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從梅贻琦校長日記看西南聯大

從梅贻琦校長日記看西南聯大
- - - 「剛毅堅卓﹕烽火中的西南聯大」座談會與談

今天很榮幸來參加配合「剛毅堅卓﹕烽火中的西南聯」展覽舉辦的座談會擔任與談工作。我選的題目是「從梅贻琦校長日記看西南聯大」,梅校長無疑是西南聯大的靈魂人物,留有194111日到19461019日之日記,不僅涉及梅先生個人的活動事蹟,更有關於西南聯大校務等近代教育史跡的直接記錄,是研究近現代教育史、文化史的重要資料。

《梅貽琦日記》雖橫跨1941-1946年,但其中包括194211日至811943326日至9101944923日至19452181945412日至99,未有留記或佚失﹔以篇幅頁數而言,194119421943194419451946年各1031823203062可見除19411946其他各年留白處甚多。同時西南聯大於1937111日在昆明成立從此前各校開始南遷一直到1940年末三年多期間也不在本日記涵蓋範圍,所以無法從這本日記對照出西南聯大從成立到結束發展狀況。再加上梅校長一向言簡意賅,也充分顯示在他記日記的方式中﹔所以要從梅贻琦校長日記看西南聯大需要借助大量的其他報導或記錄,作為旁證,才能略為理出頭緒來。[1,2]

另一方面,梅校長身處被「國內外公認為中國戰時高等教育體系傑作」的西南聯大中樞,始終擔任最重要的常駐常務委員,並為主席。得以綜觀全局,掌握重要決策,在詳讀日記後,仍能窺見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發展,彌足珍貴。而梅校長對一些人事的評論,雖寥寥數語,也能幫助讀者了解梅校長對某些事務的看法,月旦對象的評價,以及梅校長本人的處境與心境。

今天在新竹清華與來自北京清華的貴賓與談,我首先談談新竹清華大學與西南聯大其次是梅校長與西南聯大抗戰生活一窺再以《梅貽琦日記》中較能看出端倪的兩例,即1941年裁撤敘永分校以及1945處理一二一事件,回顧當年西南聯大的情境,最後做一結語。

新竹清華與西南聯大的連結由梅校長是兩校的領導人而具體化。由清華大學的紀錄中,最先是前中研院院長,原西南聯大物理系教授吳大猷於1997年在清大歡度九十歲生日,二位聯大得意門生,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院士參加壽宴。其次在校級領導交流層次,包括
一、20121026日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會,雲南師範大學葉燎原書記為蒞會貴賓,雲師大不僅位於原西南聯大舊址,並由在昆明的聯大師範學院擴充建校,
二、201211 3日,本人代表清大到北京參加「西南聯大建校七十五周年紀念會」,
三、201312 13日,參訪雲南師範大學,
四、20131219日,清華名人堂開幕典禮,雲師大葉燎原書記親自參加。
另外20169月,四川傳媒學院劇組精心規劃的「一代斯文」話劇到新竹清華大學演出,劇中多有敘述梅校長在西南聯大情事。本人主持22日舉辦 「一代斯文-他們眼中的梅貽琦」座談會與談。

由這些可能不完整的紀錄已可見新竹清華與西南聯大淵遠流長有相當的互動。

對梅校長不熟悉的人,純從趣味眼光,從以下統計數字,或可一窺梅校長在此抗戰中、後期間生活梗概﹕
看竹﹕數十次,輸多贏少
飲酒﹕數十次,多有評論,醉數次
吸菸﹕十次以上
飲宴﹕數百次,多有評論描寫月色﹕三十餘次
閱讀: 美國暢銷小說
觀劇聽戲﹕十次以上多有評論,
月旦人物: 十次以上。

梅校長無疑是性情中人應酬頻繁。為了維持聯大,爭取科研、教學經費、地方支持、提高聯大的聲譽,要和中央各部會、地方政府、金融界、銀行界、軍界打交道,並進行國際聯繫,接待外國使團、學者、駐昆明美軍、紅十字會官員與外交官等。

同時生活極為艱困,空襲警報與轟炸頻仍,經常記錄同仁甚至梅校長本人、家人病倒,通貨膨脹嚴重,經費拮据,包括庚款停止支付,通貨膨脹嚴重等。另外則可見身處戰時昆明的西南聯大,仍弦歌不輟,多有記載舉辦學術討論會,邀請知名學者如李約瑟、費正清演講以及學生運動會等活動,

在爬梳梅校長日記時比較具體是可以看到敘永分校裁併問題以及一二、一事件略述如下﹕

一、敘永分校裁併問題
1940夏天起至1941秋天日機幾乎天天轟炸,緬甸與越南相繼淪陷國民政府下達指令宜作萬一之準備向安全地區遷移西南聯大最後決定在重慶以西的四川敘永設立分校,初步將一年級名新生遷往上課1940.11.13,一年級近700名新生在敘永分校報到上課。至1941.1.6,西南聯大敘永分校開始上課。但敘永分校生活環境較昆明尤為艱困,師生對此均不滿意。
梅校長在日記中,從1941.2.121941.8.31 至少有十五次提及敘永分校問題包括1941.4.16﹕「分校員工傳言昆明有不公允之待遇,敘委會乃決定加給遷移津貼,使人不快」,
另聯大校務會議兩次存廢問題,進行表決
第一次於1941.3.26,「以反正兩案付表決,各得七票,眾意仍請常委作最後之決定,但一時似難即定」。
第二次於1941.5.7﹕「開聯大校務會議,暫定下年取消分校 (八比七票),仍集中於昆明上課」。

西南聯大校務會議先是決定撤銷西南聯大敘永分校,學生遷返昆明上學,仍在敘永辦先修班。10月下旬,又決定將先修班遷返昆明。日記中從敘永分校問題浮現,校務會議討論與決議,向教育部報告,赴敘永視察與溝通,皆有記載雖用詞簡要仍足以讓人瞭解撤銷分校決策之脈絡。

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黨史網有下列記載:從昆明來敘永之前,中共雲南省委書記等宣布由學生徐樹仁等五人組成西南聯大敘永分校臨時黨支部,任命徐樹仁為支部書記。支部通過公開合法的進步社團社會科學研究會團結進步學生,大力宣傳革命主張。在群眾運動中,宿舍曾被荷槍實彈駐軍包圍、搜查412日,國民黨四川當局向敘永縣政府發出查禁密令,徐樹仁等被迫撤離。[3] 這部分是否對撤銷分校決策有影響,則無法從日記中得到解答

二、昆明「一二、一」事件

19451119日國共難內戰風雨欲來。重慶各界反對內戰聯合會成立,消息傳到昆明,各校學生反應強烈,蠢蠢欲動。中共雲南省工作委員會抓住時機,決定立即出馬,悄悄潛入校園,暗中支持學生運動。[1]
此時的西南聯大三個常委均不在校,梅校長已由重慶轉赴北平接收清華校產,為學校復員作準備。想不到就在這個空隙,學潮爆發,昆明軍治機構鎮壓結果造成四死一傷慘案學潮更為擴大。

政府急電人在北京的梅校長返昆明處理,日記中記有﹕
12.6 ﹕「覆部電待機即返」,「下午又接部電促歸」。
12.11 飛重慶,「至教育部與騮先部長談半時許」「部長似甚緊張」。「本週如不能安定復課,則與其經政府解散,毋寧自請停辦耳」。
12.12 再與朱部長詳談」搭貨機抵昆」。

日記中可見梅校長於12.12趕回昆明後,在中央威脅解散學校、職業學生唯恐天下不亂下,處理事件之各項折衝,包括以辭職明志、教授集體辭職等,歷盡艱難,最後得以於12.27「上午全體學生上課矣」落幕。而由其他資料顯示,還得力於暗中推動學潮的中共認為「運動已在政治上獲得重大戰果,應改變鬥爭方式,及時復課,以便鞏固勝利,積蓄力量,把民主運動引向深入。」[1] 要靠梅校長「剛毅堅卓」,才能帶領西南聯大一次次度過難關。

梅校長日記是整理者所能掌握的抗日戰爭期間全部篇頁稍能窺見梅校長通過日記形式所表現的思想情趣,誠如梅校長哲嗣梅祖彥教授在序言中所云﹕「總體顯得過於精簡,又由於梅校長不喜發表議論,也少述及對重要事情的態度與觀點,但在個人生活方面,寫得相當生動」,閱讀起來,仍然興味盎然。以梅校長返台後,另有1956-1960日記,比較合理的推理,梅校長有長期記日記的習慣,但迄今僅有1941-19461956-1960日記出版,其餘年分是未有留記還是佚失,是個令人好奇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有其他年份日記問世,將是清華校史研究的一大喜訊。

[1] 岳南: 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傳(上下冊),中國文史出版社,北京 (2017)
[2] 鄭天挺: 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上下冊),中華書局,北京 (2018)
[3] 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n/2015/0416/c85037-26856216.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