並囑咐不要讓其公子知道,幾年後我決定將這筆款項撥充清華永續基金用,因要勒石並公布捐贈者名單,洪董仍表示不願具名;很高興知道維澤畢業後,事業順利,並定期將其薪資的一部分捐贈母校,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的佳話。

第二是洪董為美食與美酒專家,不僅有興趣與其他企業家朋友合資開高檔餐廳,並慷慨與朋友分享,經常設宴而且必備美酒,同時不忘讓客人帶美味禮盒回家與家人共享,洪董喜歡問上次送的美味吃完沒有?讓人很難作答,所以做洪董的朋友很是幸福;同時洪董為力挺餐廳並照顧員工,不僅防疫情間未裁員、也未減薪,貼心感人。

第三是洪董與清華劉炯朗前校長相知相惜,有關他們之間許多有趣的互動,恐怕要由洪董道來更為生動;劉校長生前要提名洪董為清華名譽博士,並沒來得及告訴洪董;他於去年十一月遽然而逝,而洪董在第一時間就問我說: 「劉校長對聯電貢獻很大,我們可以做點甚麼事來紀念他?因而有現今「炯朗紀念展館」的規劃。很巧的是,今天的典禮原定在明天重陽節舉行,因故提前一天;民俗常在重陽節以插茱萸懷鄉思親。而清華在人社院靠生科院邊路旁的茱萸正在盛開;唐代大詩人王維在重陽節思親詩中有「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名句,膾炙人口。此時此刻,也讓我們對劉校長備加懷念。今天洪董經過清華正式程序榮獲名譽博士學位,也是完成了劉校長的心願,可以告慰他在天之靈。

最後再一次恭喜洪董正式成為清華人,並祝清華大學與聯華電子一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