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退聯會梅園快閃活動: 潔白芬芳

 退聯會梅園快閃活動: 潔白芬芳


清華賞梅趣

梅園快閃活動 (陶雨台空拍)

今天退聯會辦理梅園快閃活動,總幹事希望我擔任導覽,因為我對梅園略知一二,自然義不容辭。

事實上我歷年來寫了不少有關梅園的文章,包括「梅園二三事」、「梅園二三事」等,刊載於本人《清華一百問》部落格,並收錄於拙著《水清木華 - 清華的故事》中。

在王俊秀教授去年出版新書《新竹清華園內歷史現場》中,曾敘述清華園曾為鹿場,所以在附近赤土崎公園才有名家楊英風的雕塑「梅花鹿」;梅園一帶在日據時代為高爾夫球場,曾為梅校長相中,做為校長宿舍建地,不意後來成為他的墓地。

「梅園」早已是清華的景點,每年一、二月間梅花怒放清香飄送,「賞梅」遊人如織。由於「梅園」依傍「兩岸清華永久校長」 梅貽琦陵墓,種有一大片梅樹紀念梅校長,所以取名「梅園」,更具感恩追思意義。

梅校長於在1962年5月19日於台大醫院過世,陵墓選址工作由治喪委員會以及梅夫人共同進行。墓園藍圖是由華泰建築師、清華校友張昌華設計,得到梅夫人核定,7月28日破土動工,11月18日安葬。據原工務處主任、教務長朱樹恭回憶,曾建議將墓園設在原子爐附近,因梅夫人認為該地風大而作罷。

在選址時,整片山頭都是相思林,沒有正式的道路,只有小徑。「梅園」的整理與開拓大約經過五、六年以上的時間,才有今天的樣貌,及包括梅貽琦墓地、梅林、月涵亭、梅亭等景觀,人文與自然景觀在此水乳交融。值得一提的是,「梅校長墓園」、「月涵亭」與「梅亭」都是清華校友 (1929級),華泰建築事務所張昌華先生設計的。

梅園從入口起,最主要的景點有:

一、「梅園」石碑
梅園入口處豎立著一塊石碑,上刻「梅園」二字,下方有于右任的落款。于右任人稱于右老,美髯公,曾任監察院長。他精於書法,尤擅草書,他在北投的避暑別館就叫「梅庭」,可能也是「愛梅人」。

二、梅樹
「梅園」從低處向上攀登之時,兩旁坡地種滿梅樹。據曾任清華工務處主任與教務長朱樹恭口述歷史: 「梅園」本植桃樹,到長出桃子,才知道誤植,改種梅樹。民俗認為墓地不能種桃樹,否則將來女兒要出事。某年大約是靠近梅校長忌日的時候,時任國防部長的蔣經國先生到梅校長的墓前致敬,了解狀況後,設法自嘉義梅山移植百餘棵梅樹。目前「梅園」兩側約各有一百株梅樹。

梅樹壽命約僅 60至 100年,「梅園」高齡梅樹有部分遭受白蟻蛀蝕,2016年12月清華核工系89級校友吳佳懋捐贈 100棵梅樹苗,並舉辦「梅樹清香,樹造新葉」植樹活動,在空曠處種植新的梅樹苗,讓「梅園」在加入新梅之後生態更健康,生生不息。

三、柏油路與龍柏
民國六十五年,國防部長蔣經國先生到梅園拜訪,當時正好雨後,吉普車開上來,整車都是泥巴。事後蔣經國先生調動工兵鋪設到梅園的柏油路,也順便整理了梅園入口右側靠山的地段,即今天的田徑場。

「梅園」現除梅花外,在柏油路兩側,以及陵墓四周,種有超過百株龍柏,終年鬱鬱蔥蔥,同時廣植杜鵑花,每逢三、四月,各色杜鵑花綻放,甚是美麗。

四、「梅亭」
「梅亭」位於梅校長陵墓左前方坡崁下,為清華 1918與 1938級校友捐建,而於 1968年 4月建成。混凝土薄殼結構呈近雙曲或拋物線幾何形狀,加以鉸鏈接地面。因其形似飛機雙翼起飛,故又名「機亭」,為供人休憩的涼亭。「梅亭」中的大理石桌椅為1970級校友捐贈。亭簷內側並有知名書法與篆刻大家王壯為所題「梅亭」二字。

素有「業界祖師」之稱的張昌華,1999年獲頒第一屆遠東建築設計獎特別獎,獲獎專輯中即介紹其所設計的「清華體育館」與「梅亭」,應是台灣首次使用雙曲面薄殼樣式的案例。「梅亭」先於「清華體育館」完工,更富初試啼聲的實驗性。跳脫傳統園林中廊亭樣式,而由極簡樸實卻又大膽創新的風格融於環境中。

五、陵墓
陵墓的設計是方塊造型,線條筆直簡單,沒有弧形或圓形的花俏,代表著梅校長的正直樸實。陵墓面積寬廣,代表著梅校長恢弘的氣度,陵墓位於全校最高處,俯視全校,遠眺新竹海天一片,代表著梅校長寬廣的視野,在這裡令人肅穆起敬。

墓碑刻寫當時總統蔣介石輓詞「勳昭作育」,棺木覆石上由清華前校長羅家倫題寫「梅校長貽琦博士之墓」,另有刻寫「政府褒揚令」以及蔣夢麟寫的碑文(丁治磐書)。

梅校長的陵墓是真人塚,而非傳說中的衣冠塚。其中墓穴有兩個,一個原為給梅夫人身後用。但安葬的時候,梅夫人堅決表示,不需如此安排,所以將校長靈柩安置在墓穴中央。

由於對梅校長的感念,不時有故人到墓前祭拜。近年來,每年有兩次由學校發動的「祭梅」活動,一在新生入學時,各學院新生由院長率領祭拜,另一是在「梅竹賽」前,由校長主祭,校隊教練與學生陪祭,以激勵士氣﹔同時在北京清華校長或梅校長親人 (如梅校長親侄及梅貽寶校友哲嗣梅祖麟院士) 來訪時,也會由校方安排陪同致祭。

六、「月涵亭」
梅校長的陵墓右側,建有「月涵亭」,以梅校長字月涵命名。由前燕京大學校長、1922級校友梅貽寶先生為紀念其胞兄梅貽琦校長逝世15周年捐建,完工於 1978年 4月,並由梅貽寶先生題詞,以隸書鐫刻,敘述對胞兄孺慕之情。亭中地板刻有清華大學校徽,亭身為環狀圓形,共有12道出口,其特殊的多邊形設計能產生強烈的迴音,因此又名「迴音亭」。對此,《清華雙周刊》195集記載﹕「有人曾說,這正代表梅校長生前的諄諄善誘,仍將迴音不止」。四周綠樹環繞,顯得格外清幽。

關於「梅園」的傳說,在學生中流傳較廣的,最主要有三種﹕
一、情侶不能來這裡,因為會 「沒緣」 ……很多人採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態度,以免情斷「梅園」,

二、在梅校長棺木覆石上或「梅亭」上跳一跳,會有「二一」(二分之一不及格)的報應,可能有相當嚇阻力,

三、看到「阿飄」的靈異傳說,如果對梅校長的高風亮節略有了解,或可坦然相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