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第三十五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致詞

歡迎各位嘉賓來到清華,參加第三十五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文學、文化研究學術團體之一,在歷屆理事長的努力經營下,聲譽崇隆,每年五月舉辦的全國學術研討會已經成為國內文學與文化研究學者的年度盛事。清華很榮幸今年能夠承辦這場學術盛宴,讓來自各地的學者在此聚會交流,使五月的清華校園激盪著人文思考的學術對話。
比較文學在一百三、四十年前即有專門期刊與專書,最廣義的定義是沒有界限的文學研究(the study of "literature without borders")。界限可指語言、文化、國家、時期、文類、學科等界限。因此比較文學家通常精通數種語言,滿腹書文。跨學科的特性又常需熟悉社會、文化、宗教、歷史、哲學、心理學、政治學、自然科學、藝術、翻譯、批評等研究。今年適逢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梅校長最為人傳誦的一句話是:「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有名家認為大師「中西會通、古今會通、文理會通」,以此觀之,比較文學家最有可能成為大師,讓人心儀嚮往之。另一方面,近年學界也屢有比較文學已死或深陷危機,憂心忡忡之語,是危機或轉機,尚待方家研討、澄清與因應。
清華大學與比較文學的淵源可溯自1925年清華國學院的成立。籌備處主任吳宓先生於1924年在東南大學開設國內第一個比較文學講座。他被稱為國內第一個學、教比較文學並用比較文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文學的人,後來他在清華國學院開比較文學課,亦開風氣之先。另外1933年畢業於清華外文系的錢鍾書先生,其學術代表作《管錐編》被稱為比較文學在中國復興的標誌。該書指明比較文學努力方向一為「一貫於萬殊」,二為「打通」,意在「打通中外、古今,打破學科界限,融會貫通,闡發出人類共同的心理規律和情感運行規律」。
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中,梁啟超先生學貫中西,集傑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於一身,是百科全書式巨人,認為新民必須新小說,掀起翻譯小說的熱潮,而中國比較文學是以小說的翻譯和研究為開端; 王國維先生精通英文、德文、日文,在研究宋元戲曲史時獨樹一幟,成為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是連接中西美學的大家,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金石學甲骨文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有學問深不可測之譽;陳寅恪先生通十三種語文,為吳宓先生推崇為「合中西新舊各種學問而統論之,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胡適與傅斯年先生亦對其有類似評價;趙元任為世界知名之語言學家,音樂家,並在文學、數理、哲學各方面均有所成就,會講三十三種漢語方言,會說英、法、德、日、西班牙語等多種外語,為中國語言學之父。由此看來,四大導師皆為比較文學大師。大陸時期的清華外文系,在西潮東漸的時代,肩負起引介、翻譯西方文學與文化思想的重責大任,培養了包括錢鍾書、梁實秋、查良錚等傑出的文學研究、翻譯人才,也為中西文化的溝通交流與創造轉化,做出卓越的貢獻。
從大陸到台灣的清華大學,向來研究風氣昌盛,無論在人文還是科學領域,都有著優良的學術傳承。外國語文學系,一方面接續溝通中外的學術慧命,一方面在全新的全球化時代要求下,銜接不同的學門研究、積極拓展新的學術想像。專研法國文學與理論的于治中教授,從事性別研究的蕭嫣嫣教授,以及這兩年才自清華外文系退休的廖炳惠教授、陳傳興教授,在台灣的比較文學、文化研究的發展歷程中,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中廖炳惠教授更是與比較文學學會有著深厚的淵源,曾經在19941996年間擔任過比較文學學會的理事長。

回顧歷史傳承與學術淵源,清華大學分外高興在邁入第二個百年的開始,承辦這場比較文學學術會議。清華校園百年來人文風氣鼎盛,除承襲過去奠立的優良學術傳統之外,更要持續開創與時代俱進的研究進路,建立同世界接軌的文化價值。這次會議以文學與文化檔案的建構為主題,開展出關於知識、記憶、虛構、真實、政治與歷史等多重面向的探討,順利集結了來自外國文學、台灣文學、宗教、歷史、博物館學、戲劇、電影等多種學科領域的學者參與。透過這樣跨學門的交流與討論,想必能在人文學者間激發更開闊的學術想像、更充沛的學術能量。

清華外國語文學系在劉顯親主任的帶領下,語言學,英語教學、文學以及文化研究等研究領域有著多元平衡的發展,此次承辦第三十五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更展現全系同仁同心協力、促進學術發展的熱誠。希望在同仁的努力下,各位嘉賓都能愉快地展開學術對話,享受一天豐富的學術饗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