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2012新進教師研討會致詞


首先歡迎各位加入清華大家庭。清華去年歡慶一百周年,兩岸清華各是兩岸數一數二世界名校,從現在起,大家將與有「光輝的過去、光榮的現在、光明的未來」的清華大學永久聯結,可喜可賀。
去年有一位電機系的教師退休,他回憶當年接到大專聯考成績單後,到可能選擇的各校逛逛,到清華後看到優美的環境,決定「就是她了」,後來在國外學成又回到清華任教直到退休,一輩子在清華過著充實而愉快的生活,很是感恩;我本人可做為另一位見證人,我在三十五年前進入清華教書,在清華教學相長,深覺清華是一個值得珍惜,「安身立命」的地方,也祝福大家未來能擁有與清華大多數同仁一樣美好的經驗,在清華成長茁壯。
中國近百年來,學術史上,有兩位「但開風氣不為師」的思想家,影響力最大;五四以前是梁啟超先生,以後是胡適先生;而梁啟超先生是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胡適先生是清華第二屆直接留美生。清華是在1911年,以美國退還多要的庚款建校,最先是以招收直接留美生成立。歷年來,有近一千名由庚款支持的留美生自美學成歸國,在各行各業,多成為領導人物,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有重大貢獻;北京清華自始不遺餘力,招攬名師,迅速成為國內頂尖名校,到1941年,清華已有中邦三十載,西土一千年之譽。
梅貽琦校長於五十六年前在台灣創建新竹清華;今年適逢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梅校長一生奉獻給清華,在兩岸清華擔任校長二十四年期間,奠定了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在兩岸分別成為數一數二名校的基礎,是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清華在台建校首設原子科學研究所第一屆招收碩士生十五人,第三屆研究生中即有李遠哲先生日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加上華人中最先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先生,使得清華成為華人地區唯一擁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而都出在梅校長任上,誠如名作家岳南先生所言:「這個人才輩出,碩果延綿不絕的局機,不是偶然」。
清華人對台灣的貢獻始自吳國楨省主席與孫立人將軍,文武雙傑在政府遷台之初對台灣社會政治、軍事局勢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奠定後來穩定發展基礎,本月二十一日,學校在紀念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系列活動中,將舉辦「清華文武雙傑紀念會」,一方面紀念梅校長一生奉獻清華,培育英才,同時彰顯清華人對台灣的貢獻。
新竹清華在建校初期,以累積聲譽,加上庚款經費的優勢,得以延攬最優秀師資,為當年歸國學人毫無疑問的首選;多年來清大積極維持延攬人才的優良傳統,因此教師的平均表現始終在兩岸四地大學中居首,不僅在中央研究院院士中以及國內難得的學術獎項,如教育部國家講座、學術獎與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主,清華教師的比率都遠比國內其他大學高,在今年六月公佈的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與剛出爐的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這兩項專給年青學者的大獎,本項年青教師同樣表現亮麗,顯示清華後勢看好。
清華在台灣已培育五萬多畢業生,而校友對母校的向心力比任何其他學校強,顯示在校時受到良好照顧,離校時留有美好回憶;即以近兩年而言,1969 級李偉德校友捐贈一億五千萬元協助興建的「綠色低碳能源教學研究大樓」即將動工; 1973 級謝宏亮校友捐贈價值不斐的羅丹巨型銅雕「沉思者」已成清華地標; 清華建校一百年來第一次由校友捐贈全部經費一億七千萬元興建的體育館,也就是「百人會」促成的校友體育館,近日即可完工啟用。在台積館旁即將興建的清華實驗室,規劃由材料系、化學系、化工系以及物理系四系進行跨領域的實驗研究使用,部份工程款由使用單位籌募,原目標兩億元,已募集一億五千萬元,現目標已上看兩億五千萬元,而由企業界校友籌設的大清華基金,由募得三億元資金,以部份獲利所得挹注母校,在在都見校友對清華的殷切愛護。
今年三月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公布2011年萊頓世界大學論文引用排行榜(Leiden Ranking),由其影響指標及引用次數的面向觀察,不論是以「發表前10%傑出論文之比例」或是「標準化後平均被引用的分數」作為排名統計,本校都居臺灣9所入榜的大學之首,在亞洲104所入榜學校中排第18名。剛公佈的上海交大排名,本校列全球第258名,本校居全台第二,並較去年進步68名,是國內進步幅度最大的學校。
今年本校在頂尖期刊發表論文上,更是喜訊連連,迄今已被接受刊登於Science期刊論文兩篇,Nature期刊論文兩篇,在台灣居冠,充分顯示本校研究實力。大陸清華「三個九年,分三步走」計畫, 在1994-20022003-2011執行的前兩個九年計畫,成績斐然,今年起,第三個九年,目標是整體推進,全面提高,努力在總體上達到世界第一流大學水準,2020年後爭取早日成為世界著名一流大學; 與此為對照,本校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在現有各領域追求卓越,邁入世界頂尖。

美國「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執行長Tina Selig 在新書「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inGenius: a Crash Course on Creativity)」扉頁上說寫道:「永遠不要錯過能讓你大放異彩的機會(Never ever miss an opportunity to be fabulous)」;深盼各新進同仁在清華「安居樂業」,成長茁壯,祝福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