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系所關懷導師會議致詞

很歡迎大家在新學期開始,來參加諮商中心舉辦的系所關懷導師會議,除了讓關懷導師們齊聚一堂,彼此交流外,更安排工作坊來引導導師們進入助人領域、學習助人技巧等,以協助關懷導師,並提升輔導年輕人的效能;本次會議以「從人的困境解套談與90後世代的有效對話與陪伴」為主題,同時要感謝資深諮商工作者黃玲蘭心理師蒞臨演講,讓關懷導師能領會如何在有限時間,做重要而有效的事,實用性高,內容豐富,精彩可期。
最近我在102年教師節茶會中提到,當年初回清華教書時,離我大學畢業後出國留學還不到十年,已經感覺當時的學生與我唸大學時 「大不同」,如以十年為一世代,我在清華已超過三個世代,現在的大學生自然又很不同,常聽人感歎「一代不如一代」,正如我在茶會致詞時說,不同世代年輕人間有差異,每況愈下則是迷思。
前幾天有機會重溫美國爵士樂歌手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唱的1967年老歌「世界多神奇」(What A Wonderful World),歌中贊嘆世界紅花綠樹綻放生長、藍天白雲美景任人觀享、天空展佈炫麗彩虹以及人間充滿溫情,更羨慕初生啼哭的嬰兒,成長後會有遠為豐富的學習經驗(I hear babies cryingand watch them growthey wi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 ever know),以今視之,一樣都沒有少;在社會遠比當年富裕,國人不需簽證即可走遍天下時代,「天涯若比鄰」的願望已經成真,「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不僅「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世間美景盡收眼底」;同時由於資訊網路科技的突飛猛進,又讓 「天下知識垂手可得」不嫌太誇張,「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接近事實,可以說世界更神奇了,人生可能性更多了。
另一方面,最近國內外一連串報導,也讓人對年輕人的未來感到憂慮;由於世事變化迅速,世界性的資源枯竭、環境污染、氣候變遷、經濟不振、失業率高漲等問題接踵而來,有失控跡象,歐盟不少國家年輕人有超高失業率;而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12年資料,2010年,美國成年人在18-46歲間,平均要換11.3個工作的趨勢來看,未來工作不穩定應是常態,「不確定年代」已經來臨;國內也有高齡化、少子化、政府財政惡化、政局動蕩不安、經濟不振、產業升級遭遇瓶頸、學用落差等一連串影響年輕人未來的問題,年輕人面對未來,很難樂觀。過去觀念中的美好工作、美好職業,或美好的人生未來已經遙不可及,年輕人會感到徬徨與焦慮,就不足為奇了。
心理醫師、作家王浩威醫師新書 「晚熟世代」中,認為「一個從父母到子女都晚熟的世代,已然來臨!」他認為,這個世界在面臨十倍速時代的時候,過去的社群或家族已經消失無蹤了。在這情況下,這一代的父母幾乎是第一代要自己負責養育小孩的父母。他們一切從頭學習,才發現有太多環環相扣的知識埋藏在裡頭。在這一切情形下,一個晚熟的時代就這樣誕生了。年輕人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而父母卻又是不夠成熟。事實上,在最近與一些家長的接觸中,也確實能感受到這問題,如此導師對學生的輔導與關懷就更顯重要。
王浩威列舉美國人第一次婚姻的平均年齡一直在增加,從七年代的女性21歲、男性23歲,到2009年女性26歲、男性28歲,在台灣,2012年平均結婚年齡,男性是31.8歲,女性則是29.5歲;但在1989年,男性是28.8歲,女性則是25.6歲,約二十年間,不論男女,結婚年齡均增加約3-4歲,而出生率 (平均每位女性一輩子所生子女數)在2008年開始為全世界最低, 2012年受「龍年」影響,升為1.256,是全世界倒數第三;同時根據教育部統計,大專校院學生延畢人數近10年逐年上升,從98學年度36399人、99學年度38260人、100學年度4342人,101學年度大學延畢生再攀至41845人,占全體畢業生16.17%,而據分析,多數學生都是因為想要延後服兵役、準備考研究所,或是對就業環境沒信心,希望延後進入職場工作而延畢。
「晚熟世代」中談到針對晚熟現象,美國社會學者亞奈特(Jeffrey Arnett)在2000年提出「成年湧現期」(emerging adulthood)這一名詞,指那些「已經離開了兒童和青少年階段的依賴」,卻還沒辦法承受成年期應有的責任感的人,因而在愛情關係、工作和世界觀上,發展出許多可能的樣態。他在2010年《成人湧現期和青少年》(Adolescence and Emerging Adulthood)一書則提出這個階段的五個特色:自我認同的探索(迷惘)、不穩定、只關心自我(自私)、感覺兩邊都不是(疏離),和充滿可能性。應很值得導師們參考。
據報導,上月初台大新生講習中,不僅出席率不高,而且許多新生「打瞌睡」、「滑手機」,引起一陣感嘆;剛好隔兩天清華舉行新生講習,同學們不僅出席率高,而聽講時絕大多數都能「聚精會神」;我除了在致詞中予以嘉勉外,也不免同時思索清華妥善教育這些優秀學子的重責大任。各位關懷導師身居第一線,可謂任重道遠,在此要特別感謝各位的無私付出;培養出勇於面對未來,活出精彩人生的清華人,將是我們獲得的最好回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