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兩岸三地經濟日報論壇「前瞻兩岸三地資通訊匯流大勢」座談會引言

歡迎大家來參加今天三經論壇「前瞻兩岸三地資通訊匯流大勢」座談會。今天參與座談的有香港最大電訊服務供應商電訊盈科的陳禎祥董事總經理、香港第2大國際電訊服務供應商香港城市電訊王維基主席、大陸3大電信業者之一的中國聯通邵廣祿副總經理、台灣電信三雄之一的遠傳電信紀竹律策略長以及領導廠商威寶電信周鐘麒總經理,是兩岸三地資通訊業者難得的交流機會。
通訊產業現今最根本的推動力是用戶需求由無線語音服務向無線多媒體服務轉變。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的數據則顯示,2010年全球固定寬頻用戶有5.5億,但行動寬頻用戶則在2011年則已超過10億戶。2011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為 4 8800 萬隻,個人電腦銷售量為 4 1500 萬台,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首次超越個人電腦,創下歷史里程碑。2011年平板電腦銷售6,360萬台,2012年更預估達1億台,行動上網呈爆炸性的增加,已是趨勢。根據美國網路設備大廠思科的統計,拜智慧型手機普及及平板電腦大增之賜,行動通信量已呈高倍成長;預估到2014年,平均每年都能增加一到二倍。
兩岸三地以市場而言,是一大二小,台灣居於其中,在2009年新增網路通訊國家型計畫,執行期程為2009~20135年期,涵蓋產業範圍包括既有的網路通訊設備產業、電信服務業、以及網路應用與服務產業等,主要目標希望到2013年相關產值由目前的1兆元提升到1.5兆元。在網路通訊設備產業方面,格於市場與技術,以代工為主,前五年在全世界排名一直徘徊於10-12名間。電信服務業在2011年產值約3,000億元,且以3G通訊為大宗;第一家3G業者於20037月開始服務,其他四家於2005年下半年陸續開始提供服務。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資料,到201112月已超過兩千萬(2,090萬)用戶,而2GPHS各為720萬與80萬用戶,中華電信有約1,000萬用戶。同時2011電信服務營收比例,行動通訊57.15%,網路及加值服務13.64%,電路出租8.8%,市內電話11.7%,長途電話1.93%,國際電話6.26%MOD 0.53%201112月在固網方面營收,中華電信市內網路93.09%,長途網路81.65%,國際網路48.88%;固網寬頻用戶達552萬,行動上網用戶2,070萬,覆蓋率達71.3%。與之成對比的,大陸前3大電信業者,2011年營收均介於2,000-5,000億人民幣間。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全球互通微波存取)於2009年在台灣陸續開始營運,但遭遇LTE (Long Term Evolution) 技術挑戰,同時Intel於去年裁撤WiMAX部門,發展前景未明。對WiMAX業者來說,如果申設許可執照被收回,除了上百億元的投資付諸流水,將陷入困局。另一方面,世界先進國家目前紛紛投入第四代行動通訊 (4) 整備。按照ITU的定義,靜態傳輸速率達到1Gbps,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下可以達到100Mbps,就可以作為4G的技術之一。北歐諸國與歐洲國家佈建最快。美國已在三十八個城市及重要機場建構大規模的4G系統,歐巴馬總統宣稱要讓高速無線網路覆蓋到美國98%的地區。同為亞洲的南韓、香港、日本、新加坡甚至大陸,4G的進程都快於有「寬頻智慧島,網通全世界」發展願景的台灣。所幸NCC日前表態,原訂20157月前開放4G執照招標的規劃「確定提前」,就等行政院拍板定案。
資通訊匯流內容包括市場匯流 (資訊、娛樂、教育、金融、醫療、交通,視訊市場的整合);產業匯流 (電信、媒體、資訊、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整合) 與科技匯流 (不同科技的整合),涉及政治、經濟、技術、文化、資安與國安層面,涵蓋廣泛。最近發生的聯發科併晨星事件,三螢整合,城鄉差距,雲端科技以及今天見報的Google推出廉價平板電腦的衝擊都與資通訊匯流有關,為便於討論聚焦,三經論壇擬集中於三大主題,亦即
一、通訊業者共創商機的作為;全球數位匯流發展的現況,目前數位匯流碰上的瓶頸與如何克服共創商機,
二、科技業者區域結盟的合作路徑;歐美等地電信業者都有區域結盟,亞洲區業者的現況,三地電信業者可否藉由結盟形成降價等,嘉惠消費者,
三、全球通訊新亮點;如蘋果是全球新科技的引領者,下一波的亮點會是什麼?

敬請參與座談的先進盡量就既定主題發揮,原則上分3輪,每位每輪發言時間約5分鐘,如與談人發言結束後尚餘時間,將開放提問,希望能在原定100分鐘內完成座談。

「張立綱傳」新書發表會致詞

清華大學出版社在約兩年前擬議出版「中央研究院院士系列」,主要是基於中研院院士為華人世界頂尖菁英,學術地位崇隆,學思歷程必然精彩,足為後生學子典範。清華大學建校百年來,大師雲集,清華園中多英傑,深知學術大師的影響澤被深遠。是以首先鎖定與清華關係密切院士。張立綱  (Leroy Chang) 院士是清華大學長期的襄贊者也是我的良師益友,很自然應是「中研院院士系列」傳主之一。雖然張院士已於2008810日溘然長逝,但張夫人與親朋好友多健在,一生事蹟仍有機會忠實傳錄,很感謝林基興博士慨然接受本校邀請,致力於張立綱院士傳記撰寫工作。
我在2009813日「中央研究院」為張院士舉辦的紀念會中,在立綱親友聚集的場合講幾句話追思故友,曾說Leroy是一個good mangreat man and noble man,也就是立綱是好人、偉人,同時有高貴的心靈。
朋友們都會同意Leroy熱誠,和善, Leroy聰明睿智,談笑風生,與Leroy在一起是最愉快的。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在香港科大任教的大陸籍教授談到Leroy,他對Leroy非常崇仰,特別是說他對人從校長到工友一樣和善真誠,Leroy是一個good man, nice man and kind man.
Leroy是一個great man,他有諾貝爾級的學術成就,難得的四科院士,同時有卓越的行政能力與服務精神,1998年清華大學在遴選校長之時,到香港科大打聽Leroy在擔任理學院院長的政績,得到的答案是「佳評如潮」。後來遴選委員會以全票通過向教育部推薦Leroy為校長人選,很可惜最後他因個人因素沒有到清華來。由於我當時擔任校長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有較多與Leroy接觸機會,從此與他較深結緣。
Leroy是一個nobel man,是正人君子,豪爽率真,但心思細密,有高貴的心靈。他對朋友的真誠,熱心,讓人十分感佩。孔子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Leroy是我們的好榜樣,對長期處於較單純學術界的個人,多所勉勵鼓舞,於我實有知遇之恩。他最後一次返國,也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之時,是在2006年院士會議之時,他除在院士選舉前很長一段時間以及選舉中盡心盡力外,選舉後還主動幫我推介新工作,並以他自己為例,認為他從IBM轉到香港科大工作是很正確的抉擇,勸我加以考慮。雖然我當時決定「一動不如一靜」,對他的友情則是永遠的感念。2008年開始,我到國科會服務,2010年回到清華擔任校長,立綱給予的「勇於接受新挑戰」鼓勵也確實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朋友們都很慶幸有Leroy這樣的朋友。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Leroy一樣的好人、偉人與正人君子,將是多麼美好。立綱讓我們分享多彩多姿的豐富人生,他的音容像貌將長存於我們內心深處。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第五屆台法科學前沿研討會致詞

首先歡迎各位來參加「第五屆台法科學前沿研討會」。清華大學很榮幸接受國科會委託辦理這項盛會。在國科會國際合作項目中,台法科技合作一向是強項;而本研討會的重點在聚集台法優秀年青學者就科學前沿問題研討,施行五屆以來,已建立優良傳統。
就科技國際合作而言,東西方合作有其特別意義。這次法方領隊Dr. March Melka是希臘哲學學者。美國學者 Charles Murray ”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 to 1950” 一書中,就西方哲學家分析,在主要參考書籍中,論述篇幅排第一與第二的分別是希臘的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與柏拉圖(Plato),第三是康德,發展出相當不同哲學思想方向;在中國哲學家方面,孔子與老子分居第一與第二,但其後重要人物都是兩人經義釋義家,可以看出東西方思維的差異,有不同發展軌跡,有很多可互相學習的地方。
在台法交流方面,清華大學於近兩年曾邀請兩位法國籍的諾貝爾獎得主演講。上月22日是1997年物理獎得主Dr. Claude Cohen-Tannoudji他歸因獲得非凡成就,受到在法國學院(College of France)擔任教授時經驗的影響。法國學院教授可自選所教課程,但每年必須教不同課程,促成他擴展知識範圍,嘗試新領域,而他榮獲諾貝爾獎的代表作,即是他在進法國學院以後投入新領域的成果; 2008年生理醫學獎得主Dr. Francoise Barre-Sinoussi在前年20105日來訪,她在1983年即發現引致AIDSHIV病毒,而至今一直鍥而不捨在尋求防止AIDS的疫苗。他們拓展知識範圍的經驗與超絕的決心毅力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今年五、六月邀請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到校演講,巧合的是五位都屬猶太裔。猶太人在學術界大放異彩不是新聞,但以全世界約僅有一千五百萬猶太人,不到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產生了約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得主,仍然是非常驚人的。猶太人是如何做到的?可能與他們注重教育而在教育方式中,鼓勵小孩問好問題有密切關係。有一個比喻說,中國媽媽在小孩放學回家時,常問「今天考試拿幾分」?法國媽媽則問「今天學到什麼」?猶太媽媽則問「今天問了什麼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剛才我看與會者的履歷表,與會年輕學者絕大多數都是在本世紀拿到博士學位,可謂青年才俊。我唸大學時,流行的說法是數學家與自然科學家研究貢獻的尖峰分別落在二十幾歲與三十幾歲間,也就是「英雄出少年」,人文與社會學者較有可能「大器晚成」。最近美國學者Benjamin Jones Bruce Weinberg 撰文 “Age dynamics in scientific creativity” 分析1900-2008年間525位諾貝爾物理、化學、生醫獎得主,產生獲獎作品年齡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而在 1985年後,諾貝爾物理、化學、生醫獎得主產生得獎作平均年齡各為504645Jones Weinberg並發現對未獲諾貝爾獎但為頂尖科學家也有同樣年齡漸增趨勢。據此兩作者與 Daniel Prinz The slowdow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vidence from the Nobels” 一文中推測原因包括:
一、     科學愈趨複雜,科學家達到前沿做出重大貢獻須獲得基本知識所需時間越來越長,
二、     可能是科學較成熟,重大發現的難度增高,亦即「低處樹果摘盡」、「竭澤而漁」效應顯現,趨向是須借鑒已有相當完善度的知識,
三、     科學研究主流有從理論轉實驗的傾向,
四、     獲得科學研究必要資源的年齡增加,
五、     創新度漸減,諾貝爾獎成為終生累積成就獎。


總之,近年來重大科學發現是由中年而非年輕科學家完成;因此你如果尚未有可問鼎諾貝爾獎的成果,繼續努力,仍有希望有一日榮膺桂冠,祝大家心想事成,研討會圓滿成功。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藝文走廊開幕致詞

上星期校務會報時,胡主任預告今天藝文走廊推出的展覽,是由校內主管「共襄盛舉」,當時我說屆時大家可以體會「濫竽充數」成語的意義。事實上我是被「逼上梁山」;不過我不能代表其他主管說話,他們最少也是「沒有三兩三,怎敢上梁山」,前人認為膽重三兩三銖,意為是有膽識的。
我的作品以往被張貼示眾的都是作文,很明顯的,假如作文也算才藝的話,我僅得「獨沽一味」。另一方面,如果要問我有什麼看家本領,在以往或可說攝影成像,我在做研究生起,就以電子顯微鏡為主要研究工具。早期,電子顯微鏡的操作與試片製作都較困難,能攝得清晰美觀的照片要有點本事,像差調整、聚焦、電子束均勻度與強度、曝光時間要配合的剛剛好,而在這方面我累積了一些經驗,因此平常攝影,聚焦、設定光圈、取景比一般業餘者稍佳,還稍稍贏得一些美譽。不幸由於科技的進步,這項技術被傻瓜相機擊敗,只好退出江湖,列於「無才藝」之林。
清華大學中文系前系主任朱自清先生在「關於傳統對自然與藝術態度」一文中提到,清朝大畫家王鑒說:「人見佳山水,輒曰:如畫,見善丹青(國畫),輒曰:逼真」,如畫與逼真都是有價值的評語,到底如畫好呢?還是逼真好呢?
先有真才有畫,但在我國典籍中,後漢書首記:「馬援為人明鬚髮,眉目如畫」,如畫指形狀勻稱,線條分明。中國畫東晉時山水主要為人物之背景,直到唐朝,仍以故事、人物為主,但山水畫的數量開始增加,並分為李昭道的「青綠山水」與王維的「水墨山水」兩派各自發展。蘇東波念奴嬌有云:「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國畫南派寫意,北派寫實;南派王維畫中有詩,出常理外,如畫指其意境。另一方面,作畫常有「美化」之舉,,如聖誕卡中景色常帶美感,滿目風景,唯有美者才如畫。逼真意為與實物貼似,道家如老莊謂自然,逼真首見水經注:「山石似馬,望之逼真」,靜物而顯氣韻生動。西洋畫由寫實、寫意,而印象而抽象,逐漸脫離逼真。
有學者將五幅海報展示給學生做實驗,瞬間能決定喜好的人,數週後大都維持不變,經仔細檢視的人,反常改變意見。瞬間決定是利用潛意識,透過聯想,將多種因素納入考量,衡量重要性,而展開平行思考,在找尋連結、模式與相似性過程,追蹤心理感應、情緒、身體知覺與隱喻等,將所有心理工具用上。用意識思考的時候,傾向一步步推進,專注於少數幾個核心事實與原則,比對新情境與舊模型,試著把支離破碎的問題拼湊完成。潛意識對藝術欣賞有很重要的影響。
攝影是將影像透過攝影器材存入記憶媒體的過程。許多得獎作品是「一按快門而成歷史事件」,一剎那成永恆,講究的是掌握動作及時性,稍縱即逝。把所拍到的影像與原物作比較應屬逼真,但是否能恰確擷取景觀、捕捉風景流光、人物之情緒神韻、藝術品特色、場合氣氛等常是見仁見智的,也是可訴諸公論的。與之相較繪畫經藝術家刻意營造畫面,將概念溶入畫筆,作合理化處理,容許反覆雕琢,較無現場感。

總之,藝術有五花八門,欣賞自在人心,大家同樂就達到效果,又何樂不為?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r. Ada Yonath與Dr. Aaron Ciechanover演講致詞

首先歡迎兩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Ada Yonath Aaron Ciechanover 教授蒞校分別演講「壽命期盼、預測與現實」與「個人醫療革命:我們能治癒所有疾病以及用何種代價」。今天的演講會也是本年「清華諾貝爾大師月」五場演講中的最後兩場,由於到場的有許多是高中學子,為讓同學們對大師行宜有較深刻了解,今天我也徵得兩位同意用中文開場。這次演講會以雙重饗宴為名;在國內有機會聽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演講已是十分難得,一天早上能聆聽兩位世界級學術祭酒分享他們的智慧光華,實屬有幸,是名符其實「滿漢全席」級的盛筵。
在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中,通常可看到諾貝爾獎得主的自傳。兩位大師都來自以色列,成長軌跡有許多相似處;
一、都出生於清寒之家。Ada 父親長年生病而在她十一歲時去世,她雖打各種零工幫助家計,仍不足以維生,搬到姨媽們附近,才稍好轉。Aaron在未成年前,父母雙亡,靠親人幫助長大,大一就開始半工半讀,維持生活。但不管是Ada母親或Aaron親人都重視教育與學習,而讓他們有機會深造,
二、都從小就具有好奇心與冒險精神,Ada五歲做實驗,爬到她用疊羅漢方式堆疊的桌椅上量測陽台的高度,不慎跌下後院,折斷手臂;Aaron從小收集製作花、葉以及烏龜、蜥蜴等動植物標本,以生物學為最愛,
三、都受到好老師影響,貴人相助,Aaron且與指導教授Avram HershkoIrwin Rose共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從旁學習他們做研究的態度與思考方式,獲益良多,
四、都有境外學習經驗,長期與其他國際團隊合作,他們都在美國做博士後研究,AdaMellon InstituteMIT AaronMIT與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區都工作了好幾年,AdaAaron分別與德國與美國團隊長期密切合作,
五、長期投入並不畏挫折,Ada1970末期,即建立第一個生物結晶學實驗室,要決定極難結晶而複雜的ribosome (細胞中的核酸醣小體)結構,以了解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由於被認為不可能,曾被譏為所謂科學家、傻子、有幻想症、做白日夢,超過二十年後才達成目標;Aaron則從唸博士階段,即注意到Ubiquintin的重要性,開始三十多年的航程,研究成果由於與當時主流意見不同,也飽受譏評與抨擊,
六、都從基礎研究出發,Ada對細胞中的核酸醣小體結構的研究導致對某些重要抗生素機能的了解,協助最有效率抗菌藥品開發,並對二十一世紀最大的醫學挑戰-如何對付拒斥抗生素細菌-有所助益; Aaron發現Ubiquintin並非無所不在(ubiquitous),在真核細胞中才存在,進而發現其能由移除不正常蛋白質產生對細胞品質管制作用,不正常蛋白質經Ubiquintin註記,即被鎖定送到廢棄物處理器分解。由於蛋白質不正常劣化代表病原,Ubiquintin研究對辨識病原與藥物開發有很重要的影響。
如果說諾貝爾獎大師風格都一樣也未盡真實。在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中,Ada的自傳僅2,200字,Aaron的自傳則長達12,000字,所以Aaron的自傳相對的詳盡。Ada行文較幽默,談到以色列人把她的捲髮與ribosome 聯結到一起,說捲髮人充滿ribosome她接受五歲的孫女邀請到幼稚園談ribosomeAaron則較嚴肅,他歷數猶太建國的意義,猶太人的愛國精神,服兵役五年的經驗,直到現在,他還定期參加一個由猶太牧師學者主持的討論與現代醫學與科學有關倫理道德問題的研討會。他也談到在研究所階段,學習到如何面對科學問題基本與關鍵道理;一是選擇重要,最好是不很明顯與非主流,的生物學問題,二是此問題可實驗分析驗證,三是不求近功,不投機、炒短線而有所堅持,要以寫長篇小說的態度做研究,從機制上深入探討,解開複雜問題的謎團,不追逐時髦,注意細節,仔細檢驗線索,要執善固執,不惜逆勢而戰,最重要的要具批判性,以明辨真假。唯有如此,才能產生重大影響,留下印記。

今天兩位諾貝爾大師到生科院演講,正逢生科院慶祝成立滿二十周年,今年也是生科院學術成果大放異彩年,同時是NSC年。NSC原為國科會(National Science Council)的英文簡稱,二月十日清大生命科學院江安世教授在「科學」(Science)期刊報導發現儲存長期記憶的腦細胞,二月十七日張壯榮助理教授與陽明大學等研究團隊在全球生化及分子生物領域排名第一的頂尖科學期刊「細胞」(Cell)上,發表有關減緩腦退化性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四月十九日潘榮隆與孫玉珠教授與中研院研究團隊在「自然」(Nature)上發表「植物液泡的氫離子通道焦磷酸水解酶之膜蛋白分子結構」研究成果,使清大在三個月內分別在nature, science and cell發表論文,也就是達到在NSC發表論文的輝煌成果,另外跟大家報告的喜訊是明天本校將在國科會召開記者會中,報告陳福榮教授與比利時教授於六月十四日在Nature上發表的「決定三度空間原子位置影像處理新方法」研究成果,同時物理系果尚志教授等研究成果也已於六月十四日被Science正式接受,今年本校還欠一篇Cell論文就可使本校創出(NSC)2,也就是NSC平方的歷史佳績,還要靠生科院同仁的衝刺,當然我們希望在全校同仁的努力下,在不久的將來,有NSC三方、NSC四方等的出現。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2012年研究所畢業典禮致詞

首先恭喜各位今天榮獲哲學博士或碩士學位。哲字在象形文中上半形容一個爬梯子摘樹上果子的人,下半為心形,意為有智慧之人;心後轉為口,博根據說文解字:「博,大通也」,見識廣闊且深入。士根據說文解字,「從十從一」,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萬數始自一到十之數,由博返約,意為有睿智之人,因此哲學博士擁有折服眾人之口的非凡智慧與見識。碩為廣、大之意,碩士為學識淵博之士,誠為可喜可賀。各位畢業同學在多年努力後,學業與研究達到一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畢業後或就業,或繼續深造,各奔前程,在漫長人生路途中,清華將是珍貴回憶的一部份,同時也永遠是歡迎大家經常回顧的家園。
今年適逢兩岸清華的永久校長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梅校長是清華第一屆直接留美生(1909),清華大學物理教授(1916年),教務長(1926年),代理校務(1928年),留美學生監督(1928-31年),清華大學校長(1931-48年),新竹清華大學校長(1956-62年)。梅校長終身服務清華,一生盡瘁清華大學,未曾一日間斷。清華事業就是他的事業。他在初任校長時,曾說:「生斯長斯,吾愛吾廬」,樹立清華人熱愛母校的榜樣。兩岸清華今日均為兩岸數一數二世界名校,梅校長貢獻獨多且要。
梅校長最為人傳頌的名言是「大學者,有大之謂也」。大師是一流大學的靈魂,有了大師,才能提供一流教育,吸引優秀學生,適切爭取教研資源、發揮社會影響力。梅校長在擔任教務長期間,正是清華成立國學院,震動學術界之際;梅校長於1931年起擔任校長,更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梅校長於56年前在台灣創建新竹清華,也積極延攬名師,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在很多場合提及,當年最優秀的師資都集中在清華,而這個優良的傳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在梅校長擔任校長期間,培育了華人中最先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先生,最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李遠哲先生,使清華成為華人地區唯一擁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校友的大學。今年四月學校邀請北京清華名師梁啟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周先庚及史國衡等先生後裔來台參加校慶活動,再與現居台北王國維先生女兒,百歲人瑞王東明女士以及梁啟超曾孫女,本校客座教授梁帆女士會合,聚首清華,漫談先人風采,是一場豐盛的歷史饗宴。今年五、六月間,清華邀請到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到校演講,學校因而趁機辦理「諾貝爾大師月」活動,除演講外,並舉辦座談會,以及邀請鄰近高中學子參與,熱鬧非常。諾貝爾大師蒞校以往每年平均約有兩、三次。在一個多月內,有五位密集到訪,則屬空前。大師雲集,雖因不同的機緣,都是清華師生以及鄰近地區學子難得的知識饗宴。今年的清華是浸浴在濃郁的大師薰陶氣氛中。
2012年同時是清華「學術大放異彩年」。國科會「學術攻頂研究計畫」,支持頂尖學者從事學術攻頂研究,每個計畫在五年間經費可高達一億元;總計過去三年全國僅通過八件,其中四件在清華,這也與歷年來,本校教授當選中研院院士,榮獲教育部、國科會等重要獎項比率遠遠超過其他大學之統計一致。與歷年來各項大學排名評比,清華教師研究平均表現在兩岸四地大學中一直高居第一是相呼應的。今年本校在頂尖標竿期刊發表論文上,更是喜訊連連,迄今已有刊登或被接受發表於Science期刊論文兩篇,Nature期刊論文兩篇,Cell期刊論文一篇,充分顯示本校研究實力,而與2007-2011年本校教師於此三期刊共發表七篇論文相較,進步驚人。因此新一代清華大師正在造就中。
各位今天自研究所畢業,在以往必定對未來人生方向有所摸索思考;耶魯大學1942級校友在畢業五十年時曾辦理一個徵文活動,要校友總結其生活經歷;許多校友表示對沒有更具冒險性(risk not taken 感到遺憾,許多人希望當年有對智慧與知識有更多的想望,很多人感受到機遇對命運的影響,幾乎所有人都強調家人與朋友的重要。最令人矚目的是精力充沛,勇於生涯改變的人,即使沒有成功,都無怨無悔;也就是勇於嘗試面對新環境的人,有最正面的人生體驗。不久前,有位訪客說,在他心目中「清華是中國教育、文化、學術史上的標記與豐碑」。今日大家取得清華高等學位的金字標記與豐碑,可謂拿到人生事業的敲門磚,協助打開優質企業機構與社會傑出人士的機會大門。是否能登堂入室進而窺其堂奧,仍需看各位未來的修行與努力。
最近有人計算歷史人物的財富,最富有的人,首推約翰洛克菲勒,財產估計比連續多年名列美國首富的比爾蓋茲多五、六倍。他在給子女的信中說:「相信自己是重要人物,誰都有機會成為大人物」。人的潛力是非常驚人的,同樣的人,是否有自信心、好奇心、企圖心,有理想、有毅力,有終身學習能力將很大部份決定你未來是否會有美滿成功的人生,另外一部份,雖可歸諸「時也,運也」,但正如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所說:「我很相信運氣,我越努力運氣越好」;最後是幸運的人,應負更多的責任,社會的安定,靠多數人的努力,社會的進步,靠少數人的燦爛成就,有能者幫助需要的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才能使社會更和諧美滿。

2012年畢業班以拾貳復得諧音為代表,其中有珍惜失去或逝去的事物,有復得的喜悅。在畢業之際,撫今思昔,必定百感交集,對於未來,有徬徨,有期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曾形容他的巴黎經歷是流動的饗宴,清華提供給各位的青春饗宴,也將讓大家終生享用不盡。希望大家離開學校能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在人生旅途中勇於嘗試,有好奇心、企圖心,有理想、有毅力,終身學習,利己利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服萬人務」,共創美好未來。

2012年大學部畢業典禮致詞

首先恭喜各位畢業同學,在多年努力後,學業達到一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得到學士學位。學的古字從爻從臼從居室從子,意為學習生存之道,延伸為有學問;士根據說文解字,「從十從一」,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萬數始自一到十之數,由博返約,意為有睿智之人,因此學士就是有學問智慧的人,可喜可賀。各位畢業後或就業,或繼續深造,各奔前程,在漫長人生路途中,清華將是珍貴回憶的一部份,同時也永遠是歡迎大家回顧的家園。
上星期五在學校裏舉行的畢業舞會是以「重生」為活動的創意,「重生」是從英文Renaissance而來,也指文藝復興,所以畢業同學們把學校的相關主管們裝扮成「文藝復興人」出場。文藝復興是十四世紀末歐洲開始脫離黑暗時代,再度嚮往與追求希臘羅馬燦爛文明,在文學藝術方面大放異彩而得名,代表理性、智慧、光明、希望,後來擴大影響到政治、經濟、哲學、科學層面,創造了了西方文明數百年盛世。「文藝復興人」博學多才,但可為大家所共勉的是,It is not what you are, it is what you are becoming. (你現在是什麼不重要,你會變成什麼才重要)與人社院大門前坡道扶梯上刻的:「我是什麼,我可以是什麼」相呼應;其二是It is not what you know, it is what you desire to know. (你知道什麼不重要,你渴望知道什麼才重要);再者,It is not a matter of intelligence, but a matter of intellectual and creative ambition and curiosity. (你聰不聰明不重要,有智慧與創造的企圖心與好奇心才重要)。關鍵在於企圖心、好奇心與學習精神。祝所有畢業同學都以「文藝復興人」自許、未來成為「文藝復興人」。
今年適逢兩岸清華的永久校長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梅校長是清華第一屆直接留美生(1909),清華大學物理教授(1916年),教務長(1926年),代理校務(1928年),留美學生監督(1928-31年),清華大學校長(1931-48年),新竹清華大學校長(1956-62年)。梅校長終身服務清華,一生盡瘁清華大學,未曾一日間斷。清華事業就是他的事業。他在初任校長時,曾說:「生斯長斯,吾愛吾廬」,樹立清華人熱愛母校的榜樣。兩岸清華今日均為兩岸數一數二世界名校,梅校長貢獻獨多且要。
梅校長最為人傳頌的名言是「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大師是一流大學的靈魂,有了大師,才能提供一流教育,吸引優秀學生,適切爭取教研資源、發揮社會影響力。梅校長在擔任教務長期間,正是清華成立國學院,震動學術界之際;梅校長於1931年起擔任校長,更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56年前梅校長於在台灣創建新竹清華,也積極延攬名師,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在很多場合提及,當年最優秀的師資都集中在清華,而這個優良的傳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梅校長擔任校長期間,培育了華人中最先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先生,最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李遠哲先生,使清華成為華人地區唯一擁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校友的大學。今年四月學校邀請北京清華名師梁啟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周先庚及史國衡等先生後裔來台參加校慶活動,再與現居台北王國維先生女兒,百歲人瑞王東明女士以及梁啟超曾孫女,本校客座教授梁帆女士會合,聚首清華,漫談先人風采,是一場豐盛的歷史饗宴。今年五、六月間,清華邀請到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到校演講,學校因而趁機辦理「諾貝爾大師月」活動,除演講外,並舉辦座談會,以及邀請鄰近高中學子參與,熱鬧非常。諾貝爾大師蒞校以往每年平均約有兩、三次。在一個多月內,有五位密集到訪,則屬空前。大師雲集,雖因不同的機緣,都是清華師生以及鄰近地區學子難得的知識饗宴。今年的清華是浸浴在濃厚的大師薰陶氣氛中。
2012年同時是清華「學術大放異彩年」。國科會「學術攻頂研究計畫」,支持頂尖學者從事學術攻頂研究,每個計畫在五年間經費可高達一億元;總計過去三年全國僅通過八件,其中四件在清華,這也與歷年來,本校教授當選中研院院士,榮獲教育部、國科會等重要獎項比率遠遠超過其他大學之統計一致。這與歷年來各項大學排名評比,清華教師研究平均表現在兩岸四地大學中一直高居第一是相呼應的。今年本校在頂尖標竿期刊發表論文上,更是喜訊連連,迄今已有刊登或被接受發表於Science期刊論文兩篇,Nature期刊論文兩篇,Cell期刊論文一篇,充分顯示本校研究實力,而與2007-2011年本校教師於此三期刊共發表七篇論文相較,進步驚人。因此新一代清華大師正在造就中。
2012年畢業典禮有幸請到高希均先生演講,以「做一個內外兼顧的知識人」為題勉勵畢業生。高先生著作等身,在台北出版的中文著作即有二十餘種,創辦深具影響力的天下雜誌、遠見雜誌、天下出版社等,持續推動進步觀念的傳播。高先生在「讀一流書,做一流人」一書序言中說,「人的自由不包括不讀一流書的自由,人的選擇不包括不做一流人的選擇」,「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好書結緣那一刻;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與好書絕緣那一刻」。最近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調查,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年讀64本書。猶太人把讀書作為傳承教育、傳統、知識的手段。全世界約僅有一千五百萬猶太人,不到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但產生了約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得主。他們能取得如此輝煌成就,與酷愛讀書學習傳統關係密不可分。一本好書可帶給讀者一生深遠的影響,莎士比亞說: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希望同學們在教書、寫書、編書、評書、選書、出書的愛書人高希均先生鼓勵下不僅都多「讀一流書」,更要身體力行「做一流人」。

2012年畢業班以拾貳復得諧音為代表,其中有珍惜失去或逝去的事物,有復得的喜悅。在畢業之際,撫今思昔,必定百感交集,對於未來,有徬徨,有期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曾形容他的巴黎經歷是流動的饗宴,清華提供給各位的青春饗宴,也將讓大家終生享用不盡。希望大家離開學校能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在人生旅途中勇於嘗試,有好奇心、企圖心,有理想、有毅力,終身學習,利己利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服萬人務」,共創美好未來。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第四屆傑出導師頒獎典禮致詞

首先恭喜今天得獎的三位傑出導師。清華大學在九十八年起,開始每年自全校六百多位教師中選拔三位傑出導師表揚。所以每位傑出導師是自兩百多菁英教師中選一脫穎而出,甚為難能可貴。在此我要代表學校深深感謝三位導師對學生輔導工作的卓越貢獻。
從字面上看,導是一寸一寸將學生引向大道,瞭解安身立命,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在座師生同仁一定都熟悉韓愈「師説」,文中開宗明義即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影響到當代以迄宋代思潮。一個時代的主流文學代表當時的風尚,周作人先生在「新文學的源流」一書中,把中國文學主流分為載道與言志兩派,與時代治亂有關。大抵政治安定一統時期,以載道派為主流,紛亂離析時期,以言志派佔上風。唐代文學創作雖以唐詩為代表,而唐詩包羅萬象,以言志為主,但文學理論以韓愈為領袖,「學以為道,文以為理」,白居易倡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宋代「文以載道」盛行、「唐宋八大家」皆屬載道派,影響宏大。因此教育以傳道為主旨思想相當根深蒂固。
現今在大學裏,專業課程多與傳道無關,通識課程與課外活動,也難謂系統化的發揮功能。至於授業與解惑部份,在各級教育中,先生授課,學生聽課,老師解惑早已習以為常,邇近也受到相當的衝擊。在資通訊科技迅速進步的今日,近來在美國許多頂尖大學推波助瀾下,網路課程如海嘯排山倒海似的捲向大學校園,已不難想像以後至少基礎課程漸以網路課程為主流,大學教育將受到很大的衝擊,教師在課堂中授課的角色將會減輕,大學要如何因應呢?我在每兩週為「中國時報都會版」寫的短文最近一篇中,提出採取如明太祖朱元璋稱王前策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高築牆即加強大學教育不能被網路課程取代的部份;如跨領域課程教學,討論、自學報告式學習,與大師對談,教師解答疑難,導師對人生問題輔導,實驗與實作課程,產學合作與工廠實習,專題研究,田野調查,社會服務,住宿教育,國際交流,課外活動,體育活動等,設計學程培養團隊合作、領導、溝通、書寫與口頭表達能力。教育傳道與解惑功能重要性將會增長。導師的功能是網路課程無法取代的,未來的導師將扮演比現今遠為吃重的角色。從此觀點,加強導師的功能是為清華的未來作準備。

最後再次恭喜與感謝三位傑出導師。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文學與語言:中國文學批評研究工作坊」開幕致詞

很歡迎大家到清華來參加「文學與語言:中國文學批評研究工作坊」。今天我得以「藝文愛好者」身份加強對文學批評的瞭解很感慶幸,是帶著相當愉悅的心情來參加盛會。
198610月起,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1995年因應人社院系所整併而更名為中國文學系)在清華大學臺北辦事處「月涵堂」舉辦每月一次的「中國文學批評小型研討會」,開始在中國文學研究領域中引導文學批評的討論風氣。這項活動以及隨後由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贊助主辦的「明代文學與思想研討會」(陳萬益教授主持)、「古典小說與戲曲研討會」(胡萬川教授主持),匯集了當時國內中文學門內古典文學研究者共同關切與思考的議題以及研究取向,形成今日古典文學研究者口中所謂的「月涵堂」記憶。
20064月在幾位任教於各大學中文系的古典文學研究同好的發起下,由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辦的「百年論學——中國古典文藝思潮研讀會」,更是試圖回應當代知識與論述語境所帶來的問題與挑戰,重新反思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得以形塑或展示的學術內涵。2009年一月,陳國球教授接任香港教育學院語文學院院長一職之後,即屢次談及「月涵堂」小型研討會的歷史位置,因此而有了召開「中國文學批評研究工作坊」的構想,第一次的工作坊便是在香港教育學院舉辦的。陳國球院長並且邀集臺灣大學鄭毓瑜主任、政治大學廖棟樑與曾守正教授以及本校蔡英俊教授能共襄盛舉,輪流主辦工作坊的學術活動。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很高興負責今年度的工作,竭誠歡迎各位的蒞臨。
清華大學中文系前系主任朱自清先生在「文學的標準」一文中,將標準分為直接承受不自覺的標準與經過衡量的尺度兩類。以為中國封建集團主導的傳統文學標準大概可以「風流儒雅」一語來代表。載道或言志的文學以「儒雅」為標準,緣情與隱逸的文學以「風流」為標準。「儒雅」的人,「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有一定的抱負、涵養而「含英咀華」,「風流」的人,縱情於醇酒美人,或寄情田園山水,得有「妙賞」、「玄心」、「深情」,而以精妙文字發抒。但歷代文字的發展,中間有許多變化,產生新的尺度,雖然大致伸縮於「儒雅」、「風流」之間,但每次伸縮長短不同、疏密不同,文學由特色中拓展。
與此相映成趣的,周作人先生在「新文學的源流」一書與前台大中文系林文月教授在「中國文學」一文中,簡約的把中國文學主流分為言志與載道兩派,與時代治亂有關。大抵政治安定一統時期,以載道派為主流,紛亂離析時期,以言志派佔上風,因而先秦、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以言志為主,元朝文人地位低落,代表文學是曲,科舉制度廢除,使文人努力經營流行於民間之散曲、雜劇,湧起言志文學波瀾;兩漢獨尊儒術,唐代文學理論「學以為道,文以為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宋代「文以載道」盛行、明代前期以八股取士,加上復古運動,清代文學界普遍掀起復古熱潮,均歸於載道派,但同時有漢代流傳民間抒情樂府、以言志為主唐詩、宋詞、明代性靈派、俗文學以及清代章回小說的創作都很盛行;民國以來,白話文運動使只要識字的人都能寫白話文,文學不再是載道的工具。
從學習的觀點,文學批評是指對文學作品佈局、鋪陳、結構、詞藻、關懷、寓意的價值判齗,提供讀者參考,以協助其理解、欣賞作品。另一方面,可影響甚至引領文學風潮。一般認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是曹丕的《典論.論文》,開創了文學批評的風氣,明白揭示文學價值,「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而不再是依附在「載道」重任下的附庸。另一方面:「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而中國文學批評"專書"之祖是「文心雕龍」,「體大而慮周」,對唐以後的作家、批評家,都有相當大的影響。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為近代詞學批評的名作。
胡適之先生說文學革命都從文字或文體解放開始。我國在戰國時代,孟子即有「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說法,可見各地方言已不統一,文體與語體不一致。漢代一統中國,中央政府只能用「文言」作全國交通媒介。漢武帝時,公孫弘上書:「文章爾雅,訓辭深厚,小吏淺聞,弗能究宣,無以明諭天下」,古文已與民間用語脫節。現代語體文學一般認為受西方影響,但實源自孔子「有教無類」,讓平民有機會受教育成為「讀書人」;司馬遷遍遊名山大川,用幾近說話的文體作「史記」,樂府詩來自民間。另一方面,中唐時期禪宗和尚就開始用口語記錄大師說教,以求真與爭取群眾,流行後,「語錄」就成為一種著述體。到了宋朝,道學家也留下許多語錄,另外「筆記」雖以文言為主,但很接近說話,目錄家將之歸類於「筆記小說」項下,宋代印刷與教育發達,導致詳明如話的文體興盛,胡適之先生說宋人「做詩如說話」,元、明、清俗文學興起,直到現代。原來不夠「儒」、「雅」、「風流」之作,用「人情物理」、「觀風」尺度處理,不局限於「上德化下」,而且可「下情上達」,取其自然。民國以來,知識階級擁戴「民主」與「科學」,鼓吹現代化,與白化文學配套的有「國語」運動,在文學高度深度與廣度上求新,至今方興未艾。
曹丕《典論.論文》在「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後說到「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自清代中業,西力東漸,國學國故在現代化浪潮下,備受西方文明考驗與衝擊。近年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民主政治有普遍失能之兆,中國政治前景未明,加上世界人口爆炸、能源短缺、氣候暖化等關係人類生存問題席捲而來,文學在此劇變之局角色必然關鍵,發展願景應是重要議題。現時台灣社會處於中國歷史上從未有的自由民主、教育普及、經濟繁榮以及國際化環境下,佔有文學發展的制高點,是否能把握歷史契機,大放異彩,尚待方家共同努力。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推動、主辦的中國文學批評研討會,曾經帶動國內古典文學研究的風潮,古人云:三十年為一世,世代更迭,希望透過這一次的工作坊再次招喚更多中生代與年輕學者的參與,藉此引動中國文學批評的研究與討論風氣,而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願意再度出發,成為一個訊息與成果往來互動的學術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