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創新育成中心新建工程」上樑典禮致詞

「創新育成中心新建工程」上樑典禮致詞

今天因賀陳校長臨時接到通知公出,本人很意外地來主持「創新育成中心新建工程」上樑典禮;舉行上樑典禮代表工程的一項重要里程碑,也向中心的正式啟用邁進了一大步,據了解,從去年六月動土,到今天上樑,工程進行非常順利;我們除了要感謝施工、監工與本校相關單位同仁的辛勞外,也期盼大家共同努力,能在不久的將來,讓工程如期、如預算、如規格順利完工。
學校進行一項重大工程,一般除了是適應需要外,也代表對未來的期許;清華當初規劃比現今規模大一倍有餘的「創新育成中心」,就是展現要在「創新育成」領域大展鴻圖的強烈企圖心。由於國際產經情勢的急遽變遷,可預見其重要性會與日繼增。
上星期三,也就是十月一日,本人有機會在台北一場國際論壇以「全球化與數位科技對社會衝擊 (Social Impacts of the Twin Force of Globalization and Digital Technology)」做專題演講;全球化與數位科技都有相當的歷史,目前則是這兩項影響全球經濟與就業機會的力量正同時席捲而來,並互為表裏,加速增強,促成更大的變動,值得密切關注、了解並因應。
在過去二、三十年,全球經濟,兩大趨勢是產業外移 (offshoring)與外包 (outsourcing),工作機會由已開發國家轉移到開發中國家,因此大陸才會成為「世界工廠」,印度等地成為「外包中心」,但最近的趨勢是產業回流 (reshoring) 與內包 (insourcing),原來外移工廠回流或內包,又影響開發中國家工作機會;對台灣來說,產業大量外移到大陸多年,近年又移往工資僅五分之一的東南亞國家,而大陸則以跳蛙式,積極將部分產業外移到工資僅十分之一的非洲,代表全球化對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影響有如雙面刃,有全球性的效應,利弊互現,且隨時間而有所變動。
數位科技的快速進展,固然創造了許多機會,但智慧型機器或機器人會取代許多人力,類比相片公司「柯達」(Kodak)在2012年宣布破產時,曾直接雇用145,000人,數位相片公司「臉書」(Facebook)市值超過「柯達」最高峰幾倍,而「臉書」僅有4,500員工;在台灣,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剝奪了約九百位收費員的工作則為最近的例證;同時以往一般人會認為電腦在明確指令下,擅長做運算,做簡單而重複的動作,對模式辨認、感應運動、較複雜溝通等則遠不如人,但近年數位科技發展,讓人必須刮目相看,舉例而言,Google無人駕駛汽車,自2010年上路以來,車隊已開行數十萬英里,而達到零肇事率的記錄。讓人期待的是他的偵測系統Cyclopean LIDAR,在公元2000年時,造價達三千五百萬美金,在2013年中期,已降至八萬美金,製造商並聲稱,一旦量產,售價可降至數百美金。而美國現今約有二十五萬計程車司機,約三百五十萬卡車司機,一旦不會疲勞、鬧情緒、分心,安全性較高的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衝擊將會極為巨大;而此僅為冰山上之一角,智慧型機器預期會大量取代人類腦力,將人類社會帶入高度不可預測的情境,必須及早思索因應。

台灣在缺乏自然資源的條件下,反全球化不是國家發展的可行途徑,而數位科技產業正是主力產業;處於全球化與數位科技雙重旋風下的台灣,必須加強創新,面對未來挑戰,清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的擴建,宣示清大的努力,在歷史洪流中,與時俱進,並產生引領作用,以創新創造不易被取代或外包的工作機會;最後在此預祝大樓工程順利,未來「創新育成中心」能充分發揮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