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奇異點與烏托邦: 人工智慧與未來
清華材料系材子營演講稿
今天的講題,科技奇異點與烏托邦,大家也許並不熟悉,但如如果看副標題「人工智慧與未來」,可能就比較了解我演講的主要內容﹔這主題的選擇,除了個人的興趣外,也因為將與各位未來息息相關,需要多加關注。
在數學裡,奇異點(singularity)或奇點,是無法處理的點。例如,函數
f(x)=1/x在 x=0的點,是一個奇異點;這個點數值為無限大,而無限大的值是沒有定數的,在數學裡無法處理。在物理學中,重力奇異點(Gravitational
singularity),是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重力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大的點,例如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奇點。在這個點,目前所知的物理定律無法適用。
科技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是假設科技在未來更會加速發展進步,照現在的趨勢,有可能在約三十年內,計算機的智能將與全體人類腦力的總和相當,達到所謂科技奇異點,意味目前習知人類事務發展模式無法繼續,而面臨的是一個玄奇的世界。在以十年為單位的時間內,人工智能將超越現今人類智能,到達一個轉捩點,形成超級智慧,邁進人類根本無法理解的新時代。由於其智慧遠超今天的人類,因此技術的發展會完全超乎全人類的理解能力,甚至無法預警其發生。
奇異點名詞與概念,最早於1982年由科幻作家佛納·文奇(Vernor
Vinge)提出﹔作家、發明家和未來學家雷蒙德·庫茲威爾(Raymond Kurzweil)引申為科技進步飛速,影響層面深遠,人類將會達到不可逆的轉換超越境地之時間點﹔而與之相通的是由計算機科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密碼分析學家和理論生物學家,被視為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Alan
Turing)提出,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將使機器人超越人類能力,進而控制世界。
這些不同但相似的看法,輕重有別,時間點有遠有近,但都源於科技快速進步,尤其是數位科技的快速進步,在半導體業熟知的摩爾定律,已風行了三十多年,它的特色是半導體元件尺寸、晶片密度、功能、價格都隨時間呈指數變化,例如從1970年算起,相同價格的計算機功能增強了10exp(9)倍,目前計算能力已超過老鼠的腦力,預計將於2023年超越人的腦力,而到2045年,更將超越世界人類腦力的總和,也是著名未來學家Kurzweil預測科技奇異點到來之日。
科技奇異點是否有到來的一天,目前仍眾說紛紜,但近年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在政經社會各層面顯現出許多問題,特別是大量白領工作被「有思考能力」的機器取代所引致普遍失業系統性問題的威脅,至今仍無妥善解決之方,讓人有失控之虞﹔201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rik
Brynjolfsson與Andrew McAfee合著出版 「第二次機械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1] 新書中,認為人類社會正處於「第二次機械時代」,數位技術超越人類智力限制,至今已開始展現強大的潛力,它的特性是迅速成長、資訊數位化、趨於組合性的質變,用英文來說,是exponential,
digital and combinatorial.
摩爾定律所揭示的指數變化,使數位科技進展讓人目眩神迷, Apple公司於2011年推出售價低於一千美金的iPAD II,其運算能力相當於1985年造價三千五百萬美金的Cray II 超級電腦。不僅如此,諸多電腦周邊設備都已指數形式快速進步。未來學家Peter
Hinssen 在 2011年所著「新常態」(The
New Normal) [2] 中列舉數位科技時代新常態為﹕科技無所不在,影響深遠,在生活、家居、行銷中都成為主流與核心活動。
以往一般人會認為電腦在明確指令下,擅長做運算,做簡單而重複的動作,對模式辨認、感應運動、較複雜溝通等則遠不如人,但近年數位科技發展,讓人必須刮目相看﹔另一方面,繼1997年,IBM深藍電腦擊敗世界西洋棋棋王,2011年,名為Watson 的電腦又成為Jeopardy 益智遊戲盟主,最新與醫學機構發展的Watson醫生,更具有相當高明的診斷與處方的能力,顯示其模式辨認的超強能力。同時, 2016年3月,人工智慧AlphaGo 打敗擁有國際賽冠軍次數第二高的南韓棋士李世乭,勝負戰績懸殊,絕非僥倖,顯示人工智慧已攻克這個難度最高的鬥智競技。有人戲稱,未來人類要下贏電腦,只能靠拔掉插頭。
另一方面,全世界新進國家,均在積極發展無人駕駛汽車,而有很大的進展,例如Google無人駕駛汽車,自2010年上路以來,車隊已開行數百萬英里以上,肇事率極低而遠優於人類駕駛記錄。美國Amazon公司研發無人機送貨,已相當成熟,今年美式足球超級盃中場表演,利用三百架發光的無人機,組成美國國旗等圖案,令人驚嘆不止。
在Amazon 倉庫中,除有少數真人引導外,名為Kiva的機器人熙來熙往,做各種倉儲工作;由Boston Dynamics公司開發,外號BigDog,如大狗的四腳機器人,可負重約兩百公斤,在超過35度崎嶇山坡、雪地、泥沼、岩塊中行走,在結冰地面授刻意衝擊而得以挺立,更能在平地上以每小時八公里速度跑動,有些機器人能跳上十公尺高的屋頂上,有些則能爬牆、爬樹,所謂飛簷走壁。Sony
ASIMO 機器人在2006 年展示時,上樓梯走到第三階即跌倒不起,如今可輕易跑上跑下、踢球、跳舞等,運動能力遠非昔比。
在語言溝通方面,Apple Siri 已具備相當水準的會話智慧,美國富比士集團已採用純電腦自動撰寫「公司盈利預覽」
(Corporate Earnings Preview),Google Translate 可在線翻譯六十四種文字,十五種語言,也展示在文字語言溝通上的快速進步。
與此平行的發展是幾乎將所有資訊全面數位化 (Digitization of Just About
Everything),也就是將所有文字與多媒體資訊,如文本、聲音、圖畫、照片、影片、儀器與感應器的數據等全面數位化;由於數位化的資訊有用之不竭可重複共同使用、再製容易而且幾乎不花成本的特性;再加上建立在數位科技上網路科技、無線通訊科技發展,導致傳輸革命,讓世人共享數位化資訊,使近年來成為顯學的「大數據」(Big
Data) 得以發揮;舉例而言,Google到1912年三月為止,已掃描幾世紀以來兩千萬本書,其中包括自十九世紀以來的五百萬本英文書。
數位科技無疑正深刻的改進物理世界,賦予民眾更多在經濟能力範圍內的選擇 (Bounty)與便利,但也有相當的負面影響,例如贏者全拿
(Winner-Take-All) 、貧富差距加大、社會階層化,都會造成很大衝擊,尤其在工作機會上,會取代許多現有的人力,類比相片公司「柯達」(Kodak)宣布破產時,曾直接雇用145,000人,而在2012年柯達宣布破產時,數位相片公司「臉書」(Facebook)市值超過「柯達」最高峰幾倍,而「臉書」僅有4,500員工;在台灣,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剝奪了約九百位收費員的工作則為另一例證,而隨著數位科技更趨成熟, 電腦的功能更擴大,讓人擔憂。
數位科技的發展,導致習見的座右銘,類比→數位化→儲存→利用運算系統→應用,同樣的事可以完全不同方式來做,例如造就了現今全球性,但沒有自有汽車但有數以十萬計車源的的跨國叫車公司Uber公司,沒有自創內容的線上社群網路服務網站Facebook用戶高達十四億人,搜尋引擎Google用戶則超過二十二億人,讓大眾出租住宿民宿有五十萬筆資料的網站Airbnb,本身並未擁有任何客房,世界最大的網路零售經銷商Alibaba公司旗下並無實體店面與庫存﹔主要是利用軟體來分析資訊,使系統最佳化,出現重大突破,展現效能,促成各行業的轉變。[3]
種種跡象顯示,不論奇異點是否真正降臨,人工智慧已造成對人類社會的重大衝擊,未來更會加劇,如果思索科技奇異點帶來的震撼極致,可做為看出轉變的趨勢參考。
在經濟方面,機器人將可從事大部分工作,不需工作的人類必須尋求組成社會的意義,生物工程將人腦完美化,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競爭的觀念,貧富將更為不均,人類役使智慧機器人,如人類能獲得所有需求,財富較不重要。
在政治系統方面,政府保護公民能力增強,可能禁止發展某些科技,科技戰爭成常態並持續增加,更廣泛以及大規模的資訊蒐集,政府能隨時隨地充分掌握每個人的行蹤、需求、喜好與厭惡、弱點、動機以及搜尋紀錄等,如在獨裁政體下,政府具有強勢控制人民的力量,電腦程式對人之所好有更深層認識,對其他文化更了解。在人民權利方面,更多公民參與,較少隱私,較易受政府影響,容易受駭客侵襲,駭客傷害或破壞能力增強,要擔心遺傳基因密碼的使用,防止犯罪能力增強﹔
在文化方面,(通訊)人際間通訊便捷,駭客可使人贏得爭議或爭執,(評斷標準)科技掛帥,較難分辨人工智慧與加強版人類差別,改變消化循環系統以調適極端怠惰,永保青春,(娛樂與趣味)虛擬實境更逼真與普及,運動競技因藥品增益而式微,體能進步增進體育活動,人類變懶,逼真玩偶,實現想像,機器人打鬥遊戲﹔(信仰與價值)植入頭腦晶片可能修改信仰與價值,較易受控制,(安全)容易被跟蹤或監視,機器人失控,(家庭)可買得複製人或基因技術創造人,家庭觀念的摧毀。 (殖民於地球之外星球)外太空無線通訊,拓展殖民地,探索更遠區域,(地緣衝突)更具侵略性心理戰,個人創造虛擬世界並與別人爭戰,(庇護所的需要) 有能力在心理上修改舒適與安全的層次,(在地球上)人造島嶼,海上聚落,山中聚落以避免汙染,未發展地域之開發,同時因各地所有人都連結上,居住地點比較不重要,更普遍之虛擬生活。
奇異點是否會到來?如果是多快會到來?至今沒有具體的科學論據,足以肯定的回答﹔但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對人類社會各個層面,所造成的重大影響,已歷歷在目,未來只有加深加劇,具有顛覆性與斷層性﹔因此未來必然是與人工智慧並存的時代,對莘莘學子來說,可能必須要注意﹕
一、增強對人工智慧的認識,關注其持續發展,
二、學習與人工智慧共事,
三、思索並致力從事或創造人工智慧不容易取代的工作:例如具有創意、創新、多面向、多視角、多感知以及非常複雜的交流工作等,
四、關心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協助誘導其正向發展。
參考資料
1. Erik
Brynjolfsson and Andrew McAFee, The Second Machine Age, W.W. Norton &
Company, Inc. New York, USA (2014).
2. Peter
Hinssen, The New Normal,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2011).
3. Thomas
Friedman, Thanks you for Being Lat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First Edition,
New York, New York, USA. (November, 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