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羅聿「在世界盡頭遇見台灣」新書發表會致詞

旅行可以增廣見聞,壯遊可以鍛鍊體魄,堅實心志,遠行則能賦予人莫大的勇氣和毅力;在地球村時代,年青人有很多機會遠行或壯遊,而羅聿同學正是極少數能把握機會,創造大多數人「心嚮往之,未能致之」抱憾之外可能的年青人。

每一年出國交換的學生很多,但羅聿是第一位到了國外還去關心當地華僑,為思鄉的遊子寫故事的清華學生。羅聿用行動表達了他對社會的關懷,也讓我們知道,原來在遙遠的國度裡,有一群和我們一樣的故鄉人。「他們的故事,是歷史的縮影,他們的無奈,是歷史的無奈」,「國籍再怎麼換,不變的是内在的中華文化,華人勤儉的精神」,感人至深。

羅聿延續著他在2010年以單車挑戰青藏高原的意志,一個人獨自騎單車跑遍了大半個瑞典,穿過廣大的森林、睡過陰森的墓地,走進了北極圈,他追逐的夢想鼓舞著我們,而他的實踐讓我們相信,一切都有可能。尤其難得的是,他捨棄挑戰青藏高原的高檔單車不用,改用一台沒有避震,通勤用的二手菜籃車,證明只要有夢,菜籃車也能帶我們走到遠方,讓美夢成真。羅聿說:「夢想在平凡裡藏著,經過偶然的觸動,才發現原來夢想就在我們身旁」。

這一趟千里尋訪的冒險旅程中,有溫馨、有孤獨和驚悚,看到羅聿一個人在荒野中淋著雨騎車,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爆胎事故,我們都忍不住為他緊張起來;看到他在北極圈的小村子裡幫助領養過臺灣孩子的瑞士婦人,我們的心都有了一份溫暖。

清華大學的教育理念是藉由充實、豐富與多元的校園生活,培養未來能活出精彩人生的清華人;校園生活廣義的說,是在校學習時期的生活,包括「走出去」的體驗;羅聿不僅坐而言,並起而行,完成了許多成年人都不能做到的壯舉;同時在瑞典「林雪平大學」交換學習之餘,能妥善規劃利用暑期時間,以單車為交通工具,獨自上路繞行大半個瑞典,親訪關懷遠居異鄉的華僑,是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具體實踐;他認為「走的越遠,看見的世界越大,走的越蒼涼,面對世界的勇氣越強」,豈是在當前流行的臉書「按一個讚」了得,而是非常值得嘉許;他能善用在大學的黃金時間,堅持「關懷世界」初衷,促成自己在見聞、體魄、心志、勇氣和毅力各方面均出類拔萃,精彩人生可期。

國立清華大學一直以來以培養關懷社會的領導人才為教育目標,也鼓勵年青人逐夢,因而有「逐夢獎學金」的設置,贊助懷抱著夢想,並且勇於實踐的學生們,多年來,協助許多清華在校生圓夢,其中有多梯次的國際志工團以及羅聿的壯遊;另一方面,境外學習經驗也是拓展開闊人生的一環,因而與多國學術單位簽訂交換生計畫,包括羅聿所參與的與瑞典「林雪平大學」交換生計畫,讓同學們有機會在不同風土民情的學習環境有所體驗,加強外語能力,從事國民外交,培養國際觀,以冀在全球化時代,為個人與社會積聚競爭力。


去年在分批與清華課外活動表現優異同學座談之時,了解羅聿曾去非洲當國際志工一個月以及與朋友以單車挑戰青藏高原的壯舉,換取「千金難買」的經驗,今年又欣見他在課餘以單車繞行大半個瑞典關心當地華僑,「騎單車去找華僑」,為他們寫故事出書;誠如羅聿在自序中所說,這是清華出版社第一次為學生出書,這本書是很多夢想的結合;希望羅聿的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年輕人,讓我們的社會上,多一點這樣溫馨的故事,也祝福羅聿再接再厲,再創驚奇。

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令人敬重與懷念的曾德霖教授

三年前的二月一日,在我就任校長職務的當天下午,曾安排時間到清華西院宿舍探訪曾德霖教授,不僅因為曾教授是清華資深優良教授,而且是因為曾教授與我長達四十餘年的情誼。
曾德霖教授是我大姐夫蔡先實博士在清華擔任講師時的同事,所以我在高中時代就曾聽過「曾德霖」大名,1964年曾教授被清大推薦到美國密西根大學核工系攻讀博士學位,又成為我大姐夫的同門師弟,關係非比尋常,他以三年取得博士學位後,隨即返回核工系任教,但兩人一直保持密切聯絡;1977年我決定到清華任教,曾教授曾趁到美國洛杉磯之便,與我小聚數日,暢談清華的生態與未來展望,對我未來在清華三十幾年的教研生涯,做了最佳的指引。
回到清華後,除了逢年過節與曾教授互訪相聚外,在學校常有機會在各種會議中碰面;在不同場合中,曾教授總是以和藹可親的態度,侃侃而談,清晰表達看法,充滿睿智,使人在敬重之外,也深慶清華有老成持重、專心致力奉獻學校的前輩;另一方面,也逐漸了解曾教授對清華核能科技發展的長足貢獻;1958年曾德霖教授被選拔赴美受訓時,梅貽琦校長正好在美國洽談採購原子爐的相關事宜,根據梅校長日記,318日與曾教授首次會面並同至鄧昌黎院士家用餐,319日與曾教授在阿崗研究所談頗久,次日又在鄧昌黎院士家與曾教授等會談;後來據知梅校長邀請他回國後到清華服務,於是曾德霖教授與其他受訓學員從國際核子科學工程學院結訓返國後,便前來草創初期的清大,親自參與清華原子爐的安裝與建造工程,從此在清大致力於國內核子工程教育、推動核能安全、輻射安全,時間長達四十多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適逢梅校長逝世五十周年,鄧昌黎院士應邀到校參加紀念會,共同緬懷當年梅校長在其寓所往事,只遺憾曾教授因健康因素,已無法與會。
由於清華在台灣是長期而唯一的培育核能科技人才與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術機構,在校內外核工系與原科中心也因為其獨特性,在校內各種會議以及校外各部會機構連繫中,比其他領域多了許多溝通說明的工作;在台灣核工界一方面受限於客觀情勢,無法從事敏感科技研發,另一方面又身繫支撐台灣發展核能科技重任情況下,曾德霖教授以其資望與能力,發揮了調和鼎鼐的力量,功不可沒。1990年曾教授退休後,還持續致力於推動輻射防護工作,擔任中華民國輻射防護協會的首任理事長,並曾連任二次,協助政府及民間提昇輻射防護的專業知識及技術,促進公眾與環境的輻射安全,並致力於輻射防護人員的訓練,提升輻射防護安全。退而不休,奉獻社會,為核能科技發展奔走,維持一貫的戮力為公的風範;在這段期間,好幾次我在上班途中,見到曾教授拿著公事包,若有所思地到校門口搭車,有時也會在校園散步時相遇,他的親切誠懇的態度與爽朗的笑容,是從不改變而讓人永遠懷念的。

近年來,曾教授因年邁體力漸衰,先是看到他散步須人扶持,繼而逐漸失智,我去探望他時,他仍與往常一樣,展現親切的笑容,並能清楚對話,但顯然無法相認,令人唏噓不已;如今曾教授與親友們已天人相隔,但奉獻清華四十餘年,貢獻良多,將為清華人永久懷念,過人的謙謙君子風範將長留人間。

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2013年高中教師清華營致詞

首先歡迎各位高中老師來參加「高中教師清華營」,各位老師犧牲寒假到清華來,當然是有所為而來,一部份是對清華的好奇心,一部份也是希望進一步了解清華,對所培育的學子能提供適當指導。至於清華為什麼辦高中教師營,當然也是有所圖謀;每個學校都希望招收到優秀學生,透過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力的老師可能是最有效的辦法,俗話說:「跑了和尚跑不了菩薩」,如果把高中比作寺廟,學生來來去去,像是和尚,老師則是常駐菩薩,拜了一次菩薩,效果可以很綿長。
據了解在開幕式後,教務長有長達一小時的學校介紹,所以我嘗試講述一些預料不會與教務長重複的清華故事;百年清華肇因於美國國會於1908年通過老羅斯福總統提出的將美國多要的庚子賠款歸還中國法案,並指定歸還款項用於培育高等教育人才;原來庚子拳亂導致辛丑和約,美國後來發現當初索賠而得到的賠償過高,事為當年清廷駐美公使梁誠得知,乃積極運作使美國退還多要的庚子賠款,中間的插曲是時任總理大臣的袁世凱原擬將該款用於「建設東北」,但梁誠抗命並成功聯同當時美國駐華大使柔克義使通過法案,指定退還款項作為教育之用;清廷據以自1909年起,在全國招考優異學子,連續三屆,共錄取180人,直接送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是為「清華直接留美生」,包括後來擔任清華校長二十四年之久的梅貽琦、胡適、趙元任諸先生;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署理留學生出國的大臣張之洞主張選送的學生要具備深厚的國學根基,而後來這些直接留美生學成返國後,許多成為各行業的領袖,與他們具有卓越識見與善於表達應有密切關係;滿清政府在辦理「直接留美班」時,由於實務需要,在北京「清華園」成立「清華學堂」,民國後,改稱「清華學校」,招收學生在清華完成約當高中畢業程度學業,再直接插入美國大學一、二年級,成為「留美預備學校,」初期洋化甚深,1912年教員30人中,美籍教習有19位,1918年教員49人中,美籍尚有25人占多數,同時廣用洋課本,並推動說洋文,廣建美式硬體措施,另受外交部管轄,美國公使館也參與董事會的運作;英國哲學家羅素1920年到中國講學後,曾寫下他對清華的印象:「到了清華園,一個英國客就感到彷彿在美國一樣」,可見當時清華是高度國際化的學校,而在1925年改制成立大學部後,師資也始終以留學生為主幹。
新竹清華大學是曾在北京清華擔任十八年校長的梅貽琦校長於1956年創建,最初選擇代表未來的核能科技發展,設立原子科學研究所,後來陸續成立數學、化學與物理研究所,1964年成立大學部, 1972年成立工學院,1984年成立人文社會學院, 1992年成立生命科學院,2000年成立科技管理學院,目前是一包含七學院與一共同教育委員會的綜合大學;清大在台建校後,在政府與庚款基金支持下,較具優勢積極延攬留美學人返國任教,有「人才集中地」的聲譽,無疑的擁有全台最優秀的師資,可喜的是這項傳統一直維持到現在;如放眼目前國內最重要的學術獎項,舉凡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育部國家講座、學術獎以及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清大教師得獎比例必然居冠,並常遠高過他校;去年「科學人」雜誌評選2012年台灣十大科技突破,清大工作即占五項,可見一斑。

限於時間,今天我對清大初步介紹就在此打住;最後我要邀請大家,這幾天一定要到校園中「梅園」一遊:「梅園」是為紀念兩岸清華永久校長梅貽琦先生而設立的,位於梅校長陵墓旁,遍植梅花,是當年任職國防部副部長的蔣經國先生授意榮工處處長嚴孝章自嘉義梅山移植而來,目前已開始綻放,美不勝收;同時今年清華南校區新闢山櫻花林也開始盛開,是水木清華最新一景,請大家也不要錯過這「賞心悅目」的大好時機。最後希望各位老師參加清華營會覺得賓至如歸、不虛此行,祝大家新春快樂。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102年第一梯次退休人員茶會致詞

今天是以非常不捨的心情來參加退休人員茶會,許多屆退同仁是多年老友,尤其還有兩位是住同棟公教住宅的鄰居,而其他同仁最少也在清華服務二十幾年,貢獻良多;唐朝初年大詩人高適曾有贈別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大家為清華奉獻多年,讓清華成為「台灣頂尖,世界一流,」走到外面,以共同打造清華品牌人員身份,必然受人高度尊重,清華也永遠感謝與懷念你們。
唐朝時「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曾在致其親侄十二郎書有云:「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隔年十二郎去世,他在祭文中說自己「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今天即使屆齡退休同仁,都有健朗的身體,大家多年保養有成,是很值得欣喜的;最近讀到的「六十而不惑」一文,將孔子「四十而不惑」延後了二十年,反應現代人較為長壽,但在一般世俗眼光中,六十歲已算步入老年;有人說「生是既然,老是自然」,這是亙古已然,是所有人的宿命,因而生而為人,就應該順其自然;美國科學院彙刊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中近期刊載UCLA學者 Shelley Taylor等研究報告,由掃描腦部發出訊號是推斷出老年人比較信任人,呼應所謂正向效應 (positivity effect,也就是老年人整體而言比年青人快樂,這是好消息,但由於警戒心較低,對騙徒格外小心,研究者給人的勸告是:「不要立刻答應人家的要求,先與近親好友商議再說」,可供大家參考。
去年有國內大報與知名企業聯手選出年度代表字為「憂」,某種程度反應社會大眾的心情;最近幾個月來,由於勞保基金可能破產,引發對各種退撫基金的檢視,影響到退休人員年終慰問金發放,再延燒到國營事業績效獎金;如看一三年的政府預算書中央政府總預算約一兆九四四六億元,高達六九.五%,是動彈不得的政府法律義務必須的支出;支出金額前三名分別是社福支出、人事費、教育科學文化經費,各佔總支出約二二.六%、二一.五%、一八.五%;台灣的社福支出卻有高達八八.九五%,是政府依法必須支付項目,且大部份用於補貼社會保險,以及現金津貼;未來在政府財政無力提振下,各種退撫基金只有往投入多、領的少與/或領的遲方向發展,這一方面牽涉到民主時代的正義問題,更深層的是民主問題。
台灣自解嚴後,正式進入民主時代,釋放各種社會力量,朝野政黨在選票考量下,競相加碼,舉凡勞基法修正、無預存的年金的推出與加碼、普設大學、科學園區、興建各種蚊子館等,將以往積存老本揮霍殆盡,再遭遇人口老化、少子化、經濟轉型不順、社會難聚共識等多重衝擊,整個社會以二十世紀的思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怎不教人憂心?
民主對中國來說是新奇的事務,歷史上雖有「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君輕民貴」等說法,但還是認為君有天命,並無民治思想;民國以來,我國長期處於無民主政府時代;在中國現代化運動中,如五四運動,提倡「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即「民主」與「科學」,不幸在約一百年後來看都不十分成功。
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毓生在約三十年前發表的「論民主與法治的關係」一文中,首先揭櫫中國原本沒有主權在民的民主觀念,在民有民治民享三大概念中,頂多只重視民享;現世大家已看出民主制度不是最有效率的制度,但它是解決衝突最平和、保障自由、給予大眾公共教育的機會,是所有不完善的制度中,最能照顧所有人福祉而必須珍惜保衛的制度;但民主制度面臨社會、文化、政治的挑戰,在社會方面,民眾有「自主的權利」,但往往欠缺「自主的能力」,由於傾向棄絕家庭、學校、社會典範,父母、教會以及其他傳統權威皆不再可信,但自己必須有所根據才能做決定,但個人發想構思能力有限,根基不固,容易受流行風尚影響,造成民粹當道;民主是獲致自由的手段,如以民主為基調,最容易一窩蜂、趕時髦,接受同儕壓力,也最不容易養成獨立性;在文化方面民主重平等,傾向重量不重質;最須讓人警惕的是可能流於極權政治(totalitarianism),極權不同於集權(authoritarianism),如暴君、獨裁政治,政治力量控制擴及於文化、藝術及社會上一切行為;如納粹德國,希特勒當年是靠選舉勝利奪得政權,在民智相對較開通的德國,仍能翻雲覆雨,造成人類浩劫;實行極權主義的人,常自認站在公理正義一邊,論述高人一等,要別人凡事都聽他的,與民主背道而馳,不能不讓人引以為戒。
在中國現代化努力中,科學似較民主成功,從華人在世界科學界的卓越表現,到台灣科技產業的長足發展,在科學方面似有可喜的進步;另一方面,民主不夠成熟,可能也與科學未能內化有關;科學精神是「驗偽不驗實」,科學的進展常代表以往學說的推翻或修正;現代科學以實驗為基礎,石破天驚的牛頓力學,也必須要接受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修正,許多科學家的共同體驗是習以為常的概念必須修正時,常是科學往前邁一大步的時刻;在納粹德國時期,由於愛因斯坦是猶太人,德國學界曾發起「百人反相對論」連署,愛因斯坦回應說:「如果相對論是錯的,一個人能提出反證就夠了,」這是科學的真義;但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常見各種訴求,先假設己方意見代表公理正義,要求對方照單全收,否則抗爭到底,難怪衝突不斷,而多數時候於解決問題無補;民主貴在「服從多數,尊重少數,」每個人都有權發表自己意見,但不能強求別人一定要同意自己意見,如果連「尊重多數」都做不到,有何民主可言?
何謂公理正義,是很值得深思的問題,最近應邀訪台的哈佛大學教授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一書中,有很深刻的闡述,尤其可貴的是拋出許多與正義有關議題,反覆思辨,讓人見識到南宋理學家呂祖謙所云「理未易察」,須要多方思考辯解,是民主社會大眾應有的素養。
今天在大家退休日,談到民主,一方面是有感而發,一方面也想借助諸位,在淡出專業工作之餘,能對台灣未來發展至關緊要的民主問題,多所思辨,共同為深化民主努力,對社會大眾產生正面影響力。

最後我想藉「六十而不惑」一文要點與各位同仁分享:「人生不滿百,常有千古憂,退休後的歲月裡,名利都不如健康重要,從此不必太節省,該花的錢要花,該享受的要享受,該捐助的要捐助,「兒孫自有兒孫福」,考慮太多,使「能者失志、愚者更愚」;要和別人比誰活得更愉快、健康、長壽!你無力改變的事,就不必太操心,因為操心也無用,反而影響了自己的健康;幸福靠自己努力創造,快樂要千方百計去尋找,只要心境好,每天想愉快的事,做愉快的事,自己找樂趣,就能天天都過得高興;這也是我對大家的祝福。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102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人才培育國際佈局分組討論引言



很榮幸擔任本會議「人才培育 國際佈局」分組討論引言人,如果先就主題破題來看可以有兩重意義,一是指招攬國際人才加以培育,另一是在培育人才時注意國際佈局,兩者習習相關,但不相同。

這兩重議題都與「大學國際化」有關;國際化指一國能融入國際社會,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各界如教育、學術、產業、商務、文化、藝術等行業溝通往來,執行業務,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增進相互了解,圖謀解決共同問題,參訪旅遊,從事國民外交,吸引國際人才、資金、旅遊觀光等;在全球化時代,大學不管在教學、研究、服務方面都很明顯的可透過國際合作達到提升並與國際接軌的目的;同時外籍教師的延攬與僑外學生的招收,得以豐富校園生態,教育內容,另外學生境外經驗,都得以培養國際視野,增進學生外語能力、跨文化認知能力與開放心態,關心全球議題,輔導國際認證,具備全球移動能力,以為未來面對全球化經濟的準備;近年來歐美與東亞先進國家一流大學無不積極推動國際化,可見各大學都體認國際化對大學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大學也是推動國際化的人才庫與基地,負有相當的社會責任,積極進行國際交流。

大學國際化不僅是提升水準的關鍵,而且是全球化時代大學的社會責任,但要發揮最大功能,須要多方努力,在具有彈性以及必要配套措施下,發揮特色; 清華大學是在一百年前,以美國退還多要的庚子賠款建立的,除在早期招收全國優秀學子,直接到美國受高等教育外,1912年起,並招收學生在清華完成約當高中畢業程度學業,再直接插入美國大學一、二年級,成為「留美預備學校,」初期洋化甚深,1912年教員30人中,美籍教習有19位,1918年教員49人中,美籍尚有25人占多數,同時廣用洋課本,並推動說洋文,廣建美式硬體措施,另受外交部管轄,美國公使館也參與董事會的運作;英國哲學家羅素1920年到中國講學後,曾寫下他對清華的印象:「到了清華園,一個英國客就感到彷彿在美國一樣」,可見當時清華是高度國際化的學校,而在改制大學後,師資也始終以留學生為主幹。新竹清華大學是曾在北京清華擔任十八年校長的梅貽琦校長於1956年創建,最初選擇代表未來的核能科技發展,在政府與庚款基金支持下,積極延攬留美學人返國任教,至今教師中有國外博士學位者仍占絕大多數,除承先啟後外,也為推動國際化奠定良好基礎。

放眼目前國內大學,國際化的程度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如以國際化指標來看,現況是

一、師資與出國留學:台灣在一九九零年代以前,學子大批出國留學,留學除學習外,對不同文化的了解藉較長期的「身歷其境」,要比一般交流深刻的多,許多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在大學任教,因此至少在頂尖大學,教師為「國外博士」的比例很高,可謂具備推動國際化基本條件,但近年來,留學風氣低落,須設法有效提高學子留學意願,才不致逐漸喪失大學國際化優勢;另一方面,鼓勵獲得國內博士教師出國進修,補實境外經驗,也是各大學可努力的方向,

二、招攬人才:非台灣出生教授比率低,僑外生比率低,僑外生程度不高,這些與整體環境有關;台灣外語環境不夠友善,會計制度僵化,甚至讓專心從事研究工作的教授「以身涉法」,如果與國外同儕以一樣方式從事研究,報銷經費,在國外可心安理得,回到國內則導致寢食難安,必須儘速自制度面改善,如不妥善處理,如何吸引優秀人才?另外,國內薪資待遇逐漸喪失競爭力,相關單位提出的一些措施,雖有幫助,但無以大幅改善;僑外生的存在,對本國學生的國際化會很有幫助,吸引優秀的僑外生,提供獎學金或較豐厚的研究助理津貼甚至足以繳交學雜費與生活的打工機會很關鍵,這在早期台灣經濟尚未發達時,是優秀學子得以大批留學美國的主要因素,經濟因素自然會相當程度影響開發中國家學子到台灣留學的意願,培育出的優秀人才理當優先留用,但反而處處受到各種規章限制;對另一方面,招收僑外生,其專業水準有一定程度是起碼條件,因此教育部鬆綁也很重要,為達成指標,要求大學增收水準低落的僑外生,只會浪費已經非常緊縮的寶貴資源,

三、國內學生培育:外籍教師的延攬與僑外學生的招收,得以豐富校園生態,教育內容,另外學生境外經驗,都得以培養國際視野,增進學生外語能力、跨文化認知能力與開放心態,培養學生關心全球議題,輔導國際認證,具備全球移動能力,並為未來面對全球化經濟的準備;同時藉與有不同文化背景與訓練的僑外學生共同相處經驗與工作,提升研究與學習品質,並廣結人脈;國內近年來,大眾習以「向內看」,往往昧於國際大勢所趨,國際化更為重要與迫切,

四、學術交流:參加或舉辦國際會議,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參與編務,在國際性學會或協會擔任組織行政工作,與外國學術單位在教學、研究以及產業研發合作,交換生與暑期實習;在合作教學、研究上,校際之間簽署合作協議只是第一步,要落實必須從系所中心或教師推動,所謂「由下而上」(bottom-up)機制,學校則在措施與經費上扮演促成者(facilitator)角色;近年來,國科會推動之「龍門」計畫鼓勵國內外團隊合作、「拋光」計畫鼓勵參與國際性學會或協會組織行政工作以及國際期刊編務,中加、中法等各項聯合研發計畫,已初見功效,

五、非學術交流:國際志工,「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 活動,如保育專家珍古德 (Jane Goodall) 女士啟動的根與芽計畫(roots and shoots),為目前最具影響的面向青少年的環境教育項目之一。特定議題國際會議,如全球氣候變遷會議;模擬聯合國,台灣自喪失在聯合國席位後,參加國際組織活動機會受到嚴重壓縮,人才面臨斷層,以參與模擬聯合國等方式獲取實務經驗也不失為儲備人才機會。

以清華大學與印度長達三十年的學術交流,可以窺見「人才培育 國際佈局」一角;

清華大學與印度有相當的淵源,我國在印度獨立後駐印第一任也是唯一的正銜大使羅家倫先生曾任清華大學校長,抗戰期間率軍駐印名將孫立人將軍也是清華人,清華大學早在約三十年前即開始招收印度籍學生;101學年度印度籍學生共94名佔我校國際學生人數之冠,另校內尚有印度籍博士後研究員26名;全臺四百餘印度籍學位生中,近四分之一選擇本校就讀。民國98年本校實施「國立清華大學印度籍學生實習推動計畫作業要點」,提供與本校簽約印度姐妹校之大學部大三以上或研究所印度籍學生申請校內實習機會,與本校師生及其它國際學生交流,以促進國際人才合作,並有助於建立本校國際化生活環境及推動國際化相關業務。

    Diwali ( 亦稱 Deepavali 中文譯為『排撜節』或『 光明節』 )重要程度相當印度教徒之新年。校自民國96年起由校方補助印度學生舉辦Diwali節慶活動,於活動經費、場地商借及貴賓邀請等皆不遺餘力,展現本校對其風俗文化之重視與關懷;校學生舉辦之Diwali活動規模逐年擴大,(101)年度Diwali活動於1110日晚間舉行,參加人數超過500人,盛況空前。

    本校多年來耕耘與印度之交流合作,先後與印度頂尖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包括印度科學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IISc)、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lhi)、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德里大學 (University of Delhi)、安娜大學 (Anna University)、國立伊斯蘭大學 (Jamia Millia IslamiaJMI)、亞米堤大學 (Amity University),並展開具體交流措施,互相派遣實習生等。民國1019月更與印度排名首屈一指之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JNU)簽訂姊妹校合約,為我國第一所與其簽訂姊妹校合作備忘錄之大學。

清華大學積極強化與印度之往來,無論是與印度的合作規模或是交流品質,均為國內所有大專院校與學術機構之首,具有紮實基礎;加以我國和印度貿易量急速成長,華語成為不可或缺工具,教育部吳前清基部長於去年參訪印度時,印度人力資源部長提出1萬名華語教師的需求;印度大學協會 (Association of Indian Universities, AIU) 亦於2010年召開理事會,決議全面承認臺灣大學學歷,顯示其對臺灣教育的信心。因此自民國100年起,教育部大力支持本校於印度設立「印度臺灣教育中心」,開設華語課程、教授正體中文及協助招收優秀印度籍學生來臺並配合推動臺印文教交流。經印度-臺北協會羅國棟會長推動,民國1008月於印度哈雅納省(Haryana)金德爾全球大學  (O. 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 JGU) 設立全南亞地區的第一座臺灣教育中心;100學年度共約40人取得完整華語課程修業證書,101年度學生人數成長至80人。民國1001111日與印度新德里之亞米堤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並由教育部林次長聰明主持,駐印度新德里代表處翁代表文祺見證揭幕儀式。自今(101)年開設華語課程以來,修課人數已近140人。今(101)8月與印度國立JMI大學簽訂合約,於11月份自臺灣派遣兩名華語教師至該校,預計明年1月正式開課;該校獲得印度政府人力資源部經費,由印方負擔大部分華語教師薪資。印度對華語學習的高度需求可見一斑。另正與位於清奈Sri Ramaswamy Memorial University (SRM) 以及位於瑪尼帕爾 (Manipal) Manipal University洽談中。

在其他活動方面本校還主辦「印度臺灣高等教育展」邀請國內優秀15所公私立大專院校、中央研究院與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共同赴印招收優秀學生/人才來臺就讀/就業。此為多年來產、學首次於印度展開如此大規模之合作;推動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配合駐印度新德里代表處文化組推動華語文能力測驗,去(101)11月首次於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亞米堤大學及尼赫魯大學舉行預試,以上皆為本校TEC合作學校或姊妹校。

印度為臺灣近期經略全球最重要的據點之一,其崛起之新興勢力須加正覷,在本校與印度學術交流與招攬人才的良好基礎上,目前正積極規劃設置「印度研究中心」;除深化學術交流外,由於本校鄰近科學園區,與園區具有良好產學合作經驗及關係;並掌握產業界脈動,瞭解產業界對印度人才之需求,有多位著名企業人士對本校籌設印度研究中心表示肯定,認為符合產業界需求,未來將積極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