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2013海峽兩岸人類學論壇致詞

很高興來參加2013海峽兩岸人類學論壇;本論壇是由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主辦,中興大學文學院與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合辦,以「全球化、文化多樣性與地方社會」為主題;據了解,台灣人類學在研究對象上,係以台灣原住民族、大陸少數民族,以及大陸和台灣的漢人社會研究為主。海外華人研究可謂漢文化研究的延伸,太平洋其他南島民族的研究可視為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的延伸。這些研究主題重點,突顯出台灣人類學在研究對象上的特殊關注;也讓海峽兩岸人類學研討有所聚焦。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原屬於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的人類學組。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於19878月,在人社院創院院長李亦園院士領導下創立;李院士曾表示,他於1984年在沈君山教授的引薦下與清大結緣,進而創辦清大第四個學院--人文社會學院。他說,他當年建議以人文社會學院為名,成為全國最早的人文社會學院。另外,他也提了三個要求,包括這個學院要有獨立的建築、自己的圖書館以及含括社會學及人類學的研究單位,因而促成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的成立。
李亦園院士師承當時任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主任李濟院士,1953是考古人類學系第一屆兩名畢業生之一;而李濟院士第一位攻讀人類學的華人;他於1918畢業於清華學堂,後前往美國留學,就讀麻省克拉克大學學習攻讀心理學和社會學碩士學位,1920進入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受民族學家 Roland B. Dixon 體質人類學家 Earnest A. Hooton 指導,於1923完成論文《中國民族的形成》,從而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並於同年返回中國,開始從事田野考古,1925「清華國學院」成立,除大導師外,李濟院士為另一導師,可能因另有專職,而以講師名銜聘用; 他於次年領導發掘山西西陰村新石器時代遺址,成為中國考古學史上首次正式的考古發掘工作;1928年起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組長任內,領導日後十年的殷墟發掘工作,有人以為考古學之所以能夠在華人世界中開花結果,和李濟院士的一生息息相關,他也被譽為中國人類學與考古學之父。另一方面,「清華國學院」大導師之一的梁啟超先生三子梁思永教授,受梁任公鼓勵,赴美專攻人類學與考古學,期盼他為「中華民族在一專業學問領域爭一世界性名譽」;梁思永教授在美國亦師從民族學家 Roland B. Dixon1931返國後亦成我國考古學巨擘;同時「清華國學院」另一導師王國維先生為「甲骨四堂」之一,其『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與『續考』,引發殷商史為可靠信史的革命性突破。
清大「社會人類學研究所」原分為人類學和社會學兩組,僅提供碩士學位課程。「人類學」和「社會學」兩個學門合在一起,做為社人所的一個特色,除了具有當時學術環境限制的考量外,將社會和文化整合亦是其發展的目標。雖然在學生修課、學生論文寫作,以及教授間之互相切磋,有其成效,但隨著學科的發展特色、學術發展的理念不一,以及資源的應用等問題的浮現 (譬如人類學組注重長時期的田野調查、泛文化的比較研究,強調博士班的重要,社會學著眼於大學部的招生;名額的限制,使得師資的聘請很困難),遂有分所之提議。經過兩組教師的共同努力,終於在19988月正式成為兩個獨立的研究所。人類學組在1995年獲教育部同意成立博士班,並於19966月正式招生,成為國內第一個具有博、碩士學位學程的研究所,至今已培育19名博士以及一百多名碩士,畢業後任職各教學研究機構、政府機關、各地文化中心、博物館、出版社等,在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上都有良好的表現。

前幾天在校內召開會議,應到三位院長中,有兩位出國,只有在場的蔡院長出席;假期出國似已成校園風氣,也是大學得天獨厚之處,很感佩各位在溽暑之際,齊聚清華用心研討;清華大學以校景優美知名,希望大家在三天研討會期間或前後,能找機會到各處走走,欣賞校園湖光山色,為兩岸交流更添美好回憶。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2013國際系統性創新與電腦輔助創新研討會致詞

歡迎大家到清華大學來參加「2013國際系統性創新與電腦輔助創新研討會」;系統化創新 (Systematic Innovation) 與電腦輔助創新(Computer-aided Innovation) 是今早英文「維基百科」約427萬詞條尚未出現的詞條,可見其相對新穎。據了解,在管理學界相當知名的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也就是「萃智:發明式的問題解決理論」,是系統化創新之一支,而系統化創新的範圍遠為廣泛,甚至包括仿自然創新,是一門「有系統地產生創新/創意的方法,以辨識機會及解決問題的學問」。其理念來自於研究前人及自然界創新的方法與原理,歸納出一門學問,然後應用其方法很有系統且創意地辨識機會及解決問題。系統化創新能協助平常人也能有系統、創新地解決問題。電腦輔助創新 (Computer-aided Innovation) 是利用電腦智慧化和電子化創新流程,可以大幅提升創新效果與效率。在此高度競爭的時代,靠腦力激蕩的隨機創新只能生存無法卓越。系統化創新與電腦輔助創新是最有效辨識機會、解決問題的利器。本研討會將就系統化產品/流程/服務創新之理論與方法學的發展、重要的技術應用、個案研究作廣泛而深入的探討;清華大學很高興有許棟樑教授等投身於此相對新的領域,有相當的成績並積極參與推動的工作而有所貢獻。
本聯合研討會同時並舉行第三屆國際系統化創新展示與競賽(GESI)。此為國際唯一同時注重創新結果與過程的競賽。此次研討會由國際上此兩領域最權威的組織聯合舉辦。展示創新研究成果、創新發明、觀摩領域中前端研究與應用成果最好的機會、也是建立相關人脈,尋求共贏的契機。
這次遠道而來的外賓,很多是第一次到清華訪問;清華大學有輝煌的歷史與光榮的傳統,建校可溯至西元1911年的「清華學堂」,」乃由清廷將美國退還尚未付足之「庚子賠款」設立,經多年慘澹經營,人才輩出,包括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以及有數學諾貝爾獎之譽的沃爾夫獎得主陳省身等校友。1956年在台灣新竹復校,復校初期重點為原子科學,其後擴展至理工方面,近二十幾年來更積極發展人文社會、生命科學、電機資訊與科技管理領域科系;如今清華已成為一人文社會、理、工、生科、管理領域均衡發展的學府。在台已造就英才超過六萬人,在國內外各行業均有優異表現,校友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中央研究院院士十三人,產學研界領袖不可勝數。
在許多學術指標上,清華教師表現均為兩岸四地大學第一。在台灣所走學術研究重要獎項,如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育部國家講座、學術獎以及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清華教師得獎比率都是第一;近年來教育部推動頂尖大學計畫,清華每位學生平均從2006年起獲得全國各大學學生中最高額補助;最近第二期評鑑結果出爐,本校除續獲最高之優等外,在經費上仍蟬聯每位學生平均最高額補助。
座落於在世界科技產業聚落評比第一,產值超過兩兆的科學工業園區之中,而科學工業園區是在本校前校長徐賢修校長擔任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內設立,園區中有同步輻射中心、高速電腦中心、國家奈米元件研究中心以及精密儀器中心等研究機構;另一方面,緊鄰對我國產業發展有重大貢獻,有科技產業搖籃、執行長培訓所之譽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在新竹清華校友中,至少出了五百位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級高級主管,產學合作績效優異。
由於當年在台建校的梅校長的高瞻遠矚,清華校地廣達一百零五公頃,同時蒙在場的許明財市長愛護,同意無償撥用緊鄰的6.43公頃市有地為新校區,有相當發展空間,目前正在興建五棟大樓,而清華 校園向以湖光山色、風景優美馳名,也歡迎大家到各處走走,必定印象深刻。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清華大學發現神經訊號在複雜腦神經網路中如何轉軌記者會致詞

很高興再度有機會到國科會報告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最新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安世教授的團隊,利用『果蠅全腦神經網路圖譜』預測及操控特定神經迴路的訊號傳遞發現嗅覺神經訊號在複雜腦神經網路平行傳輸及轉軌的機制。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助於理解人類行為調控的機制及發展治療異常行為方法,並可應用於人工智慧仿生電腦的研究上。此成果已發表於2013614日的『科學』(Science) 期刊。
本研究是江安世教授的團隊繼2012210日的『科學』期刊上以長篇完整論文的方式發表發現長期記憶的形成所需的新生蛋白質,僅發生於來自腦中少數幾顆神經細胞內的成果,又一科學上的突破;江安世教授在果蠅腦神經研究浸淫超過十年,近年來進入豐收期,成果屢為國際頂尖期刊如『科學』與『細胞』(Cell)等接受發表,尤其難得的是美國『紐約時報』20101214日全美版即曾大幅報導其研究成果,譽為是解碼人腦網路的開端江教授的團隊在果蠅全腦神經網路上目前居世界上領先地位,是台灣科學研究非常突出的亮點。
多數的人都喜歡香水,但如果氣味過濃,反而會讓人討厭。過去的研究發現,每個氣味分子都有特定的嗅覺接收器,嗅覺神經元再將經由特定的神經迴路送往特定的腦區。那麼人類的腦是如何處理不同濃度的相同氣味,進而產生不同的行為呢?難道不同濃度的氣味訊號會由不同的神經迴路傳送嗎?清華的研究團隊在果蠅腦中找到一些線索。
果蠅在恐懼時會產生高濃度的二氧化碳,週遭的其他果蠅聞到後就會逃跑。但是發酵中的水果也會產生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卻是飛行中的果蠅所喜歡的。果蠅是如何分辨同樣的分子,產生不同的行為呢?江教授實驗室發現二氧化碳信號經嗅覺神經細胞接收且傳送到嗅葉的V小球之後,會經由多條並行的投射神經元將訊息送往數個更高層次的腦區;同時並發現所有連接V小球的投射神經元都對高濃度二氧化碳有反應,而其他非V小球的投射神經元則無反應;利用已建立的『果蠅全腦神經網路圖譜』,預測這些V小球的投射神經元可由三個不同迴路將訊號傳遞到六個特定的高層次腦區。
在低濃度二氧化碳環境時僅有其中一個路徑有顯著的反應,其中兩個路徑分別傳送低濃度或高濃度的信號,使果蠅躲避此類環境;第三條路徑,在高濃度二氧化碳時會抑制處理低濃度信號的神經傳遞路徑,所以可能讓果蠅不致將高濃度環境誤判為低濃度而導致危害;這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單一的感官訊息在腦中有多線路的平行信號處理,而且也是首次發現神經信號在腦神經網路中轉軌的機制。此類控制神經會增加信號傳遞路徑的多樣性,使行為的抉擇更具彈性。而並非如以前認為,特定的刺激只走單一的神經迴路。由於動物都使用相同的神經傳導物質,類似的轉軌機制應該也會存在哺乳動物如人腦神經網路中。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團隊的發現,將有助於理解人類行為調控的機制及發展治療異常行為方法。
人的大腦包含約一千億個神經細胞,數以兆計聯結,極為複雜,老鼠與果蠅腦各約有七千萬與十萬個神經細胞,果蠅腦神經網絡比人腦簡單許多,但許多維持生存的基本行為(例如躲避危害,尋找食物與配偶,攻擊行為,睡眠,或更高層次心智活動-學習、記憶、專注力……等等),受到基因的調控方式卻與人類相似,已成為腦科學研究重要的模式生物。經過百年來的研究,科學家們已經在果蠅建立了豐富且精緻的基因操控工具,可以幾乎隨心所欲的操控特定神經細胞在特定時間的基因表達及訊息傳遞。透過了解腦神經網路訊息傳遞及轉軌的機制,將可以更進一步的理解腦如何處理與分析外界的訊息,做出正確且個體化的抉擇,進而產生個體的獨特外在行為。除了在醫療方面的應用,對腦神經網路運作的理解,也可能有助於發展具人工智慧的個體化仿生電腦。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今年4月初宣布,將於2014年撥款一億美元,啟動「以創新神經科技從事腦科學研究計畫」BRAIN Brain Research through Advancing Innovative Neurotechnologies用來研究大腦,進一步解析腦細胞及腦神經的運作;並且能幫助研究人員,找到治療、治癒,甚至是預防腦退化症、癲癇,以及腦部損傷等腦部疾病的新方法。研究須發展出新技術,迅速記錄複雜網路各細胞間的電流,並將就倫理、社會與法律面探討。


美國國家衛生院院長,Dr. Francis Collins,認為明年多一億美元經費的挹注對腦神經研究是好的開始,而除人腦外,也會研究較簡單的老鼠與果蠅腦系統,並可能有助於發展新電腦;這項發展,受到科學界的普遍歡迎,但也表示未來在此領域競爭將更為激烈;本研究為國科會「國家型奈米計畫」及「攻頂計畫」以及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所長期支持,未來仍須要各方鼎力協助,才能維持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以及持續產生亮麗的研究成果。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海峽兩岸光學科技研討會致詞

很高興「第五屆海峽兩岸光學微結構與雷射技術研討會」暨「第一屆兩岸奈米光電與奈米電漿子科技研討會」順利如期舉行;這次會議涵蓋光學微結構與雷射技術以及奈米光電與奈米電漿子科技,有相當的廣度,也必有一定的深度,可喜可賀。
兩個月前大陸驚傳H7N9禽流感疫情,先是在數省傳開,也有一位台商返台後被偵測出感染,而且可能有人傳人的案例,一時引起相當恐慌,當時很擔心會影響今年暑期兩岸交流;幸好在天氣熱起來後,疫情受到控制,到五月中後一切照常舉行;美國在2009出現的H1N1新流感,是一種結合禽流感與豬流感的感染病,一般對流感的防治,要了解感染範圍與程度,須要在各地調查,採集檢體化驗,經通報後,最快要一、兩個禮拜才會有初步結論;但 Google 科學家在之前於「自然」雜誌發表論文,仰仗其每天處理三十億筆資料搜尋之強大搜尋引擎能力以及在統計上的專業技能, 比對前幾年流感傳播資料,整理出45關鍵字,找出強烈相關性,而能「預測美國在冬天於何地區會爆發流感」,幾乎可同步掌握疫情散佈情況,得到衛生當局與電腦專家重視,將為未來防治流行病有力工具,是最近熱門的「巨量資料」(big data 的應用,以全新的方式使用數據,取得珍貴見解之一例。
「巨量資料」應用是現今資訊界的顯學,據 科技市場資訊公司顧能(Gartner2012 CIO Agenda,亦即「2012資訊長關注焦點」將 「巨量資料」、 「移動技術」(Mobile Technology)與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列為前三名,這三個議題也是近年來我們常在報章雜誌、書籍、談話或會議中常聞見的名詞,已造成風潮,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NIHnot invented here),也就是「不在華人地區」開始,如果我們看今日的主題,微結構、雷射技術、奈米光電與奈米電漿子科技,可能也有類似問題;這就與中國現代化較遲,錯過了伽利略、牛頓、機械、熱、光、化、電、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翻天覆地的科學進展以來以及工業革命的技術演進有關;民國以後,因戰亂以及政經原因,科技在一九七零年代,仍呈較先進國家大幅落後之勢,華人科學界發展重心在海外;但同期間,大批台灣學生留學美國,為未來科學界儲備許多人才;本人在20118月「第七屆華人物理學大會」曾以具代表性的頂尖綜合性基礎與應用物理期刊發表論文為例,統計分析1970 年代 (1970-1979),台灣物理研究漸受到國際重視,在頂尖期刊物理評顧快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 發表論文7 (其中5 篇來自清華)。另一方面,在頂尖期刊應用物理快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APL) 發表論文9 (其中3 篇來自清華)1980 年代 (1980-1989),台灣在PRL 發表論文4 (均來自清華)。在APL發表論文63 (其中27 篇來自清華)。同期間,有Peoples R China (PRC) 字樣為位址之PRL APL 論文 66 65篇。1990 年代 (1990-1999),台灣PRL APL 論文各為190 472 篇。同期間, PRCPRL APL 論文各為257 892 篇。2000 年代 (2000-2009),台灣發表於PRL APL 論文各為6951936篇。同期間, PRCPRL APL 論文 各為1784 5504 篇。2012 年,台灣PRL APL 論文 102 239 篇。同期間, PRCPRL APL 論文各365 1,015 篇。
如以在PRL APL 發表論文為指標,1970 1980 年代台灣為萌芽期,大陸基礎物理萌芽期落於1980 年代。1990 年代,兩岸均漸入佳境,並駕齊驅,合計在PRL APL 發表論文各佔總數1.8%5.9%左右。2000 年代更欣欣向榮、突飛猛進。合計在PRL APL 發表論文各佔總數約6.9%17.4%2012 年,續呈方興未艾之勢,合計更高達總數11.7%24.6%左右。兩岸華人物理界可謂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況。海外華人物理界情況較難評估,1950-1980 年,應是一枝獨秀。近年來,以世界名校華人教師數目來看,也呈一片榮景。
以兩岸比較,1990 年代,大陸與台灣在PRL APL發表論文比分別為1.351.892000 年代為2.572.842012 年則為3.584.27

由以上簡略剖析可見:
(1) 政治力對科學發展有巨大影響,如排除政治干擾,賦予適當資源,華人物理界盛況可期,
(2) 兩岸物理學均有長足進步,大陸在量方面更呈突飛猛晉之勢,
(3) 近年來華人物理界振興,以在科技前沿工作數量與在世界同領域比率而言,應用物理似較基礎物理發展更為迅速,此現象可能與兩岸政府皆提倡產業科技,而華人文化偏重實用有關。
在光學領域,教科書中一連串重要歷史事件與名人,從古典幾何、物理光學到量子光學,從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電磁波到雷射、發光二極體,幾乎見不到華人,或歐美先進國家以外人士,有不可或缺的貢獻;這現象甚至擴伸到政治、社會、經濟、哲學等各領域,當然我最希望能聞見不同領域學者能提出強烈的反證;另一方面,有許多華人頂尖科學家,包括在場的多位學者,在現今世界光學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要詢問的嚴肅議題是:近來許多專家論述的科技進步趨緩是真實的嗎?在落後數百年後,基礎已為前人底定,華人有機會在光學科技界開疆闢土,領導風騷嗎?也就是後發先至是可能的嗎?我們應該怎樣努力為人類文明做出重大貢獻?種種問題顯然沒有簡單答案,但值得大家思索,願與大家共勉之。

最後我以不久前,給「海峽兩岸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峰會」以及《功能材料》期刊題詞:「海內存知己,更上一層樓」,「以文會友,追求卓越」,祝研討會圓滿成功。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第六屆台法前鋒科學論壇致詞

首先歡迎各位來參加「第六屆台法前鋒科學論壇」(6th France-Taiwan Frontiers of Science Symposium)。清華大學很榮幸接受國科會委託辦理這項盛會;在國科會國際合作項目中,台法科技合作一向是強項;而本研討會的重點在聚集台法優秀年青學者共同研討國際間發展中最熱門或前瞻之研究主題,激發彼此更具開創性之研究主題及開啟跨國界與跨領域的知識交流新管道,擴展思考研究的範疇邊界。施行六屆以來,已建立優良傳統。
去年626日在第五屆台法前鋒科學論壇開幕時,我曾於致詞時提到在稍前,也就是522日,訪問清華大學的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法籍Dr. Claude Cohen-Tannoudji,在演講中,歸因獲得非凡成就,受到在法國學院(College of France)擔任教授時經驗的深刻影響;法國學院教授可自選所教課程,但每年必須教不同課程,促成他擴展知識範圍,嘗試新領域,而他榮獲諾貝爾獎的代表作,即是他在進法國學院以後投入新領域的成果;巧的是201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Dr. Serge Haroche正是College of France的「量子物理講座」,並在得獎前被推舉為該機構的administrator;尤其特別有意義的,他在1967-1971年師從Dr. Claude Cohen-Tannoudji 做博士論文研究,1972-1973年到Stanford大學從日後(1981年)得到諾貝爾物理獎Dr. Arthur Schawlow 做博士後研究,而Dr. Schawlow曾是196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Charles Townes的博士後研究員,並娶了其妹為妻;另一方面,Dr. Claude Cohen-Tannoudji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師從1966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Alfred Kastler,這五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共同的研究領域是雷射物理,做研究人脈很重要,這株「家族樹」(family tree)是很好的例子;同時能親炙世界頂尖學者,也必然對提升視野、專精術業、增廣見聞有莫大的幫助。
得到諾貝爾桂冠,可能是幾乎所有從事科學前沿研究的學者至少在某個階段的夢想;諾貝爾獎自1901年設立以來至今,得主一共863人,也就是一年平均不到10人,以科技領域獎項而言,物理、化學、醫學得獎人次各為194163201人次,獨得各為476338人,兩人合得各292231次,三人合得各291833次,以得獎平均年齡而言,各為555757歲,女性則各為2410人,由於Madam Curie個人得到1903物理獎以及1911化學獎,John Bardeen得過兩次物理獎(19561976),Frederick Sanger 得過兩次化學獎(19581980),所以物理、化學、醫學得獎人共為555人,女性僅15人,值得一提的是Charles TownesFrederick Sanger現年分別為9895歲,是科學家成就感越大,因而心情愉悅以致長壽研究結果的具體見證。
與其他諾貝爾獎相較,文學與經濟學得獎人次各為10971人次,獨得各為10022人,兩人合得各416次,三人合得各05次,以得獎平均年齡而言,各為6467歲,女性則各為121人,值得注意的是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女性在19091人,1926-19383人,1945年與1966年各1人,1991-19962004-2009年各3人,顯示近二十年,女性得獎比率大增。
從諾貝爾獎,我要特別一提,由台灣首屈一指的企業家尹衍樑總裁最近捐贈設立的「唐獎」,是台灣第一座真正的國際級大獎,獎額超過諾貝爾獎盛唐之世,是東西方文明交會、政治經濟顛峰時期,唐人對世界展現的自信、兼容各文化的胸懷氣度,即係唐獎要發揚的理念;獎掖永續發展 Sustainable-development、「生技醫藥Biopharmaceutical、「漢學Sinology與「法治Rule of Law四領域世界頂尖人才,鼓勵更多有利於地球與人類、保護自然的重要研究,並發揚中華文化與盛唐精神,充分展現寬廣心志與高瞻遠矚的睿智。大家在青春盛年,可能還不到得獎時刻,但可幫忙傳遞資訊,讓各該領域頂尖學者有機會問鼎,同時也祝大家學術生涯順利,有一日成為「實至名歸」得獎人。

本次論壇選擇在法國最知名的酒鄉波爾多 (Bordeaux) 的美麗莊園Relais de Margaux舉行,昔人有言:「酒不醉人人自醉」,相信大家陶醉於美景與美酒之際,更會為此次交流留下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