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食品衛生管理法修訂」公共論壇致詞

很歡迎大家來參加「台灣聯合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辦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訂」公共論壇;台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乃是1965年制訂。隨著科技迅速發展,食品業界所面臨的風險也與日俱增,尤其是各種添加化學物質所衍生的問題,包括狂牛症、禽流感、戴奧辛污染以及近來直接衝擊台灣的事件,如2009年的三聚氫胺(Melamine)毒奶粉、2010年的塑化劑(Plasticizer)食品、以及去年喧騰一時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 Ractopamine)牛肉等,可謂每年一驚;而三聚氫胺毒奶粉是源自大陸,塑化劑食品為本土產製,瘦肉精牛肉則由美國強行叩關,可謂每年一驚,無不造成民眾恐慌,雖然事過境遷,但可能餘波盪漾,政府與民間之處理都大有可檢討之處;三聚氫胺毒奶粉讓很多大陸人不敢買大陸奶粉,到香港搜購弄得缺貨,本星期三我從香港返台,還在櫃台看到不得攜帶超過1.8公斤奶粉的告示;至於瘦肉精牛肉,在立法院曾掀起軒然大波,但在去年七月五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將萊克多巴胺標準,與會各會員國最後以6967兩票之差,表決通過訂定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Maximum Residue Levels , MRL)。此舉意味著CAC承認瘦肉精可使用的正當性,也使台灣決定解禁美國牛肉,雖然此舉關係美國壓力,但台灣的先迎,後拒再迎,懸於很政治性的投票,其中的荒謬性是很明顯的,也突顯公共議題的複雜性。
衛生署有鑒於「食品衛生管理法」已不能因應現時需要,最近向立法院提出法案修訂,值得肯定。在公共論壇引言裡,認為衛生署的修法內容與方向,仍然偏重「衛生」的面向,對新科技所產生的「安全」問題,卻嫌不足。故邀請食品界相關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包括生產者、消費者、行政官員、立法委員、以及跨領域的學者專家,嘗試透過公共論述來釐清修法的方向,進而提供立法院修法之參考,是一個值得高度肯定的做法。
公共論壇邀集各方人士,就不同面向深入探討,希望行政與立法部門,能夠聽取各方意見,作最明智的決定,所謂良性立法;從消費者觀點,如強調安全,自是越安全越好;從生產者觀點,很少人願意冒大不諱生產明知不安全的食品,但以瘦肉精牛肉而言,是否安全是爭議之點;同樣由衛生署向立法院提出法案修訂,再經由立法院修法程序,當然脫不了政治考量;學者專家在提供專業知識外,也最有能力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公共知識份子為比學術界或專業領域更普遍的群眾撰寫論述,就公眾議題,面對公眾發言。公共知識份子要發揮影響力,必須要有公信力,公信力的取得則須通過以下的檢驗標準:
一、在知識層面了解問題,具有必備知識,掌握事實,並對相關議題具備常識:長期浸淫或做過充分的準備功課,以瘦肉精牛肉或基改食物為例,是否具有必備知識,掌握可信的數據?支持主張,
二、處理資訊態度嚴謹:在資訊泛濫時代,要嚴謹處理並分辨資訊的正確性,以免以訛傳訛,不傳播空穴來風或捕風捉影之言論。同時須定義清楚,如所有物質都是化學物質,化學物質衍生問題是指人工合成而添加化學物質或有其他含義應有清楚定義,其他如「有機食物」、「基改食物」等名詞的定義均須明確,
三、遵守誠信原則:誠信是上策,誠信是長久之策,不對知識作選擇性處理,不誇大有利訊息或淡化不利資訊,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沒有誠信,何來尊嚴?」良有以也,
四、超然無私:超脫於利益與政治之上,如與不論執政或在野政團亦步亦趨,否則只會被視為化妝師、傳聲筒或外圍組織,
五、公正客觀:不受意識形態影響,因而有不同立場,對近在眼前明顯問題不顧,另做選擇性的撻伐,如對理念有所堅持,即須客觀審視促成之可能途徑;許多國家採取以價制量方式,達到節能減碳效果,台灣缺乏自有能源,但國內油電價格一談漲價,卻少見環保團體發聲支持,
六、標準一致:只能有一套標準,不應有雙重標準,或甚至多重標準,對己對人一致,不致有時多方曲容,有時又百般挑剔,時而錙銖必較,時而視而不見,真理越辯越模糊,偏見越加越深刻,
七、具有寬廣視野以及批判式思考能力:博學多聞,見多識廣,得以擷精取華,從多面向作合乎邏輯思考,
八、具有道德勇氣:橫眉怒對千夫指,而非隨波逐流,陷於班達(Julien Benda)所謂的集體激情的組織(the organization of collective passions)情結。
同時公共知識份子在發聲時,應有悲天憫人情懷,對乏人代表的弱勢族群有特別考慮,如強調配套措施,照顧低收入戶; 更理想的是具有系統觀念:如健保不是單純醫療技術問題,關係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要解決問題,不能只有訴求,須有系統思考觀念,以洞見提供建議。

本校「通識講堂」將於三月二十七日晚間請前「中國時報」社長王健壯先生演講,講題正是「知識份子」,但副標題是「一個正在消失的名詞」,如以台灣社會而言,「一個正在消失的名詞」應是相當貼切,在民主自由時代,高等教育普及而生命生計無虞,「公共知識份子」行列反而萎縮,何以致之?孰以致之?是值得深切探討的問題;另一方面,「公共知識份子」秉持自由的思想,獨立的精神,以真知灼見有效的為現代劇變與紛擾社會進言作啟蒙、引導、代表工作,並參與公共事務思辨,如薩依德(Edward W. Said)在「知識份子論」中所說:「在最能被聽到的地方發表意見,而且能影響正常進行的過程,有效而長久」,是任何社會國家要良性發展所企盼的,願與大家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