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ECS理事長郭育教授演講引言


ECS理事長郭育教授演講引言

身為美國電化學學會 (ECS原為Electrochemical Society) 終生會員 (Life-time member)學會理事長蒞臨當然應該躬逢其盛所以今天很高興來聆聽郭育教授的演講ECS是美國重要的大型學會之一,自1902年成立自今已有一百多年,目前有約一萬會員,遍佈全球八十餘國,創始會員中包括發明電燈的愛迪生,以摩爾定律出名的Gordon Moore以及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都曾在ECS中活躍過。郭育教授是第一位獲選ECS理事長的華人,堪稱「華人之光」。相信等一下郭育教授除報告多功能高介電常數氧化物薄膜 (The multi-functional high-k thin films)研究成果外,也會介紹ECS的現況。

我因為年齡較長,所以頒獎給別人的機會很多,但郭育教授是少數近年來曾頒獎給我的人。場合是在2010年於溫哥華舉行的ECS年會,很感謝郭教授以ECS電子與光子部門主席 (Chair of 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DivisionEPD) 身分頒給我EPD Award。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上清華網站2010年首頁部份看到相關報導。另一方面,我也利用EPD Award的獎金轉而支付ECS長期會費,因而得以成為終生會員。郭教授雖然客氣的說EPD主席並不在Award評審委員會中,所以不是他的功勞,但幫助一定很多,是我要在此深致謝意的。

我與郭教授結緣也是在ECS活動中我曾在2001-2006年連續六年都在ECS年會擔任其中一個研討會的共同主辦人 (Co-organizer)同時也多次在不同的研討會擔任受邀講員,所以很自然地與郭教授結識。另一層淵源,則是因為郭教授的兄長,正是清華的傑出校友郭位﹔如果大家熟讀四書之一的中庸的話,一定知道其中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能會聯想到他們的關係。郭位教授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我剛好上一次與郭育教授見面,也是在香港。當時是在他主辦的ULSI-TFT研討會擔任主題演講人(Key-note speaker),這裡要特別一提的是,郭育教授是ULSI-TFT的頂尖專家,而ULSI-TFT研討會系列,今年已是第二十八屆,是世界上ULSI-TFT領域歷史最久,而持續舉行的重要研討會。

ULSITFT是同源的技術,但ULSI追求電晶體尺寸小,而TFT追求大面積成品,分別反映在台灣的積體電路(IC)產業以及面板產業上﹔台灣的IC產業由台積電領軍,在世界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台灣面板產業由於IC產業技術的根基,雖曾風光一時,自中國大陸大舉投入,變得非常辛苦,譬如說中國大陸已開出全世界唯一的第十一代面板生產線,其面積高達3 x 3 平方米,成本效益要比台灣量產前世代面板高很多,所以台灣未來必須要走尋求高附加價值路線,以免滅頂,這是在座同學未來就業必須要注意的。

另一方面,郭育教授是積極參與學術團體最好的典範。尤其講求國際化時,不僅參加學會舉辦的會議,更要參與學會中各委員會的工作,爭取或協助主辦會議等,才有機會獲得肯定與榮譽。在國內學者參與的國際學會中,很明顯的是以電機資訊領域的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最為成功,光是獲選IEEE會士的國內學者據估計即達百人以上,非常可觀,很可以給各位老師參考。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107年年會暨50週年慶」材料論壇座談會致詞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107年年會暨50週年慶」材料論壇座談會致詞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材料學會) 今年歡慶50週年本人是參加學會40年的老兵40年來「材料學會」一直是我專業之家 (professional home),多年來也有機會協助推動會務發展,到2005年認為是適當交棒時機,不再參與理監事選舉,又蒙第三十屆理監事聘請為榮譽理事,得以持續了解學會活動訊息,偶有可為學會略盡綿薄之處,也是義不容辭,學會仍然是我的心靈之家 (soul home)

最近翻看「材料學會」 3040週年慶特刊,勾起許多溫馨回憶。再次閱讀到幾位我接觸過的前輩理事長行宜以及對學會的投入與貢獻,令人感動不已。其中現已故去的許樹恩前理事長在「材料學會」 30週年慶特刊中撰文憶及當年「材料學會」的創立,乃因海內外材料學者先倡議辦理國際性的學術期刊,但格於內政部規定,出版刊物第一要務就是要有個「社團法人」出面,因而催生了「中國材料科學學會」。但主辦國際期刊談何容易,因此他為二十四年後,即1992年,「材料學會」主辦的「材料化學與物理」(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先聲奪人並站穩腳步,實現其個人三十年前美夢,感到欣喜異常﹔猶憶當年在吳秉天前理事長任內,眾意出版國際期刊時,許樹恩與今天在場的林垂宙兩位前理事長,均強力支持,前輩的風範與遠見,帶領大家「群策群力」,是「材料學會」一路走來,始終是國內學術團體的「優等生」的主要原因。

在材料學會3040週年時,我分別以「三十而立」與「四十而不惑」撰文祝賀,今年很自然是「五十而知天命」﹔對孔子時代的人來說,五十歲已很了解自然與環境的限制,而知所行止,對現代人來說,對自然定律掌握日深,外在環境不斷改變,思維可能就需要與時俱進,而不故步自封。對學會來說,不斷有新血注入,更可能日新又新。

我在材料學會30週年慶時,於 「三十而立」一文中曾歷數「材料學會」自創會以來重要工作與成就,到「四十而不惑」時,由於時空變遷,學會資源有限,重要工作優先順序自然應有相當的調整,所以有幾項建言以為未來努力之參考或思考的方向:近年來看到「材料學會」推出多項有意義的活動,例如獎掖年輕學者,材料創新獎競賽、材料知識學堂競賽、材料科技教育紮根微電影創作比賽等,深慶後繼有人,學會持續欣欣向榮。

展望未來,我個人有三點期待:

一、台灣目前學術界的處境甚為險惡,政府財政困難,執政者無心徹底改善學術困境,對大學微管理,各大學均面臨財務困境,同時光是博士班人數在幾年內減半還有多,讓台灣的大學競爭力節節後退,也反映在世界排名上﹔「材料學會」 在此時此刻,要更積極發揮學會固有多項功能,特別是集思廣益,加強整合,有效的運用資源,協助力挽狂瀾。

二、世界已進入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時代,對人類社會將會造成極大的衝擊,而AI在學術研究、教學以及生涯輔導方面影響的進展,國際上都有相當令人驚艷的範例可以依循,台灣材料學術界,甚至整個學術界,似乎尚無積極作為,期盼「材料學會」 能在此領域發揮引領作用。


三、學會檔案的留存與整理﹕最近我參加一個有九十四年歷史的基金會董事會。董事會原有意請一位歷史學為基金會做歷史紀錄﹔但在這位學者檢視基金會部分檔案後,認為太過紛亂,打了退堂鼓。這告訴我們檔案保存與歸檔的重要。我最近上「材料學會」網站,發現資料不夠齊全,例如找不到歷屆理監事與工作人員名單,理監事會紀錄也僅有近十幾年的紀錄等,希望「材料學會」以後能更善用數位與網路科技,在檔案保存與歸檔方面做及時的補強。有許多事,物故人非,再去發掘,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湮沒,把握時機非常重要。前人說﹕「沒有紀錄就等於沒有發生」,是很值得我們警惕的。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春之清華藝術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典禮」致詞


「春之清華藝術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典禮」致詞

不久以前清華物理系畢業的一位女博士榮獲第56屆十大傑出青年獎,她在致詞時感謝所有幫助過她的人,尤其是「高人指點,貴人相助」。今天我要恭喜「藝術學院」,同時得到「高人指點,貴人相助」,而這位集高人與貴人於一身的正是藝術學院榮譽院長侯王淑女士,也就是朋友們稱呼的侯太太。

侯太太不僅是藝術的愛好者,而且是國內推動現代藝術第一人。等一下會有多位嘉賓會對侯太太對藝術的投入與貢獻,做較詳盡的介紹,我們只要從侯太太相關簡歷就可很明白的看出一個輪廓。早在1978年即與其夫婿侯貞雄董事長等人共同創辦春之藝廊」,為一個展示相對較觀念性、前衛的畫廊,主要是為了培養更多欣賞藝術的觀眾。侯太太於1999年成立橘園是台灣第一個經營公共藝術的策展公司希望讓公共藝術如何在城市中發揮它美化都市環境的功能。同時也在大型國際展覽、美術館營運、大型文化創意產業空間的經營,都有豐富的經驗,也累積了一定的成績與能量。同年,侯太太創設「財團法人春之文化基金會」,持續提供資源支持藝術創作、學術研究和教育推廣,同時主動推動「藝術史」研究,為台灣當代藝術建構交流平台。

由於「東和鋼鐵」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鋼廠淵源侯太太以結合「工業與藝術」為宗旨2012年創設「財團法人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每年邀請一台籍、一外籍藝術家,於東和鋼鐵苗栗廠區駐廠創作。相當有緣的是去年清華設置的公共藝術「葉子」是西班亞藝術家璜侯.諾維拉 Juanjo Novella的作品﹔而他正是「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2016年駐廠藝術家其代表作「廢鋼小姐」不管設置在那裡都會成為地標。

侯太太不僅是藝術學院的貴人也是全清華的貴人。「東和鋼鐵」於1991年成立「侯金堆先生文教基金會」設立各類傑出研究獎獎掖傑出研究人才歷年來清華得獎人也許可坐滿半個「清華名人堂」。而侯貞雄董事長更於2001年私人捐贈給清華兩億元設立「侯金堆講座」讓清華得以延聘大師級人才。今天「春之文化基金會」的慷慨捐贈不僅是一連串義舉的延續更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清華藝術學院」有很光榮的歷史傳統,藏龍臥虎,名師如林,造就人才無數。可能很少人知道,竹教大也可以算是我的母校。原因是我小學念的是竹教大前身,新竹師範的附屬小學,也就是竹師附小﹔我小學的音樂老師是著名作曲家楊兆禎先生,他曾創作《搖船》與《農家好》等歌曲,後來被選編為國民小學音樂教材。而楊先生在1992 年,於當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創辦音樂系﹔同時美術方面最知名的也許是李澤藩先生,曾是新竹師範美術老師﹔「清華藝術學院」目前是國內頂尖大學唯一的藝術學院,近年來更與時俱進,發展願景包括美緻、跨域、創新、卓越,有許多創新思維與做法,培養優秀的美術創作、工藝設計、音樂表演、音樂理論教育以及科技藝術跨域創作人才,得到「春之文化基金會」實質與長期的加持,當可善盡社會責任,共同把美感、創意帶入清華生活,在清華創造音樂心靈饗宴,開創科技藝術跨域基因,期望未來能成為台灣「藝術領航者」與「藝術跨域工作者」,更上層樓。

唐朝大詩人李白在春宴桃李園序中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大書法家王羲之暮春之初在「蘭亭集序」中寫道「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不知道侯太太在創立「春之藝廊」與「財團法人春之文化基金會」之時是否有想到這幾句春天的話但亙古以來天下萬物皆為藝術的題材,要如何發揮,讓人間更美好,是藝術家的天職,願與大家共勉之。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兩岸清華企業家協會(TEN-TEEC)年會致詞


兩岸清華企業家協會(TEN-TEEC)晚宴致詞

中國人有句俗語說﹕「無巧不成書,今天有緣在日月潭雲品飯店向兩岸清華企業家協會會員致意真是有一連串的巧合。首先是我今天下午在隔壁房間開會,到新竹清華企業家協會(TEN)成群傑秘書長進來跟我打招呼,才知協會年會也在此召開。其次是我參加的會議正是攸關清華歷史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會 (中基會)

所有清華人都知道,清華是由美國退還多索的「庚子賠款」(庚款)所設立,而由庚款支持為中國培育了許多頂尖人才,並使清華財務較為健全,迅速壯大﹔而庚款多年來是由「中基會」負責保管與支配。這當中又有一段曲折歷史。原來美國於1924年對中國有第二次退還庚款之舉,因而成立「中基會」負責保管與支配。由於績效卓著,有關各方議決由1929年起,也同時管理美國第一次退還庚款成立的「清華基金」,迄今已達八十九年,可謂與清華大學關係源遠流長,並扮演舉足輕重的腳色。

另一項巧合是我剛好昨天在台北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為北京清華EMBA至國立清華大學之境外學習學員講習。當初主辦的新竹清華EMBA主任和執行長表示科管院EMBA與北京清華EMBA兩岸交流多年,彼此用心維護這難得的情誼,希望藉由對清華史的了解與解說,讓學生們更加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緣分。所以我就打算以「兩岸清華」為主題演講﹔不意在之前兩天北京清華EMBA帶隊老師來函謂北京清華(北清)同學反饋,由於他們已經聽過不少清華歷史,有些甚至是由校史館專人解說,因此想詢問是否可以就我的專業,聊聊關於材料方面相關新知?讓情況變得比較複雜。

清華是一本大書,內涵極為豐富,事實雖然只有一個,但對歷史的解讀,卻可有不同觀點,而且疏密有別﹔尤其兩岸分離相當久的時間,對共同歷史看法都可能有相當落差,何況近幾十年來,又有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所以仍認為原來主題應對學員們有些幫助﹔但為保險起見,我還是我準備了兩套講稿,多出來的一套是有關科普的講題,已備不時之需。所以我在演講開始,先與學員們進行簡單的對話,以測驗其對清華歷史了解的程度,幾度問答下來,讓我心情不如先前的沉重,決定照最初計畫進行。到兩小時後結束時,學員的反應可以說相當熱烈,似乎意猶未盡,表示受益匪淺,對我來說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經驗。另一方面,「身為清華人,應知清華事」,還有待大家多發掘,多了解,多討論。以我多年致力爬梳清華歷史的經驗,仍不斷有進一步的了解。即以「中基會」而言。在我我新擔任「中基會」董事前後,就對庚子賠款前因後果,「中基會」與清華的關係等有了新的認識。而我心願之一就是能掌握「中基會」對新竹清華資助的歷史資料,而做一系統化的整理,作一存證。

剛才我聽說新竹清華企業家協會蔡進步會長即將卸任,TEN在蔡會長領導下一直有進步,我也在此祝兩岸清華企業家協會一起更進步。







就任「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致詞

就任「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致詞

承蒙各位董事抬愛,聘請本人擔任最新一屆董事。「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在我國教育文化發展上,扮演關鍵性推動及提升角色,具有歷史性的地位,各位董事望重士林,造詣精深,本人得附驥尾,忝列衣冠,深感榮幸。

「基金會」早於1924年成立,負責保管與支配美國第二次退還之庚子賠款餘額﹔自1929年起尚保管運用由美國第一次退還之庚子賠款成立之「國立清華大學基金」該基金其年收入除本會收取的管理費外,均交付新竹國立清華大學運用。
本人於1977年加入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是與「基金會」結緣之始。雖然了解「基金會」長年支持清華大學,並耳聞在新竹建校初期,教師待遇得到「基金會」款項實質補貼,得天獨厚的環境,使清華積聚優異的師資,在學術表現上,傲視全台。另外則是在1979年台美斷交時期,為防止管理權爭議,曾將「基金會」會址自美國遷至台北,但對「基金會」具體資助清華大學方式並不清楚。因此在2010年有幸接任清華大學校長時,首先詢問在學校校級單位擔任行政主管多年的副校長,發現他也不清楚﹔最後才了解「基金會」目前將「國立清華大學基金」每年收入除收取管理費,均交付新竹國立清華大學運用。而我在擔任四年校長期間,也確實每年接獲「基金會」寄來的支票,併入校務基金使用。所以我也要趁此時機,感謝「基金會」的妥善保管「國立清華大學基金」,穩健投資,長年支持清華校務發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基金會」會址自19729月遷至台北後,曾長期租用清華大學台北辦事處,位於金華街的「月涵堂」作為辦公場所,直到前幾年,配合「月涵堂」改建作業,才搬到和平東路現址。

由於清華的成長,每年預算約六十億,目前「國立清華大學基金」每年對清華的挹注,已經不足以「辦大事」,但極具歷史象徵性的意義。近年來,深感歷史紀錄之重要,「沒有紀錄就等於沒有發生」,同時要把握時機,有些事蹟要當事人才可能釐清﹔例如許多人對當年清華梅貽琦校長夫人未隨梅校長回台建校以至擔任教育部長來台,一直大惑不解﹔今年七月中梅校長親侄梅祖麟院士乘回台參加院士會議之便,應邀到清華大學訪問,到梅校長陵墓致敬,同時在其父梅貽寶校長(原燕京大學校長,梅貽琦校長幼弟)為紀念梅貽琦校長捐建之「月涵亭」憑弔﹔據告其姑母乃因其長公子梅祖彥在之前自美返回中國大陸,如返台可能有諸多不便,甚在情理之中,也讓大家多年疑惑有了一個合理的解答,可謂「一語定音」﹔本人擔任董事後,有意爬梳「基金會」自保管運用「國立清華大學基金」後,歷年來對清華的挹注,整理珍貴的資料,為「基金會」與清華大學的重要歷史作一見證與紀錄,尚望「基金會」同仁多所協助,使能圓滿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