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來參加中央大學的新任校長就職典禮。尤其在周景陽校長十二年卓越領導後,又由學經歷均極為優異,行政經驗豐富的蕭述三校長接任,將可延續中央大學多年來蒸蒸日上的佳績, 更上層樓。
我與中央大學結緣,是在十七年前擔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時,差不多每個月都要到中大「國鼎樓」來參加劉兆漢總校長召開的行政會議,後來我到國科會任職,再回到清華大學擔任校長,恰巧接任我在國科會職務的是周景陽校長,而周校長也於一年後來到中央大學擔任校長。同時我在約五年前開始擔任「台灣聯大」總校長,而中央大學是自創始至今堅實的成員,互動非常多,相當有緣。
我在約十一年前卸任清華大學校長,在交接典禮前不久,剛好參加每年由教育部主辦的大學校長會議,在會中我有機會發表感言,當時我表示依依不捨,這讓許多以為我會說「脫離苦海」的校長們感到驚訝。事實上,當校長有苦有樂,但整體來說,是樂大於苦,這點應該是頗能鼓舞新任校長的。
去年八月前,港科大創校學術副校長錢致榕出版《敢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書中提到「教育部把大學校長綁得緊緊的,使很多大學校長們變成無奈的教育官僚。」這是台灣所有大學校長的苦,在有限資源下,無從充分發揮創意。在十一年前我卸任清大校長的時候,在大學校長會議談到的問題,許多至今還在討論,光是二十年凍漲學費的問題,就一直沒有解決。
另一方面,擔任歷史名校的校長,雖是很大的挑戰與責任,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能接觸到各層面的人與事,在很多影響學校發展的重大事務上是決策者,同時很多好的想法,把握機會,也有可以實現的可能,做出很大的貢獻,這是我要祝福蕭校長的。
今天的典禮是在羅家倫講堂舉行,羅校長先在 1928-1930 年北京清華擔任校長兩年,不久後。即到中央大學在1932-1941年間擔任十年校長,期間曾使中大在抗戰期間西遷重慶,當時一校的經費,相當於北京、清華、交通、浙江四校的總和。抗戰初期的全國大學名校「聯考」統一招生中,全國三分之二考生將國立中央大學做為第一志願填報之,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學。同時他還曾擔任政治大學的前身「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與代校長,所以他曾是「台灣聯大」四校中三校的校長或代校長,也與交通大學建校的籌備處主任凌鴻勛有很深的交情。頗具傳奇性,也可見四校的淵源深厚。
在此特別預告並邀請大家的是「台灣聯大」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將於今年五月九日在清華大學舉辦一整天的「羅家倫先生紀念會」,日期的選定部分原因是的是,「台灣聯大」四校的校慶日都落在每年的四月或五月。另一方面,羅校長在清華校長任內一手促成從庚子賠款衍生而來的「清華基金」由「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所以研討會將由兩個單位合辦,敬請大家屆時光臨,共襄盛舉。
另一方面,我要藉此機會感謝中大校方與同仁歷年來對「台灣聯大」積極主動的支持,主辦「第一屆台灣聯大運動會」以及各項校際活動,讓「台灣聯大」能在「整合,卓越。提升」宗旨下,發揮功能,中大的貢獻,功不可沒。
最後,敬祝中央大學校運昌隆,大家健康順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