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一起樂活: 113年清華退聯會年會

一起樂活: 113年清華退聯會年會

一起樂活 (GPT-4 生成) 

年度盛會

盛情難卻 (鄭毅強攝)

共同努力 (鄭毅強攝)

勾起許多溫馨回憶 (陳永鎰 攝)

更豐富清華校園生活 (陳永鎰 攝)
 
上半年慶生會 (鄭毅強攝)

生日快樂 (鄭毅強攝)

其樂融融  (鄭毅強攝)

大家在小學作文時很可能寫過「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字句,有趣的是,很多人在小時候都覺得過得太慢恨不得趕快長大,譬如說念中學的時候,一天上七八堂課,會很羨慕大學生上課時間少很多,反而是年歲較長的時候,會覺得時間越過越快,退休後更可以感到小時熟悉的用句「時代的巨輪飛快地轉動」,頗值玩味

很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退聯會第二次年會,由於現行章程明定年會必須要一半以上會員及會員代理人出席,才能舉行,前一陣子在 Line群組裏不斷看到文書組高組長告急的訊息,幸好在工作人員努力下,到上週會前會時,已轉危為安,確保今天大會得以順利舉行。

退聯會在兩年前成立時,即以加強聯誼
相互關懷為宗旨等一下在葉副會長以及淑嫺總幹事報告中,大家可以看到兩年來,退聯會大致能維持每月舉辦一次活動,也進行了五十幾次慰問年長同仁的關懷活動,應該發揮了相當的功能我們要特別感謝當初退聯會成立的兩位主要推手,金仲達前主秘以及人事室賴前主任。另外也要感謝眾多退聯會的志工同仁,包括葉銘泉副會長、張淑嫺總幹事、胡益芬、孫海珍、施竹東、高天慶組長等,熱心奉獻,以及人事室徐主任、多位組長及莉娟等,悉心協助,使會務得以順利推行。讓我們對這些有功同仁報以熱烈的掌聲,表達深深的謝意。

兩年前承蒙大家支持,推舉本人擔任會長,當初本人在退聯會規畫成立階段,一直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擔任會長則不是選項,但同仁們盛情難卻,而自己也沒有好理由一定婉拒,所以在沒有預期下擔任創會會長。另一方面,也由於清華教職同仁承襲優良校風,在退休後仍親愛精誠,尤其許多義工同仁盡心盡力,會長不僅可「坐享其成」,而且樂在其中,因此我要深深感謝所有同仁對退聯會所盡的心力,成為清華一道美麗的風景。

本來我確信未來不論是那位同仁擔任會長,退聯會都會承續優良傳統,順利運作,也是我擔任創會會長最感欣慰而且放心交棒的。不料同仁們仍屬意我續任,讓我再度盛情難卻,比較使我安心的正如副會長所說:「反正根據章程,最多只能連任一次」,雖與初衷相違,承蒙大家抬舉,我仍然願意「快快樂樂再做一任」,與大家一起「樂活」。

剛才兩位貴賓致詞時,勾起許多個人在清華經歷的人與事溫馨回憶,一是徐主任提到人事室林南榮前主任贈書,林主任與林夫人同是在清華服務多年後退休的老同事,以後歡迎常來參加退聯會的活動;另外雪蘭副主秘致詞時,讓我想起約十四年前我接任校長時,正是在國際會議廳辦理交接典禮,而由當時在人事室工作的雪蘭擔任司儀,相當有緣;同時雪蘭提到 5/30日將在本校舉辦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 (中基會) 百年研討會」,中基會是掌管清華庚子賠款基金的單位,近百年的互動,波瀾壯闊,很值得清華人加倍關注,歡迎各位踴躍參加。

最後我要感謝今天到場的藝術學院張芳宇院長以及宏亮美術館謝素貞館長,不僅親自蒞臨,並且詳細介紹各該主管場館,希望以後能與退聯會會員密切互動,更豐富清華校園生活。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中基會百年-共榮新世紀

中基會百年-共榮新世紀

中基會

清華大學

很歡迎大家到清華大學來參加今天的『中基會百年: 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本來我原訂的講題為「中基會與清華大學」,但較有文采的先進建議改為「中基會百年-共榮新世紀」,頗為典雅並切題,但需要解釋其中的共字是指「中基會與清華大學」。

「中基會與清華大學」共同的關鍵字是「庚子陪款」,因為1911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前身「清華學堂」是由美國第一次退還多索的「庚子陪款」(庚款) 而成立。「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中基會) 則是在1924年由美國第二次退還多索的「庚子陪款」而成立;另一方面∙,第二次退還庚款所以成真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美方認為第一次退還庚款,由於其運用始終以發展教育事業為主,辦理清華大學前身的清華學堂、清華學校以及選送留美學生,為我國教育文化事業的獨立確立了可行模式,績效良好

再者,由第一次退還庚款成立的清華基金,又從 1929年起,永久委託中基會保管運用,延續至今,而且目前中基會基金,主要為「清華基金」,嘉惠清華大學尤多。歷年來,清華人在中基會董事會擔任董事長、董事、幹事長者有多人,關係可謂千千重。

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發揚光大: 台灣聯大與大馬沙巴州華文獨中簽約合作

發揚光大: 台灣聯大沙巴州華文獨中簽約合作

清明時節雨紛紛

令人感佩

海內外華人應珍惜資產


七位校長曾來台灣留學

人才培育正向循環範例

落實合作項目

共同挑戰

很歡迎馬來西亞沙巴州華文獨立中學沙巴董總主席歐錦華主席以及各獨中校長或代表蒞臨今天的簽約儀式。最近剛過清明節,今天外面又有微雨,讓我想起唐朝大詩人杜牧所作《清明》七言絕句 :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語言通俗,為千古佳作。有人認為「清明時節,路上行人 借問酒家,牧童遙指」就足夠表達,更有人表示「清明,行人酒家,遙指」也能掌握要義,頗足玩味但很明顯遠不如原詩的生動,這實際上是中國文字的趣味,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海內外華人都應珍惜的資產。

去年九月十七日,本人與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台灣聯大) 各校代表曾經到吉隆坡與三十七所獨立中學簽定合作協議書,當初剛好與沙巴州華文獨立中學失之交臂,今天有此機會,與九所
沙巴州華文獨中在台灣補簽,是「亡羊補牢」,雖稍遲幸好得以補正 (better late than never)。

去年吉隆坡之行,由所見所聞,很能體會到「華僑是革命之母」的意義,也進一步了解從 1953年起,馬來西亞約有十萬人到台灣留學,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獨立中學的畢業生
而獨中為維護與宏揚中華文化,多年來在困難環境中仍然持續提供學子優質教育,並得到許多僑胞慷慨資助,讓人敬佩。

另一方面,在台灣就學的馬來西亞學子,也在學成後在馬來西亞、台灣以及世界各地,開枝散葉,有很優異的表現,包括今天在場
曾來台灣留學七位校長清華附小溫儀詩校長,清華大學體育室陳國華主任,在台落地生根,奉獻於台馬的教育界,成就非凡,是人才培育正向循環的範例,也是台馬教育界人士應特別重視,並發揚光大的。

「台灣聯大」現由台灣四所頂尖大學,即中央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以及陽明交通大學等四校組成,整合四校專長,發揮四校互補性,以提昇四校教育品質與追求學術卓越。四校學生可依其生涯規劃及志趣考量,經由申請即可跨校轉入不同領域學系和學位學程就讀,且可跨校選修學分學程、跨校修讀輔系及雙主修。系統內提供了優質以及多元化的選擇,讓學生在一校就讀即可享受其他三校的資源,目標是四校如一校,二十年來,績效斐然。

去年「台灣聯大」曾盤點各校馬來西亞學生在校情況,發現人數高達約 930人,在各校僑外生中都佔很高的比例,且在校表現優秀。期盼透過本次簽約,達到強化雙邊交流及共同培育國際人才,並成為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本次學術合作項目包括資訊交流、開放網路課程、舉辦學生營隊及教師交流活動,期能讓獨中學生提前體驗大學課程及生活。此外大學提供優秀學生入學獎學金,鼓勵中學學生申請就讀。

「台灣聯大」在後續行政會議中曾特別討論如何落實合作項目,確定統一聯絡窗口等,希望未來能夠招收更多優秀獨中學生;另一方面,由於各種因素,馬國留台學生從最高每年一萬數千人降到現今約四、五千人,顯示各校有很大努力的空間。

最後我要一提的是,最近因接觸台灣「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所提出的「馬來西亞儒學文化推廣專案」,一方面很感佩該學會從 2013 到 2023年,基於馬國儒學傳統淵源深厚,且在約 700萬華人人口中,有許多熱心弘揚中華文化的先進,所以除在台灣與中國大陸外,另外選擇大馬為重點推廣儒學文化的目的地;在計劃書中也提到在文化背景方面,有傾向從台灣學習轉向大陸,華僑中文著作、出版刊物大不如前等問題,另外面臨新一代價值觀的改變,導致有文化斷層之虞,這些都是馬華與台灣教育界人士的共同挑戰,期盼未來攜手並進,共同在弘揚中華文化方面,更有實質貢獻。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中技社「AI 在服務領域應用」 研討會閉幕總結

 中技社「AI 在服務領域應用」 研討會閉幕總結

侃侃而談 (Bing 生成)

周景揚校長主持下午場 (中技社提供)

張佑宗教授: AI 落差嚴重
 (中技社提供)

陳亮恭院長:  用更好的工具達到更佳效果
(中技社提供)

王俊權副總:  世界已經改變
(中技社提供)

范慧宜所長: 身處魔法王國
(中技社提供)

得人才者得天下
(中技社提供)

首先感謝在現場以及線上的所有貴賓,經過漫長的一天,仍努力不懈,堅持到最後一刻,讓我們一起熱烈鼓掌互相勉勵。

其次我們要感謝研討會的主講人與主持人,每個演講都十分精彩,發人深省。相信大家一定與我一樣,收穫滿滿。

本次研討會邀請到七位產學專家,從負責任AI具備要素、資料治理機制、彰顯多元溝通價值、庶人AI素養,以及服務生態系統促進等面向進行專題演講,線上、線下共計有500餘名人士報名參與,其中近半數來自於產業領域人士,可見得產業界對於此議題高度關切。在議程安排上,上午場次包括AI與人協作、AI公共化,以至最大的公共服務提供者─政府,下午場次從服務的共通考量,包括隱私權、數據談起,以至專業服務與民生服務產業。

今天最後一場演講主講人范慧宜所長提到
因為 ChatGPT 到來,現今大家好像處於一個魔法世界中,想想頗接近真實。它不僅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值勤,也兼具各種文字 、影像功能,這是它誕生前無法想像的。另一方面,以人為本是每個演講共同的訴求,而王道維教授特別提到「AI 資本化」的問題,大型企業如 Google、Microsoft、Meta 等有資本、資料、技術、人才等優勢,又如 OpenAI吸引的投資金額在一百億美元以上,龐大的資金與巨量資料掌握前研研究,又將之應用其產品來鞏固市場地位,吸引更多的人才與資本投入,造成「AI 資本化」,「AI 公共化」或可相當的補充平衡。

王俊權副總強調人才的重要,在AI 界「得人才者得天下」,發展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有「深度學習之父」、「AI教父」之譽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 Geoffrey Hinton 與團隊曾由 Google出價 4,400萬美元延攬,而大學頂尖人才動輒被百萬美元以上年薪挖角。另一方面,美國與 AI題材有關的公司,以輝達 (Nvidia) 公司為代表,股票大漲,讓人有印象美國是 AI 超強,但 3月24日美國紐約時報引述美國智庫最新研究指出,目前在美國工作的頂尖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中,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佔 38%,美國人占其中 37%。美國的領先地位也已經開始下滑,現今它擁有全球約 42%的頂尖人才,低於三年前的59%。

在AI尖端人才培育一項「關鍵指標」的競賽上,中國培育全球近半的頂尖 AI人才,美國只有 18%,已遙遙領先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紐約時報分析,這一變化的部分原因是中國在 AI教育投入巨資。但「很多項目都是關於 AI在工業和製造業中的應用,而不是目前主導美國 AI產業的生成式 AI」。另一方面,美國雖在以 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 AI領域率先取得突破性進展。由於近年美中對抗趨於激烈,讓許多美國華裔科學家「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越來越多中國研究人員留在了中國。有學者指出,若美國決策官員試圖禁止中國人才在美進修與就業,「不啻用石頭砸自己的腳」,很值得注意。

後,但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要特別感謝陳綠蔚執行長領導的中技社團隊,包括能產中心王釿鋊主任、許湘琴組長、劉致峻研究員等。不僅從規劃到執行全程發揮高度專業精神,費心費力, 讓多次座談會順利進行以及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請大家一起報以熱烈掌聲,以表感謝。

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

中技社「AI 在服務領域應用」 研討會上午場

中技社「AI 在服務領域應用」 研討會上午場

中技社主辦第七次有關 AI 大型研討會

潘文炎董事長: AI 助成服務業轉型提升
 (中技社提供)

廖俊智院長AI 影響世界文明發展
 (中技社提供)

未來科技發展關鍵
 (中技社提供)

綜合性精華成果呈現 (中技社提供)

林福仁永續長: 人本AI創新服務系統
 (中技社提供)

王道維副主任: AI公共化
 (中技社提供)

朱景鵬副校長: 公部門數位轉型 
(中技社提供)

AI 在服務領域應用研討 (Bing 生成)

很歡迎大家來參加今天的研討會,中技社在2017年開始針對各種AI相關主題的研討, 2021年展開「AI治理準則與應用發展方向探討」三年期計畫,在應用發展方向方面,分別就教育、製造與服務產業探討、在2022、2023年分別舉行「AI在教育領域應用」與「AI 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研討會,今天則是「AI 在服務領域應用」研討的期末研討會。

在服務領域應用研討方面,首先邀請創辦亞洲第一個服務科學研究所的林福仁教授協助指導,並於去年 3月24日舉辦「建構AI產業應用治理框架論壇」專家諮詢座談會,擬定「生活服務」、「專業服務」、「公共服務」三個主軸,分別於 6月26日、9月14日、11月15日舉行「AI在生活服務領域應用與影響」、「AI在專業服務領域應用與影響」與「AI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與影響」座談會,另外在今年 1月24日工作討論會議,邀請今天的主講人進行會前的溝通,因此研討會是五次座談會與討論會三、四十位學者專家討論的綜合性精華成果呈現,精彩可期。

潘文炎董事長開場時提到,台灣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約7成,僱用員工比率達6成,在我國經濟發展和就業穩定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何讓台灣的服務業轉型提升,創新的AI科技輔助是一大契機。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在貴賓致詞時表示, AI將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非常重要事情,將來人類世界的文明的發展絕對會跟著AI一起走。雖然我國在AI的發展,一開始聚焦在智慧製造,然而他認為在臺灣多數企業都有很高的意願擁抱AI創新科技下,將AI服務應用推到在各行各業,台灣是可以急起直追的。

剛才潘董事長感嘆難以預測未來世人還會遭遇甚麼科技發展的驚奇,對AI 來說,就很難看到半年後會是甚麼景象。以今天研討會為例,一年多前開始規劃,恰約與美國 OpenAI  公司於 2022年11月30日推出新型聊天機器人「預習式文本生成器」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ChatGPT) 同時由於ChatGPT可由文字提示產生有相當程度有條理的文字,令人驚艷,迅速席捲全球:而 OpenAI接著於不到半年後 2023年 3月 14日推出進階版 GPT-4,威力更為強大,到 10月19日 GPT-4更開放結合生成式軟體繪圖的工具, Dall-e3,只須輸入文字提示並點擊「生成」,可以在幾秒鐘內創建能想像到的任何內容的高品質圖像,簡直像在玩魔法一樣

而就在大家震驚不止時, 2024年2月15日,OpenAI 又推出 “Sora”, 是一種生成式軟體製作視訊的工具,只要輸入簡短文字題示,就可生成長達一分鐘的影片。
OpenAI表示,大約在幾個月內,就可提供 GPT-4 用戶使用。而緊接著,美國 Figure AI 公司在 3月13日發布,在 OpenAI 模型的協助下,Figure 01人形機器人現在可以跟人類進行完整對話。OpenAI 模型提供高階視覺和語言智慧,Figure 神經網路提供快速、低階、靈巧的機器人動作。根據 OpenAI 開發者論壇上的貼文,OpenAI ChatGPT 加上機器人等於Figure 01 (ChatGPT + Robot = Figure 01) 。

生成式AI一方面進步神速,一方面百花齊放,各種文本、繪圖、影音工具、讓人眼花撩亂,令人深深感覺到「生成式AI 時代來了」,它的影響將是無比巨大與深遠。今天上、下午共七場主題演講,大家應可感受到其
在各個面向,無遠弗屆,滲透力驚人

今天上午第一場演講主講人林福仁教授是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包括服務科學、知識管理、文字探勘以及韌性與永續發展,目前也是清華大學永續長、曾任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科管所所長等,這學期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今天他的講題是:「人本AI創新服務系統的機會和挑戰」;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中技社從2021年展開「AI 應用方向研討」,本來就是基於「人本AI
 的理念,林福仁教授因身在美國,今天演講將以播放錄影片方式進行,隨後 Q &A 則透過視訊進行。

接著由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王道維副主任主講。王教授的研究專長包括凝聚態物理理論 、 機器學習於基礎科學領域的應用以及 AI 於人文社會領域的應用,他曾任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 (物理組) 副主任等,講題是「從AI公共化來看政府、學界與庶民的角色」 。王教授雖是科學家,但對人文社會議題長年關注,擔任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多年,對AI公共化不僅有深入研究,而且親身投入一些相關工作,他的演講有一部分可謂現身說法。

第三場演講由國立東華大學朱景鵬副校長主講「公部門數位轉型與公共服務生態系統的價值創造」。朱副校長的研究專長涵蓋全球化與地方治理研究、國際組織與區域研究、績效管理與治理以及歐洲統合與歐洲聯盟研究。他曾任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花蓮縣政府副縣
國立東華大學主任秘書研究發展處、國際事務處處長、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等。 朱副校長有豐富公共行政經驗,同時在研考會主委任內,是行政院組織改造與政府數位轉型推手,曾在中技社 2019 年「AI 時代社科文教之變革與創新思維」研討會中主講「AI 對公共行政之影響」,今天必有更豐富精彩內容與大家分享。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AI治理準則探討議題期末專家座談會

AI治理準則探討議題期末專家座談會

AI 機器人與真人互動 (GPT-4 生成)

很歡迎大家來參加「AI治理準則探討議題期末專家座談會」;「AI治理準則探討議題」是中技社在2020年建置的為期三年AI 研討的一部分,當初經過包括朱雲漢院士等專家諮詢會,建置研討架構,由朱院士與本人分別擔任「AI治理準則探討」與「AI應用發展方向探討」召集人;在「AI治理準則探討」方面,研究主軸包括AI對學習成效提升、勞力替代、AI協助兒少帳戶、個資保護,期程分別為:

第一年主要工作:籌組團隊,針對五大主題 (教育資源分配、勞動市場供需、能源短缺、AI分類與福利分配、資料隱私),廣蒐國內外資料與討論,多方考量後提出四項研究主軸 (學習偏好、勞力替代、AI協助兒少帳戶、個資保護),

第二年主要工作:針對四項主軸,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五項計畫目標分別為行為榜樣對年輕人選擇AI相關知識的偏好、性別對大學生填選志願偏好的影響、機器人對台灣勞動市場的影響、 利用AI與大數據研析兒少帳戶政策之成效、台灣民眾對網路安全認知與個資保護意識:進行相關問卷與實驗,積累數據與資訊,搭配政府資料庫進行研析,提出初步成果,

第三年:提出AI應用對社會產生之可能影響,與應關注之治理議題。期由累積數據與資訊,從事質/量化研究與典範轉移探討,提出「AI治理準則」建言。

很感念朱雲漢院士主持規劃與邀請台灣大學社科院團隊執行「AI治理準則探討議題」計畫,朱院士不幸於去年二月溘然長逝,在逝世前不久還抱病以視訊參加團隊第二年計畫年終報告,哲人的睿智與風範令人永久懷念;本人因近年協助中技社AI 議題探討工作,也就勉強接受張佑宗教授的建議,協助計畫的順利執行


研究團隊在去年十二月二日在台灣大學「科技創新與韌性社會論壇」中,發表研究成果,今天則是舉辦「期末專家座談會」,希望聽取專家們對研究議題與成果的高見與建議,以為中技社後續工作的參考。

AI 的發展
至今可以如火如荼來形容,而且越演越烈,在教育上,已漸多所大學將生成式AI 運用在國文、歷史等課程 ,從Open AI 在2/15 發布的 Sora 來看,對教育與產業的影響將非常巨大,有人形容是影劇業的末日,雖嫌誇張,但也足以讓許多影劇從業人員失業,同時 OpenAI 投資的 Figure 公司, 在3/13 發布在 ChatGPT 支援下的人形機器人 Figure01,既能識別出靜態物體,還能判斷人類動作。在持續的多輪對話中,展現出其在上下文回溯、推理、多工處理等方面的能力,也會影響許多人的工作。

另一方面,歐洲議會於3/13日通過人工智慧法
 依風險高低管理AI應用,而風險高低分類主要分為三類:禁止的行為、高風險系統,和其他人工智慧系統等。法案雖然尚待部長理事會正式同意、刊登公報後才生效,但已可一見其主要內容,其英文版長達兩百餘頁,很值得包括台灣的其他國家立法參考

以上種種,皆可見AI 治理準則議題的重要與時效性,也是一個迅速發展中的議題,值得政府與民間企業以及學者專家貢獻精力,持續關注,提出建言;中技社目前已將對AI 議題的研討列為重點工作之一,尚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教,並就中技社未來探索方向提出寶貴意見。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充實愉快: 「美國國家中文領航計畫台灣中心」討論會

充實愉快: 「美國國家中文領航計畫台灣中心」討論會

快樂學習 (GPT-4 生成)

討論會

討論會場景 (GPT-4 生成)

討論會大合照

羅家倫先生曾先後擔任三校校長

很高興來參加今天「美國國家中文領航計畫台灣中心」(領航中心,The U.S. Language Flagship Overseas Center in Taiwan) 的討論會:據了解「領航中心」是美國國家語言領航計畫 (The Language Flagship) 為了培育美國大學生外語能力而建立的海外據點。

「美國國家中文領航項目」是美國國家級的重點語言教育計畫(The Language Flagship),隸屬美國國防語言與國家安全教育辦公室 (The Defense Language and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Office,DLNSEO)。2019年1月,領航總部宣布由紐約市立大學系統的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在台灣成立海外中文計畫中心;「領航中心」2023年6月因未來發展,移至國立政治大學合作,繼續服務領航學生。

目前「領航中心」學生皆是來自美國 13所中文領航項目的大學生,並於每年春天和秋天兩個季節來台灣,在臺期間的重點目標不僅是中文能力必須達到優級專業程度,因此學生在臺灣接受一週五天密集沈浸式高階中文課程訓練外,學生必須至與個人主修相關的單位,全中文實習半年。
「領航中心」希冀以提供高強度、緊密的模式,促使「領航中心」在臺灣期間能於全中文沉浸式環境,增進語言與相關專業領域能力,並培養他們國際觀及跨文化的素養。

剛才與大家餐敘時,很驚喜地發現各校代表都精通中文,甚至有在三十年前取得南京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的先進,因此我們今天討論會也得以普通話進行。今天我的身分可以說是兼為來賓與地主,因為一方面我是第一次被邀請來參加活動
,而身為「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UST) 總校長,成員學校之一的政治大學是「領航中心」地主,所以首先我歡迎大家,並簡單介紹 UST。

UST 成立於2003年,剛於去年歡慶成立二十周年
是台灣第一個大學系統;成立宗旨是「四校如一校」,在系統內儘量像在同一學校運作,因此如有需要,特別是學生主修專業方面,三校必定全力支援,在此我要特別提出,在上課期間,巡迴各校的接駁巴士即高達每天六班,可見各校間連繫之緊密。

UST 目前是由中央、政治、清華、陽明交通等四所頂尖大學組成,共有約六萬八千名學生,三千三百名教師,各校各有專長,而多為台灣之翹楚,合起來,涵蓋領域廣泛,因此將可對「領航中心」充分支援。今天的會議在「羅家倫講堂」舉行,可能不是巧合,因為羅家倫先生曾先後擔任清華、政治與中央大學校長,也可一窺 UST 各校間關係的千絲萬縷
具有特別意義。

「領航中心」的設立,對台美雙方都是雙贏互利的創舉,UST 自然樂於助成其「發揚光大」;UST 四校各有其與美國深厚交往的歷史與故事,我在此特別要一提的是,清華大學是1911年由美國退還的多索庚子賠款建立,最初是選送在全國招考頂尖優學子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後來雖然轉型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學,但在留學政策下培養了一大批國內各行各業的領導人,也促進中美長期合作及友誼,成效卓著。

「領航中心」在台灣已運作多年,大家可能可感受到
台灣是世界上最「親美」的國家之一,我們也很高興知道以往學員多在台灣有很美好的經驗。另一方面,據了解「領航中心」在中國大陸原來另有兩個據點,因新冠疫情而關閉後,至今尚未恢復,這是相當令人惋惜的。尤其中美對抗日趨激烈,兩強之間相互瞭解更為重要,期盼未來「領航中心」能在這方面多多發揮效力,這不僅是台灣也是世人所殷切期盼的

最後我預祝「領航中心」所有學員在台灣一年學習能「卓有成效」 (fruitful) ,同時充分感受到台灣的友好多元豐富文化 (enjoyable),為未來生涯打開一扇寬廣的大門

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生成式 AI 的應用: 侯金堆傑出榮譽獎頒獎典禮

生成式 AI 的應用: 侯金堆傑出榮譽獎頒獎典禮

與得獎人合影 (李文心攝)

人工智慧來了 (彭宗平攝)

GAI強大而好用 (李文心攝)

龍年大吉  (GPT-4 生成)

新校長就任  (秀拉風格,SD 生成)

AI 烘焙咖啡豆


猴子騎自行車  (GPT-4 生成)

貓咪使用智慧手機 (GPT-4 生成)

兩強相鬥 (GPT-4 生成)

看圖配菜 (GPT-4 生成)

東京街頭視頻 (Sora 生成)

很榮幸有機會在此貴賓雲集場合演講,我選的題目是「生成式AI的應用」,緣由是本人從約六年前協助國內頂尖的科技智庫
中技社規劃和執行AI 科技研討的工作,舉辦了六次與 AI 有關主題大型研討會,十幾次較小型的討論會,三場次每次兩天國中AI教師培育營以及五次大專院校AI 創意競賽,所以與 AI 有些接觸,在頤賢基金會董事會時,董事們請我推薦針對現在最夯的 AI 議題適當的演講人在頒獎會演講,我考慮再三,最後決定「毛遂自薦」,因為我的特色是AI 庶民,個人的體驗較容易與多數為非專家的聽眾連結,算是「野人獻曝」,也希望能「拋磚引玉」。

如果要回溯這一波的AI 熱潮,從李開復與王詠剛先生在 2017年出版的
《人工智慧來了》一書的內容,可看出當時AI 已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上個月我到新竹敏實科技大學演講,該校正是以「AI 專業科大」為號召,校長送我的禮品還包括「AI 烘焙精品咖啡豆」,可見AI 深入民間的一般。

最近美國輝達 (Nvidia) 公司股價大漲。前景看好,主要受惠於生成式AI 的發展。根據維基百科: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GAI)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模型的AI技術,主要功能為生成新數據、圖像、文字內容、音訊等資源,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在圖像生成方面,可生成逼真的圖像或多種風格和變形效果,在文字或語言生成方面,可用於自動寫作、翻譯、對話機器人等方面。」 自2022年11月30日,美國 OpenAI 公司,推出新型聊天機器人 ChatGP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意為「預習式文本生成器」,資料庫部分來自維基百科,部分來自研究機構、分析師和詩人作品,能夠提供複雜、冗長甚至有趣的回應,由於其功力強大好用,佳評如潮,迅速席捲全球。

ChatGPT 的特點是根據提問「無所不答」,幾乎可以立即寫出幾百甚至上千字的文章,字句通順不說,而且有些相當有趣,或很有道理,有專家評論說:「大學作文已死」以及「中學英文的終結」,並非危言聳聽,而是部分接近事實,如何因應,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迫切地須要多加探索的;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所作膾炙人口的一首七言詩《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或可說明GAI 的衝擊,也就是AI不再只是專家獨享,而成為「尋常百姓」都能「直接與AI 對話」而使用的工具。

在大家正為 ChatGPT 的能力驚嘆時, OpenAI 公司再接再厲,於2023年3月14日推出進階版 GPT-4,更為強大,我自己是 ChatGPT 愛用者,目前是每月付二十美元付費的 ChatGPT Plus會員,另外最近又加入其製作簡報的插件 「聰明的簡報檔」(Smart Slides) 付費會員 (月付十五美元) ,同時GPT-4雖主要產生文字回應,在10月19日已結合生成式軟體繪圖的工具, Dall-e3,可以在幾秒鐘內創建能想像到的任何內容的高品質圖像 - 只須輸入文字提示並點擊「生成」。

而就在大家驚艷不止時,最近 (2024年2月15日),OpenAI 又推出 “Sora”, 是一種生成式軟體製作視訊的工具,只要輸入簡短文字題示,就可生成長達一分鐘的視頻。Sora 能夠產生具有多個角色、特定類型的運動以及主體和背景的準確細節的複雜場景。該模型不僅了解使用者在提示中提出的要求,還了解這些東西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從OpenAI 提供的範例來看,並不誇張,事實上威力之強大,令人咋舌,甚至震撼;目前Sora 僅提供紅隊成員(錯誤訊息、仇恨內容和偏見等領域的領域專家)試用,讓他們以對抗性方式測試該模型,以免濫用。

在去年12月日2於「科技創新與韌性社會論壇」場合
我在談AI前景之時,曾歷數自己於約一年時間使用 GAI 的經驗,包括:
一、請ChatGPT就不同議題撰文,
二、請 Stable Diffusion 繪圖誌念,可以文字說明意象,並指名採取哪位大師風格,就可立刻產生一幅外行人做夢也畫不出的圖畫。
二、測試AI 寫詩的能力,包括中文古詩、新詩、浪漫英詩,並用 Stable Diffusion AI 繪圖,
三、用原住民語言作詩,
四、各領域名家風格比較,
五、設計課程大綱,
六、設計研討會討論題綱,
七、設計學習大綱,
八、製作文案與文書處理,
九、活動新聞稿,各種場合致詞,發送一定主題電子郵件,撰寫反駁文章等,
十、提供時事背景,議題相關資訊,
十一、設計行程等,包括旅程、工作日程、飲食計畫、食譜、健身規劃,作業解答等,
十二、在音訊方面,現在已有網站提供將上傳照片轉換成影片,並用上傳錄音檔配音的服務等等


在 2023年 4 月 14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載一篇名為「使用 ChatGPT 的 35 個 範例」,讓人更見識它的威力;同時報導當時限制部分專家使用的「看圖說故事」,如上傳一張冰箱裡貯藏食物的照片,GPT-4 會一一辨認出其中食材,建議利用這些食材的食譜,以及如何製作菜餚的逐步指南,有趣而驚人。這功能現在已開放給 ChatGPT Plus 會員使用。

限於時間,總結今天的報告是生成式AI應用廣泛,強大而好用,但必須要了解它的限制與可能的缺點,同時生成式AI只是AI技術的一小部分,處於AI時代,不可不知。

2024年2月17日 星期六

春在千門萬戶中: 113年清華校友總會春酒

春在千門萬戶中: 113年清華校友總會春酒

龍爭虎鬥 (GPT-4 生成)

畏天者保其國

春在千門萬戶中

輕歌曼舞

校運昌隆

龍年行大運

小事大以智

只有「和」的選項

共同歡唱

很感謝校友總會的邀請,尤其今年春酒設宴於「辛志平校長故居」相連的酒館;辛校長是我在新竹高中求學時的校長,他曾擔任新竹中學校長三十年,行宜與梅貽琦校長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是眾多新竹中學校友深深感佩與懷念的校長。

通常年假是讀詩的時間,今年讀到最有感的詩句是清朝康熙年間進士並且是很有政績的知縣盧道悅所作《迎春》: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特別是「春在千門萬戶中」,就像今天大家共聚喝春酒,春天已來到人間,和熙溫暖就在我們的心中。

另一方面,心情也頗沉重,因為前幾天交通部政策急轉 ,宣布大選前公布的自三月起解除旅遊大陸「禁團令」將緊縮,顯示新政府在美中台變局中,很可能將繼續採取強硬政策。

也碰巧的,年前到菲律賓七日旅遊,同行的有知名學者也是朋友的蘇起先生,他曾任國安會秘書長、陸委會主委、行政院新聞局局長、不分區立委等,在新書「美中對抗下的台灣選擇」分析: 我們面前的世界已經出現好幾個巨大的「突然」
一、一百年沒影子的疫情突然現身、橫掃全球。二、七十年不見的歐洲人互打及白種人互打突然出現。三、四十年沒發生的美中對抗突然發生。四、美國國力與全球領導力從來不曾這麼衰弱。五、美中台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同時由鷹派當家,皆無妥協意願。六、美中的台海軍力對比從來沒這麼向中共傾斜。七、大陸內部對台思想、力量、意志從來沒像現在這麼集中。八、海峽兩岸的對抗很久沒這麼清晰尖銳。九、美中溝通從未如此低迷。十、兩岸官方溝通很久沒有如此清零。在這長表中還不包括去年十月引爆的以哈衝突;以往上述十點過去能同時出現一、兩點都十分罕見,今天卻全部到位,而且被多方人士概稱為「百年未見的巨變」,讓我們很擔心它們的龐大集體效應會掉到台灣頭上。

以最近來看,美國國會正在爭論的援助烏克蘭法案,一般稱為「援助烏以台法案」,包括「向烏克蘭提供610億美元,為以色列對抗哈瑪斯的戰爭提供140億美元,以及提供48.3億美元支持包括台灣在內的印太地區夥伴,並嚇阻中國的侵略」。這說明美國將烏克蘭、以色列與台灣情勢並列,但台灣因為台海幾十年的和平,一般人並不感到緊張,也就是「居危思安」,相當弔詭,事實上台灣人反而應「居安思危」。

蘇起分析,兩岸間關係不外「鬥」、「和」、「拖」,在美國全面打壓中國情況下,美中之間只有「鬥」沒有「和」,台灣「拖」的時間已過,「鬥」必須仰賴美國全力支援,包括美軍介入,觀諸以往歷史,並不可靠,而台灣在緊靠美國情況下,希望對岸「基於民族情感」、「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而執政黨力推「去中化」,口口聲聲「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在政策與官員民代口中極盡撩撥之能事,豈不推台灣於戰爭之險境。

實際上,由眼前烏克蘭活生生的慘痛遭遇,可斷言兩岸之間,要避免台灣家園淪為廢墟,生靈塗炭,只有「和」,也就是政治對談,的選項,這當然不能一步達成,需要領導人能為蒼生計,運用智慧與耐心,逐步進行,而全民則應以各種方式,包括教育、口頭及文字論述以及選票等督促,以免陷家國於萬劫不復的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