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清華通識講堂「呂正理董事長」開講-- 一個業餘史家如何用另眼看歷史致詞

這學期清華通識講堂開講,首由呂正理董事長談「一個業餘史家如何用另眼看歷史」,呂董事長為清大化學系72 級及應化所76 級校友,現亦擔任清大化學系系友會會長兼水木化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他也是清大校友會理事,對學校校務發展多方協助。前年七月承蒙呂正理校友餽贈大作「另眼看歷史」,深受啟發,也很高興得知該書榮獲2011 年台北書展「非小說類」大獎。
「另眼看歷史」是呂正理校友花了兩年時間寫成的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交織歷史。呂校友並不是專業學歷史,只是在業餘喜好研究歷史。據他在序中述及:他對歷史的濃厚興趣,並沒有因為讀理、工科系而減少;歷史讓他在工作及生活上得到許多啟發,也帶給他無窮的樂趣。而他寫本書是要寫成給一般大眾看的「史普」書,希望像他喜愛的一些「科普」書一樣,易讀而有趣。他寫本書有三個主要目標:
一、是要寫一本客觀而簡要的通史,把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裡各個民族的起源、朝代興衰,以及歷史上的雙邊或多角互動關係都包括在裡面。

二、是希望探討各種不同的思想、宗教及價值觀,因為他深信凡人的一言一行,除了來自於先天的性格以外,無不受到那個時代的思想潮流及社會價值觀的重大影響,類似的歷史事件之所以重複發生是根源於某些驅之不散的特定思想及價值觀。
三、從歷史借鏡,引唐太宗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加入自己的觀點,提供給讀者們參考。
以著「英國史」(History of England)而享譽史學界的英國歷史學家麥考萊(Thomas Macaulay),曾列舉理想中的史學家具備的特徵,其中適合非專業史學作者包括:
一、作品具體而微地展示出一個時代的性格和精神。在全球化時代,東亞文明日益受到注目,一部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交織歷史適時反應世人與時代需要。
二、敘述的事實和其中人物,言而有據。作者與多位研究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討論驗證,力求內容嚴謹,下筆客觀。
三、文字洗鍊,善於鋪陳,引人入勝。
從此觀點,「另眼看歷史」無疑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著作。
對個人來說,這部書對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交織歷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而在歷史借鏡部分則更發人深思。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但歷史上不懼的亂臣賊子多有,如民國初年大小軍閥據估計約三千人,未聽說何人懼春秋之筆而導正;如認為軍閥皆屬不學無術之輩,司馬光是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主編「資治通鑑」獲得很高評價,但本人深陷黨爭,批評王安石變法的理由之一是南人不可當政,似未從歷史記取教訓;近代人毛澤東熟讀史書,但曾說:「二十四史是假的」,相信「治亂迭乘,自然之律」,不惜屢次掀起動亂,為害最烈。前賢有言「閱萬卷書,所見非一,慧見生焉」。讀歷史個人體會不同,毛澤東對曹操最為佩服,顯然認為其數次屠城,最多屬三七開層次,種下禍因。治史貴求真,然後呢?如何從知識化為智慧,而成普世價值,是文明的挑戰。在沒有「抬頭三尺有神明」宗教信仰制約下,倫理教育成為一道重要防線。思想與價值觀在諸多情況下對歷史進程發揮的影響力是無比重要的。

今天很高興呂校友能蒞臨母校現身說法,必然精彩非常。希望大家學歷史,在可靠的事實基礎下,共造人類未來光明的前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