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社「AI在教育領域應用」專題演講主持人引言
教育為立國之本
提升與深化社會對AI的認知
千呼萬喚始出來
有鑑於人工智慧(AI)時代的來臨,應用領域愈加廣泛,進而影響人類的生活、思考模式,對社會、經濟與政治等層面都帶來重大的衝擊與改變,人們必須了解AI背後的科學、侷限及未來潛在影響,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工作型態。因此,培育能理解與運用AI技術的公民已成為重要且緊迫的教育議題。
中技社於2021年開始針對「AI在教育領域應用議題」進行探討,今天的研討會是從去年2月26日召開規劃會議,組成工作團隊規劃,經多次討論,再進行三次座談會,篩選出關鍵議題,並進一步邀集多位學研經驗豐富之學者專家,舉行兩次工作會議,從AI思維、教師與行政人員AI技能,與解決偏鄉數位落差等面向做深入論述,並匯聚這些研究成果。為確保會議進行順利,這些會議常是實體與視訊並行,由於疫情起伏,原訂去年6月17日舉行的第一次座談會,改於8/12日才順利進行,而原定今年5/27日舉辦的研討會,又受到疫情影響,再度延期到今日,這兩年半來綿延的疫情確實造成不少困擾,工作團隊的抱持鍥而不捨精神,努力不懈,值得大家高度肯定。
AI 發展至今,在社會各層面的重大影響,堪稱第四次工業革命,從歷史上來看,每次工業革命,最先在財富上受益的一定是極少數人,有人估計約2%的人,而大部分人則會承受負面衝擊,例如英國會計公司普華永道(PwC)估計,在二十年內,人工智慧和其相關技術,有 700萬個工作機會可能被淘汰,但可以增加被它淘汰的一樣多的工作,意即雖然但依然有700萬個新工作機會誕生。「未來的產業會青睞那些擁有大數據技能,以及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等能力的人,因為這些機器很難複製。」也估計,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業將淨增長16%,而教育業將增長6%。
另一方面,近來AI的進展,也威脅到專業工作人員,頂尖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以「AI預測蛋白質結構」 (AI-powered predictions show proteins finding their shapes) 為2021年最重要的科學突破,在 1950 年代,研究人員開始通過分析 X 射線圖來繪製蛋白質的 3D 結構圖。至今在世界蛋白質數據庫中,有大約 185,000 個由實驗決定的結構。但是繪製一個複雜的結構圖可能需要數年時間,而且每個蛋白質的成本高達數十萬美元。但 Google子公司 Deep Mind 發展出的軟體程式,已可迅速預測與最好實驗結果準確度相當的結構,至今已預測地球中所有物種的兩億種蛋白質,令人咋舌。同時現今許多新聞報導已是由AI撰寫,AI音樂已經很難與真人創作分辨,以AI程式繪畫甚至在競賽中得首獎。也有人以AI程式寫出相當水準的論文,讓最近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的政治人物相見恨晚。
本研討會最先兩位專題演講主講人也正是這一年多來協助規劃「AI在教育領域應用」主題研討的專家學者,首先由吳清基總校長主講「AI科技教育的政策與實施」,吳總校長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長期在教育界耕耘,教育行政經驗非常豐富,曾任教育部技職司長、常務次長、政務次長、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臺北市副市長、教育部部長 (2009年9月至2012年2月) 等職。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對教育政策與實施均有極為豐富的實務經驗。今天針對AI科技教育的政策與實施,分享卓見,是難得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