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新書發表會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新書發表會

四美具,二難並

講述清華故事

勝友如雲

清華百年校史波瀾壯闊

拋磚引玉

無心插柳,水到渠成

取之於清華,用之於清華

美聲詠讚

三個第一

聯華電子與清華關係密切

人生三境界

時報文化挑戰很大

群賢畢至

很歡迎並感謝大家來參加今天的新書發表會,尤其冒著染疫與地震的風險,隆情高誼十足感心唐朝大文學家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四美具,二難並」,正是今天的盛會寫照。二難一般是指賢主、嘉賓,今天的賢主是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校友總會與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嘉賓就是各位貴賓,群賢畢至,賓主盡歡。四美通常是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今天秋高氣爽,風和日麗名人堂為清華園美景所環繞,「勝友如雲,高朋滿座」,是真正的賞心、樂事。

談撰寫歷程,可以
「無心插柳,水到渠成」形容我與清華有很深的淵源,從1977年到清華任教,至今已達45年,加上小學念清華附小,家住清華緊鄰光明新村,中學上下學時幾乎每天步行或騎車穿過清華校園,緣分非淺;同時有機會在清華擔任系主任、院長與校長,對學校事務接觸較多;尤其在擔任校長期間,多有機會向教職同仁與學生講述清華校史典故、故事與軼事,基於個人對歷史的興趣,2014年卸任後,在網路上闢建一個「清華一百問」部落格,梳理與清華有關之各種典故、事件與趣聞,到2020年初,已累積到相當數量,又適逢對清華意義重大的庚子年,鑑於現今在台灣關於清華的撰述較少,特別是缺乏以新竹清華人觀點,來講述清華故事,決定嘗試整理增補部落格文章集結成書由於當時新冠疫情漸劇,許多活動取消或延後,反而多出一些時間,可謂臨門一腳在黃鈴棋小姐專業協助下,得以較專注進行文稿最後增補編修工作,於2020年6月順利出版「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一書。

清華大學百年校史,波瀾壯闊,在民國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是一本大書,值得大家多多翻閱,尤其是清華人應知清華事,剛才司儀提到: 「沒有紀錄,就等於沒有發生」是非常貼切的。很多重要事蹟,往往沒有記述,隨當事人凋零而隨風而逝,就等於沒有發生,我個人認識幾位清華的活字典,如洪同前學務長與總務長、前教務長朱樹恭以及清華建築第一人張昌華均未見較完整撰述問世,甚為遺憾。

本書出版也希望拋磚引玉,與同仁們一起努力,共同為清華校史,增添璀璨篇章;近年來也喜見許多同仁在共說清華故事方面的產出,如今天在場的謝小芩教授在2017年出版《清華外交學人小傳》,楊儒賓教授在新著《多少蓬萊舊事》對清華人梁啟超、王國維、孫立人、殷海光等有所刻劃,王俊秀教授新作清華人的歷史現場即將出版,也非常盼望蔡英俊與張永堂教授策畫與進行已久的人文社會學院口述歷史能早日完成等

原版書發行以來,雖廣受校友歡迎,但宥於廣宣與通路,未能廣泛接觸一般民眾,特別是莘莘學子,略感遺憾,很有緣的是在五月中由通識中心主辦的一次紀念梅貽琦校長活動中,結識國內主要出版業者之一「時報文化出版」的趙政岷董事長,相談之下,促成了「增訂版」的出版。

很感謝「時報文化」如期在開學前以專業編印,出版精美大方的新書,趙董事長與謝翠鈺主編功不可沒,這裡我也要深深感謝原書主編黃鈴棋小姐的精心編校,同時蒙多位名家碩彥具名推薦並賜嘉言鼓勵,特別是李弘祺教授原定親臨代表致詞,不巧於上週染疫,不克出席,但費心撰寫了兩千多字的心得,同時格外感謝彭宗平校長除代表致詞外,也幫忙宣讀李教授部分賀詞。

另一方面,也非常感謝校友總會蔡理事長重視,預購巨量新書分贈工學院、科管院與藝術學院師生,當初蔡理事長提到打算贈書時,我以為對象是各學院的教師,後來才知包括所有師生,所以即此一舉,已達復刻本書推廣目的,至為銘感。另外也蒙本校名譽博士洪嘉聰董事長贈書給在聯華電子工作的所有清華校友,據統計約有七百位,頗能彰顯清華校友對台灣高科技產業重大貢獻,也很多謝簡總經理與多位聯電高管與校友蒞臨盛會,同時我也要藉此機會感謝在原版書發行期間,大量購買分贈,協助推廣包括在場的簡副校長與賴志煌院長,以及前百人會會長陳立白董事長、EMBA校友會何維政董事長以及南部清華校友會前後任理事長王鴻圖董事長與吳林茂總經理等,水木書苑蘇志弘總經理長期協助代售拙作,也在此一併致謝。最後也要格外感謝緊接著以美聲詠讚的何長慶董事長與陳亭屹校友,為今天的活動增喜生輝。

比起王勃所說的「四美」,今天盛會至少有新「四美」,一是清華本身在各方面美不勝收,二是以校友總會為代表的清華校友愛護學校的高度向心力之美,三是以聯華電子為代表的清華校友對台灣高科技產業重大
貢獻之美,四是時報文化出版精心玉成出版之美,最後我要感謝大家光臨,共襄盛舉,見證百歲清華璀璨的發展,祝大家多有緣份體會「四美具、二難並」人生美事。

[後記] 版稅捐贈說明
本書之出版,完全是因與清華的淵源,所以今天的捐贈是基於「取之於清華,用之於清華」的想法,如司儀所稱,這是預捐,很感謝時報文化在版稅方面相當禮遇,但還沒有到破壞行情的地步,所以與一百萬元還有一段距離,只能當作期望值;希望有一天能達標,讓我有第二次捐贈的機會。由於一百萬元也不算多,所以我選擇捐贈給材料系永續基金與退聯會推動會務基金各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