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典禮致詞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到政治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結盟在路人甲看來或許會覺得奇怪,清華大學一向不涉政治,是打算從此大舉過問政治嗎?對清華大學有一點了解的人可能會認為清大在社會科學四大領域有經濟系與社會、法律所,獨缺政治系所,希望有所補足;對兩校都略有了解的人會以為這是理工與法商頂尖大學的異業結合,但事實上今天兩校合作有更深層意義。
一般人也許不曉得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其實有很深的淵源。1931-1941年擔任政治大學前身「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的羅家倫先生在1928-1930年間是清華大學校長,而當時「中央政治學校」校長由蔣中正先生兼任,教育長是實質校長。另一方面,「中央政治學校」於1946更名國立政治大學,在1947-1949年繼蔣中正先生後的第二任校長顧毓琇先生不僅是清華畢業生,而且曾擔任清華工學院院長。再者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在1958-1961年間教育部長任內,也屢與政治大學有重要交會,除處理貴校淹水問題外,也在日記中很顯著的記述貴校第五任校長劉季洪先生聘任經過,其中提到第四任校長陳大齊先生因故倦勤,總統府授權行政院決定校長人選,行政院於1959730日通過劉校長任命案,但決定暫不發佈,頗堪玩味,也許是文史學者研究好題材。
清華大學在1925年設立國學院,禮聘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四大導師,震動學術界,在文史領域,迅速提升為一方重鎮。今年三月底台師大修復梁實秋先生的故居「雅舍」,正式開放參觀,成為台北市第五個文學家故居。在此之前台北市有四位文學家,包括胡適、林語堂、錢穆、殷海光諸先生的故居開放參觀,這五位先生的共通點是他們都是清華人。不久前報載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先生女兒王東明女士,現為百歲人瑞,定居台北。王女士對記者表示,清華大學在北京時以文史馳名,在新竹則以理工見長。事實上,新竹清華大學早在1984 年成立人文社會學院,1990 年成立國內第一個通識教育中心,2000 年則成立國內第一個科技管理學院,人文社會領域教師約占全校教師之百分之三十二,歷年來,在教學研究上有相當優異的表現。

清華大學一年來繼與國立臺北、臺南藝術大學、國立金門大學簽署學生交流協議,今天有幸與具人文社會科學優良傳統的政治大學簽約結盟。清華陸續推動跨域結合計畫,主要是希望讓優質學科有機會擦撞出全新的火花。今天簽署學生交流協議後,兩校學生將可自101學年度起進行相互交換學習,藉由不同的學習場域來激發創意思維,拓展與豐富學習成果。希望兩校學生,能把握良機,充分體驗不同的學習氛圍。清華大學的願景在「人文薈萃學術殿堂、博雅專業人才搖籃、前瞻創新科技重鎮、進步社會推動基地」與政治大學「以培養具有『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的新世紀領導人之重要使命」有相同的目標,都是希望培養學生在專業能力外具人文關懷及國際觀。今天兩校結盟,應只是起步,雙方從「走親戚」開始,未來尚有賴雙方刻意經營,善用雙贏互利之局,促成更進一步的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