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璀璨風華: 「清華時期的梁啟超與王國維」

璀璨風華: 「清華時期的梁啟超與王國維」

璀璨風華

大師風采

清華通識中心自2020年春季起舉辦「通識人物」系列演講活動,對象包括梅貽琦、沈君山、泰戈爾
達文西,萊布尼茲、沈括等中西人物,本學期則以「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中的梁啓超與王國維為焦點,追溯這些形塑清華大學精神以至現代學問傳統的思想大師的風采。

本系列演講活動自兩周前由楊照先生講「民國思想史中的梁啟超與王國維」開始,接著由曾守仁教授講「王國維的思想脈絡」、陳國球教授講「梁啟超的文學思想之路」、黃源盛教授講「梁啟超法學世界」、到今天由王汎森院士講「清華時期的梁啟超與王國維」,最後由賴建成教授講「清華時期的梁啟超的經濟面向」,光從講題看,就可看出經過精心設計,再邀請名家主講,是一系列的知識盛宴。

楊照先生比較梁啟超與王國維,認為梁少年得志,九歲中秀才,十六歲中舉,後來經西學洗禮,周遊列國,參與戊戌變法、策動倒袁世凱,並曾從政,辦過十七種刊物,涉獵文學、法學、經濟學,經過大風大浪,是多面向百科全書型人物 ;王國維則是十五歲中秀才後,十六歲和二十歲兩次鄉試均未中,以後除謀生工作外,幾乎全致力於學術研究,成就非凡,但際遇堪稱坎坷。

梁啟超涉獵比王國維廣泛,可以從本系列演講,有兩講是兼談兩人,有三講分別談梁啟超的文學、法學與經濟學成就,而有一講是談王國維文學造詣可以看出,梁啟超可以算是「但開風氣不為師」的人物,入世甚深
,致力於「啟蒙「新民觀點常與時而變,也就難以創建特殊的理論體系,例如在法學方面黃源盛教授一方面讚嘆梁啟超相關論述超過三百萬字,另一方面在答問時,也提到並非原創性著作

王國維不但國學根基深厚,而且擅於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是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此外精通日文英文,學問精湛,但少涉獵社會科學。陳寅恪認為王國維的學術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胡適則說:「現今的中國學術界只有王國維最有希望。」一般提到四大導師,大多自梁啟超始,可能是受知名度影響,據楊照先生研究,梁啟超尊王國維為國學院頭牌,應是基於學術上的「惺惺相惜」。

胡適先生推薦梁啟超與王國維為導師,清華國學院於1925年開辦,王國維於2月中應聘,梁啟超也欣然接受聘書,6月15日,校長宣布國學院教職員名單,當年9月新生入學,到王於1927年6月2日自沉而死,不到兩年,僅得51歲,梁啟超於1929年1月19日逝世,僅得56歲,在國學院也不到四年,兩位大師的殞落,也是國學院於1929年9月,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後結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蔡英俊院長在上星期主持演講時,曾提起我在人社院某一場合曾談到漢高祖舉兵起義,四年內亡秦,楚漢相爭也不過四年,短短八年,翻轉歷史,千古一帝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統一中國,影響至今,正如王國維與梁啟超兩人,在清華不滿四年的修為典範,讓清華國學院成為學術界的傳奇,是清華校史特別璀璨的一章,為清華成為學術重鎮奠定堅實基礎,必將為校史所永傳。

今天很高興請到史學巨擘王汎森院士主講「清華時期的梁啟超與王國維」,史學大師講述兩位前輩一代大師的行誼,必定精彩異常,請大家洗耳恭聽。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振興高教: 112年材料學會年會

振興高教: 112年材料學會年會

可喜可賀

高教改革刻不容緩

奈米發電機前景可期

作為材料學會超過四十年的資深會員,很高興再一次到材料學會參加年會;從今年年年會手冊看到的「學會沿革」,長達十八頁,臚列204項,可看出學會從五十六年籌備,五十七年正式成立,五十多年來,許多熱心的材料界先進努力奉獻,篳路藍縷,到今天開花結果,近年來雖自學會日常事務淡出,但仍參與學會一些重要活動,包括歷年獎章委員會評審以及今年「兩岸材料高峰會議」,了解學會近年來繼續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尤其現在正在舉辦盛大的國際會議,很感欣慰,可喜可賀。

首先我要恭喜學會今年各類獎項得獎人,特別是學會最高獎項,陸志鴻獎章,的得獎人陳信文教授,略感遺憾的是,我是第一個告訴陳教授,原隨獎章而來的「中技社學術獎」三十萬元,因中技社委託辦法規定,每一學者只能得獎一次,包括不同學會獎項,因為陳教授去年在化工學會得到這項大獎,所以今年無法得到中技社捐贈的獎金;另一方面,目前陸志鴻獎章為一台兩重金質獎章,價值不斐,而同時能得到兩個重要學會代表終生成就的大獎,是極少的範例,格外的殊榮,還是特別的恭喜。

也許有些材料界的同仁並不熟悉,今年「台灣大學校友文化基金會」舉辦一系列的「高教改革論壇」,前後邀請了約三十位現任或前任大學校長,擔任主持人或主講人,大家的共識是台灣高教面對最主要的兩個問題是經費短缺與教育部微管理;根據研究,公共部門教育經費占GDP比例自1990年代達5.6%高點後,即緩步下降,目前來到3.5%左右,而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成長也大幅落後GDP。在約同期,即1996年到,大學院校數目大幅增加,公部門高教經費處於捉襟見肘狀態。雪上加霜的是,教育部對大小事,施行微管理,一方面提供經費不足,一方面又讓學費凍漲多年,在這種情況下,迫使各校必須爭取教育部推動的各種政策,如南向、雙語等勞民傷財,而效用可疑政策,也影響到教學成效。大學在資源不足與法規限制下,在延攬人才與留才方面,缺乏競爭力。

這些問題困擾台灣高等教育很久,也就是大家都知道問題所在,但一直沒有辦法找到解方,在公部門能提供的經費方面,由於國防、社福與醫療等部門的競爭、要大幅增加,很不實際,因此只有寄望於高教鬆綁;因為中國官場的習俗是管理,有權便來使,而且樂此不疲,釜底抽薪之計,就是徹底改造目前教育部主管高教事務的高教司;這樣可能會引起疑慮,是大學運作不受任何監督,配套的辦法是各大學各自以適當機制
成立由具高度公信力並了解高教的社會賢達組成「監督委員會」,得以不受政治干擾,並促進性質不同的大學能有彈性選擇方向策略與方式發展,而不像目前一樣,都是「教育部大學」,綁手綁腳,無從發揮。

現在正逢總統大選熱季,「高教改革論壇」主辦單位已決定於近期邀請所有論壇主講人與主持人聚會,希望將達成的共識,做成建言,努力促使主要候選人承諾支持,希望能為高教
振興注入一劑強心針,相信這也是材料界人士所至盼的。

最後祝大會圓滿成功。學會會運昌隆。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生成式AI的應用: 石油學會年會演講

 生成式AI的應用: 石油學會年會演講

不敢「班門弄斧」

女大學校長就職 (雷諾瓦風格
SD 生成)

愛因斯坦與塞尚對飲 (SD 生成)

希臘哲學三聖 (SD 生成)

浪漫氣氛 (SD 生成)

戴茶花美女 (Mid-Journey 生成)

 普羅米修斯 (SD 生成)

尋秦記封面 (SD 生成)

製作投影片插件

由照片轉換成影片並配音

很感謝石油工會邀請來貴會年會演講,當初陳理事長初定的題目是「AI 在油氣產業的應用」,讓我非常惶恐,由於自2017年來,我有緣協助中技社規劃與執行AI相關研討會等工作,所以對AI有相當了解,但對油氣產業相對陌生,雖然可以由搜尋資料,照本宣科,但不敢在各位先進前「班門弄斧」,幸好陳理事長表示有彈性,所以我今天的講題是: 「生成式AI的應用,從油氣產業談起」。

根據維基百科: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模型的AI技術,主要功能為生成新數據、圖像、文字內容、音訊等資源,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在圖像生成方面,可生成逼真的圖像或多種風格和變形效果,在文字或語言生成方面,可用於自動寫作、翻譯、對話機器人等方面。」 自去年十一月30日,距今天剛好差不多一年,美國 OpenAI 公司,推出新型聊天機器人 ChatGP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
意為「預習式文本生成器」,料庫部分來自維基百科,部分來自研究機構、分析師和詩人作品,能夠提供複雜、冗長甚至有趣的回應由於其功力強大好用,佳評如潮迅速席捲全球。


OpenAI 公司再接再厲,於今年三月14日推出進階版 GPT-4,更為強大,我自己是 ChatGPT 愛用者,目前是每月付二十美元付費的 ChatGPT Plus會員,另外最近又加入其製作簡報的插件 「聰明的簡報檔」(Smart Slides) 付費會員 (月付十五美元) ,同時
GPT-4主要產生文字回應,而市面上已生成式軟體繪圖的工具,包括 OpenAI 推出的 Dall-E 以及 Stable Diffusion (SD) 等,它可以在幾秒鐘內創建能想像到的任​​何內容的高品質圖像 - 只需輸入文字提示並點擊「生成」。由於我並非資訊專家,只是生成式AI的重度使用者,相信我的經驗會對非專家很實用今天我就與大家分享我使用這項工具的體驗,「野人獻曝」一番,也希望能「拋磚引玉」。

到石油工會可能還是以AI在油氣產業應用為例較為恰當,首先我提問「AI 在油氣產業應用」,GPT-4迅速的臚列探勘與預測、生產優化、設備維護和監控、供應鏈和物流管理、安全和環保、能源交易和風險管理等項,並加說明。其次它可應需要,利用 Smart Slides 插件,製作關於AI在油氣產業的應用的簡報投影片,並附有圖片。目前投影片品質尚未達專業水準,但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ChatGPT 的特點是根據提問「無所不答」,幾乎可以立即寫出幾百甚至上千字的文章,字句通順不說,而且有些相當有趣,或很有道理,有專家評論說:「大學作文已死」以及「中學英文的終結」,並非危言聳聽,而是部分接近事實,如何因應,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迫切地須要多加探索的;在去年十二月我最先試用時,正是號稱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被迫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議題正夯時刻,所以我就此問了「對台灣的影響」、「歷史意義」、「對台灣的歷史意義」、「對於中國的歷史意義」等問題,發現答案四平八穩,但也有相當知識含量,雖有小錯,但瑕不掩瑜,值得一試。同時也請 Stable Diffusion 繪圖,幾經嘗試,得到尚算切題的圖像。

接者,因為一位清華同事將赴南部某大學擔任校長,我請 Stable Diffusion 繪圖誌念;該線上軟體工具,可以文字說明意象,並指名採取哪位大師風格,就可立刻產生一幅像我一樣的外行人,做夢也畫不出的人物畫。試用之下,一發不可收拾,做各種嘗試,相當有趣,其中包括莫內、馬內、雷諾瓦、塞尚、梵谷、畢卡索等名家風格,產生的作品,到目前為止,並不受版權限制。也顯示 AI 繪圖不再是專業人員所獨享,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人人可把玩。

其次,利用AI生成「賀新年」、「春之頌」個名家風格影像,再嘗試生成奇幻影像,例如「塞尚與愛因斯坦喝咖啡」、「畢卡索在月球上喝咖啡」,更進一步由修改例圖的提示,生成「梅花仙子」、「戴茶花美女」等,效果都相當驚人。

在音訊方面,現在已有網站提供將上傳照片轉換成影片,並用上傳錄音檔配音的服務;例如我上傳一張近照,以及「各位好,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生成式AI的應用」錄音檔,經幾秒鐘處理後,照片中的我開始以原音講話,並顯現露齒、眨眼等動作,相當有趣;據報導,現在也有以講話音痕,模仿真人講話的服務,配上真人照片,經加工處理後,可以亂真,目前在Youtube 上已可看到不少這種例子。

下一步測試AI 寫詩的能力,首先看中文古詩,首先看看其寫詩能力,先從七言詩「迎新年」、「迎春」開始,接著試五言詩與新詩,再問「對新年的期盼」:在作七言詩方面,偶有失手,同時最初似不了解何為五言詩,經重複指證,GPT-4已可產生不錯的作品。如不限古文詩,則發揮的甚好。至於對未來的期盼,考慮周詳,發人深省,令人驚豔。既利用 AI 文字產生程式,也會連帶想到試用 Stable Diffusion AI 圖畫產生程式,不花多少功夫,即完成一篇圖文並茂尚可一閱的筆記,相當神奇。

其次試試它在浪漫英詩方面的能力,先問浪漫主義詩體,並請以浪漫英詩拜倫 (Byron) 、雪萊 (Shelley) 與濟慈 (Keats) 浪漫英詩風格寫「春之頌」開始: 再請問此三家風格以及比較,也對答如流,收穫不少;感嘆有此超級學伴,人類可謂已進入學習的黃金時代,莘莘學子應把握良機。

清華在4月 14日舉行「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建築落成典禮,首先請GTP-4寫一首新詩禮讚,接著問出它懂十二種台灣原住民語言,最後可以各種語言寫詩:如以排灣族語作一首詩禮讚屏北高中小清華,並附英文翻譯,中文翻譯如下:

在屏北高中培育心智,
年輕人尋求知識和智慧,
未來將因小清華的傳承而輝煌。


因為由排灣族語翻譯過來,因語法差異,較不溜轉,但仍見GPT-4的能力超強。

在網路上聽說有人在利用ChatGPT 迅速寫成數十本小說,並在線上出售,因此以「科學家穿越到古希臘」與「科學家穿越到古中國」為題,看其表現,結果讓人嘆為觀止,尤其從所提供建議《克羅諾斯的禮物》與《玉門關行記》為書名的情節,或真可據以寫一本小說,甚至是英文小說,頗有自娛效果。《玉門關行記》設定古中國時期是漢武帝時代,讓人印象深刻,再試試「科學家穿越到古中國秦始皇時代」,因而有《尋秦記》的構想,想想寫「漢武帝」、「唐太宗」朝廷故事應很有趣,且待以後分解。

ChatGPT 也可用以設計課程大綱,以個人熟悉的課程「電子顯微鏡學 (大學程度)」、「電子顯微鏡學 (研究所程度)」、「半導體材料與製程」、「半導體元件」等課程測試,相當到位。據報導 GPT-4寫教案,也表現不錯。

在設計研討會討論題綱方面,曾經請GPT-4設計「AI 在製造業、服務業與教育應用」、「電資領域AI課程規劃與推動」、「非電資領域AI課程規劃與推動」等,發現頗有幫助。同時以「AI 在教育上應用」測試其能力,先是列了七項,請他再列舉一些,又加了幾項,如是重複,一直加到五十五項,似乎還可以繼續接受挑戰,沒完沒了,倒是我自己覺得應適可而止,留一些時間來分析其應答脈絡。接著試以「AI 在製造業的應用」提問,同樣「隨問隨答,沒完沒了」,這次問到第四十項為止,由於項目太多,也可請其分類;同時,ChatGPT 在每一項下,會稍加說明,如果你請它較仔細說明,它也會以約一倍半文字說明,真是善體人意,而且頗顯機敏。

在設計學習大綱方面,以哲學為例,請它設計「哲學」、「西方哲學」、「中國哲學」、「東方哲學」、「東西哲學比較」等,是很好的入門指南。在觀點分享與比較方面,提供如「科學與藝術」、「藝術家風格與比較」、「文學家風格與比較」、「哲學家學說與比較」、「李白與莎士比亞」等意見,作為思考的起點。

再試「文案與文書處理」,請分別以四百字與一千字簡介清華大學,撰寫介紹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案,活動新聞稿,各種場合致詞,發送一定主題電子郵件,撰寫反駁文章等,相當中規中矩,可作為初稿之依據。

在時事背景方面,總結「俄烏大戰」、「以哈衝突」、「中美洲政治」、「火山佈雷系統」、「子母彈與貧鈾彈」相關資訊,以為議論的參考。

比較實用的,如設計行程等,包括旅程、工作日程、飲食計畫、食譜、健身規劃,作業解答等,項目繁多,讓許多人受益。

在今年 4 月 14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載一篇名為「使用 ChatGPT 的 35 個 範例」,讓人更見識它的威力;同時報導當時限制部分專家使用的「看圖說故事」,如上傳一張冰箱裡貯藏食物的照片,GPT-4 會一一辨認出其中食材,建議利用這些食材的食譜,以及如何製作菜餚的逐步指南,有趣而驚人。

限於時間,總結今天的報告是生成式AI應用廣泛,強大而好用,但必須要了解它的限制與可能的缺點,同時生成式AI只是AI技術的一小部分,處於AI時代,不可不知。

因材施教:「非電資領域AI課程規劃與推動之建議」

 因材施教:「非電資領域AI課程規劃與推動之建議」

AI 機器人 (GPT-4生成)

歡迎大家來參加今天的會議;早上我在石油學會演講恰與研討主題有關,當初陳綠蔚理事長,也是中技社執行長建議的題目是「AI 在油氣產業的應用」,讓我非常惶恐,改成「生成式AI的應用,從油氣產業談起」,主要轉向近一年對來生成式AI的應用親身體驗,有一個可能的亮點是我請 ChatGPT-4 為「AI 在油氣產業的應用」命題作答,再請它利用插件 Smart Slides,據以製作了二十張附有相關圖片的投影片,先賣各關子,再道出原來是生成式AI 傑作,讓原來不熟悉的聽眾驚艷。

我對生成式AI的應用的體驗,可以說是從非專家,也就是庶民,眼光來體驗,這與今天研討主題「非電資領域AI課程規劃與推動之建議」或有關聯;一方面,授課教師,包括與會各位先進,都是專家,而非理工科學生,不善或不喜歡寫程式,可以說是庶民,

今天工作團隊建議的討論題綱是:
1. 學生AI知識與技能的培養策略。
2. 教授提升AI素養的途徑,以及與其他專業跨域合作(「AI+X專業」或「X專業+AI」) 所面臨的挑戰與建議。
3. 校方「X專業+AI」跨域課程之規劃與推動建議。

現在我已習以為常的是在沿討會前,以同樣主題,請其提出討論綱要
看GPT-4如何作答,他的答覆是:
一、AI與非電資領域的關聯性
探討AI如何影響不同的非電資領域(如醫療、教育、商業等)。
分享實際案例或研究來說明AI的跨領域應用。
二、現有AI教育資源與課程分析
分析目前AI教育在非電資領域的普及程度。
評估現有課程的適用性與限制。
三、非電資領域對AI教育的特殊需求
討論非電資領域學生或專業人士在學習AI時的特殊需求。
考慮如何將AI教育融入現有的專業訓練中。
四、課程設計與教材發展建議
提出針對非電資領域的AI課程設計原則。
探討教材開發的方向與策略。
五、推動策略與合作夥伴關係
討論如何在學校、企業及政府間推動這些課程。
探索可能的合作夥伴及資源共享機制。
六、挑戰與機遇
識別在推動非電資領域AI教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
討論這些挑戰如何轉化為機遇。
七、互動環節
設立問答環節,讓與會者提問並分享想法。
組織小組討論,促進觀點的交流與深入探討。
此提綱旨在促進深入討論,並鼓勵參與者共同探索AI在非電資領域的潛力及挑戰。」
相當有參考價值,但從今天的討論中,也可很明顯的看出不夠完整,尤其是實務部分。

我個人對今天的討論認為重點結論以及意見是:
1. 建置AI教學之共享場域,因牽涉到資源投入的問題,以及智慧財產權的考量,應由政府單位帶頭執行,民間單位協助推動。
2. 以實作誘發學生學習AI之興趣。學生排斥程式設計時,應因材施教,以貼近實務應用之案例吸引學生學習。
3. 聘僱AI專業教師擔任種子教師,以加速AI相關研究。
4. 思考有效運用AI工具,以促進專業領域發展,但應注意其在各專業領域之適用性。
5. 透過與會專家之討論,提出對於AI課程規劃與推動之寶貴建議,中技社會將其彙整並提出大專校院推動跨領域AI教學政策建言,同時將此建言納入專題報告,並提供給大專校院及政府相關部門作為AI課程推動及政策施行之參考依據。

2023年11月8日 星期三

清華園曾是鹿場: 細說清華園內的三大歷史現場

清華園曾是鹿場細說清華園內的三大歷史現場

清華園曾是鹿場

赤土崎公園「梅花鹿」雕塑

很高興來參加今晚的演講會,這是王俊秀教授出版新書「新竹清華園內歷史現場」配合活動
「一起聽清華故事」三部曲的終篇曲;前兩次演講分別是「清華園如何遇上新竹」與「清華園外的歷史現場」,逐漸進入核心的清華園
三大歷史現場也就是日本第六燃料廠福利區、高爾夫球場與墓場可謂順理成章。

由於本人對清華歷史有濃厚興趣,兩年多前也出了一本「清華的故事」專書,與本書可謂「相輔相成」,承蒙俊秀以我倆為清華歷史共同切磋者,邀請我今晚為他站台,事實上我為本書第二次站台,上一次是八月二十日在新竹影劇博物館舉辦的新書發表會,當時我曾說新書是寶書與奇書;對新竹人與清華人來說,這本三十萬字的大書,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料,從清華何以座落在新竹,承載清華的赤土崎,到清華園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

奇異的部分是本書根據與清華淵源的脈絡,自由延伸到日本第六燃料廠、台灣高爾夫運動發展史、日本神風特攻隊、北京清華園、美軍顧問團,特別是新竹美軍顧問團等,使人充滿驚奇,最後以圖書章中的歷史現場與人物作終篇,可謂神來之筆,讓人讀來興味盎然。

我個人在拜讀本書後,才知道清華園曾為鹿場,所以在附近赤土崎公園才有名家楊英風的雕塑「梅花鹿」梅園一帶在日據時代為高爾夫球場,曾為梅校長相中,做為校長宿舍建地,不意後來成為他的墓地;清華附近的建功路,建美路與建中路原來源自「中美建功」之意,東美路竟取自「東方的美國」;新竹有名的814冰棒與美國援助的奶粉有關美乃斯麵包店名稱從 Venus 日文發音而來,並有「美國貨委託行」功能等。

由於俊秀是以社會學家眼光敘事,所以內容可謂無所不包,從求全立場來看,對清華園的描述,較後開發的西院部分前世今生,較少觸及,譬如說原先有一大部分為高射砲部隊軍營,可能是為保護原子爐,以及其眷舍,在甚麼時空環境下搬遷,並交還清華,同時台電長期委託清華為其培訓核能發電人才,在西院地段還特別蓋有學員宿舍,建築保留至今,但已作他用。另一方面,中央研究院也與清華有合作計畫,清華並提供在東院的幾戶教師宿舍給中研院研究員,但不知何時戛然而止,前因後果,也很值得爬梳。

俊秀在演講前,告訴我因為我是第二次應邀站台,他準備了不少新的投影片,讓我能一新耳目,這也正是我拭目以待的。

最後我要一提的是在台灣,一般站台是為參加選舉的候選人加油打氣,預祝當選,為新書站台除了推薦以外,還有引言功能,我想也不妨預祝本書角逐為優良圖書而設的「金鼎獎」成功。

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要能廣大要能高: 聯電劉炯朗博士獎學金頒授典禮

要能廣大要能高: 聯電劉炯朗博士獎學金頒授典禮

聯電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源頭

紀念劉炯朗校長

注重創新

要能廣大要能高

待人處事也非常重要

首先恭喜得獎的各位同學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這份難得而高額的獎學金。


大約在一年前,聯華電子洪嘉聰董事長對董事們表示,有鑒於現在台灣半導體業普遍的缺博士級高級人才,而現在學子們對念博士班意願不高,所以擬設立「聯華電子博士獎學金」,以鼓勵優秀學子從事博士研究,董事們都熱烈贊同,所以洪董委託我和徐爵民獨立董事協助規劃,擬定辦法,由「聯華電子科技文教基金會」公告,於本年五月的截止收件,共收到五十一件申請案,最後經過五位學界委員嚴格評審,選出十名特優同學,所以對各位來說,得來不易之外,也是一種殊榮。

本項獎學金所以命名「聯電劉炯朗博士獎學金」是紀念前清華大學劉炯朗校長;劉校長生前是半導體學界巨擘,曾擔任聯華電子公司董事與獨立董事多年,對半導體研究教學以及聯華電子公司貢獻很大;同時稍早公司安排聯電介紹與廠區參觀,相信大家對聯電有初步的認識,我在此要特別強調聯電是早在1980年科學園區設立時同步創立的台灣第一家半導體公司,是台灣興旺的半導體業源頭,也一直是在經營與技術方面領先的優質公司,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

近年來社會風氣丕變,讓學子對攻讀博士學位意願不高,這與十幾年前情況有很大的差異;以我自己任教的清華材料系為例,一度有一百多人報考,最後錄取五十一人,當年與碩士生談是否要繼續攻讀博士時,除學生本人外,家人都持鼓勵態度;曾幾何時,可能部分受媒體誤導,認為博士就業不易,學生家人多持反對子弟唸博士班,加上理工科碩士生很受業界歡迎,許多學生認為博士研究為一艱苦過程,不如及早就業,以致使頂尖大學博士班學生人數都大減,讓培育高級人才產生了斷層危機,嚴重一點說會影響社會未來的發展。各位優秀同學能夠有接受高深研究訓練的企圖心,不隨社會潮流而行,是很值得鼓勵的。

大家從事博士研究,可能要特別注意三件事: 第一是注重創新,清華大學在大陸早期有一位陳寅恪教授是公認的大學問家,他上課以「三不講」出名,也就是「教科書上有的不講,別人講過的不講,自己講過的不講」,當然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重點是創新;另一方面,對碩士訓練來說,通常是依循現有的理論與研究方法,改變題材而能優化,性質與博士研究有顯著的不同;如果博士論文是五個碩士論文的總和,則不能算是優良的博士論文。

第二是做博士研究眼界要廣,除對研究主題有確實的掌握,對相關研究應有相當的認識,而不至於鑽牛腳尖,同時可能豐富研究面向
,擴大影響力遇到困難時也有轉圜的餘地,正是「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在此我特別一提,研究中途轉換方向並不少見而且可以正面看待。

第三是研究之外,待人處事也非常重要,我自己多年的觀察,善於與教師和同學溝通,而且熱心於公眾事務的學生,幾乎可以保證未來會有相當高的成就與光明的前程。

最後我再度恭喜各位同學,並預祝大家博士研究順利。

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值得活的人生: 112年退休人員惜別暨聯誼餐會

 值得活的人生: 112年退休人員惜別暨聯誼餐會

離情別緒 (鄭毅強攝)

珍重再見 (鄭毅強攝)

退聯會成立功臣 (陳永鎰提供)


歡樂時光 (鄭毅強攝)

濟濟一堂 (鄭毅強攝)

思辨人生

近年來每年接近年底時都會來參加退休人員惜別暨聯誼餐會,今天最新一批退休同仁回首來時路,從此離開熟悉的工作、同事與環境,一定感慨萬千,同時會懷念在清華的美好時光。

今天我上台。有一個目的是邀請大家參加「退休人員聯誼會」(退聯會),大家也許會驚訝,再台灣建校超過六十年的清華,在去年四月才成立退聯會,當然有很多背景因素,但總算順利成立,而由本人忝任第一任會長;退聯會的宗旨是加強退休人員聯誼並互相關懷;一年半來,在熱心義工同仁努力下,大致維持每月一項活動,包括樂活講座、旅遊、康樂活動、半年一次慶生會以及歲末聚餐;另一方面,關懷組在葉副會長領導下,與張淑嫺總幹事和孫海珍組長定期關懷八十歲以上的退休同仁;整體而言,是期盼協助退休人員保持聯繫,維持對清華大學得歸屬感,希望大家踴躍參加。這裡順便一提,退聯會活動組正籌劃在明年校慶日,也就是4月28日,後舉辦西班牙與葡萄牙十四日遊,現在開始準備並不嫌早。

各為退休同仁,對退休後生活一定有所規劃。前天,也就是十一月二日,退聯會樂活講座邀請到新竹市中醫公會李如英理事長,他也是物理系李宗仁退休教授的女公子,主講「中醫與養生」;她提到台灣人的健康年齡大約是八十歲,所以對剛屆齡退休的同仁,仍有相當長的時間多能維持一定的活力,所謂長路漫漫,仍然大有可為;尤其現在生成式AI 正大行其道,被目為「百科全書」、「全時家教」、「二十四小時特助」,威力強大而好用,我自己的經驗是獲益良多,值得向大家推薦。

最近看到天下文化出版的一本新書「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是2014年開始,本書三位作者在耶魯大學開設最受學生歡迎的人文課「值得活的人生」,以師生高度互動討論的小班制方式,引導不同科系、族群、宗教的學生,探討生命中最重要的問題, 對理所當然的人生提出大哉問,建立深度自我對話習慣,找到應對生死、成敗、磨難、價值等難題的內在嚮導,很有所感。

它們提出透過不斷思辨,找到自己的特殊性,通往繁盛人生,透過一、盤點人生:評估此刻的現況和立足點,藉此了解你回應大哉問的方式,二、規畫路線:從自我超越開始,透過自我覺察與練習,探索最值得活的人生,三、實踐技巧:改變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維持動能且不偏離正軌的方法。雖然看起來是對針對大學生,但對所有年齡層的人,持續地追問自己:「什麼是值得追求的美好人生」,「要為那最重要的事而活,」都極為重要。

退休實際上是一個新的開始。相信大家在退休後的生活中,仍然會發揮所長,繼續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我也預祝大家能夠好好享受退休生活,與家人共度更多的時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都能追求並體會到「值得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