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謝水森老先生告別式致詞

謝水森老先生告別式致詞

各位親友:

今天我們抱者無比哀戚的心情在此為謝水森老先生送行謝老是我結識三十多年的忘年之交有很深厚的三代情誼他的長子宗庸是我在清大材料研究所教過的高材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材料博士學位後,返國在交通大學材料系任教,也是我早期打羽毛球運動的球友﹔長媳許嘉鴻博士學成返國後,一直在本人現兼董事長的國家同步輻射中心服務﹔二女詠芬與女婿朱志勳博士同是我指導的博士研究生﹔詠芬的二女映親曾在我研究室擔任專任助理,目前在UCLA念研究所,謝老先生孫輩沛倫則是目前我研究室的博士生可謂關係千千重昨天詠芬以電子郵件傳來民國八十六年我們與謝老夫婦同遊西安與上海的照片集錦帶回許多美好回憶照片中有大家在武則天乾陵前的合影還記得在尋訪離西安城區較遠的漢武帝茂陵與唐太宗昭陵時,沿途鄉間小路滿是堆積如山滯銷的蘋果大家都認為大陸應該發展交通貨暢其流的情景﹔之後謝老也經常參加材料系旅遊團活動有一次曾與宗庸同遊絲路,由於沿途或早晚氣溫變化很大,又經常長途乘車,十三天下來,身體多有狀況,而謝氏父子是旅遊團中少數連感冒都沒有的團員﹔另外則有山東八日之行,還記得謝老太太念念不忘詠芬即將創業,一路掛記著選購賀禮,而謝老則笑咪咪看著老太太發揮講價長才之情,歷歷在目﹔如今想來,謝老從一位學生家長,到舉家與我建立三代深厚情誼,並成為好友,並非偶然。

在我與謝老先生與其祖孫三代交往過程中,很能夠體會到謝老的風格與家教,謝老本身是一個忠實敦厚長者,豁達開朗,親切和善,總是笑臉迎人﹔我們可以看到他鍾愛家傳民俗製作燈籠工藝與南管吹奏,對史籍紀錄的執著,對生活與知識充滿熱愛,謝老太太能幹而慈祥﹔謝家子弟都能恪守「孝悌忠信」家風,不僅對父母孝順,對長輩有禮有節,對兄弟姊妹友愛,與同學及同事親善和睦﹔忠是忠誠與忠厚,忠於所事,厚以待人﹔謝老去世前晚,詠芬夫婦正招待近兩百位親友觀賞「民歌四十」演唱,詠芬在近午夜回家後當晚三點多才接到謝老病情轉急的消息,冥冥中似有深意,讓詠芬夫婦在比較沒有牽掛情形下與親友盡興而歸,是謝老厚以待人的寫照﹔而詠芬夫婦多年來對母校清華的誠意付出,也不負謝老的深切期待﹔謝家子弟另外的特色是值得信任與講信用,這些必然在他們的工作與事業成功上反映出來,我所熟知的是宗庸在交大教學研究卓越,屢獲傑出教學等獎項,歷任工學院副院長等職,嘉鴻在國家同步輻射中心服務擔任主任秘書要職,幹練圓熟,詠芬夫婦同為清華工學院傑出院友,而詠芬更創業成功,打造閎康公司為世界級的材料分析公司,曾任清華創業家協會會長,現任清華校友會會長,是清華人的表率,讓謝老引以為榮。


各位親友謝水森老先生雖然以高壽離開人世,讓我們十分不捨,但他的敦厚睿智風範、親切和藹音容將常存在我們心中,「孝悌忠信」家風將會在子弟們悉心維護下,永續傳承,相信謝老在天之靈會以他慣有的笑咪咪表情,看顧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和樂與事業順利,讓我們也一起為謝氏家族祝福。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第二屆海峽兩岸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峰會致詞

第二屆海峽兩岸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峰會致詞

很高興「第二屆海峽兩岸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峰會(峰會) 在經過兩年精心籌備下,今天在廈門大學隆重召開;此次峰會能邀集兩岸許多優秀卓越的學者、專家與企業家齊聚廈門大學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兩岸交流以及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均有不凡的意義很感謝主辦單位功能材料研究院」的用心與熱心,同時廈門是兩岸交流的窗口,兩岸各界在此有極為密切的交流這次共同主辦單位廈門大學材料學院充分展現地主的接待熱忱全力支援,落實各項會務工作,我也要藉此機會表達誠摯的謝意。

昨天在《功能材料》期刊創刊45周年慶典在簡報中看到功能材料研究院」的宗旨是「繁榮學科提升技術振興產業」,在交流方面,則以「深化交流促進合作共同發展」為方向,峰會的舉辦對於宗旨的推動,將有很大的具體效益,同時「功能材料研究院」在去年於上海舉辦「國際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峰會」,「《功能材料》期刊社」將於明年推出Func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期刊,將交流面自國內、兩岸擴展到國際,積極求新求進,充分發揮功能可喜可賀。

從與劉慶賓院長的會談中,知道「功能材料研究院」的任務頗為多元,在台灣似乎找不到類似的機構,但在舉辦會議與出版期刊等活動方面,則又與領域學會或協會有十分相似的地方,我本人曾擔任過幾個學會或協會的負責人,以為學會或協會對工作與主辦的活動,要掌握兩個原則,一是activityachievement不同,也就是活動不等於成就,有些活動花費了大量人力與財力資源,熱鬧有餘,但成果不彰,譬如各個學會或協會都要舉辦年會,都要出版會刊與期刊,如體與量未達一定規模,而相互之間又有相當的重疊性,很容易流於形式,本人在擔任由十九個材料科技相關之學會或協會所共同組成的「台灣材料科技聯合會」會長時,即推動各學會或協會舉辦聯合年會,聯合發行期刊,節省了相當的人力與財力,提高了年會的交流性以及期刊的水準與發行量,達到相當的效果。另一原則如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所說efficiency不等於effectiveness也就是有效率不等於有效果,有些工作本身意義不大,有效率的完成,可謂虛功一場,有道是 Do the right things right,把對的事情做對,才是正道,因此要以策略性的眼光,選擇所要推動的工作。

在「《功能材料》期刊創刊45周年慶典在簡報中有幾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也就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前兩句出自昔時賢文勤勉篇,後兩句則出自離騷,本次大會,從籌辦到執行,處處可見主辦單位磨礪不懈最後贏得花香撲鼻可期最後祝大會圓滿成功大家健康快樂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屏北高中清華原住民專班(小清華)成立五週年慶祝會致詞

屏北高中清華原住民專班(小清華)成立五週年慶祝會致詞

今天很高興來參加屏北高中清華原住民專班(小清華)成立五週年慶祝活動﹔剛才楊校長說我是小清華接生人之一,實在不敢當﹔小清華正式成立於民國九十九年八月,我雖於當年二月接任清華大學校長,但從籌備到落實的所有實務工作都是由屏北高中於當年八月一日交接的洪武智與楊榮仁校長的直接領導﹕從為五周週年慶祝活動所編輯的「小清華,大夢想」專書中「專班大事記」來對照,我在校長任內,有相當多的場合與專班同學互動,包括九十九年十月十五日「宿舍大樓捐贈啟用典禮」,一百年四月二十三、四日「清華百年校慶」,一百零一年七月十六日「清華年度記者會」,一百零一年八月十八、九日「清華營」,一百零二年七月四、七日「畢旅」,一百零二年八月十、十一日「清華營」等,勾起了許多溫馨的回憶﹔觀諸今天小清華的欣欣向榮,本人有幸恭逢其會,與有榮焉。

原住民專班正式成立,距離民國九十八年八八水災,不到一年,這期間經過民間人士的愛心捐款,清華大學熱心同仁的規劃,屏北高中校方與政府主管機關的充分配合,以高效率的方式成立,是美意善行聚集的成果,可謂奇蹟。五年來,屢屢傳出佳績,到今年有第三屆畢業生,尤其難得的是,注重原住民文化之傳承,又有許多熱心志工的參與,專班雖不強調升學,但升學成績斐然,可喜可賀。

現代教育成效,常為各界所質疑,在資源如何妥善分配方面,也有許多未解的問題﹔例如是否應投注較多的資源到辦學績效較好的學校,但最先要解決「到底是好學校教出好學生或是好學生造就好學校」的問題﹔根據美國芝加哥地區一項研究,由於學生入學原採申請制,但在申請期限過後,當地改採學區分發制,因而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尋求此問題答案的機會﹔也就是在多年後追蹤這批學生後來的成就,結論是「好學生造就好學校」,這與我就讀的台灣大學,早期師資極為貧乏,但三、四十年後,看當時畢業生,多有相當優良的表現,經驗是一致的。專班同學容或在國中時,沒有打好基礎,但必然抱持了相當高的企圖心,而願意離鄉背井,進入專班,再加上清華與屏北高中師長的悉心教導,才會有今天的盛況﹔清華大學是國內首先推出繁星計畫的大學,近年又推出照顧低收入家庭的「旭日計畫」,都是與推動小清華一致的理念,讓弱勢但努力向上的學子有獲得良好教育的機會,以建構自己的未來。小清華的腳色是給予有心學習的原住民青少年適當的機會﹔我們喜見這是一項極為成功的教育實驗,對教育當局妥善分配資源將是很好的啟示,畢竟教育原本就是要幫助學子發現天賦。

在社會中,常有人會對某一族群的人,有刻版印象、貼標籤,刻版印象源自英文
Stereotype ,由印刷術一旦刻板,付印即固定而來﹔但Stereotype並非全為貶損,有時來自欣羨,原住民有超強的藝術細胞、運動細胞以及熱情、善良,是非常正面的天賦與印象,同學們應引以為榮,善用天賦並加以發揮﹔另一方面,由於生長環境的不同,也很可能是未來在生活或工作中發揮不凡創意的泉源,形成一種獨特的優勢﹔至於某些負面印象,則可用努力,有優異的表現,而加以排除。


最後我要勉勵各位同學,不僅要求自我發展,而且要以奉獻社會為標的,尤其要在專班所受原住民民族教育與生態保育理念基礎上,以協助提升原住民福祉為己任﹔最後祝大家健康快樂。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清華土地公廟開廟典禮致詞

清華土地公廟開廟典禮致詞

今天很有緣到這裡參加清華土地公廟開廟典禮﹔如果精確一點說,是參加「清華土地公廟」遷建後開廟典禮﹔回溯起來,此緣分大約始於三年前在我擔任清華校長任內,曾在一次校內行政會報中,討論奕園意象改進方案,當時有人提到奕園附近有一座土地公廟,希望一併規劃﹔但後來由於一些技術原因,在整建奕園工程徵求設計時,並未包含在設計案中,很感謝人社院蔡院長與張永堂教授,主動的承接土地公廟遷建計畫,中間經過一番校內必要程序,終於在年初定案﹔期間承蒙許多信眾捐獻,據瞭解,新建的土地公廟完全由信眾捐建,而剛才張總務長也告訴我,學校自然會負責整理附近環境,是一個嶄新良好的開始。我們欣見新建土地公廟以朱紅色的屋瓦及亮麗的彩繪為土地公擋風遮雨,紅底金字的匾額刻上「清華土地公」並在左右雕上飛舞的金龍,配以金碧輝煌的香爐,意象十足。

關於「清華土地公廟」的遷建學校不是沒有經過一方考量其一是土地公雖是民間信仰但也容易與迷信牽連,當年在清華人社院大樓落成時,曾特別邀請宜蘭傀儡劇團及屬下道士表演,招致校內外「迷信」的批評,當時人社院院長還特別撰文闡述其意義,駁斥迷信的指控﹔本人認為尊重信仰並不代表迷信,而土地公又名福德正神,傳統上是善良民俗的表徵﹔社會學巨擘韋伯有名的主張之一為「清教徒倫理使資本主義得以發揚光大」,雖嫌武斷,但清教徒文化確實對西方文明發揮重要的正面影響﹔觀諸現今世間,許多宗教對於人心有相當正面的作用,不需要太過避諱。

剛才蔡文進老師的祝詞中有「官運亨通」一語,說到任官,我在「國科會」服務的時候,有第一手經驗體會到「不到台北,不知道自己官小」的說法。台灣地方官的職級,與中央部會官員落差相當大,如清華職級最高的人事或主計主任是十職級,而在「國科會」裡,十二職級的官員比比皆是,所以我常為清華許多能力很強,勞苦功高的同仁叫屈﹔土地公是地方官,在官序上屬於基層官員,雖然可能不像在西遊記中描寫的ㄧ樣,被一些神怪喝來吆去,但也似乎沒有聽說過他有任何屬下,可供差遣是一位事必躬親的基層公務員,但身負重任,全天候呵護整個清華校園,備極辛勞我們應對他致十二萬分的敬意與謝意。

清華土地公廟遷建開廟有許多有功人士包括人社院蔡英俊院長張永堂教授、蔡文進老師許多信眾踴躍捐獻學校總務單位的積極配合,是大家要共同感謝的。

剛才遵照蔡文進老師指引隨俗在左右的樑柱上對聯「福臨寶山蔭眾生 德被清華來國士」上方以硃筆點註,除深切盼望「清華土地公」賜福給大家外也同樣能庇蔭清華學子在德行上有所精進將來能造福社會最後祝大家健康快樂









與三立台灣台《寶島神很大》主持柯大堡與許志豪合影(2018.12.5)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葉銘泉教授退休惜別會致詞

葉銘泉教授退休惜別會致詞

今天來參加銘泉兄的退休惜別會,感覺很是特別﹔銘泉兄與我同時於民國六十六年到清華任教,當時工學院五個系,教師不過三、四十人,都集中在工程一館上課、研究,彼此間都很熟悉﹔銘泉兄給人最初的感覺,一是人很和氣,另一是廣東腔很重,後來則更知他是短跑健將,在校內多年無敵腳。
但他後來也憑藉唱廣東歌風靡校園,最有名的當然是小李飛刀﹔他的另一把刀,是在教學打成績上,有葉大刀的外號,而他除是本校第一屆傑出教學獎得主,也是第一位因連得三次傑出教學獎,而必須禮讓退出角逐的教師,再加上他的廣東腔,不能不讓人肅然起敬,他的第三把刀是菜刀,做得一手好菜,歷年來我也有幸品嘗幾味,確實有大廚手藝。
銘泉兄在清華任教達三十八年,有二十幾年擔任不同的行政工作﹔有人分析一個人長期在同一單位從事各項重要工作,除了現實面的因素外,一是志業所在,另一是受到相當的肯定。從這個觀點看,銘泉兄是在自己選擇的志業備受肯定的情況下退休,是很值得恭賀的。
《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有人認為應更積極地說“在其位,謀其政”。但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是很有道理的﹔有些事情,是主其政,也就是從事相關的行政工作,才會比較了解,銘泉兄在清華有二十幾年擔任不同的行政工作,自然瞭解的比較多,譬如說我曾從他那裡知道清華昆明湖因何命名,因為他曾聽洪同前總務長說是因紀念抗戰時期清華與北大、南開在昆明共組西南聯大而得名﹔另外,我初任校長時曾向他請教,庚子賠款基金分配情形,他就不是很了解了﹔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一例。以銘泉兄在清華的無人可比豐富的行政經驗,對清華過去多年來的人、事、地變遷,來龍去脈應最能掌握,所以我個人期望,銘泉兄在清華退休後,能以不同方式,包括寫作、演講或接受訪談,分享寶貴經驗與知識,對充實清華校史內容,必定大有貢獻。
據了解,銘泉兄即將到澳門大學擔任其中一個住宿書院的院長,展開名符其實的事業第二春。澳門是他的故鄉,澳門大學有個名聞遐邇、嶄新漂亮的校園,正積極參考英、美有高聲望的大學,開辦多個全校性的住宿書院。而銘泉兄在清華本就有豐富而多元與學生互動的經驗,相信返鄉任教,以其親和力和創意,一定得心應手,工作順利。當然我們也知道,澳門大學的教授待遇要比台灣高很多,雖然據他告訴我說不如今早報紙上報導的好幾倍那麼多,未來大家不妨多找機會到澳門參訪或旅遊,在豪爽好客的主人招待下,一定賓至如歸。最後我要祝銘泉兄身體健康、在新工作上,得以大展長才。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先進特殊合金工程研發中心成立大會致詞

先進特殊合金工程研發中心成立大會致詞

今天來參加先進特殊合金工程研發中心成立大會,如果說是「百感交集」是太超過,但確有兩點特別的感想,一點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另一點是「來的早不如來的巧」。

前一陣子與賴主任談起本中心成立可以千呼萬喚始出來形容主要是五年多以前,我還在國科會服務的時候賴主任就與中鋼在科技大樓共同舉行一個盛大的成果發表記者會,頗引起媒體與社會大眾的注目,顯示出雙方合作不僅愉快而且有卓越成效﹔再往後是在20122月,中鋼王錫欽技術副總曾率團到清華來商討合作可能性的座談會,用我在上月與王副總一起到寧波參加「兩岸材料論壇」時學會的當地話說雙方會談似乎談得很入港成立聯合中心有相當的眉目,也許是中鋼方面力求慎重,遲遲沒有水到渠成﹔後來賴主任曾希望中心能在我於20141月卸任校長前能夠成立,也未能如願,幸好中心在賴主任本人卸任主任約兩個月前正式成立,英語中有better late than never之說,也就是來的遲要比始終不來好得多,是大家所樂見的。


另一方面,是「來的早不如來的巧」。清大材料系在1972年成立時,離世界第一個材料系-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系-成立僅有十二年,材料科學領域的誕生可看為是由於冶金學與固態物理的結合而來,而與世界大多數有相當傳統的材料系相似,清大材料系最初也是以合金材料為主要的研究方向﹔冶金科學以及相關固體擴散、固體相變化、材料特性、缺陷、分析是教學研究核心內容,譬如說與材料機械性質與電性有密切關係的差排理論、固體擴散、固體相變化等,至今仍幾乎是材料科學的獨門絕學,但在198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台灣半導體與相關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教師的研究方向、學生選擇領域的興趣甚至教學內容都深受影響,有了相當大的變化,這可從在1980年代,有一年材料系招收的四十名碩士生中,在自選研究領域時,竟然僅有一位選金屬材料,其他三十九位都選電子材料看出﹔這種情況維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而對材料科學經典知識的傳承,並沒有發展出妥善的替代方案,這雙重效應同時也造成了人才有斷層之虞,幸好近年來,材料系同仁感受到危機當前,漸漸凝聚了有以匡正的共識,接連聘請了好幾位金屬領域的教師,據了解,他們也都有機會參與中心的工作,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心的成立,也可謂正是時候,這點我們也要佩服中鋼的獨具眼光,慎選時機。

先進特殊合金工程研發中心的成立代表清華合金研究的里程碑,清大材料系在早期與中鋼有相當密切的合作關係,我本人在其間也曾在中鋼開過短期課程,但似乎漸行漸遠,如今可謂「重拾舊歡」,在賴主任的卓越的領導與雙方妥善的規劃下,必能屢創佳績,達到在培育人才以及先進研發雙贏的境地,在此預祝中心運作順利,發光發熱。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新竹清華知多少

新竹清華知多少

新竹清華自1956年建校,迄今近一甲子,承接北京清華光榮傳統,再創風華,在台灣的高等教育扮演先驅的腳色,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清華人對國家社會有重大貢獻,影響深遠﹔在歷史巨輪的轉動中,清華有諸多的重要發展以及人、事、地變遷,要談新竹清華故事,可謂千頭萬緒,而人、事、地又互相交織糾結,一方面要系統化的道來,殊屬不易,另一方面,也有必不可遺漏的主軸,如梅貽琦校長自美返台主持建校、清華初期發展、清華的院系演進軌跡、校園自然景觀與地景變遷、重要事件、重大建設、清華老校友在台灣、清華人對台灣的貢獻與傑出表現、新舊校友與學校的互動、校務創新,兩岸清華情等,同時也有許多值得回味的生活點滴與趣談﹔每一主軸都可作為一場演講主題,如壓縮在一場演講中,容易顧此失彼,所以我決定以話說從頭方式,以校版「歷史大事紀」展開;但在文稿方面,則以紀事體方式鋪陳。

1.         梅貽琦校長為何是兩岸清華永久校長?
梅貽琦校長是一位傳奇人物,他三十七歲即由大師如林的清華教授群票選為教務長,四十二歲時也在眾望所歸下擔任校長,一直到七十三歲時在新竹清華大學校長任內去世。梅先生在擔任教務長期間,正是清華成立國學院,震動學術界之際;他於1931年起擔任校長,首先竭力平撫屢有驅趕前校長之舉的紛亂氛圍,落實校園民主,繼而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到1941年,清華已有「中邦三十載,西土一千年」之譽。北京大學校長的蔣夢麟先生執椽祭文中所云:「人才之盛,堪稱獨步全国,貢献之多,尤彰明而昭著,斯非幸致,實耕耘者心血之所傾注」。

抗日戰爭爆發前,清華已未雨綢繆,率先展開後撤行動,因而蒙受較少損失,而在抗戰大後方物力維艱之際,梅校長以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身份主持西南聯合大學校務,維持絃歌不輟,居功最偉;而在抗戰前後國共內戰時期,由左傾學生,甚至是中共地下工作人員,不斷策動學潮,校園動蕩,梅校長均能站在維護學生立場,加以平息;1949-55年滯美擔任清華基金監督,1956年接受政府招喚,自美返台主持創建新竹清華,從尋覓勘查校地到籌措經費,披荊斬棘,蓽路藍縷,以六十八高齡,從親自打字、照料抄寫蠟板、油印考卷、檢齊裝封、監考、閱卷、登記分數,圓滿完成招收第一屆研究生十五人開始,梅貽琦校長被台灣學術界稱為「如魔術師一樣神速」建設學校,延攬大批海外華人與外籍學者,讓興建中的新竹清華大學呈一時之盛。同時第三屆研究生中即有李遠哲先生日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加上華人中最先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先生出自西南聯大,使得清華成為華人地區唯一擁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而都出在梅校長任上,誠如名作家岳南先生所言:「這個人才輩出,碩果延綿不絕的局機,不是偶然」。

2.         梅貽琦校長為何選新竹設校
清華在台正式建校前由於各地爭取,梅校長在台灣南北奔波選擇校地;最後要在新竹赤土崎中油願意提撥土地與中央研究院所在地南港兩地選擇時,考慮南港預定土地較小,同時新竹縣長朱盛淇先生也同意另提撥約34甲土地,決定將清華設在幅員廣大,有較大發展空間的新竹校地另亦有梅校長認為南港多雨一說。

3.         清華校地有多大?原來屬於那個單位?
清華復校的校址設於新竹市,起初由中國石油公司提撥約42(40公頃) 原屬日本海軍燃料廠的土地,名義上由教育部增列預算三百六十餘萬,再由中油將等價繳庫對銷,這也是傳聞「一元購地」的由來。
另由新竹縣長朱盛淇同意再撥約34 (33公頃) 土地,加上清華自身向周邊民家收購者,此時校地共約86公頃。
1950-56在新竹中油公司任職的校友,而在19561月轉任清華大學工務處主任的朱樹恭教授回憶,他與新竹縣交涉,敲定撥四十甲。另早期清華光復路北面還有一大塊約兩百甲土地,為日據時代的海軍燃料廠原來也屬中國石油公司,但在清華建校一年前撥交台灣銀行。所以後來中油公司有人說假使清華早來一年,光復路南北兩邊的地可能都給清華[1]
另一方面,清華從1989-2003年,歷經約十五年,總預算超過十五億元,完成開發總面積達16.7公頃的南校區。其中約三分之二原為墓地區,其餘三分之一為聚落區。清華大學於1986年即提出都市計畫變更申請,1991年,公告為學校用地,1996年,完成私地徵收與公地撥用程序。公地撥用獲當時新竹市長童勝男的大力支持。[2]
[1]「朱樹恭教授訪談稿」,陳華、倪瓊湘,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數位校史館 (2008)
[2] 「話說清華」, p. 206,陳千惠文,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清華出版社 (2011)

4.         新竹清華是否因持有清華創校大印而為兩岸清華正統
中國人講正統,正統往往看大印,比如皇帝的玉璽就代表天命,如果玉璽丟失就可能就要由別的人做皇帝。很長時期,傳說梅校長是帶著清華的校印到新竹,因此新竹清華被認為是正統。但後來在檔案中找到一份公文,說明梅校長離開北京清華時太匆忙,未及帶出校印,新竹現用的校印是後刻的。

5.         庚款基金還存在嗎?它的孳息是怎麼分配的?
庚款基金現由「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中基會)保管經營由於歷史原因,新竹清華是現今庚子賠款基金唯一使用者基金以投資利息用於支持新竹清華的經營,但是數額並不大。

6.         清華在台灣何時以「國立清華大學」為名運作?
清華於1956年在台建校,雖僅設「原子科學研究所」一所,自始即以「國立清華大學」為名運作,因而有「一所大學之笑談。
另一方面,與清華緊鄰的「國立交通大學」建校名稱則遠較曲折,1958年,成立時名為「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1967年,電子研究所改制為工學院,稱「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1979年,才恢復校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

7.         清華最早的校園建築為何?小吃部何時完成?大草坪於何年闢建?
最早的校園建築: 19566月的「清華研究院辦公樓」,總工程價為新台幣一百三十七萬元,簽約日期195662日。當時的專任教職員僅有九人,在同一年建造的尚有東院教授宿舍十所(現東院110號),現在6號與8號已拆除。據朱樹恭教授回憶:「梅校長住東院八號,後任校長把八號與十號打通,校長宿舍變得比較大了。」[2]
1963年,闢建大草坪﹔西院教職員宿舍116號完工,同時最早的學生餐廳(現小吃部)與福利社、男生宿舍明齋、平齋也於同一年完成。[1]
[1]〈水清木華──新竹清華的校園建築與景觀〉,洪麗珠 (2001)
[2]「朱樹恭教授訪談稿」,陳華、倪瓊湘,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數位校史館 (2008)

8.         梅園二三事
梅園是安葬梅校長的墓園1962年梅校長逝世後清華校方與校友咸認將其遺體安葬於校園中為感念有清華永久校長之譽的梅校長做好的方式;選址工作由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副院長王雲五陳可忠總幹事校友會查良釗會長、梅校長得力助手、校友與原教育部次長浦薛鳳以及梅夫人共同進行。
據當時在事務組工作的余火炎先生回憶 [1]
梅校長在台大醫院過世,移靈到學校,大概以半年的時間來找墓地。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梅夫人坐在一張藤椅上,旁邊綁著兩條竿子,我們就好像抬轎一樣,抬著梅夫人以及擇地的風水師等到山上去看景觀找墓地。找到現在的梅園,當時整片山頭都是相思林,沒有正式的道路,都是小徑。一行人到了山上,由風水師和學校裡的一些相關人員一起擇地,選定了現在的位置。選定後就開挖,先弄出一個墓穴,整個建設和擇地過程大概花了半年。半年完成以後,再擇日把遺體送進墓穴。
梅校長的墓是直接建在兩根樑上,棺木就放在樑上,沒有直接搭到地面,而是墊高起來。這麼做的理由是想說假使哪天大陸光復了,還想把他移回大陸去。
棺木滿大的,採用很好的木材,當時沒有車子,都用抬的。墓穴有兩個,據說要給梅夫人用。
梅園的整理與開拓是經過很多年才有今天的樣貌大概五、六年以上的時間。所以現在的梅園是經過一番用心。那時候一邊種桃、一邊種李,意義是代表梅校長桃李滿天下;又因為梅校長姓梅,所以後來再種梅花,梅花好像種得比較晚。
又據科儀組余河益先生 (余火炎先生胞弟) [1] 回憶:
民國六十五年,蔣經國先生到梅園拜訪,當時正好雨後,吉普車開上來,整車都是泥巴。這件事之後,蔣經國先生才替我們鋪設到梅園的柏油路,也順便整理了梅園入口右側靠山的地,即今天的田徑場。因為他當時擔任國防部長,所以是利用國防部的資源,開進了兩輛推土機來施工。
另據原工務處主任教務長朱樹恭回憶曾建議將墓園設在原子爐附近因梅夫人認為該地風大而作罷[2]

關於梅園植種梅樹另有幾種不互相牴觸的說法
朱樹恭教授印象梅園本植桃樹到長出桃子才知道誤植改種梅樹[2]
二、百棵梅樹是由蔣經國先生設法自嘉義梅山移植而來[2]
、梅園由清華校友集資種植各種名貴花木初植杏梅287梅花241株。[3]
目前梅園兩側約各有一百株梅樹
朱樹恭教授回憶說: 「安葬梅校長的陵園完成後,因為墓主姓梅,就叫梅園,梅園要有梅樹;當時清華事務組主任石讓齋,在北京清華是負責種花苗的,他後來到了台灣,那個時候好像是一個校友捐兩百塊或二十塊,種梅樹,石先生也不曉得梅樹哪裡去買,結果他種的竟是桃樹,後來開花,結了桃子,中國人有個說法,說墓地不能種桃樹,說將來女兒要出事。這時蔣經國先生在禮拜六或禮拜天,大約是靠近梅校長忌日的時候,到梅校長的墓上致敬,那天,我就告訴他,發現那個樹結了桃子,雖然梅校長跟梅夫人都是基督徒,總是不好!蔣經國先生就設法從嘉義梅山,移植梅樹過來;同時,原來到梅園的路,都是鋪碎石頭,也碰巧有一天經國先生來,下雨都是泥濘,很不方便,結果也是他叫人來鋪柏油,所以梅園的梅樹和梅園出來的柏油路都是蔣經國先生幫忙的。

根據「一個時代的斯文: 清華校長梅貽琦[3]記載清大選址專案小組勘定:「在學校西南區山坡地選定此地倚山面水居高臨下遠眺大陸海天一片俯視全校歷歷在目按最初規劃,梅校長原擬在此建造校長住宅,今改建陰宅,永遠呵護其畢生熱愛之清華大家都認為是讓梅校長永遠安息的理想所在
墓園藍圖是由華泰建築師、清華校友張昌華設計,得到梅夫人核定,728日破土動工1118日安葬
梅園現除梅花外廣植龍柏杜鵑花刻石「梅園」為于右任所書墓碑刻寫蔣介石挽詞勳昭作育」,棺木覆石上由羅家倫題寫梅校長貽琦博士之墓」,另有刻寫「政府褒揚令」以及蔣夢麟傳的碑文(丁治磐書)

[1]. 「余火炎先生、余河益先生訪談稿」,陳華、倪瓊湘、吳孟真同學清華大學圖書館數位校史館 (2010)
[2]. 「朱樹恭教授訪談稿,陳華、倪瓊湘清華大學圖書館數位校史館 (2008)
[3]. 「一個時代的斯文: 清華校長梅貽琦」,黃延復、鍾秀斌,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1)

9.         設計「國父紀念館」的名建築師王大閎在清華有什麼作品?
東院住宅十戶

10.    成功湖是人工湖嗎?在日據時代有何用途?名稱由何而來?
成功湖是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的蓄水池(滅火湖),今稱消防水池,是煉油廠必須的設備。據曾任教務長的朱樹恭教授說:「當時是海軍燃料廠的蓄水池,跟北面日本海軍燃料廠是通的,在水中有個開關,一放水,就通到北面工廠。我們到新竹有時要放水,水通通流到馬路上。」 成功湖位於清華與光明新村交界地方,朱樹恭教授說:「光明新村因地在光明里,就取名光明新村。」
有人就「成功湖」命名的由來,擬選擇題如下;
(a) 紀念鄭成功
(b) 紀念成功光復台灣
(c) 紀念清華成功在台復校
(d) 其他
答案為(d)。朱樹恭教授回憶說:「那個時候,成功湖也沒有名字,取名時,因當時最熱門的新聞是聯合國大會正巧在美國紐約開會,地點就叫成功湖(Lake Success),於是我便將這個蓄水池命名為「成功湖」。」 (根據網路記載:Lake Success is in the Town of North Hempstead on northwest Long Island. Lake Success was the temporary home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om 1946 to 1951。)
據總務處從空照圖以CAD丈量,「成功湖」面積約為33,000平方米。

[附記]
成功湖有「清華第一景」之譽,是清華引以為傲的生態教學園地。清華大禮堂雖在成功湖畔,但相距五十公尺;朱樹恭教授回憶說:「後來新竹縣政府把成功湖劃為新竹的風景區,風景區有個限制,就是離開湖五十公尺 才能蓋房子,所以清華大禮堂離開湖五十公尺 。」
成功湖湖面廣闊,裡頭有個湖心島,座落在湖的中央,有小橋(克恭橋)通往湖心島;現在湖心島的中國式亭子則在1986年命名為「寄梅亭」,很多清大人都叫她湖心亭,湖心亭的原名叫做寄梅亭,是為紀念清華學校第二任校長(1913-1918年)周貽春(字寄梅)先生。
「克恭橋」之修築乃由1966年間, 1943級校友翟克併為紀念其兄翟克恭校友,捐贈通往湖心島的水泥橋一座;於196651日舉行成功湖命名典禮。
「八角亭」在成功湖步道的一端,與垂岸的楊柳並依,小巧獨特。此亭是由08級(1936年畢業)校友於畢業四十年〈即1976年〉所共同捐建,其亭上的匾額上仍由清華校友、前外交部長與駐美大使-葉公超先生題字「八極四秩」,取「和道八極,賞樂四序,顏曰八極四秩蓋亦諧意八級四十也」,亦即第八級畢業四十年之意。
周貽春(18831958年)先生,曾長期擔任清華學校校長,南京國民政府農林部長、衛生部長。曾於1911年參加清廷留學生考試,中進士,點為翰林,被人稱為「洋翰林」。1912年出任南京臨時政府外交部秘書、孫中山英文秘書。19124月,他被派往清華學堂接替張伯苓任清華學堂教務長,後任副校長。1913年,清華首任校長唐國安心臟病發、遽然辭世,周貽春臨危受命,任清華學校第二任校長。在任期間,首先提出把清華改辦為完全大學計劃,主持修建清華早期四大建築,推行德智體全面教育。1918年卸任。老一代的清華人,包括清華大學最著名的一任校長梅貽琦,始終以「老校長」稱之。
周貽春任校長期間,積極推行多項校政建設,並提出清華向完全大學過渡,使清華學校穩定發展,許多清華優良的傳統也在他擔任校長期間奠定基礎。清華校友陳宏振曾高度評價周詒春:「他是母校的拓荒者,母校的創建人,篳路藍縷,慘澹經營,播下精選的種子,收穫到豐碩的果實,建立了優良的傳統,奠定下鞏固的基礎,尤其是培育出母校同學個個引為自豪的清華精神。」
又按翟克恭校友(19041957年)為有名經濟學家與實業家,於1955年投資2500萬美元,在檀香山市夏威夷河上建成立體鋼架鐵橋,取名為「中國克恭橋」,為旅美華僑爭光;在清華期間,曾任足球隊中鋒,代表華北隊,奪得全國冠軍,據馬約翰教授回憶說:「有個足球隊員,叫翟克恭,是中鋒,球踢得很好,最快,最準確,不但在全校有名氣,就是在華北也很負盛名。他的踢球作風本來不錯,但經過一個暑假,就變了。原因是,有一個暑假,他回到上海,在上海踢球,什麼勾人、壓人的壞習氣都學來了。他一回到學校,在踢球中就表現出來。我挺生氣,當場就叫他下來,狠狠地批評了他,並嚴肅地說:『你不改掉,就開除你。』後來他接受了批評,改過來了。這就是說,清華的校隊不僅要求有好的技巧,而且要求有好的風格。」
葉公超先生(英文名︰George K.C. Yeh 1904-1981),1925年美國Amherst大學文學學士學位,英國劍橋大學文藝心理學碩士,巴黎大學研究院短期研究,Amherst大學名譽文學博士。1929年,擔任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為新詩新月派代表人物,有才子之稱。1937年,任西南聯大外文系主任。抗日戰爭期間,曾因維護「毛公鼎」,被關在日本大獄中四十九天。此鼎幾經周折後,1946年歸故宮博物館,現存台北。
1949年他到台灣。先後任外交部長、駐美大使和資政。1961年聯合國大會討論蒙古入會案,投棄權票與政府訓令不合,被黜免返台,賦閒後自云︰「怒而寫竹,喜而繪蘭,閑而狩獵,感而賦詩。」1981年病逝於台北。

清華學生與校友對於成功湖的生動描述所在多有:
「岸旁楊柳依依,偶有一、二隻白鷺飛來,將成功湖點綴的碧水綠波,景致生動迷人。湖心亭亭子雖小小的,據說戀人如果一起到湖心亭許願,可以讓在校期間戀情順順利利。通往湖心亭的這一小塊區域,有著一大群不怕人的鴿子、麻雀和松鼠,空檔時間可以試著過來成功湖走走看看,也許會遇到活蹦亂跳的松鼠群。」
「成功湖波光粼粼,湖畔有許多可歇腳的椅子,看著在枝頭奔竄出現的松鼠的野趣,不愧為清華最適合約會的場所。」
「成功湖拍婚紗,繞著湖捕捉著美景,留下滿滿幸福的回憶。
生日要被丟「成功湖」的傳統當然沒有被遺漏掉,或是自己從湖上的橋跳下去。夜晚的成功湖是一片漆黑被丟下到水面的那瞬間感覺十分的特別,畢生難忘。
成功湖畔是清華最多歡樂的地方,
社團的鋼琴聲、樂器聲、歡笑聲從不間斷,
常有一對對的情侶在散步湖邊,
松鼠在樹梢間跳躍,
家長帶著小朋友在玩耍著,
更有新人在這裡拍出美美的婚紗照,
尤其每到同學生日、社團活動的時候,
湖畔邊更是聚集了好多同學、朋友熱鬧登場。」
「成功湖畔的落葉,每一片落葉代表著一年來成長的記憶,
而層層的落葉象徵著時間與記憶的堆疊。」

「湖心亭對面有「西瓜島」,以及「八角亭」,開放給學生社團活動,當作烤肉區。」

11.    胡適逝世當天下午曾與梅貽琦校長通話嗎?
胡適先生與梅貽琦校長是莫逆之交。1962年梅校長獲選中央研究院第四屆院士後,胡適院長曾打電話向他祝賀,不幸當天晚上胡適先生致詞時,不支倒地而與世長辭。

12.    「梅校長墓園」是誰設計的?
是清華校友張昌華先生設計的。另外,梅校長五弟梅貽寶先生也在清華校園建造“月涵亭”紀念梅貽琦先生。

13.    「梅園」曾是桃園?現有多少株梅樹?為什麼有「情人止步」說法?
據朱樹恭教授回憶說: 「安葬梅校長的陵園完成後,因為墓主姓梅,就叫梅園,梅園要有梅樹;當時清華事務組主任也不曉得梅樹哪裡去買,結果他種的竟是桃樹,後來開花,結了桃子,中國人有個說法,說墓地不能種桃樹,說將來女兒要出事。這時蔣經國先生在禮拜六或禮拜天,大約是靠近梅校長忌日的時候,到梅校長的墓上致敬,那天,我就告訴他,發現那個樹結了桃子,雖然梅校長跟梅夫人都是基督徒,總是不好!蔣經國先生就設法從嘉義梅山,移植梅樹過來;同時,原來到梅園的路,都是鋪碎石頭,也碰巧有一天經國先生來,下雨都是泥濘,很不方便,結果也是他叫人來鋪柏油,所以梅園的梅樹和梅園出來的柏油路都是蔣經國先生幫忙的。」
梅園現有約兩百株梅樹「情人止步」則因避諱「沒緣」諧音

14.    「相思湖」因何而得名?有多大?
「相思湖」因何而得名?
(a) 王維詩:「此物最相思」
(b) 李白詩:「相思相見知何日」
(c) 胡適詩:「情願相思苦」
(d) 其他
答案為(d因為該湖為相思樹環繞而得名
據總務處從空照圖以CAD丈量,「相思湖」為約「成功湖六分之一大,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

15.    「昆明湖」因何而命名?
「昆明湖」因而何命名?有多大?
(a) 漢習樓船在長安西南「昆明池」,
(b)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
(c)  西南聯大在昆明,
(d) 其他。
答案:為紀念抗戰期間清華在昆明與北京大學與南開大學同組西南聯大,故為(c)
據總務處從空照圖以CAD丈量,「昆明湖」約為「成功湖」十分之一大,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

16.     見證校史的百齡堂
百齡堂是由29級校友張昌華設計,於民國19651112日落成啟用,因時逢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冥誕而命名。以前是學校招待貴賓與舉行重要活動場所;由於建築雅致,早年是電影公司拍外景勝地,促成兩岸清華1949年以來首次正式「通話」、「梅竹賽」命名也都在百齡堂發生,百齡堂是清華人共同回憶。

百齡堂原為清大招待所,分兩部分,一為住宿部,另一為餐飲部,提供簡單西式餐飲;除各單位餐會外,學校也經常在此辦理各項活動:包括1970年代校長每月與全校教師午餐會談、小型典禮、工學院歲末聚餐、導師與學生餐聚以及喜宴等。

民國1968年清華與交通大學籌備校際間「梅竹賽」, 1223日兩校代表於百齡堂舉行梅竹賽第一次籌備會議。會中並擲幣決定梅竹次序。在百齡堂商議命名時,首先決定先取清華前校長梅貽琦(1962年過世)與交大前校長凌竹銘(當時任中油公司董事長),名稱取梅貽琦之姓、淩鴻勛(字竹銘)之一字為名。「梅」代表清華大學,「竹」代表交通大學。錦標對抗賽的名稱順序採用清大張致一教授之建議,以擲硬幣的方式決定,如果是出現梅花那一面就稱「梅竹」,出現一圓那一面就稱「竹梅」,而結果則是梅花那面。梅竹錦標賽就此登上歷史舞台。

另外1991年,清華慶祝80周年校慶,邀集四位頂尖科學家清華校友,即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與李政道先生、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先生、數學沃爾夫獎得主陳省身先生,同時蒞臨新竹校園。一日在百齡堂早餐時,促成兩岸清華1949年以來第一次正式「通話」;當年兩岸之間沒有任何正式的往來,還是處於「不接觸、不迴避、不……」的時代,兩岸的清華大學也沒有正式聯繫;在陳省身先生提議下,劉兆玄校長即席寫了幾句話給北京清華的張孝文校長,大意是兩岸清華共同慶祝建校八十周年,傑出校友楊振寧、李政道、陳省身、李遠哲同蒞新竹校園共襄盛舉,特此致意,由各校友與校長共同署名,請主秘李家維教授電傳北京清華,據李主秘事後告知:「短訊傳過去約十分鐘,他接到北京清華來的電話,對方詢問方才接到一封署名劉兆玄校長的短信,是否是真的?當家維回答確認後,電話中聽到對方揚起一片掌聲及歡呼聲」。兩岸清華從1949年以來,有四十多年不相往來,第一次的正式「通話」卻是在這種情況下完成,實在令人感慨。

由於招待貴賓功能,約在十餘年前,在本校另一招待所,即現今第二招待所落成後,百齡堂又名第一招待所,2006年起,隨「清華會館」啟用,客房部份(B )停止營運,改由行政單位暫時使用,而後有一招B 棟改建之議,並於2010年動工,20121028日上樑,20131219日正式啟用,命名為「清華名人堂」,具多功能用途,包括名人堂、教師與校友聚會所等;「清華名人堂」將另章敘述,另一招A棟就是現在的蘇格貓底餐廳。

17.     大禮堂的故事

19678月,傳來1913年至1918年出任北京清華校長的周貽春校長在上海去世的消息,為紀念周貽春校長,加上清華在台建校,於1964年開始招收大學部學生,師生人數已逼近千人,校內集會及重要活動可使用場地,已不敷使用。於是,在1969年清華校友會會長李榦等人發起下募款,獲得校友們熱烈響應。

當時已遷居香港的20級校友唐星海,慷慨認捐「相對基金」,也就是只要校友會募款一元,他就配合認捐一元。一年後募款成果與預定目標接近,大禮堂也進入設計階段。由當時知名的基泰建築公司設計,由18級校友朱彬主持,參與工作者包括29級校友張昌華、42級校友廖仲州等人。197110月以新台幣742萬餘元發包,1973年校慶後幾個月完工。基地面積為1,769.29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為3,185.39平方公尺,座位總數1,600個,內部一樓挑高,二樓內縮,建物正面長度將近五十公尺,簡潔宏偉。[1]

據時任教務長的朱樹恭回憶:「新竹縣政府計劃把成功湖劃為新竹的風景區,風景區有個限制,就是離開湖五十公尺才能蓋房子,所以清華大禮堂就是離開湖五十公尺。」[2]

大禮堂啟用後,清華的校慶、畢業典禮、學生公演,都在此舉行,有相當長時間,新竹地區的藝文表演、重要演講、座談活動,都以清華大禮堂為首選。1980年代,週末播放電影,也曾為當年難忘的校園生活點滴。多年來,在校方多次整修,並蒙校友捐助下,刻意維護,大禮堂仍然是清華高水準的大型室內活動場所。

近年來,在大禮堂有幾件最值得稱述的盛會,包括百年校慶、金庸與楊振寧「科技與人文對話」、破解生命密碼的諾貝爾獎得主華生 (James Watson) 與語言學大師杭士基 (Noam Chomsky)的演講活動等。

[1] 「話說清華」, p. 216,梁秀賢文,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清華出版社 (2011)
[2]「朱樹恭教授訪談稿」,陳華、倪瓊湘,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數位校史館 (2008)

18.     新竹清華建築第一人是誰?他有那些代表作?
他是清華大學部土木系二九級畢業生張昌華校友﹔他在新竹清華的代表作包括原子爐、梅園、舊體育館、百齡堂、月涵堂、舊行政大樓、舊物理館、舊圖書館、工三館、工四館以及東院、西院教師宿舍等。為表揚對母校的特殊貢獻,清華大學於2009年校慶大會,在其甫於年初逾百高齡逝世後,頒發張昌華校友「特別貢獻獎」,由其女張漪女士偕同夫婿,專程從美國返台領獎。。 

[附記]
張昌華,北京人,西元一九O八年出生,祖籍江蘇吳縣,家族世居蘇州。西元一九二五年進入清華大學就讀,一九二九年工程學系畢業。一九三二年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畢業,歸國後於南方國民政府擔任鐵路建設工作,滇緬公路中斷後,張昌華絕意公門,離開政府機構,於昆明創設華泰建築師事務所,承接美軍機場建築修繕等工作;並於同一時期受聘於西南聯合大學擔任講師,教授公路工程實務等課程。
國府易幟前夕,張昌華承接國防醫學院遷臺建設業務,同時亦遷家來臺。清華大學於臺復校後,張昌華曾二度接標興建校舍,後更隨時任教育部長的梅貽琦校長赴美視察原子爐興建業務,並親自設計、監造,投身清華大學原子反應爐的建築工程。
其後,張昌華專志於建築設計業務,其作品遍佈臺灣各地,不計其數,並多次榮獲全國性建築設計獎賞;其事務所亦為國內培育出多位優秀的建築人才,國內出身華泰的建築師事務所即有三十二間之多,有國內建築界「業界祖師」之譽。[1]
根據原來在華泰工作德吳明修先生在「華泰的點滴 — 憶張昌華建築師」一文中述說﹕「戰後來台,帶來一些上海職工本來是要來開營造廠承包工程的,後因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的邀請設計原子爐,而改業建築師。張先生受過良好理工教育,治學淵博,漢文素養亦高,因此在事務所凡事要求實事求是,以科學方法找出依據,要有明確準則才能做設計。為人非常正直不阿,對於工程品質要求甚嚴。他有豐富的結構學及工程施工經驗,對建築要求實用、堅固、方便施工。因此建築的空間變化,構件組織比例,如何符合人性化、整合系統及時代美感,沒有他絕對的建築哲學要求。」
清華大學在頒發張昌華校友「特別貢獻獎」時,曾以文稿,對其生平以及與清華奇緣,有簡潔扼要的敘述 [3]﹕「張昌華是清華大學部第一屆校友,1929年工程學系畢業,1932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歸國後先後參與京贛鐵路、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區路段工程,以及西北連俄段公路、滇緬公路的修築工程。
清華在台復校之初,張昌華就曾以校友身分協助學校尋覓土地及興建行政大樓與物理館,而他最為人所知的成就,當屬清華大學原子反應爐的興建工程。當時在政府工程經費極為拮据的情況下,張昌華為了設計與監造構築原子爐與爐池工程,不惜放棄營造業甲級執照,而以建築師執照接案。
昌華學長曾提到,就讀清華時,校園有個重要的口號:DIG(掘),講
究像開礦一樣的確實精神,以及儒家「正心」、「誠意」、「格物」、
「致知」的精神,對他都有深遠的影響。本著正心、誠意做工程,不關說、不圍標。也是清華校友的錢思亮先生曾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對聯贈與老學長,稱許他的正直不阿。而設計原子爐時,因相關技術屬於機密而無法獲得國外支援,但本著「格物致知」的態度,認真思考原子爐在安全上所可能產生的最大災難,結合已有的技術來進行設計,並以最嚴格的安全標準施工,終於順利建成原子爐。自1961年運轉至今,原子爐歷經921地震而屹立不搖,金甌無缺,並在原子能、保健物理、醫療與環境等領域發揮無與倫比的教學
研究功能。
雖然張昌華學長曾引述梅貽琦校長的名言:「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而自謙於對母校的貢獻。然而,學長為母校興建多棟建築,除了原子爐的重大貢獻外,「體育館」與「梅園紀念亭」等也都極具建築結構特色,更連繫起所有新竹清華人最珍貴的共同記憶。1996年沈君山校長致贈褒揚令,感謝老學長對清華大學的特殊貢獻。
在台灣建築專業尚未起步的1960年代,張昌華學長以他優異的土木結構工程背景及知識克服了許許多多施工與工法的困難,多項建築作品已成為台灣早期建築史的里程碑;他的事務所--華泰建築事務所--也是當時年輕專業者最佳的養成訓練場所之一。
昌華學長於1999年獲頒第一屆遠東建築設計獎特別獎,誠屬實至名歸!多年來,老學長一直是1929級的常青代表。他雖然年事已高,但耳聰目明,面光紅潤,精神煥發,說話時神采奕奕,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言談之間,慢條斯理,卻充滿詼諧與智慧。校慶典禮上,百齡老學長振臂歡呼的英姿,更激勵著學弟妹們,昂揚振奮。2009年的開春,清華同仁們正打算為昌華學長賀歲,卻驚聞仙逝,萬分不捨。張昌華老校友豐富精采的一生,可說是實踐清華校訓「自
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最佳典範,他的為人與他的作品更是清華人永遠景仰與效法的楷模。」
另外莊昌華曾回憶說﹕「前些年(1996年)清華特別頒給我一個褒揚令,說是感謝我對母校付出許多什麼的。我妻子當時還笑呢:「幸好你活得夠久,不然連這張褒揚令都沒得拿」。」頗為風趣。[1]

[1] 「正誠格致的工程歲月──張昌華回憶採訪錄稿」,李詩偉、林沛熙,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數位校史館 (2001)
[2]「華泰的點滴 — 憶張昌華建築師」吳明修,建築師雜誌,第35卷第7期,頁82-86 (2009)
[3] 「特別貢獻獎張昌華校友」,國立清華大學「人物專訪」,頁36-37 (2009)

19.    新竹清華前五任校長有什麼共同點?
新竹清華前五任校長任期共二十五年(1956-1981),均為北京清華校友他們是
梅貽琦(1909直接留美生)(1956-1962)
陳可忠(1920)(1942-1964代理1964-1969)
閻振興(1934級土木系)(1969-1970)
徐賢修(1935級算學系)(1970-1975)
張明哲(1935級化工系)(1975-1981)
20.    台北市設立紀念傑出文學家故居,五位文學家都是清華人嗎?
台北市設立紀念傑出文學家故居包括的胡適、林語堂、錢穆、梁實秋、殷海光諸先生;
胡適(1910直接留美生)
錢穆(西南聯大教師)
林語堂(清華學校教師)
梁實秋(1923)
殷海光(1945哲學研究所)

21.    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在研究所讀書時,清華有多少學生?

李遠哲先生唯一在台灣完成學士與碩士班學業的諾貝爾獎得主,他在清華就讀時(1958-61),還是梅貽琦先生擔任校長,清華僅設原子科學研究所只有不到50個學生。加上在西南聯大時期培育的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清華成了中國唯一培養了三個諾貝爾獎得主的學校而且都在梅校長任內。

22.    清華原科院、理學院、工學院第一屆畢業生都出了中研院院士,他們是誰?
清華原科院、理學院、工學院第一屆畢業生都出了中研院院士,他們分別是原科院原子科學研究所陳守信院士(1958)、理學院數學系孔祥重院士(1968)、工學院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張懋中院士(1974)

23.    沈君山校長協助創立了幾個學院?
清華現有七學院中,除工學院外,都與沈君山前校長有密切關係,可謂奇緣:
.   原子科學院:清華在台設校,第一個學術單位是原子科學研究所,後為原子科學院一部分,沈校長在1956年即加入清華,在原子科學研究所擔任助教,是最先四個正式員工之一。
.   理學院; 1973年接受曾同在美國普渡大學任教,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徐賢修先生邀請,返國在清華大學擔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
.   人文社會學院、生命科學院、科技管理學院;由於沈前校長有很高的人文素養,並有豐沛的人脈,受託規劃「人文社會學院」,而促成該院於1984年成立,以後以同樣方式促成「生命科學院」與「科技管理學院」分別於1992年與2000年成立。
.   電機資訊學院;在校長任內,「電機資訊學院」經教育部核准設立。


可謂一手協助清華成立六個學院,堪稱奇緣。

[附記] 沈君山前校長於1994-1997年擔任本校第一任「遴選校長」,任內推動兩岸清華交流、設立共同教育委員會、開辦中等學校教育學程、參與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設立、成功爭取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在本校設立,功在清華。
沈校長對清華的通識教育卓有貢獻,主編的「人文概論」與「社會學概論」邀請很多名家共同撰寫,當年清華及全台灣的學子都深受其益。據沈校長在散文集「浮生後記」中「成長、回國與清華」一文中敘說「生性溫和,開明更是自他公認」,認為「在學校當然非民主領導不可,但領導者必須有他的主見,有他的決心,還要有技巧,要耐心說服,必要時更要耍些手腕,民主是偷懶不得的」,言之鑿鑿,頗具智慧,恐亦是「才子兼君子」的無奈。

24.    「天下雙分,清華居半」是什麼意思?
清華自建校以來,除獲政府重點支持,又接受美國退還超收「庚子培款」所設基金會長期支持,善用優勢,盡攬菁英。教授在教學或研究領域上表現傑出,數十年來國內所有重要學術獎項,本校教授獲獎率都遠超過其他大學。以2010-2011年而言,中研院院士的選舉,全台灣學界只有兩位當選,清華張石麟教授就占一席,在國科會獎勵諾貝爾級學者的學術攻頂計畫,去年全台灣共核定四件,清華就有兩件,今年核定兩件,清華佔一件。另外,在教育部最崇榮的國家講座獎項,去年全台灣一共五位,清華佔了兩位;另一方面,頒發獎額高達100萬元的「有庠科技獎講座」得主,清華在四位中佔兩位,「有庠科技論文獎」得主,清華在八位中佔四位。最近剛公佈的「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本校有五位年青學者獲獎。顯示清華在研究上,資深與年青教師均有優異的表現,故有「天下雙分,清華居半」之說。

25.    「繁星計畫」是清華首先策劃的嗎?
清華於95年間分析前4年的入學新生資料後發現,各年入學生主要畢業於100120所高中之間;歷年來以甄試管道入學之本校學生,有90%以上畢業學校集中於35所高中,其中前15所知名高中學生比例更高達60%以上。為擴增學生來源,清華著手規劃並率先向教育部提出以「發掘人才、縮短城鄉差距」為宗旨之單獨招生計畫,並委請大考中心試算過去3年之學測資料,歸納出全國每年約有140-180所高中,至少有1名學生通過「二頂三前」的標準。乃由清華提供相當之招生名額,各高中推薦1名「在校學業成績排名在全校(或類組)前5%、德行每學期80分(或甲等)以上,學測成績符合『兩科通過頂標、三科通過前標』標準」,且有意願就讀清華的學生,本校接受符合條件經高中推薦的所有學生。此一招生計畫之原意,即希望藉由「推薦保送」的方式,錄取較多原來無法進入本校的學生,讓更多的高中學生有機會成為「明星」,此乃「繁星計畫」名稱之由來。

[附記] 繁星計畫執行7年以來,已擴展至全台所有主要大學,102年清華與中央大學等由繁星計畫招生數已達所有新生人數的15%。除各校持續追蹤的結果顯示此一招生管道入學生,入學以後之學習情形一如計畫推出之初的預想,與依傳統管道入學生比較,不稍遜色之外,也讓更多教育資源較不足地區的學生,有更多機會上國內優質大學,具體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之外,參與本計畫招生的國內各公私立大學學生來源更為多元,校園文化更為活潑。清華在1006月第一屆繁星入學生畢業之時,為了讓各校有一個具體檢視此一計畫成果的機會,發起辦理「繁星招生之回顧與前瞻論壇」,並在教育部的積極促成與鼎力協助之下,乃有相關各界齊聚一堂之盛會,為我國高等教育史留下劃時代深具意義且影響深遠的一頁。


26.    清華畢業生統計

根據教務處資料,清華到2014年,共畢業66,951人,其中學士、碩士、博士各32,434 29,836 4,681人,分別占總人數48.4%44.6%7.0%

如以年代分,1968-1977, 1978-1987, 1988-1997, 2998-2007, 2008-2014畢業學士生各為1,783, 4,303, 7,203, 9,9209,205人,亦即各年代每年平均約分為200, 400, 700, 1,000, 1,100人。

在畢業碩士生方面,1958-1967, 1968-1977, 1978-1987, 1988-1997, 2998-2007, 2008-2014各為202, 689, 2,401, 5,721, 12,55710,266人,亦即各年代每年平均約分為20, 70, 240, 570, 1,250, 1,280人,清華碩士班教育可謂在1980年代,方進入穩定成熟期。

在畢業博士生方面, 1970-1977, 1978-1987, 1988-1997, 2998-2007, 2008-2014各為10, 87, 993, 1,5422,049人,亦即各年代每年平均約分為1, 9, 100, 150, 200人,可見直至1990年代,博士班才漸具規模。 2014畢業273人,惟已較2009, 2010, 2011, 2012, 2013296, 313, 295, 311, 317人為少,是一個令人憂心的趨勢。

清華在1995年畢業生中研究生超過學士生,當年畢業生共1,649人,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生各有823674152人,分別占49.9% 40.9%9.2%,與之相較,前一年(1994),畢業生共1,528人,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生各有797619112人,分別占52.2% 40.5%7.3%

另一方面,在2000年,碩士畢業生首次超過學士生,當年學士、碩士畢業生各有829846人,與之相較,前一年(1999),學士、碩士畢業生各有816772人。

在畢業生性別方面,女男比率為 (24.6%, 71.8%),其中學士、碩士、博士女男比率各為 (28.2%71.8%)(22.2%77.8%) (14.9%85.1%)

清華分別在196819581970年有第一屆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生?各有57(核子工程系35人,數學系22)10 (原子科學研究所)1 (物理系)人,其中僅有數學學士三人為女性。

清華於1970年培育出第一位博士是物理博士石育民,他也是台灣第一位本土理科博士,第一位女博士遲至1984年才產生,也是物理博士林美智。清華女博士,在1986年有2 (化學、化工)1988年有1(材料)1989年有3(物理、化學、材料),也就是在1990年前,清華培育女博士僅7人,而在同期,則培育男博士達180人。

從分年數字,可以看出,1970 198019902000 2014年清華每年畢業171403 6498291,472位學士、481834698461,549位碩士,1 172127273位博士;在教授級專任教師方面,清華在1980年約200人,1986年超過300人, 1990年為404人,到2003年超過500(513)2011年超過600(613)2013年,曾達640人,2014年為628人。前十年自200400人,增加約一倍,後約二十五年,也只增加約兩百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00-2014年,學生人數己乎增加一倍,但教師人數僅增加約1/3,顯示學校發展遇到瓶頸,正是目前台灣高教困境的縮影,與1994年政府推行教改,廣設大學,一方面稀釋資源,一方面施行總量管制應有很大的關連;目前提升高等教育早已成許多國家的國安問題以沙烏地阿拉伯老王大學 (KAUST) 為例,KAUST目前有約160位教師,800位學生,約為清華1975年的規模,但每年經費超過三百億台幣,約為清華現在經費的六倍,與世界各主要大學得到經費的挹注比較,以及清華分別在19801990年代,碩士班與博士班才站穩腳步而言,清華近年來在世界各大學排名評比約維持為兩百名左右,其實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未來幾年可能會是政府高教經費黑暗期,情勢相當險惡,清華人應群策群力,協助母校,不僅在資源挹注上,尤其在珍視高教明珠觀念的傳播上,使清華得以在穩定中求進步。

27.    兩岸清華情
20103月北京清華顧秉林校長率團訪問新竹清華大學,兩校校長有機會接受台灣大報「聯合報」專訪,而「聯合報」大幅報導的標題是「兩岸清華內外神似,校長一見如故」。報導重點包括:1956年,北京清華校長梅貽琦自美來到新竹主持清華建校。新竹清華並無一物自北平搬來──除了梅校長本人以及校訓、校歌,還有那筆一百年還沒用完的「庚子賠款」。兩校發展路線也鬼使神差般相似,都先發展理工、再補足人文養分。不僅內在精神神似,就連「外表」也同樣傾國傾城,都是兩岸票選「最美大學」,道出兩岸清華情。

另一方面,新竹清華前五任校長,任期共二十五年(1956-1981),均為北京清華校友,他們是:梅貽琦(1909直接留美生)(1956-1962)、陳可忠(1920)(1962-1964代理,1964-1969)、閻振興(1934級土木系)(1969-1970)、徐賢修(1935級算學系)(1970-1975)、張明哲(1935級化工系)(1975-1981)。清華教師與學生宿舍分別以院與齋命名,也是沿襲北京清華舊制。

在新竹清華園中,除梅校長墓園-梅園外,在校園第一大湖成功湖中,有「克恭橋」通往湖心島;現在湖心島的中國式亭子則在1986年命名為「寄梅亭」,是為紀念清華學校第二任校長(1913-1918年)周貽春(字寄梅)先生。「克恭橋」之修築乃由1966年間, 1943級校友翟克併為紀念其兄翟克恭校友,捐贈通往湖心島的水泥橋一座;於196651日舉行命名典禮。[1]「八角亭」在成功湖步道的一端。此亭是由08級(1936年畢業)校友於畢業四十年〈即1976年〉所共同捐建,其亭上的匾額上仍由清華校友、前外交部長與駐美大使-葉公超先生題字「八極四秩」,取「和道八極,賞樂四序,顏曰八極四秩蓋亦諧意八級四十也」,亦即第八級畢業四十年之意。同時校內三大湖之一的「昆明湖」則為紀念抗戰期間清華在昆明與北京大學與南開大學同組西南聯大,而得名。

在綜合大樓間廣場中,北京二校門模型旁,有1923年畢業的孫立人將軍手植的杜鵑花樹。資訊材料館前有20級校友捐贈的日晷一座。這日晷設立於1970年,座台刻有「惟學無涯 寸陰是競 繼往開來 克念作聖」雋語,勉勵學弟們愛惜光陰,並已成聖為目標。

另外清華校內建築大禮堂與蒙民偉樓與台北金華街辦事處「月涵堂」由北京清華校友捐建,新建「校友體育館」也有北京清華校友參與捐建。

20131219日開幕的「清華名人堂」中,第一批「名人」,包括大門口梅校長與四大導師浮雕以及胡適、楊振寧、李遠哲三先生半身銅雕 (分為謝棟樑、吳為山與曹宏恩三位大師作品),門前「清華名人堂」五個大字則由集胡適先生墨寶而成。



[1]《清華校友通訊》新十四期,p. 18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