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2013年研究生畢業典禮致詞 ---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首先恭喜各位畢業同學,在多年努力後,獲得博士或碩士學位;畢業的英文是graduation,源自step,即階段之意,也就是完成了一個階段,畢業典禮英文是commencement也有開始之意,代表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各位在清華接受專業與課外活動以及生活點點滴滴的洗禮,畢業後或直接就業,或繼續深造,各奔前程;往後大家闖蕩江湖,懷抱著在清華所見、所聞、所學習、所經歷,增添了能力與抱負,雖然擁有清華高等學位的金字招牌,最後還是要靠自己;在諸位漫長人生路途中,清華將是珍貴回憶的一部份,同時也永遠是歡迎大家回顧的家園。
大家畢業這年,清華師生捷報頻傳;去年與今年本校師生在頂尖標竿期刊發表論文上,表現突出;去年全台以通訊作者身份發表於「科學」(Science)與「自然」(Nature)期刊論文共七篇,本校即有四篇,占一半以上,超過「天下兩分,清華居半」的說法;今年到現在為止,清華已有四篇論文在Science期刊發表或被接受,也就是說本校在不到一年半時間已在ScienceNature期刊發表論文八篇,而與2007-2011年本校教師於此二期刊共發表七篇論文相較,進步驚人。另外下個月將頒發的獎額高達一百萬元的「徐友庠基金會講座」,總共四位講座中,本校教授占了兩位,「徐友庠基金會論文獎」,八位得主中,本校教授占了四位;今年一月底公佈的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本校有十位教授獲獎,平均清華每100名教授就有1.59人得獎,獲獎人均值高居全國第一名,不僅高於居第二名學校人均值1.29,而且遠高於其他學校一倍以上;甫公佈的中研院「年青學者論文獎」,數理組五位得主中,有兩位是本校教授。
在學生表現方面,資訊系同學團隊於四月份拿下首屆亞洲大學生超級電腦競賽第2名,本校體育代表隊在一個多月前「全國大專運動會」中以十六金三銀九銅榮獲一般組冠軍,同時在棒球與足球項目,均分別在大專棒球與足球聯賽中,拿到同級冠軍,今年首屆「清華台大友誼賽」,本校也以9:5比數告捷,坐實「體育大校」名銜。
在校園軟硬體建設方面,由校友捐贈全部一億七千萬元經費建造的「校友體育館」已於去年十一月十五日正式完工啟用;今年四月十一日則舉行了整個「旺宏館」啟用典禮,除三月四日啟用的總圖書館外,新的「國際會議廳」、階梯講堂、遠距教室、視訊會議室等也加入了學習中心的行列;根據沈君山前校長之心願捐建的「奕園」,已於61日正式開幕;同時在三個月以內將陸續動工的五大建築,包括由1969李偉德校友捐贈一億五千萬元興建的「綠能館」與材料系、化學系、化工系以及物理系四系校友協助興建的「清華實驗室」外,今天致詞貴賓尹衍樑總裁慷慨捐贈協助興建的生科三館以及「創新育成中心」與「學人宿舍」,在兩、三年內完工後,不僅切合所需,必將成為清華美麗風景線的最新景點。
這幾年報考頂尖大學的博士班學生人數,大幅減少,顯示在社會價值觀丕變,媒體長期一貫「高學歷高失業」、「博士學歷無用」負面報導下,帶動社會風氣急遽變遷,很多優秀年青學子不再以攻讀博士為生涯選項,在今天許多博士生畢業,更多碩士班同學直接走入職場,僅有少數將繼續升學的今天,大家應該認真思索的問題是攻讀博士學位有什麼意義?它是否應被認真列為生涯發展的選項?它適合我嗎?
如果有一件事是現今世界各地人民所共同關心的,應是經濟福祉問題,在知識爆炸的今天,知識已成經濟要素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有「知識經濟」之稱,高深的知識,是一國經濟發展良窳的關鍵,因此以培育具有高深知識人才的博士教育至為重要;另一方面,如果回溯歷史五百年,我國文明曾領先全球,但因各階段不同的閉鎖門戶政策,自外於西方自文藝復興、工業革命以來一連串翻天覆地的政治、社會、經濟、科技改革浪潮,以整個東亞來說,基於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守舊保守心態,在思想上,未能及早搭上近代化列車,而遲遲難有突破,有人說:「近五百年來,沒有一樣主要科技產品,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與科技理論源自中日韓」,雖然沉痛,也有相當實情,要迎頭趕上,只有深化知識內涵,吸取中西文化精髓,才有可能力求精進,登入知識聖殿,創新發明,對人類文明,有前沿性的貢獻。有哲人︰「如果你要偉大思想,如果你要實現想,必須要付代價」,是很有道理的。
前幾個月,我的一個博士班學生買了一本名為「批判式思考」的原文翻譯書,看了百思不得其解,主要是書中所謂如何養成批判式思考的步驟,以及所舉的案例情境,無不是在博士班研究反復演練啟迪心智的過程;在職場上,最受重視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博士研究正是窮數年之力,在指導教授帶領下,與同儕切磋砥礪,嘗試以創意的方式,探索知識新領域,在寬廣視野下,深刻的了解問題,學習並選擇適當的方法處理相關問題,不僅要藉廣泛密集閱讀文獻、參加會議、參訪或參與合作了解與追蹤領域大勢,在網路無遠弗屆「天涯若比鄰」的今天,得以彈指間在隨身電腦上注意追蹤世界各地研究的進展,與世界學術界同步競合,不斷的在研究上從各面向尋求創新突破,在適當時機,在學術會議或期刊發表論文,經過同儕學者審查與批評,答辯與修正,最後撰寫學位論文,解決或闡發重要問題,如此得以養成過人的發掘與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有很好的機會增進口頭與書面表達與溝通能力,積極參與,團隊合作、外語與國際化能力、毅力與耐力等職場所重視的人格特質與工作態度。
在全力從事論文研究中,有許多機會體驗古往今來知識達人所暢言的與智慧泉源近身接觸的樂趣;如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靈光乍現、頓悟,過程中雖有艱辛,但往往飽嚐發現與發明的樂趣,看到他人的精彩突破,親大師之謦頦,「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而自壯」之感油然而生,田園詩人陸游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理學家朱熹〈觀書有感〉中兩首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清華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所列舉人生三大境界的最高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白居易詩:「千呼萬喚始出來」無一不是專心執著於學問之途相當寫實的經歷。
如果從現實面來看,擁有博士學位,代表你具備相當優秀的資質、 「力爭上游」的企圖心,有在年青時投資數年的工夫而專心為高遠目標努力的智慧,具體宣告對自己有「高人一等」的期許與動力,在社會觀感中,屬於菁英份子,在一般人眼光中,你有可能是個人物,因而進入「贏者圈」,「談笑有鴻儒」的機會大增,也符合現在台灣產業界對高級人力迫切需求,許多台灣標竿企業在雇用新人時,新進碩士要晉升到新進博士職等,所需時間一般會比攻讀博士學位所需時間多兩年以上,可見其對博士訓練的評價與器重;在工作上,博士要較有自主性與彈性,從事重覆而枯燥的工作機會少,擔任主管機會多,如此可以帶領團隊以眾人之力實現自己的發想與創意,達成創新成果,工作的成就與滿足感較高,有較佳的發展前景;再者,從經濟學基本供需原理角度而言,在博士人數銳減,而需求面依舊的情況下,博士以稀為貴,未來將更炙手可熱。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潤泰集團的尹衍樑總裁致詞;尹衍樑先生是本校名譽博士,尹先生曾有慘綠少年時代,醒悟後發奮向上,進入產業界後從基層做起,不怕累、不怕苦、不怕髒,用心學習七年,創業屢經失敗,終獲得非凡成就,建立國內首屈一指的企業集團,年歲較長後,深感「學然後知不足」,陸續攻讀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班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班,順利獲得學位,他是企管博士、工程教授、企業總裁,不僅是國內有數的成功企業家,而且在工程技術上有獨到創新成就,屢得國際大獎,並獲選俄羅斯國際工程學院副院長,是難得的跨產業界與研究界的傑出人士,而且熱心公益,尤其是教育事業,在國內企業家中率先宣布將財產之百分之九十五交付信託,作為公益之用,為一代奇人;而尹總裁多年來對清華校務推動,多所襄助,也是清華的貴人。
尹總裁最近更捐贈設立舉世矚目的「唐獎」,是台灣第一座真正的國際級大獎;盛唐之世,是東西方文明交會、政治經濟顛峰時期,唐人對世界展現的自信、兼容各文化的胸懷氣度,即係唐獎要發揚的理念;獎掖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與「法治」四領域世界頂尖人才,鼓勵更多有利於地球與人類、保護自然的重要研究,並發揚中華文化與盛唐精神,充分展現寬廣心志與高瞻遠矚的睿智。今天他將以「挫折是進步的動力」為題,現身說法,必定深富啟發性,在此也要對尹總裁深致感謝之忱。
唐朝大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有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希望大家未來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高遠的目標前進,達到高的境界,除追求個人與家庭幸福快樂外,也能「更上一層樓」,為人類文明、社會國家卓越貢獻;最後讓我再次祝賀清華人中新科博士及碩士以及師長家人,今天是你們的大日子,值得盡情歡慶,祝大家在良好的基礎上,以決心與毅力打造光明燦爛的未來,為人生鐫刻華美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