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吳大猷科普獎頒獎典禮致詞
很高興來參加今天的頒獎典禮。當初承蒙基金會抬舉邀請,並未考慮自不量力的問題,而爽快答應擔任決審委員,是覺得應對科普略盡棉薄。由於我本身喜歡閱讀,尤其是科普方面的書,而送到決審的書,又都是複審專家們推薦的優良科普書,所以評審過程是一個相當愉快的經驗。
在董事長邀請函中,說明「『吳大猷科普獎』至今已邁入第十屆,這個獎項每兩年舉辦一次,主旨在於宣揚吳大猷先生推動科學教育、倡導科學風氣的精神,鼓勵兩岸及世界華人科學普及讀物的著作與翻譯。今年經過初選和複選階段,兩岸由參選的數百本書籍中各自推薦10本著作進入決選,這20本著作涵蓋了「數理科學」與「生命科學」兩大領域,包括了著作及翻譯。吳大猷先生當年對科學教育和推廣念茲在茲,對兩岸的科學人才培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吳大猷科普獎』施行至今亦已發揮了鼓勵華人科學創作、提升社會科學閱讀風氣的效果」云云。
推廣科普著作希望普及以及促進科學,而科學正是中國近兩百年來國運之決定因素。今年適逢庚子年,在前幾個庚子年,中國都發生天搖地動的事件。在三個庚子年以前,也就是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暴露了中國未趕上西方「科學革命」列車的窘態,雖然清朝許多重臣力倡「洋務運動」,「師夷之技以制夷]」,但在兩個庚子年以前,也就是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之役,顯示舉國仍尚未甦醒,效果不彰;民國初年,有識之士,提倡學習「賽先生」(Science),再加上由「庚款」補助的大批留美學生修習科學引導的風潮,留學生深造返國後雖然為國內科學奠定了良好基礎,期間再經抗日戰爭、國共戰爭、朝鮮戰爭,毛式亂政,大饑荒,到上一個庚子年,也就是公元1960年,中國科學仍遠遠落後西方;而在過去三十年,也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展現「後發先至」之勢,從客觀指標如論文發表、專利獲得看來,都已「超英趕美」;目前的庚子年,從中美處理新冠肺炎的巨大差異以及美國社會撕裂嚴重,近期內會不斷內耗情況來看,將不能排除二、三十年內中國科技超前的可能性。
今年的大疫也讓人更清楚的看到科技發展的另一面,有人把他比喻作自然的反撲;實驗科學的創始人培根的名言是:「知識就是力量」;長久以來,一般認為科學家探求到自然奧秘,促進技術發展,造福人群。但如果注意到,培根曾說:「對自然,必須在她漫步時窮追不捨,使她成為「奴隸」。她應當被「加以強制」,科學家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奧祕」。」培根的哲學直接導致了後來人與自然嚴重對立的思想,成為人為製造自然與人對立理論基礎。而影響深遠的西方哲學家巨擘如笛卡兒認為:「科學的目的在於造福人類,使人成為自然界的主人與統治者」,康德認為自然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機械唯物主義將自然看作機械,由人操控。黑格爾哲學中,自然是人的力量展現的對象。不承認自然是一個有機體,而是一部機器。再加上基督教在歐洲興起後,將古希臘與羅馬哲學中,視自然為具有內在生存發展法則的、有生命的、有機的自然的觀點,從神、人、自然一體性被神、人、自然等級秩序所取代。所以主流思想是人是自然主宰,人要支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西方對自然毫無親和之意,且有奴役、敵視之心。一方面強化加速了自然科學研究,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自然資源的枯竭,縮短了地球的壽命,尤其對自然生態的破壞。人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後,人的健康也損失無窮。最近報導,丹麥由於發現雪貂不僅會染患新冠肺炎,而且回傳回給人,決定撲殺一千七百萬隻雪貂,讓人怵目驚心。
中國文化中,對自然遠較親和,孔子說::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知者仁者都樂於山水,親和自然。同時中國文人熱愛山水,歌詠山水,中國人把天地造化稱為自然,「造」是從無到有,「化」是從有到無。中國社會在二十一世紀以前,主要處於農業時代,沒有過分利用地球資源。古代的帝王諸侯經常祭祀天地山川,這在西方上會是絕無的。在人與自然方面,是很值得以西方科技為基礎的現代科技參考的,這次參與評選略感遺憾是較少討論科技與自然相處之道的作品,而這是攸關人類生存的大問題,應當受到更多的重視。
這次決選,委員們考慮的標準是「啟發性、信(內容豐富正確)、達(表達清楚)、趣(吸引讀者、可讀性高)為標準,其中「內容正確」為入選之必要條件」。所有得獎作品都相當符合這個高標,得獎是實至名歸,在此也恭喜各位作者抱得大獎歸。
很棒的歸納及論述:
回覆刪除1840、1900、1960及2020 四個庚子都發生大事,但檢討起來也都由草原文化引起,而儒家思想敬天地講和平,就不會有利用科技奴役自然、霸凌弱國及武器無止競賽的情事發生,希望兩岸好好提倡儒家思想,並擴及歐美,現在應是為人表率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