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共業更作別業修: 2021年清華秘書處聖誕餐會

 共業更作別業修:  2021年清華秘書處聖誕餐會

共業更作別業修

真金不怕火煉

多做一些應當做的事

多講一些該講的話

科技最終是要為人服務

抱著特別歡欣的心情又一次來參加秘書處聖誕餐會與秘書處A+ 團隊」相聚從來就是最愉快的經驗尤其是在歡慶聖誕時刻。

最近有位朋友寫到: 新冠疫情何時了,病毒知多少,很能道出許多人的心聲過去一年全球仍籠罩在疫情新冠疫情延燒已近兩年百年僅見台灣人是相對的幸運,由於民眾的高度自律,抵銷了政府應對疫情的荒腔走板,堪稱奇蹟,今天大家得以在此共度歡慶聖誕餐會,是很值得感恩惜福的。另一方面,種種跡象顯示,疫情可能不會很快告一段落,仍須加倍警戒保重。

前幾天看到著名作家林谷芳所寫共業更作別業修」一文提到「新冠疫情無法避免,就是眾生的「共業」但是「共業」之外還有「別業」。他在旅行後隔離十四天期間,既修校了一本二十萬言的書稿也用於修禪,最後四五天更就處於三昧,不想出關。希望大家也在綿長疫情中,找到適當的別業,欣喜向前行。

本星期一下午清華在名人堂頒贈榮譽講座教授給名作家白先勇他在典禮中以「文學與歷史」為題作了一場精采的演講提到科技最終是要為人服務,首要是要了解人的需要、人的渴求、人的希望,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將科技發展推向更高的境界,而閱讀文學經典作品往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性,頗具啟發性,閱讀文學經典作品也許是一項疫情中「別業」不錯的選擇。唐朝大詩人王維《終南別業》詩中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句,也是我們此刻想望的境地。

我自己今年在「別業」或值得一提的成績單是利用多出的時間,比較仔細的觀察清華園的花木,除了攝影外,利用網路軟體協助辨識,並搜尋資料進一步了解,記述於特別闢建的「辛丒年清華園的花木」部落格中累積起來,已超過兩百則,現在每天在校園散步,看到許多熟悉的花木,倍感親切,心情也為之大好,算在惱人疫情中之一得,這裡要特別溫馨提醒的是梅園的梅花已經開始綻放,由梅樹枝條上滿布的花苞,應可推測今年是賞梅的好年冬,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聖誕節以聖誕紅為代表,戴上紅色的聖誕帽,不禁想到上月初由綠媒帶頭,有心人士意圖抹紅清華以達到某種政治目的,所幸清華「真金不怕火煉」,能夠從容以對。另一方面,也為社會大眾上了寶貴的一課,因而讓更多人了解兩岸清華同根同源,自利用美國退還多索的庚子賠款建校,一脈相承,得以在此荒唐劇中,使一心意圖剪斷台灣與中華文化臍帶的人枉作小人,也提醒清華人在當今社會除了多做一些應當做的事,也應多講一些該講的話,善盡對社會亂象撥亂返正的責任

198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法蘭索瓦‧雅各在其著作中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最受人推崇的總統戴高樂,在有閣員企圖干涉法蘭西學院的事務時說:「在法國,有三件東西絕對不能碰,那就是法蘭西學院、巴斯德研究院以及艾菲爾鐵塔」,對照當今政府所為,除了厭惡嘆息外,也期許我清華人能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協力使清華品牌更光輝耀眼,讓人體認到「在台灣,清華大學與一零一大樓是絕對不能碰的」。

最後祝大家新年行大運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協助延攬人才: 110年 材料系雙百會頒贈成績優異獎學金典禮

 協助延攬人才110 材料系雙百會頒贈成績優異獎學金典禮

雙百會協助系務發展

兩度獲獎

受獎的同學有七位

系友向心力令人感動

增強延攬優異師生力道

很高興又一次來參加材料系雙百會頒贈成績優異獎學金典禮今天受獎的同學有七位包括兩位同學,於110學年度、109學年度皆獲得成績優異獎學金5位同學,於本年度獲獎,首先要恭喜這七位同學。

雙百會是在材料系教師與熱心系友倡導下於2018年成立由會員捐贈成立材料系永續基金,主要是由創始會員每人捐贈一百萬元至今累計已超過三千兩百萬元「材料系永續基金」由校方財務專家操作,這三年都約有5%以上的收益,今年約有155萬元,由於股市活絡,明年更是看好;更好的消息是系友會陳超乾會長有意努力將「永續基金」規模加倍,對材料系延攬優異師生的力道,將更為增強。

材料系雙百會的成立是繼2010年清華為籌建多功能體育館成立百人會時,材料系系友在參加人數以及捐獻金額均在全校所有系所中勇奪冠軍以來,再次展現系友的向心力與實力;如果我們看雙百會會員名單,會發現聯華電子五位擔任副總以上職位清華校友都是材料系的系友,台積電有三位現任或前任副總也是系友,還包括許多董事長與總經理,顯示系友的實力驚人,而對材料系的向心力則令人感動。比較之下,目前全校尚無其他系所得以組成像雙百會的組織,顯示材料系的不同凡響。

這裡要特別感謝陳超乾會長,他是「材料系永續基金」最主要的推手,創始會員幾乎都是由他一一聯絡延攬;上星期在慶祝葉均蔚教授榮獲【2021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感恩宴時,葉老師特別提到多做善事,常得到加倍回報,當時他約略提到「暗物質」、「暗能量」與共振觀念,也就是說「積善之家,必有後福」,或是「好人有好報」,也讓我想到,葉老師率先成為雙百會會員,一路屢獲大獎,可能也不完全是巧合,再看彭宗平老師近七年協助台達電基金會製作從技職院校到高中高職精緻的摩客師課程,斐然有成,游翠蓉老師除創業有成,也屢得傑出導師、傑出教學大獎。陳超乾會長擔任創意電子總經理,業績蒸蒸日上,目前股價已超過六百元,其他許多會員多有亮麗表現,是葉老師共振觀念的見證。

最近有人在兩岸清華交流方面,大做文章,反而讓兩岸清華同根同源,新竹清華至今仍受惠於庚子賠款孳息的史蹟,讓台灣民眾能有所了解,可謂收到了反效果;「身為清華人,當知清華事」,基於這個理念,我去年出版了「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一書,很得到校友們的歡迎,光是團購就超過一千五百本;今天我也循例,贈送給得獎同學,由於有兩位同學去年也得獎已獲得贈書,我也帶來拙作「清華行思與隨筆」上、下冊各一本分贈,內容有幾乎都與清華有關,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交換來看。

最後再度恭喜得獎同學,希望再接再厲,更上層樓。

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重新賦予好書生命力: 110年材料系好書共享活動

重新賦予好書生命力: 110年材料系好書共享活動


開卷有益

資源再利用

樂在其中

讀書充實自己

有捨才有得

本系創舉

多讀書可觸類旁通

今天的「
材料系好書共享」活動記憶所及應是本系創舉。很感謝杜正恭老師以及許多同學共襄盛舉,也特別感謝系辦公室承辦各項繁瑣業務

材料系的公告說明活動背景及目的:由本人率先捐出幾百本書籍,並號召師生一同響應,希望透過全系師生彼此交換珍藏之圖書,重新賦予好書生命力,帶動材料系師生閱讀風氣。我自己不敢奢望能帶動閱讀風氣,比較適切地說發應是在循環經濟的思維下,進行資源再利用。

因為我自己是一個愛書人所以自念大學起,逛書店是我最大的喜好,從在美國留學開始,陸續參加幾個國內外讀書俱樂部,方便買書,近年來更很容易從網路購書,累積下來,以書櫃估算,大約有一萬本書,需要以一個約四十坪大的公寓收藏。

所以會成為愛書人,因為我深得讀書的樂趣與益處,除獲得新知以及與娛樂外,與古今中外各界達人相會,不僅開卷有益,而且樂在其中;大家一定聽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名句,如果把它解釋成,讀書充實自己,獲得精神上或實質的財富,贏得意中人的欣賞,都創造了可能,有相當道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語出宋真宗〈勸學詩〉中: 宋真宗是宋朝第三個皇帝很巧的是,他於1022年逝世,到明年正好一千年;與材料科學有關的,真宗時,鐵製工具製作進步,土地耕作面積得以大幅增加,農作物產量倍增,紡織、染色、造紙、製瓷等手工業、商業蓬勃發展,景德年間,專門製作瓷器(原名白崖場)的昌南鎮遂改名為景德鎮,沿用至今,另外他與遼國訂定「澶淵之盟」合約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約120年)不再有大規模戰事,也得以將產品傾銷至遼朝,將送出的歲幣賺回並獲取大量利潤,國防外交上更不必苛征稅務,使得人民逐漸富裕。另外,宋真宗亦是著名戲曲《貍貓換太子》主角之一,種種衍伸,可讓人發思古之幽情,嘆世事之遷移,多讀書可觸類旁通是讀書之樂的一個例子。

這次所以會發起「材料系好書共享活動是因為去年看到本校圖書館舉辦的好書共享活動而發想,而我原來就在思索如何處裡我的藏書,本打算今年參加圖書館活動,後轉念一想,何不從材料系開始,也很感謝系主任的支持;愛書人的藏書幾乎都是本人經過挑選才選購的,雖然不會本本精讀,但都有一定的興趣;不可諱言的,選書的標準是我未來不大會重看的,因此包括一些工具書與教科書、參考書;如果以「經、史、子、集」來分類,多屬集類、而以散文、評論為主,另外包括一些科普、經濟、管理方面書籍。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材料系公告後,有系裡老師提議擴大舉行,讓高中生、家長、老師索取,藉以增加高中生與本系的深度互動。立意良好,但考慮這次是我首度參加活動,是基於共享好書可以嘉惠眾人的理念,多少有些是水溫的用意,同時因需要進行事前募書及相關事務安排,相當勞師動眾,所以還是維持原來方案,但如反應良好,未來應有許多可能。

最近兩周花不少時間選書,頗有依依不捨的感覺,到系辦收書時限一到,書櫃也整理的一定程度,清爽很多,又頓覺輕鬆不少,所謂有捨才有得,是很恰當的寫照。

最後祝大家閱讀愉快,如有一得,也會讓贈書人感到欣喜。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美滿「第三人生」: 110年清華大學「退休人員聯誼活動」與「惜別活動」

美滿「第三人生」: 110年清華大學「退休人員聯誼活動」與「惜別活動」

嘉惠造福退休同仁

祝福大家都有美滿的「第三人生」

自強不息

與退休教官們合影

與工作人員合影

與人事室同仁合影

很高興來參加今天的活動,看到許多老朋友,回想當年在清華共事的時光,也不免感嘆歲月飛逝。

由於全球的人體素質或平均壽命,都隨著我們生活水平在逐年進步與提高。總部設於瑞士日瓦內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0年將年齡劃分的標準做出全新規定,將「18歲至65歲」的人都定為青年人,而其他年齡則劃分成:0至17歲為未成年人; 66歲至79歲為中年人;80歲至99歲為老年人;10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所以今天在座的退休同仁多是中年人,只有少部分是青年人或老年人。

在台灣一般的退休年齡是65歲,這退休年齡是一百多年前,考慮預期壽命,由德國開始,擴及各工業國家而制定的。以平均年齡而言,1910年時,美國約為50歲,而2020年,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有約三十年的落差,如果考慮預期壽命及平均壽命的差別, 65歲退休後,有約三十年的健康生活。前幾年有本專著: 「晚退休時代」,就是說明人類發展已到65歲無法順利退休的階段,所以我們可算是提早退休。

有人把人生分為三階段,分別是求學,就業與退休,所以將退休生活稱為「第三人生」;以現代人的健康清況而言,其實相當漫長;在身體健朗的時候退休,也有許多好處,相信大家都有妥善規劃,讓「第三人生」活得精采又有意義。在此我也要藉此機會,感謝在我擔任校長任內,許多退休同仁響應學校的號召,退而不休,無私無怨的擔任義工的工作,多方協助,令人感念。

剛才金主秘很清楚地說明清華大學退休教職員工聯誼會籌組背景。我個人是非常樂觀其成;前幾個月與主秘以及人事室賴主任談起此事,知道賴主任在中興大學有成功創辦相似聯誼會的經驗;有聯誼會自然可加強退休同仁間的聯誼,但也有許多其他可能性;這部分,需要多聽聽退休同仁的意見,大家集思廣益,以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我個人建議,在聯誼之外,選擇最具需要性而普惠大眾的工作率先推動。

為拋磚引玉,我也不避諱的提出,協助大家預立遺囑可能很切合需要,所謂「死生亦大矣」;也許深受孔子「不知生,焉知死」思維影響,國人多避談生死,但正如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所說:「人生自古誰無死」,而一般人仍多有所忌諱,往往沒有在身心健康時,深思熟慮的情況下,交代身後事,其實是很遺憾的事;據我所知,沈君山校長很早就預立遺囑,內容包括捐建奕園,在清華遵囑實現後,讓清華成為世界圍棋界的聖地;我自己多年前就很認同這種作法,但一直沒有起而行,相信很多同仁都有相似的情況,據我所知,所需要做的就是請教專業律師,有現成的格式,訂立後再經過認證,商妥執行辦法,並不太複雜,如正切合大家所需,聯誼會能協助辦理,將是功德無量。

最後我祝福大家都有美滿的「第三人生」,聯誼會能發揮嘉惠造福退休同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