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振興高教: 112年材料學會年會

振興高教: 112年材料學會年會

可喜可賀

高教改革刻不容緩

奈米發電機前景可期

作為材料學會超過四十年的資深會員,很高興再一次到材料學會參加年會;從今年年年會手冊看到的「學會沿革」,長達十八頁,臚列204項,可看出學會從五十六年籌備,五十七年正式成立,五十多年來,許多熱心的材料界先進努力奉獻,篳路藍縷,到今天開花結果,近年來雖自學會日常事務淡出,但仍參與學會一些重要活動,包括歷年獎章委員會評審以及今年「兩岸材料高峰會議」,了解學會近年來繼續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尤其現在正在舉辦盛大的國際會議,很感欣慰,可喜可賀。

首先我要恭喜學會今年各類獎項得獎人,特別是學會最高獎項,陸志鴻獎章,的得獎人陳信文教授,略感遺憾的是,我是第一個告訴陳教授,原隨獎章而來的「中技社學術獎」三十萬元,因中技社委託辦法規定,每一學者只能得獎一次,包括不同學會獎項,因為陳教授去年在化工學會得到這項大獎,所以今年無法得到中技社捐贈的獎金;另一方面,目前陸志鴻獎章為一台兩重金質獎章,價值不斐,而同時能得到兩個重要學會代表終生成就的大獎,是極少的範例,格外的殊榮,還是特別的恭喜。

也許有些材料界的同仁並不熟悉,今年「台灣大學校友文化基金會」舉辦一系列的「高教改革論壇」,前後邀請了約三十位現任或前任大學校長,擔任主持人或主講人,大家的共識是台灣高教面對最主要的兩個問題是經費短缺與教育部微管理;根據研究,公共部門教育經費占GDP比例自1990年代達5.6%高點後,即緩步下降,目前來到3.5%左右,而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成長也大幅落後GDP。在約同期,即1996年到,大學院校數目大幅增加,公部門高教經費處於捉襟見肘狀態。雪上加霜的是,教育部對大小事,施行微管理,一方面提供經費不足,一方面又讓學費凍漲多年,在這種情況下,迫使各校必須爭取教育部推動的各種政策,如南向、雙語等勞民傷財,而效用可疑政策,也影響到教學成效。大學在資源不足與法規限制下,在延攬人才與留才方面,缺乏競爭力。

這些問題困擾台灣高等教育很久,也就是大家都知道問題所在,但一直沒有辦法找到解方,在公部門能提供的經費方面,由於國防、社福與醫療等部門的競爭、要大幅增加,很不實際,因此只有寄望於高教鬆綁;因為中國官場的習俗是管理,有權便來使,而且樂此不疲,釜底抽薪之計,就是徹底改造目前教育部主管高教事務的高教司;這樣可能會引起疑慮,是大學運作不受任何監督,配套的辦法是各大學各自以適當機制
成立由具高度公信力並了解高教的社會賢達組成「監督委員會」,得以不受政治干擾,並促進性質不同的大學能有彈性選擇方向策略與方式發展,而不像目前一樣,都是「教育部大學」,綁手綁腳,無從發揮。

現在正逢總統大選熱季,「高教改革論壇」主辦單位已決定於近期邀請所有論壇主講人與主持人聚會,希望將達成的共識,做成建言,努力促使主要候選人承諾支持,希望能為高教
振興注入一劑強心針,相信這也是材料界人士所至盼的。

最後祝大會圓滿成功。學會會運昌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