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清華學院與清華國學院對談會致詞

首先歡迎北京清華名師後裔來清華學院參加對談會。今晚我原應到台北開會,因希望參加今晚的活動,改以視訊進行,召開會議的單位為慎重起見,除了利用我辦公室原有之視訊系統,另外架設一套系統備用,並出動兩位工程師確保臨場不出狀況,可見會議的重要性,更可見我對今天對談的重視。
今晚我到清華學院來最主要希望對同學說明這次邀請北京清華名師後裔來新竹清華的意義。今年適逢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梅校長最有名的一句話是:「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清華與大師相連,始自1925年成清華國學院。一舉延攬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李濟五位大師,震動學術界,對同年方成立大學部的清華大學而言,是與學術大師聯結之始,並為清華成為學術重鎮奠立基礎。梅校長於1931年起擔任校長,更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1956梅校長來台創建新竹清華,也建立了招攬名師的傳統。因此清華與學術大師不解緣,應自設立國學院開始。清華國學院在成立四年後,因王國維與梁啟超兩位大師相繼去世,學校又有學制的考量而停辦,但其間已培養七十餘位傑出人才,據統計日後成為知名學者的有五十餘人,是清華歷史上光輝的一頁。
今天在座的有許多北京清華名師後裔。大師與名師有什麼區別?清華名師後裔編輯的「清華名師風采」採名家的看法,認為大師「中西會通、古今會通、文理會通」,「遊刃於自然、人文與社會諸學科之間,無不通用自如者」,「有科學家之瑩澈頭腦、文學家之深刻情緒」,「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凝合」。名師在專業上揚名立萬,大師必為名師,名師不必為大師。
這次邀請北京清華名師後裔來新竹是紀念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學校所規劃一系列活動之一,而我最關心的是希望有同學的積極參與,體認梅校長的精神與貢獻,名師們對清華的意義。清華國學院的設立是當時曹雲祥校長委請「直接留美班」第二屆校友胡適先生設計的。胡氏略仿昔日書院與英國大學制度擘劃,以現代科學方法整理國故。清華學院與清華國學院對談自書院住宿的共通點出發,撫今思昔,策勵將來。目前大學教育面臨網路科技突飛猛晉帶來的大變局,牽動到清華學院的未來。剛才我參加視訊會議與台北連線的經驗是畫質聲響都屬上乘,效果幾與我在現場無異,而現在透過網路已可收視到許多精緻而免費的課程,尤其最近網路課程進展神速,美國史丹佛大學有些網路課程更有線上做習題及相應測驗的設計,通過了才能收視下一課,據說純從網路學習甚至比到課室上課效果好。如此發展,已不難想像以後至少基礎課程漸以網路課程為主流。未來大學教育教師在課堂中授課的角色將會減輕,但同學一同生活、學習成長與導師指引人生方向的重要性將日益突顯,這也是清華學院的挑戰與機會。
剛才兩位導師都強調清華國學院揭櫫的「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培養獨立思想能力是清華學院重要目標。現世許多問題如傳統能源枯竭、地球暖化、人口爆炸、核能安全,以至民生面對的都市重劃、郵電價格以及學費等都有多元面相,莫不需要多方了解思考才能面對價值判斷的難題。舉例而言,現在社會上談核色變,對空氣中無所不在的射線深懷恐懼,不敢涉足任何有輻射警示但實際安全的地方。本校一位年逾七十的教授,在輻射警示區實驗室進口處裝了一部輻射劑量器,放心使用其實驗室多年無礙,親身證明恐懼的無稽。慎思明辨之際,還要掌握事實。
清華學院在學校是一個實驗性的創舉,英國劍橋、牛津大學最早施行住宿學院制度,已有幾百年歷史,仍在演變中。清華學院自創立迄今已近四年,可以確定的是不會像清華國學院一樣只有四年壽命,同時目前學校也沒有計畫推行到全校,這是基於「因材施教」的理念,學校提供的是機會,學院第三學期的構想固然可豐富充實學習經驗,對有些自己課業尚顧不好的同學,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學校一直都在密切注視清華學院的發展,並深盼其成長茁壯,具體成為清華的驕傲與招牌,未來是掌握在相關師生同仁手中。

最後向大家鄭重推介今天在場的本校駐校作家岳南先生巨著《南渡北歸》,分三巨冊,長達一百二十萬字,是以民初到國共內戰告一段落時期學術大師故事為主題的巨作。時報出版社為本套書所出專刊中,列舉二十八位學術大師,其中至少有十九位為清華人。從一個清華人的觀點來看本書,感覺處處皆見清華人,遍地皆為清華事,情節扣人心弦。在岳南先生的引介下,去年十二月我有機會趁在北京清華舉辦「新竹清華日」之便,與編輯「清華名師風采」的名師後裔於北京清華園見面,發想邀請名師後裔來訪,經幾個月的努力,得以在校慶時舉辦別開生面與意義非凡的系列活動,在此也特別歡迎與感謝北京清華名師梁啟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周先庚及史國衡等先生後裔專程從大陸來到新竹清華園,讓本年校慶活動生色不少。

清華大學建校一百零一年及在台建校五十六年校慶大會致詞

清華大學建校一百零一年及在台建校五十六年校慶大會致詞

很感謝與高興今天有許多貴賓與清華師生同仁以及校友來參加今年的校慶盛會。今天是百歲清華真正滿一百歲的大日子,清華校慶日是以1911429日「清華學堂」開學日而定,例於四月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辦校慶大會。429日與星期日碰在一起,以二十八年為週期,平均七年才一次,今年正是這特殊的年份。
今年更特別的是適逢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梅校長一生奉獻給清華,在兩岸清華擔任校長二十四年期間,奠定了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在兩岸分別成為數一數二名校的基礎,是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梅校長在擔任教務長期間,正是清華成立國學院,振動學術界之際;今天很歡迎清華國學院梁啟超、王國維與李濟三位大師與多位北京清華名師後人能蒞臨參加校慶活動。梅校長於1931年起擔任校長,更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到1941年,清華已有“中邦三十載,西土一千年”之譽。梅校長於56年前在台灣,從尋覓勘查校地到籌措經費,披荊斬棘,蓽路藍縷,創建新竹清華,從親自打字、照料抄寫蠟板、油印考卷、檢齊裝封、監考、閱卷、登記分數,圓滿完成招收第一屆研究生十五人開始,第二屆研究生中即有李遠哲先生日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加上華人中最先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先生,使得清華成為華人地區唯一擁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而都出在梅校長任上,誠如名作家岳南先生所言:「這個人才輩出,碩果延綿不絕的局機,不是偶然」。紀念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學校正規劃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包括系列演講、邀請名師後裔訪台以及在十月份舉辦為期兩天的紀念研討會,北京清華的陳吉寧校長已表示將儘量來台參加,屆時將會是兩岸清華盛事。
上月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公布2011年萊頓世界大學論文引用排行榜(Leiden Ranking),由其影響指標及引用次數的面向觀察,不論是以「發表前10%傑出論文之比例」或是「標準化後平均被引用的分數」作為排名統計,本校都居臺灣9所入榜的大學之首,在亞洲104所入榜學校中排第18名。去年一年,清華師生同仁持續在教學與研究上表現卓越,獲得獎項與肯定無數,包括江安世教授榮膺國科會「學術攻頂研究計畫」全國僅通過兩件中之一件計畫主持人;賀陳弘、張正尚教授榮獲「教育部學術獎」;孔慶昌、杜正恭、洪世章、洪哲文、劉承賢、黃暄益、廖聰明、簡禎富等八位教授榮獲100 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李瑞光、洪樂文、張孟凡、焦傳金、蔡明哲教授榮獲100 年度「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陳建添教授獲聘為99 年度「傑出人才講座」;湯學成教授榮獲2010 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黃惠良教授榮獲2010 年「產業貢獻獎-個人奬」;李政崑教授榮獲2010 年「產業深耕獎」:鄭建鴻、馬振基教授榮獲「侯金堆傑出榮譽獎」;果尚志、潘晴財教授榮獲「有庠科技講座」等。今年本校在頂尖期刊發表論文上,更是喜訊連連,迄今已被接受刊登於Science期刊論文一篇,Nature期刊論文兩篇,Cell期刊論文一篇,充分顯示本校研究實力。
在學生方面,去年總統教育獎得主、大專組八位得主中,包括本校資訊工程研究所莊靜潔同學及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沈芯菱同學,人社院趙雪君博士生榮膺去年十大傑出女青年。同時本校同學在指導老師領軍下,在國內外大賽屢傳捷報,如資工系學生團隊榮獲全球最大規模的超級電腦研討會「國際高速計算會議學生叢集電腦計算競賽」世界冠軍連莊榮譽;資工系學生團隊榮獲微軟全球潛能創意盃「嵌入式系統組」冠軍;本校阿卡貝拉人聲樂團「海鷗‧K」,到韓國參加人聲樂團亞洲大賽,赴香港參加2011「香港無伴奏合唱比賽」,均順利為台灣抱回大賽冠軍等。

在硬體上,去年已完成之重大工程,包括:教學大樓(台達館)、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一千床位的清齋學生宿舍…等工程。1969李偉德校友捐贈協助興建「綠色低碳能源教學研究大樓」即將動工清華建校一百年來第一次由校友捐贈全部經費興建的體育館,也就是「百人會」促成的校友體育館,施工非常順利,三月五日在曾子章理事長與多位百人會會員見證下舉行上樑典禮,預計約半年時間即可完工啟用。目前其他進行或規劃中新建工程,包括:學人宿舍、創新育成大樓、生醫科技大樓、清華實驗室、一招B 棟新建工程等。清華實驗室規劃由材料系、化學系、化工系以及物理系四系進行跨領域的實驗研究使用,部份工程款由使用單位籌募,原目標兩億元,已募集一億五千萬元,目標已上看兩億五千萬元。在此要特別感謝陳繼仁校友經營的碩禾電子捐贈五千萬元,天瑞公司捐贈三千萬元,上緯企業蔡朝陽校友、承德油脂董事長李義發校友各捐贈一千萬元,化學系在系友會呂正理會長等人捐助下也順利募得三千萬的資金。同時百略科技林金源校友捐贈五百萬元為規劃中的社會創新中心種子基金,曾子章會長捐贈三百萬元為校友會活動經費;由企業界校友籌設的大清華基金,已募得三億元資金,今年以獲利所得六百萬元挹注母校。另一方面沈君山前校長之胞妹與妹婿以沈校長名義捐贈六百萬元,協助完成其在校園中設立奕園的願望,在在都見校友與社會人士對清華的殷切愛護。


五十年梅校長在校長任內去世,正如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蔣夢麟先生執椽祭文中所云:「人才之盛,堪稱獨步全国,貢献之多,尤彰明而昭著,斯非幸致,實耕耘者心血之所傾注」。今後我清華師生同仁、校友當在緬懷光輝的過去之際,更應把握光榮的現在,全力以赴,創造光明的未來,繼續向成為華人地區首學、世界頂尖大學的目標大步邁進。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臺北「金萱會」開幕致詞

臺北「金萱會」是國立清華大學推動創辦的「漢學與物質文化」國際學術系列沙龍,有意追隨哈佛「紅粥會」和京都「蟠桃會」的腳步,立足台灣,面向全球,希望成為國際國內文史學者以文會友的一個高端的交流場域。具體的規劃和設想,稍後會議會專門向諸位詳細介紹。我在此代表主辦方重點談一談清華與國際「漢學」研究的淵源和前景。
      清華大學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設立國學院,禮聘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四大導師,震動學術界,在文史領域,迅速提升為一方重鎮。眾所周知,其中梁啟超和王國維,深受東洋漢學界的景仰,而陳寅恪與趙元任,更是與西洋漢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難分彼此。以上這些,都是為大家所熟悉的歷史事實。我想要特別提到的是,趙元任的女兒趙如蘭從小長在清華,後來成為哈佛漢學名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在二十世紀末退休之前,她在自己哈佛家中客廳,年復一年,不定期舉辦的「紅粥會」,正是當年國際範圍內最重要的「漢學」學術沙龍之一,邀請過很多名流來演講,成為哈佛東亞研究的一個地標,至今還為人所津津樂道。今天是清華大學一百零一年校慶,邀請四大導師的後人,來新竹共同慶祝,包括王國維先生女兒王東明女士,現定居臺北,是百歲人瑞。本來,趙如蘭教授也在我心中的邀請名單裡,後因她九十高齡,健康欠佳,不便作越洋長途旅行而作罷。如果趙如蘭能來,應該會出現在今天的「金萱會」上,因為本校推動這個「漢學」國際沙龍的創辦,原來就是受到她的哈佛「紅粥會」的啟發的。現在,我願借此機會,祝願臺北「金萱會」能繼承清華與國際「漢學」界源遠流長的互動傳統,服務臺灣的文史學界,略盡綿薄。
      在此,我也願意回顧一下清華的百年「漢學」傳統。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清華師生中,對國際「漢學」的發展,作出過顯著貢獻者,為數不少。例如,歷史學家錢穆、蔣廷黼和張蔭麟,翻譯家梁實秋和羅念生,哲學家馮友蘭和湯用彤,文學家林語堂和錢鐘書,語言學家李方桂和王力,考古學家李濟和夏鼐,比較文學家吳宓和柳無忌等等,實在不勝枚舉。本校在台建校後,多年來繼承恢復了以上的傳統。在此順便一提,李濟和夏鼐兩先生的後人,今天也會應邀參加清華大學校慶。外界常有這樣的印象,清華大學在北京時以文史馳名,在新竹則以理工見長。事實上,新竹清華大學早在1984 年成立人文社會學院,1990 年成立國內第一個通識教育中心,2000 年則成立國內第一個科技管理學院,人文社會領域教師約占全校教師之百分之三十二,歷年來,在教學研究上有相當優異的表現。在「漢學」領域,也是如此。本校人文社會學院的創院院長李亦園院士,就是一位「漢學」界的中流砥柱人物,歷任蔣經國基金會執行長和理事長。緣於此,本校人文社會學院從創辦起,便十分注重和國際「漢學」界的一流學者,展開互動,知名的華洋「漢學」家如李約瑟、侯思孟、余英時等先生的身影,在二十多年前,就出現在本校的校園中。近年來,本校人文社會學院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的各門類中,與國際「漢學」界有了更密切的合作與交流
      臺北「金萱會」作為本校推動的與國際「漢學」界接軌交流的學術活動之一,受到了國科會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也向國科會表示感謝。清華大學的願景在「人文薈萃學術殿堂、博雅專業人才搖籃、前瞻創新科技重鎮、進步社會推動基地」,透過臺北「金萱會」的舉辦,如能為臺灣與國際「漢學」界之間的交流,提供一些服務和助益,我將感到十分高興。


憶清華名師演講會致詞

很歡迎大家來參加今天的「憶清華名師」演講會;很感謝北京清華名師梁啟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周先庚及史國衡等先生後裔專程從大陸來台參加校慶活動,也特別感謝現居台北王國維先生女兒,百歲人瑞王東明女士以及梁啟超曾孫女,本校客座教授梁帆女士今天也共襄盛舉。
今年適逢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梅校長最為人傳誦的一句話是:「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大師是一流大學的靈魂,有了大師,才能提供一流教育,吸引優秀學生,爭取教研資源,發揮社會影響力。梅校長在擔任教務長期間,正是清華成立國學院,震動學術界之際;梅校長於1931年起擔任校長,更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到1941年,清華三十年慶之時,已有“中邦三十載,西土一千年”之譽。梅校長於56年前在台灣創建新竹清華,也積極延攬名師,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在很多場合提及,當年最優秀的師資都集中在清華,而這個優秀的傳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去年六月岳南先生,也就是今天的主持人,出版新書《南渡北歸》,是以民初到國共內戰告一段落時期學術大師故事為主題的巨作。時報出版社為本套書所出專刊中,列舉二十八位學術大師,其中至少有十九位為清華人。從一個清華人的觀點來看本書,感覺處處皆見清華人,遍地皆為清華事,情節扣人心弦。很高興清華有機緣請到岳南先生為駐校作家,而在他的引介下,去年十二月趁在北京清華舉辦「新竹清華日」之便,與編輯「清華名師風采」的名師後裔於北京清華園見面,發想邀請名師後裔來訪,經幾個月的努力,得以在今天舉辦這別開生面與意義非凡的活動。名師後裔聚首清華,漫談先人風采,是一場豐盛的歷史饗宴。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名師風采」採錄原則,「生不立傳」,若名師仍在世則不收錄。新竹清華相對年輕,但已造就很多大師,未來出一本「新竹清華名師風采」是可以期待的。
綜觀兩岸高等教育史,清華大師雲集,不僅璀璨杏壇,更有足以影響社會思潮的能力。清華百年風華,有大師前賢光耀,發揚光大是現今清華人的責任與使命。學校特別安排名師後裔來台活動,「尋清華源流,留世間絕響」,除撫今思古,從不同角度和眼光考察、檢驗清大,並給予師生、校友更大的鞭策和鼓勵,再樹典範,進而使清大的教育與學術水準不斷提升。

「清華化工系四十周年慶」致詞

今天很高興來參加清華化工系四十周年慶活動。清華化工四十年前與清大工學院一起誕生。原名為工業化學系,主要是因應教育部當時對設立新系所的政策,一九八零年改名為化學工程系。在發展過程中,曾有五年期間,先成立高分子研究所,再與其合併。
在工學院中,化工系一直是表現卓越的單位。我在民國六十六年到材料系任教時,清華教師人人都獲國科會甲種研究獎,每位教師都有國科會研究計畫。眾所周知,甲種研究獎在廢止前教師得獎比率年年下跌,另一方面,現今國科會研究計畫通過率已不到五成,而化工系教師不論在甲種研究獎廢止前得獎或爭取國科會研究計畫方面始終維持全壘打,絕對是全國第一系所,不能不教人佩服。
化工系教師有多人次獲得國科會特約研究獎、傑出研究獎;行政院國家發明獎、傑出科技獎;教育部國家講座、學術獎、大專校院教師與產業界合作研發績效卓著獎勵;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學術著作獎;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侯金堆先生文教基金會侯金堆傑出榮譽獎;中國化工學會金開英獎等重要榮譽;曾先後獲天下及遠見雜誌評為化學工程系第一名。另一方面,也有多位教師榮獲傑出教學獎。清華一向以擁有優秀師資自豪,化工系教師又為其中之最,是精兵中的精兵。
化工系教師的研究方向,除了傳統的化工領域外,亦積極發展奈米科技、生物工程、光電科技、精密製程技術與能源暨環境科技等領域研究,擁有最先進的設備。同時因清華位於國內尖端科技之核心地帶,和工研院、新竹科學園區及其它各大公、民營公司單位,都有密切的合作關係,畢業生出路寬廣而優越。
化工系館建於一九九三 年,共有八層樓近四千坪建築面積;目前學校正推動由化工系、材料系、物理系及化學系以每系自籌至少伍千萬元資金,參與學校興建跨領域應用科學研究大樓(簡稱清華實驗室)工程,化工系在天瑞公司捐贈三千萬元,以及蔡朝陽校友經營的上緯科技捐贈一千萬元支持下,達陣之期不遠。清華實驗室即將動工,兩、三年後化工系將新增約一千坪實驗室空間進行跨領域研究,發展前景可期。
前一陣子聽人說:「四十歲前是否美麗看別人,四十歲後則看自己,」化工系年屆四十,正處自立立人關鍵時刻。以過往豐厚的基礎,面對挑戰。讓我們共祝化工系生日快樂,未來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嘉惠社會,揚名國際。


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第二屆清華企業家網絡協會高峰論壇」致詞

今年以喜悅的心情來參加「第二屆清華企業家網絡協會高峰論壇」。去年協會舉辦第一屆高峰論壇,是一種創新的嘗試;很高興在大家努力下,不僅有一番盛況,而且備受好評。今年再接再厲,也熱鬧非常,未來產業高峰論壇有望成為清華的優良傳統之一,因此我們今天是在共寫清華的歷史。
有道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前幾天新竹天氣很不穩定,常下傾盆大雨,威脅到今明兩天許多校慶活動。我聽說前兩天材料系有兩位在露天籃球場主辦慶祝成立四十年「千人宴」的教授曾去校內土地公廟參拜,祈求土地公保祐,今早果然風和日麗,真是心誠則靈。
昨天北京雕塑學院吳為山院長應邀到校演講「雕塑的靈魂」,他說:「清華大學是中國教育、思想、文化史的標記、座標與豐碑」,盛譽之下讓人思考這句話有沒有溢美呢?
今年三月底台師大修復梁實秋先生的故居「雅舍」,正式開放參觀,成為台北市第五個文學家故居。在此之前台北市有四位文學家,包括胡適(第二屆直接留美生)、林語堂(教授)、錢穆(西南聯大教授)、殷海光(西南聯大哲學系,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諸先生,的故居開放參觀,這五位先生的共通點是他們都是清華人。
公元2000 年時,大陸中國物理學會為紀念對中國物理發展最有貢獻的物理學界前輩,設立了胡剛復(第一屆直接留美生)、饒毓泰(西南聯大教授)、葉企孫(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教授)、吳有訓(教授)、王淦昌(清華學校畢業,助教)物理學獎,這五位物理學家都是廣義的清華人。
華人中最先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先生,最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李遠哲先生,不僅都是清華人,而且讓清華成為華人地區唯一擁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他們就學期間,都在梅校長任上,誠如名作家岳南先生所言:「這個人才輩出,碩果延綿不絕的局機,不是偶然」。
上月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公布2011年萊頓世界大學論文引用排行榜(Leiden Ranking,簡稱萊頓排名),由其影響指標及引用次數的面向觀察,不論是以「發表前10%傑出論文之比例」或是「標準化後平均被引用的分數」作為排名統計,本校都居臺灣9所入榜的大學之首,在亞洲104所入榜學校中排第18名。這與歷年來各項大學排名評比,清華教師研究平均表現在兩岸四地大學中一直高居第一是相呼應的。
國科會「學術攻頂研究計畫」計畫,支持頂尖學者從事學術攻頂研究,每個計畫在五年間經費可高達一億元;總計過去三年全國僅通過八件,其中四件在清華,這也與歷年來,本校教授當選中研院院士,榮獲教育部、國科會等重要獎項比率遠遠超過其他大學之統計一致。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在很多場合提及,當年最優秀的師資都集中在清華,而這個優秀的傳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今年本校在頂尖標竿期刊發表論文上,更是喜訊連連,迄今已有刊登於Science期刊論文一篇,Nature期刊論文兩篇,Cell期刊論文一篇,充分顯示本校研究實力,而與2007-2011年本校教師於此三期刊共發表七篇論文相較,進步驚人。
見果知樹,清華擁有最多傑出而向心力極強的校友,1969李偉德校友捐贈協助興建「綠色低碳能源教學研究大樓」即將動工1973謝宏亮校友捐贈羅丹巨型銅雕「沉思者」已成清華地標清華建校一百年來第一次由校友捐贈全部經費興建的體育館,也就是「百人會」促成的校友體育館,施工非常順利,三月五日在曾子章理事長與多位百人會會員見證下舉行上樑典禮,預計約半年時間即可完工啟用,屆時當敬邀各位會員一同慶祝。在台積館旁即將興建的清華實驗室,規劃由材料系、化學系、化工系以及物理系四系進行跨領域的實驗研究使用,部份工程款由使用單位籌募,原目標兩億元,已募集一億五千萬元,現目標已上看兩億五千萬元。在此要特別感謝陳繼仁校友經營的碩禾電子捐贈五千萬元,天瑞公司捐贈三千萬元,上緯企業蔡朝陽校友、承德油脂董事長李義發校友各捐贈一千萬元,化學系在系友會呂正理會長等人捐助下也順利募得三千萬的資金。同時百略科技林金源校友捐贈五百萬元為規劃中的社會創新中心種子基金,曾子章會長捐贈三百萬元為校友會活動經費等。另一方面沈君山前校長之胞妹與妹婿以沈校長名義捐贈六百萬元,協助完成其在校園中設立奕園的願望,在在都見校友與社會人士對清華的殷切愛護。而由企業界校友籌設的大清華基金,已募得三億元資金,將以部份獲利所得挹注母校。

凡此種種及其他,我們可很有信心的說:「清華大學是中國教育、思想、文化史的標記、座標與豐碑」,並非溢美。TEN會員為清華校友中的菁英,未來學校發展,必多仰賴諸君協助,在清華品質、品味與品牌基礎上,以積極作為,早日達成華人首學,世界頂尖名校目標

表揚傑出校友與百人會餐會致詞

各位傑出校友、百人會會員、各位嘉賓、清華師生同仁。很歡迎大家來參加今晚的餐會。清華校慶日是以1911429日「清華學堂」開學日而定,例於四月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辦校慶大會。429日與星期日碰在一起,以二十八年為週期,平均七年才一次,今年正是這特殊的年份,而再過幾小時就是百歲清華真正滿一百歲的大日子。
清華大學在滿第一百歲的一年中,有三部傳世傑作。一是今天在場的岳南先生,去年六月出版新書《南渡北歸》,是以民初到國共內戰告一段落時期學術大師故事為主題的巨作。時報出版社為本套書所出專刊中,列舉二十八位學術大師,其中至少有十九位為清華人。從一個清華人的觀點來看本書,感覺處處皆見清華人,遍地皆為清華事,情節扣人心弦。很高興清華有機緣請到岳南先生為駐校作家;
二是北京清華名師後裔在去年底編輯出版了「清華名師風采」,包括文科卷、理科卷與工科卷三巨冊,收錄名師117人,長達兩千餘頁。在岳南先生引介下,去年十二月趁在北京清華舉辦「新竹清華日」之便,與編輯「清華名師風采」的名師後裔於北京清華園見面,發想邀請名師後裔來訪,經幾個月的努力,北京清華名師梁啟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周先庚及史國衡等先生後裔得以專程從大陸來台參加校慶活動,包括今晚的餐會。也特別高興現居台北王國維先生女兒,百歲人瑞王東明女士以及梁啟超曾孫女,本校客座教授梁帆女士明天也會共襄盛舉,參加各項校慶活動;
三為百人會的成立,促成清華建校一百年來第一次由校友捐贈全部經費興建多功能體育館,現已正式命名為「校友體育館」。很高興向大家報告,「校友體育館」施工非常順利,三月五日在曾子章理事長與多位百人會會員見證下舉行上樑典禮,預計約半年時間即可完工啟用。
本星期藝術中心舉辦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先生畫展,主題是「尋畫」,是由策展者在民間收藏家處搜尋吳先生畫作而來。他們發現,每一幅畫,背後都有一則動人的故事。而吳耀忠先生本人的生平更是波瀾起伏,是一個時代的寫照。我剛才看到百人會名錄時,也想起過去兩年時間,百人會成立的點點滴滴,也同樣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在背後,因此學校隨後即將著手訪錄各位百人會會員的故事,集結成書,暫名「清華百人會」。預計於明年百人會大會時出版,將是清華過一百零一歲時的傑作。
順便向大家報告的是,百人會「校友體育館」募款活動雖已截止,但為免熱心校友向隅,只要勒石工作尚未發包,仍可接受新會員,上週香港北京清華同學會會長李佳林校友加入即為一例,請大家告訴大家。
過去一年當中百人會會員與清華互動緊密,1969李偉德校友捐贈協助興建「綠能大樓」即將動工1973謝宏亮校友捐贈羅丹巨型銅雕「沉思者」已成清華最顯著地標;在台積館旁即將興建的清華實驗室,規劃由材料系、化學系、化工系以及物理系四系進行跨領域的實驗研究使用,部份工程款由使用單位籌募,原目標兩億元,已募集一億五千萬元,現目標已上看兩億五千萬元。在此要特別感謝陳繼仁校友經營的碩禾電子捐贈五千萬元,蔡朝陽校友與李義發校友各捐贈一千萬元,化學系在系友會呂正理會長等人捐助下也順利募得三千萬的資金。同時百略科技林金源校友捐贈五百萬元為規劃中的社會創新中心種子基金,曾子章會長捐贈三百萬元為校友會活動經費等,在在都顯示百人會會員對清華的殷切愛護。
今年適逢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梅校長一生奉獻給清華,在兩岸清華擔任校長二十四年期間,奠定了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在兩岸分別成為數一數二名校的基礎,是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紀念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學校規劃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包括系列演講、邀請名師後裔訪台以及在十月份舉辦為期兩天的紀念研討會,北京清華的陳吉寧校長已表示將會儘量來台參加,屆時將會是兩岸清華盛事,並歡迎各位踴躍參加。
最後讓我們舉杯共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校運昌隆。


「清華材料系」四十而不惑

清華材料系在四十年前隨著工學院一起誕生。我在民國六十六年到材料系任教時,材料系才五歲,正在牙牙學語。巧在十周年慶時,我初擔任系主任,材料系由原工一館遷到工四館,材料科技在期間為政府設定為四大重點科技之一,設備漸佳,但師資尚很欠缺。二十周年慶時,正逢台灣高教黃金期,經費充裕而師資漸趨整齊。十年前,適逢於我工學院院長任內,材料系三十而立,已站穩腳步,如今在我擔任校長期間,材料系達到看準方向,堅定不惑之境地,正是卓越啟航之機。
常言道,見果知樹。清華材料系四十年來培育了許多人才,在學術界,無疑是金字招牌,除了許多學術大獎得主外,在其他國立大學曾擔任學術主管的至少有台大材料系三位主任,中央材料所兩位所長,交大材料系兩位主任,一位研發長,一位工學院院長,中興材料系五位主任,物理系一位主任,一位研發長,一位教務長,中正物理系一位主任,成大材料系兩位主任,一位研發長,中山材料系兩位主任,一位研發長,東華大學材料系一位主任,一位理工學院院長,雲林科技大學一位主任,一位理工學院院長。在產業與研究界,清華材料系名號更是響噹噹,除遍佈頂尖高科技公司與研究單位,擔任高階主管外,也有許多成功創業校友。我在擔任工學院院長時創立的「工學院產業研聯盟」,五十多個團體會員中,由材料系系友引進的會員超過一半;去年清華歡慶百周年,以百人會方式籌募興建多功能體育館,每位會員捐贈一百萬元以上,材料系系友有三十一位響應,募得三千五百萬元,不僅人數與金額都超過工學院總數的一半,而且在全校十七系中居冠,除証明材料系系友實力堅強外,更對母校有超強的向心力。最近清華引用使用者部份籌資的概念,推動材料系、物理系、化學系及化工系以每系自籌至少伍千萬元資金,參與學校興建應用科學研究大樓(簡稱清華實驗室)工程,材料系又在陳繼仁校友經營的碩禾電子支持下,率先達陣,最近又有多位校友響應再加碼兩千五百萬元。多年來,一連串的第一,使材料系穩居清華的王牌系,是清華的驕傲。
材料科技與傳統土、機、化、電工程科技相較是新興科技。世界上第一個材料系誕生於1960年,材料科技約半世紀來成為科技發展的關鍵科技。清華有幸在徐賢修校長遠見下,在四十年前建立台灣第一個材料系,設立學士班與碩士班,1981年成立博士班,1996年大學部增收第二班,在台灣都是創舉,有領路先鋒之功,由於先聲奪人,也常獨領風騷。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清大材料系能有今天,是多年來師生員工與校友努力的成果,身為台灣材料界以及清華的領頭羊,下一個階段的展望,確實任重而道遠。孫中山先生說:「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事實上,居於領導地位的人,更應努力做大事,因為他的影響將深而遠。所以我期盼清華材料人,以積極作為而引領台灣材料界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為己任,與清華共同早日達成華人首學,世界頂尖名校目標。

工學院四十周年慶前任院長致詞

本人在1999-2005年擔任工學院院長,卸任之時,最後一天離開工學院院長室時,充滿感恩惜別之情,在此我要深深感謝本人擔任院長期間所有對工學院業務有幫助的人。
擔任清華工學院院長是一份讓人很愉快的工作。在美國大學,院長常是位高權重,所以有一次美國西北大學一位教授朋友抱著景仰之心來看我,發現當時院長轄下共有秘書與工友各一名,當即下了清華院長實質上是「high performance secretary」的結論。另外有一位前輩告訴我:「院長是養望的最佳位置」。工學院院長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在推動跨系所的活動,因此不像系主任一樣站在第一線。我在就任之初,曾以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廣告詞:「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來看工學院院長職務,有形的工作少,無形的潛力大而責任更大,大概可以說是:「錢少事多離家近,位高權輕責任重」。
其實院長是很可以發揮理念的職務平台。很多活動從系的角度去辦,其人脈、資源有限,如果以院的層級來辦,相對的資源會更為充足;院長已達到一定層級,應積極主動,不見得每件事都要找到校長,院長就可做很多事。在一個受人託付職務上,就需要相對的做出此職位賦予你的任務績效。職位是名器,不是僅讓箇人榮耀,而是使人能夠在這職務上充分發揮。
工學院紀念特刊的採訪同學曾問我,「在您擔任工學院院長時,最得意的一項事情?」我當時無法給他直接的答案,只列舉所推動的幾件有意義的事,包括
一、 設立產學聯盟,定期發佈聯盟通訊跟召開研討會,促進產業界、研究界與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邀集五十多個團體會員加入聯盟,成員涵蓋了園區高科技產業、工研院、中油、台電等單位。聯盟除了定期出版簡訊,刊載教授們最新的研究進展、取得的專利以及研究成果外,每季並針對特定主題舉辦研討會,由學術界、業界、研究界共同開會研討,
二、 成功申請到教育部「互動式網路輔助教學計畫」,四年間由工學院教師推出六十四門網路輔助教學課程,
三、 舉辦論文發表研習會與論文競賽。開辦這個活動的起因是有一次我在國外看到一位校內同學發表論文,在台上的表現相當沒有系統跟草率,當時就想到,可以透過舉辦研討會,讓學生們學習論文的發表方式,
四、 辦理創意設計競賽,鼓勵工學院學生發展創意,獲選的同學後來也在國際競賽中也脫穎而出,
五、 推動全清華第一個院級的傑出校友選拔,和校傑出校友選拔同步進行。校友與學校的關係是相對的,所謂「水漲船高」,校友對學校多支持,學校可以辦得更好,另一方面,如果校友獲得學校肯定,在外頭也會更受尊重,
六、 舉辦院級的傑出教師選拔,這對老師們教學是很好的鼓勵,
七、 將生命科學納入必修。是全台灣第一個工學院施行,以利跨領域整合,
八、 鼓勵學生到國外交流,各系有不同鼓勵辦法,例如材料系即利用系友捐款,補助博士生至少有一次出國開會的機會,
九、 成立奈微所,現今是亞洲排名第一。


工學院能有今天,是多年來師生員工與校友努力的成果。工學院目前在清華,無疑表現是最耀眼的,因此責任更為重大。在教學研究上,思索如何引領高等教育進步的風潮,展現大學真正的精神及再建構大學的價值。另一方面,積極面對台灣與世界快速變化的挑戰,例如產學合作,師生關係,教學網路化,學生品質,研究生源,除了精益求精外,允應審視變遷,靈活因應,才能與時俱進,永續經營。



工學院四十周年慶致詞

清華大學工學院在徐賢修校長遠見下,於四十年前成立。與此巧合的是,如再往前推四十年,也就是1932年,北京清華設立工學院,先是由梅校長自兼工學院院長。根據歷史學者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在「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一書中提到1932年清華大學在原本已負盛名的文、理、法三個學院之外,增設工學院。徐校長是應用數學家,梅校長則是學電機工程的,兩位校長必然都深感社會需要,而決定設立工學院。
眾所周知,大陸於1952年進行高校院系調整,清華文、法、理、農、太空等院系外遷,吸納外校工科,轉為多科性工業大學,文革後才漸次恢復元氣,但工科獨強。在台灣,很欣慰的是,在四十周年慶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宣稱工學院是台灣第一。
十年前,工學院三十周年慶時,我適任工學院院長;當時工學院四系中,有三個系是台灣第一,另一是數一數二。很高興動機系近年來在努力經營下,突飛猛晉,光是這兩年就產生了四位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主,實力已達台灣第一,同時工學院的小老弟,十年前成立的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由客觀數據與頂尖專家評估,已迅速的發展成亞洲數一數二的研究所。去年在申請教育部第二期邁頂計畫時,研發處統計本校奈米材料與微系統工程研究表現勝過大多數倫敦泰晤士報大學排名前二十的學校,也因此本校所申請的奈米互動頂尖研究中心,獲得順利通過。今年即將成立的生物醫學研究所,師資十分優秀,後勢看好,希望能再現奈微所佳績。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工學院能有今天,是多年來師生員工與校友努力的成果。工學院目前在清華,無疑表現是最耀眼的,因此責任更為重大。學校與產業不一樣,不應扶強汰弱,但也決不應意一昧濟弱而抑強。所以我期盼工學院同仁,自立自強,以積極作為而引領工程科學承先啟後,發揮優良的傳統,精益求精,得道必然多助,與清華共同早日達成華人首學,世界頂尖名校目標,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李羅權教授「太空科學與地震預報」演講致詞

今天很歡迎李羅權教授到通識講堂主講「太空科學與地震預報」。前幾天清華住宿學院李家維院長轉來一位大陸交換生返回大陸後發表的感言,關於校長部份,他說一個學期在大型學生活動與A咖演講時看到我七次,這點我必須要澄清,我聽演講並不看講者是A咖或B咖。雖說如此,今天的講者的的確確是A咖。2008 5月我接受被任命為國科會主委的李教授邀請擔任副主委,所以他是我在國科會的長官。
我在國科會工作二十個月後返校擔任校長,曾發念要將國科會的經歷做一記錄,因忙於手邊之事,一直未能啟動。國科會副主委是政務官,在公務體系職級為十四級,與清華編制內同仁最高職級為十級比較可謂高官。可是在國科會上班第一天,我督導的人事室主任問我是否要參加總統就職大典,如果要的話,他會幫我登記,才領會到原來副主委是總統就職大典可有可無的角色。清末有人說「不到北京,不曉得自己官小」,看來現在是「不到台北,不曉得自己官小」。在國科會我的主要工作是督導科學園區、工程處與人文處。以前在公共場所曾看到一則廣告詞:「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我在國科會工作說是:「錢少事多離家遠,位高權重責任重」, 可能是相當貼近的寫照。但整體而言是相當寶貴而愉快的經驗,這點我要十分感謝李主委。
今天很歡迎李主委到通識講堂主講「太空科學與地震預報」。我所知道的李主委有三個最愛,一是太空科學,二是在阿拉斯加十七年的生活,以及自己開車在台灣各地旅遊,常講的眉飛色舞,三是酒量驚人,我曾親見他一人以高梁酒敬幾桌,打通關的壯烈場面,總之李主委是熱愛人生的人,今天講他熱愛的太空科學,必然精彩非常。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藝文走廊三周年慶與展覽致詞

今天很高興來參加藝文走廊三周年慶與展覽。藝文走廊除了可提供教職員工生及眷屬作品的展示空間外,也讓同仁在辦公之餘暫拋俗塵煩囂來一趟賞心悅目之旅,並同時培養生活品味,藉由多元作品的展出,提升同仁的藝術素養。三年來藝文走廊展示數百件清大師生同仁們以及不少退休人員及眷屬作品,對協助營造校園文藝氛圍,功不可沒。去年慶祝百歲清華出版「遊藝清華」新書,集結了超過兩百件作品而完成,收錄的作品類型多元且豐富,可謂已初步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會計室藝文走廊一向由胡益芬主任熱心推動,過去三年來主要由王琇璋女士細心策劃張羅。前一陣子,琇璋因職務調動,藝文走廊有暫時息燈打烊之虞,幸好有游麗秋女士適時同意接棒。據了解麗秋的先生自軍職退休後,一直從事中小學藝文推廣工作,未來可預見一人當差,兩人服務佳話,是很令人期待的。在此我也要代表學校向胡主任、琇璋、麗秋致謝。

「愛美才會美」,上週科管院「孫運璿科技講座」由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先生主講「品牌之路」的演講。陳先生提到一件好的藝術作品有四個要素,啟發想像(Inspire your imagination)、豐富生活(Enrich your life)、感動心靈(Touch your heart)、傳達情意(Express your feelings),以此標準,藝文走廊作品,多自寫實出發,以「人同此心」的喜愛進行創作,以大眾看得懂的方式呈現,可能也是業餘藝術家最適合的展示園地。我們期望藝文走廊在未來能繼續發揮功能,嘉惠大清華社群。

岳南先生「梅貽琦校長儒家思想與治校精神」演講致詞

今天很高興來聽岳南先生講「梅貽琦校長儒家思想與治校精神」。清華與岳南先生結緣正因他去年七月專程來校瞻仰梅校長墓園而起,而他的巨著「南渡北歸」一書中對梅校長與許多清華大師多所著墨,又規劃撰寫「梅貽琦大傳」。
今年適逢兩岸清華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梅校長是清華第一屆直接留美生(1909年),清華大學物理教授1916),教務長(1926),代理校務(1928),留美學生監督(1928-31),清華大學校長1931-48),清華基金監督(1949-55),新竹清華大學校長1956-62)。終身服務清華,一生盡瘁清華大學,未曾一日間斷。清華事業就是他的事業。梅貽琦受到清華師生校友很高的評價:「提到梅貽琦就意味著清華」,「梅貽琦是清華永遠的校長」。
梅貽琦校長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四十二歲時即在大師如林的清華擔任校長,而七十三歲時在新竹清華大學校長任內去世。梅校長領導清華從利用庚款設立的知名大學成為世界學術名校。梅校長於56年前在台灣,以六十八高齡,從尋覓勘查校地到籌措經費,披荊斬棘,蓽路藍縷,創建新竹清華,從親自打字、照料抄寫蠟板、油印考卷、檢齊裝封、監考、閱卷、登記分數,圓滿完成招收第一屆研究生十五人開始,第二屆研究生中即有李遠哲先生日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加上華人中最先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先生,使得清華成為華人地區唯一擁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常言有云:見果知樹,兩岸清華今日均為兩岸數一數二世界名校,梅校長貢獻獨多且要。
為紀念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學校正規劃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包括在十月份舉辦為期兩天的紀念研討會,北京清華的陳吉寧校長已表示將儘量來台參加,屆時將會是兩岸清華盛事。梅校長在擔任教務長期間,正是清華成立國學院,動學術界之際;梅校長於1931年起擔任校長,更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到1941年,清華已有“中邦三十載,西土一千年”之譽。今年學校特別邀請北京清華名師梁啟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周先庚及史國衡等先生後人來參加校慶活動。目前公開活動包括, 429日校慶日早上校慶大會,下午「憶清華名師」演講會,30日晚間有「清華學院與清華國學院」對談會,機會難得,歡迎各位參加。
這次邀請名師後裔活動,岳南先生是幕後大功臣。在岳南先生引介下,去年十二月我趁在北京清華舉辦「新竹清華日」之便,與編輯「清華名師風采」的名師後裔於北京清華園見面,發想邀請名師後裔來訪,經幾個月的努力,終於成真,對以延攬大師級學者為辦學第一要務的梅校長來說,應是很貼切的紀念方式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世界微機械高峰會晚宴演說

Good eve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On behalf of the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I would like to welcome all of you coming from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to take part in World MicroMachine Summit. It is our great pleasure to host this world-renowned event and I sincerely believe that it will be a successful and influential gathering to chart the future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systems technology. We are very pleased that you are able to join us and I am sure you will enjoy the meals and the performance arranged by our organizing committee tonight.

The World MicroMachine Summit has already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key event in which the most influential experts in the leading edge of micro and nano technology coming together to exchange ideas, chart the future course, draft roadmaps, define policies, and promote collaborations in the field of MEMS. While there were many activities which serve as platforms for interactions in micro and nano technology, the World MicroMachine Summit is the primary one which admixes pertinent discussion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ir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micro/nano domain for leading individuals in the world.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NTHU, I would also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report to you the tremendous progresses the MEMS faculties in NTHU made in recent years.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amazing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of Taiwan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nd close interactions among partners, the progresses have been very impressive. It enable us to be 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ly. With ingenuity and enthusiasm, our MEMS program is clearly number one in terms of research capac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Taiwan. In addition, our MEMS program has ranked among the top in the world. It is perhaps not fortuitous that we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host the Summit in Taiwan and show you both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experiences and contribution in Microsystems in Taiwan. With many truly outstanding and legendary leaders attending this meeting, the aims of the Summit will very likely be accomplished. I would also be delighted to talk to you for any suggestion you may have on our MEMS program.


Once again, thank you for coming to 2012 World MicroMachine Summit in Taiwan. Please do enjoy the delicious dinner as well as the exciting performance afterwards.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清華通識講堂「呂正理董事長」開講-- 一個業餘史家如何用另眼看歷史致詞

這學期清華通識講堂開講,首由呂正理董事長談「一個業餘史家如何用另眼看歷史」,呂董事長為清大化學系72 級及應化所76 級校友,現亦擔任清大化學系系友會會長兼水木化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他也是清大校友會理事,對學校校務發展多方協助。前年七月承蒙呂正理校友餽贈大作「另眼看歷史」,深受啟發,也很高興得知該書榮獲2011 年台北書展「非小說類」大獎。
「另眼看歷史」是呂正理校友花了兩年時間寫成的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交織歷史。呂校友並不是專業學歷史,只是在業餘喜好研究歷史。據他在序中述及:他對歷史的濃厚興趣,並沒有因為讀理、工科系而減少;歷史讓他在工作及生活上得到許多啟發,也帶給他無窮的樂趣。而他寫本書是要寫成給一般大眾看的「史普」書,希望像他喜愛的一些「科普」書一樣,易讀而有趣。他寫本書有三個主要目標:
一、是要寫一本客觀而簡要的通史,把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裡各個民族的起源、朝代興衰,以及歷史上的雙邊或多角互動關係都包括在裡面。

二、是希望探討各種不同的思想、宗教及價值觀,因為他深信凡人的一言一行,除了來自於先天的性格以外,無不受到那個時代的思想潮流及社會價值觀的重大影響,類似的歷史事件之所以重複發生是根源於某些驅之不散的特定思想及價值觀。
三、從歷史借鏡,引唐太宗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加入自己的觀點,提供給讀者們參考。
以著「英國史」(History of England)而享譽史學界的英國歷史學家麥考萊(Thomas Macaulay),曾列舉理想中的史學家具備的特徵,其中適合非專業史學作者包括:
一、作品具體而微地展示出一個時代的性格和精神。在全球化時代,東亞文明日益受到注目,一部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交織歷史適時反應世人與時代需要。
二、敘述的事實和其中人物,言而有據。作者與多位研究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討論驗證,力求內容嚴謹,下筆客觀。
三、文字洗鍊,善於鋪陳,引人入勝。
從此觀點,「另眼看歷史」無疑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著作。
對個人來說,這部書對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交織歷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而在歷史借鏡部分則更發人深思。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但歷史上不懼的亂臣賊子多有,如民國初年大小軍閥據估計約三千人,未聽說何人懼春秋之筆而導正;如認為軍閥皆屬不學無術之輩,司馬光是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主編「資治通鑑」獲得很高評價,但本人深陷黨爭,批評王安石變法的理由之一是南人不可當政,似未從歷史記取教訓;近代人毛澤東熟讀史書,但曾說:「二十四史是假的」,相信「治亂迭乘,自然之律」,不惜屢次掀起動亂,為害最烈。前賢有言「閱萬卷書,所見非一,慧見生焉」。讀歷史個人體會不同,毛澤東對曹操最為佩服,顯然認為其數次屠城,最多屬三七開層次,種下禍因。治史貴求真,然後呢?如何從知識化為智慧,而成普世價值,是文明的挑戰。在沒有「抬頭三尺有神明」宗教信仰制約下,倫理教育成為一道重要防線。思想與價值觀在諸多情況下對歷史進程發揮的影響力是無比重要的。

今天很高興呂校友能蒞臨母校現身說法,必然精彩非常。希望大家學歷史,在可靠的事實基礎下,共造人類未來光明的前程。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典禮致詞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到政治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結盟在路人甲看來或許會覺得奇怪,清華大學一向不涉政治,是打算從此大舉過問政治嗎?對清華大學有一點了解的人可能會認為清大在社會科學四大領域有經濟系與社會、法律所,獨缺政治系所,希望有所補足;對兩校都略有了解的人會以為這是理工與法商頂尖大學的異業結合,但事實上今天兩校合作有更深層意義。
一般人也許不曉得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其實有很深的淵源。1931-1941年擔任政治大學前身「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的羅家倫先生在1928-1930年間是清華大學校長,而當時「中央政治學校」校長由蔣中正先生兼任,教育長是實質校長。另一方面,「中央政治學校」於1946更名國立政治大學,在1947-1949年繼蔣中正先生後的第二任校長顧毓琇先生不僅是清華畢業生,而且曾擔任清華工學院院長。再者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在1958-1961年間教育部長任內,也屢與政治大學有重要交會,除處理貴校淹水問題外,也在日記中很顯著的記述貴校第五任校長劉季洪先生聘任經過,其中提到第四任校長陳大齊先生因故倦勤,總統府授權行政院決定校長人選,行政院於1959730日通過劉校長任命案,但決定暫不發佈,頗堪玩味,也許是文史學者研究好題材。
清華大學在1925年設立國學院,禮聘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四大導師,震動學術界,在文史領域,迅速提升為一方重鎮。今年三月底台師大修復梁實秋先生的故居「雅舍」,正式開放參觀,成為台北市第五個文學家故居。在此之前台北市有四位文學家,包括胡適、林語堂、錢穆、殷海光諸先生的故居開放參觀,這五位先生的共通點是他們都是清華人。不久前報載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先生女兒王東明女士,現為百歲人瑞,定居台北。王女士對記者表示,清華大學在北京時以文史馳名,在新竹則以理工見長。事實上,新竹清華大學早在1984 年成立人文社會學院,1990 年成立國內第一個通識教育中心,2000 年則成立國內第一個科技管理學院,人文社會領域教師約占全校教師之百分之三十二,歷年來,在教學研究上有相當優異的表現。

清華大學一年來繼與國立臺北、臺南藝術大學、國立金門大學簽署學生交流協議,今天有幸與具人文社會科學優良傳統的政治大學簽約結盟。清華陸續推動跨域結合計畫,主要是希望讓優質學科有機會擦撞出全新的火花。今天簽署學生交流協議後,兩校學生將可自101學年度起進行相互交換學習,藉由不同的學習場域來激發創意思維,拓展與豐富學習成果。希望兩校學生,能把握良機,充分體驗不同的學習氛圍。清華大學的願景在「人文薈萃學術殿堂、博雅專業人才搖籃、前瞻創新科技重鎮、進步社會推動基地」與政治大學「以培養具有『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的新世紀領導人之重要使命」有相同的目標,都是希望培養學生在專業能力外具人文關懷及國際觀。今天兩校結盟,應只是起步,雙方從「走親戚」開始,未來尚有賴雙方刻意經營,善用雙贏互利之局,促成更進一步的合作。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清華大學「植物液泡的氫離子通道焦磷酸水解酶之膜蛋白分子結構」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致詞

清華大學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到國科會向大家報告清大與中研院蕭傳鐙研究員團隊,三月二十九日在頂尖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的研究成果。這是繼二月十日江安世教授在「科學」(Science)期刊報導發現儲存長期記憶的腦細胞以後,清大生命科學院另一項重大發現。值得一提的是清大生命科學院張壯榮助理教授與陽明大學等研究團隊在二月十七日在全球生化及分子生物領域排名第一的頂尖科學期刊「細胞」(Cell)上發表有關減緩腦退化性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使清大在兩個月內分別在nature, science and cell發表論文,也就是達到在NSC發表論文的輝煌成果,可謂對真正的NSC,也就是支持這三項研究的國科會(National Science Council)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頂尖論文所以突出,至少有兩個因素,一是其重要性,二為其獨特性。在重要性方面,此獨步結果讓人瞭解植物如何調控細胞酸鹼值,如何有效利用代謝副產物所含的能量進行氫離子的傳輸。植物中的焦磷酸水解酶可影響植株生長速度以及耐鹽、抗凍、抗旱的能力,為經濟作物發展與改良中的一個關鍵酵素。另一方面,病原菌如破傷風桿菌、牙周病菌、與螺旋桿菌的細胞表面也存在此類酵素,是故其適合作為生醫發展的特定藥物標靶。本研究在環境、綠能、農業與醫藥方面皆具有很大的發展潛能。在獨特性方面:膜蛋白占細胞所有蛋白質的30%,卻只有1%解得,主要由於膜蛋白不易自細胞膜萃取,困難長成膜蛋白結晶,難以建立高解析度的分子結構。本研究在達成長晶突破後,利用國科會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所提供的光源,掌握結構生物關鍵技術,以X光晶體繞射方法將複雜結構解開,成功地得到高解析度的氫離子傳輸焦磷酸水解酶的立體結構,為臺灣第一個成功解析之多重穿膜膜蛋白結構。
據潘教授與孫教授告訴我,這主題探究如一個評審者所說的,科學界等了20-30 ,給台灣的科學家完成,是相當了不起的突破。而後續還有很多的工作,很大的挑戰 ,都是世人注重的題目,卻很難完成,這些工作預計將來可以再登高峰。清華大學自然將與國科會協力支援這項不凡成就的後續發展。
最後我除了要感謝國科會、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支持,向研究團隊道賀外,也要感謝兩位清大「榮譽講座教授」黃秉乾與龔行健院士參酌意見與協助論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