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中鋼-清大研究合作座談會致詞

首先歡迎王副總率領的中鋼公司團隊蒞臨清華大學商談合作事宜。在我所知範圍內,上一次中鋼研發副總率領團隊到清華大學材料系商談合作是三十年以前的事。當時,我還有一半時間從事鋼鐵材料研究,執行過中鋼的計畫,也到中鋼開過短期課程,與歷任研發副總魏傳曾、程一麟、鄒若齊、鄭國華諸先生都是很熟的朋友。

三十年前,台灣學術界材料博士屈指可數,如今光是清華大學材料系培育出的博士畢業生就超過四百人。在1970年代末期,中鋼公司是材料系畢業生最嚮往的企業。1980年,教育部委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系教授Morris Cohen評估台灣材料學術發展。Cohen教授認為當時材料系太偏重冶金學,應發展第二專業,得到教育部的支持。不意時逢台灣電子產業起飛階段,發展第二專業空前成功,反而造成冶金學在學術界的式微。不僅新聘教授,即使原來專長為冶金的資深教授也紛紛轉變研究方向。再者,學生也受就業前景影響,一窩蜂要從事電子材料研究。清華大學材料系有一年由入學碩士班學生自行選組,結果是49:1,幾乎百分之百的入學生要往電子材料行業發展。有相當的年份,從事冶金學研究的教師們可謂處於苦撐待變的困局中。

對一個材料系而言,冶金學的偏廢是很令人憂心的,尤其冶金學許多經典之作涵蓋材料科學的精華,冶金學課程與訓練相當嚴謹,是至今材料科學其他領域課程或教科書所未能充分補足的,如此造成系統化知識傳承的斷層,是很令人憂心的。所幸近年來,有「風水輪流轉」的趨勢,電子產業毛利率降到百分之三到四,也就是大家戲稱的「不三不四」,長期為國內金屬產業龍頭的中鋼則屢屢交出亮麗成績單。據了解,中鋼在鄒董事長與王副總規劃下將大幅增加研究經費,清華大學材料系為國內最具歷史、表現最優越、規模最大的材料系所,自然樂於配合。同時本校奈微與材料中心結合跨領域材料-生醫-機電-光電研究,在材料結構、製程、特性、功能各方面均有相當能量,也有產生交會火花可能。期待未來的合作,也能讓本校相關學生更了解金屬產業的發展現況和就業機會。將是互利雙贏的局面,同時為台灣產業創造新契機。另一方面,據了解,中鋼公司在多角化經營策略下,也注重各種其他高新材料的研發,如此雙方合作的機會更多,所以也盼望材料系的同仁能擴大參與。

今天的會談是一嶄新的開始,大家在增進相互了解後,一定可以發現許多共通的興趣、合作研發的機會、希望不久能看到具體可行的方案,學校方面當盡力支持雙方的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