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兩岸尖端奈米材料與元件研討會致詞

歡迎大家來參加清華大學與蘇州大學主辦「兩岸尖端奈米材料與元件研討會」。清華大學與蘇州大學交流是由學生先行,早在2001年即以「莙政學者」項目進行暑期學生交流。「莙政基金」是清大校友,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先生為紀念其已故夫人秦惠莙女士設立,支持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蘇州大學、蘭州大學與台灣清華大學等五所大學的優秀大學生進行基礎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入選的學生則被命名為「莙政學者」。歷年來兩校約各有九十位學生互訪。另一方面,在座的李述湯院士也與清華很有淵源,除曾擔任榮譽講座外,也與多位教授有長期合作關係。
清華大學在奈米材料與元件領域有堅強的實力。去年研發處整理本校在此領域於標竿期刊發表論文資料時,發現表現超過許多倫敦泰晤士報大學評比前二十名的名校,同時也順利在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爭取到對「奈米互動頂尖研究中心,Nano-X Center」的支持。另外清華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已發展成亞洲數一數二的研究所,除了擁有優秀師資外,也受惠於清華大學鄰近以半導體製程出名的新竹科學園區;許多教師與廠商有長期密切合作的關係,在微機電元件製程上得到不少的方便,尤其交件速度之快令歐美同行稱羨不已,也因此深具國際競爭力。
上星期我到南京參加兩岸四地大學校長會議,會後主辦單位排參訪南京、揚州、無錫與蘇州行程,上週五我才從蘇州轉上海回台。蘇州是著名的狀元之鄉與歷史文化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膾炙人口。如今更因工業園區的成功開發,成為經濟重鎮,「蘇州工業園區」總面積達288平方公里,比臺灣科學園區十二個基地總面積36平方公里約大八倍,發展潛力無窮。這次大會安排到臺資旺宏電子研發中心參觀,了解「蘇州工業園區」積體電路製造聚落正在形成中,也有望為蘇州大學在微機電元件研發工作上帶來利基,前景可期。

最後祝研討會成功順利,為兩校未來建立緊密合作的基礎。

清華大學「電漿子奈米雷射」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致詞

清華大學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到國科會向大家報告清大與美國奧思汀德州大學施志教授等於七月二十七日在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 「利用磊晶銀薄膜之電漿子奈米雷射」Plasmonic Nanolaser Using Epitaxially Grown Silver Film 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通訊作者施至教授是清華物理系1977級校友,美國奧思汀德州大學物理系教授,且是另一位共同通訊作者,現任清大研發長果尚志教授1993年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果教授同時是施教授的開門弟子。施教授與果教授都是奈米光學國際知名學者。這次整合奧思汀德州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與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在奈米雷射研究上獲得突破性的成果。
半導體雷射的微小化是未來發展高速、寬頻、低功耗光運算器與光通訊系統的關鍵。尤其將半導體雷射的三維尺寸縮小至次光波長等級,以與積體電路中的電晶體尺寸相匹配,且其操作速度可高過電晶千倍以上,更是當今電科技的研究焦點。然而傳統半導體雷射受限於光學繞射極限,其光學共振腔尺寸至少需在其發射光波長的範圍;如何成功發展出可突破繞射極限之新型半導體雷射已成為當今光電與材料科技之重要挑戰。
奈米雷射是晶片上光學傳輸與運算系統關鍵組件,可促成奈米光學與奈米電子學的整合應用。此次開發奈米雷射為利用表面電漿子共振產生的激光,稱為電漿子奈米雷射,或Spaser (Surface Plasmon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電漿子奈米雷射在不到十年前,才有理論預測其可能性,三年前獲得實驗證實;本研究利用特別材料組合與結構以及製程技術製作特性優異,尺寸最小的電漿子奈米雷射,並經原子分辨結構分析以及理論模擬驗證。所製成之奈米雷射尺寸已與最先進之電子元件相容,除臨界功率低外,並可以連續波方式運作。大大提高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在二十一世紀是光學資通訊時代的背景下,解決光學儲存、傳輸以及運算問題,至關重要,尤其本電漿子奈米雷射已克服光波繞射極限,對利用光學顯微鏡觀測生物影像、光刻微影術、光學積體電路會有很大的助力。
製作特性優異,尺寸最小的電漿子奈米雷射關鍵之一是製備原子層級平整與單晶的磊晶銀薄膜,另一則是InGaN@GaN核心-外殼六角形奈米柱結構,磊晶銀薄膜有低損耗特性,而InGaN為高光增益介質,同時精密的電子顯微鏡結構分析更奠定了理論模擬驗證基礎,透過介電質間距的縮小,可使得高光增益介質與表面電漿極化子間產生耦合而發光,這些都靠各團隊多年累積的經驗與功夫,所謂十年磨一劍,適時整合而達成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本論文是跨國、跨領域研究成果,同時研究主力包括多位國內培育的人才,第一作者呂宥蓉同學與王俊元同學是清大物理系博二生,物理系陳虹穎博士與材料系呂明諺博士均為清大博士畢業生,顯示國內優質的研究生教育能培育出從事頂尖研究的優異人才,在國內一片惋惜留學生大幅減少聲中,可為反思的參考。

本論文是清華大學今年在「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 、「細胞」(Cell)三頂尖標竿期刊上發表的第五篇論文,如此佳績直追清大前五年在此三期刊發表論文的總和,進步驚人;在此要特別對支持這五項研究的國科會(National Science Council)表示感謝。另一方面,本研究成功關鍵之一是清大善用國科會「貴重儀器中心」的矯正球面像差穿透式電子顯微鏡(Cs-correct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Cs-TEM)得到奈米雷射精確原子結構資料,尤其在Cs-TEM裝機僅略過半年內即有此佳積,可謂充分發揮功能,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也對國科會交出漂亮的成績單。相信未來更會捷報連連,與國科會同享榮光。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兩岸四地大學校長會議答謝江蘇省政府晚宴致詞

今天很榮幸以石書記舊識的身分代表兩岸四地大學校長致謝詞。石書記約兩個月前率領江蘇代表團訪問新竹清華大學,並贈送兩份大禮,一方面慷慨贈予清大圖書館一千多冊江蘇出版社印行的珍貴圖書,又盛意邀請一百名學生到江蘇參訪;本月初清大學生團已應邀參加「百名清華學子江蘇行」夏令營,承蒙江蘇省政府熱誠接待,並蒙石書記親自接見,同時表示明年將補足這次未能足額的邀訪學生名額,隆情厚誼,至為感人,所以我今天是以雙重身分致謝。
江蘇素有魚米之鄉美譽,「青山襯綠水,名園依古城」,「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天下」,兩岸四地校長在南京後,將有機會參訪江蘇名城揚州、無錫與蘇州,王勃在「騰王閣序」中說,「物華天寶,雄州霧列」,正是江蘇的寫照。
兩岸四地大學校長會議在原南京大學蔣樹聲校長倡導下,從2005年迄今,已在兩岸四地舉辦八屆,七年來,對兩岸四地大學相互了解與促進交流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以新竹清華大學而言,在2001年起進行與大陸高校暑期交換學生活動由五校34人,增加到今年的十一校74人,另一方面,自2006年起,增辦學期交換學生活動,十三學期下來,也由三校13人,增加到二十二校73人,其中包括香港三校5人。同時配合政府於2010年訂定「大陸地區學生來台就學辦法」,第一批陸生17人已於2011年入學,今年預計會有23位碩士、2位博士新生。各項指標都顯示交流在擴大深化中,是可喜的發展,兩岸四地大學校長會議無疑的有推波助瀾之功。
兩岸關係對雙方都意義非凡,合作交流以肇雙贏互利之機於當今更為重要。以iPhone為例,大陸作家曾帆在「一隻iPhone的全球之旅」一書中問「一顆蘋果誰咬得最大口」?答案是「大陸人工成本1.8%,台灣利潤0.5%,蘋果利潤58.8%」,而相較於大陸一般每月工資約2,000人民幣,Iphone售價達5,000人民幣。另外,全球最大行動電話廠商「中國移動」與「蘋果電腦」在三年前未能達成合作協議,而「中國聯通」接受「蘋果電腦」苛刻條件,合作雖提高市占率,但營收未見起色;最近Google Microsoft分別推出平板電腦,如以蘋果電腦iPad同樣模式經營,大陸與台灣廠商將只能分得蠅頭小利,是很值得警惕的。以台灣在資通訊產業技術與管理上的經驗,配合大陸優勢的人力與市場,未來才有可能在此高度競爭的產業繼續佔有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現今世界的問題,也就是中國的問題,反之中國的問題,也是世界的問題。有學者估計,從永續發展觀點,目前全球七十億人對資源的消耗要1.5個地球才能支撐。另一方面,也有人以美國三億人口約消耗全世界百分之二十的資源推算,地球上如人人都要過美國人一樣的舒適生活,僅適當十五億人居住,再再均顯示地球面臨資源枯竭的局面。而近年來,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快速的經濟發展,更突顯出人類社會面對未來的危機,尤其科技進步速率未能趕上需求的增加。人類在交通運輸、能源、農業、醫療科技的進步在近四十年來有明顯遲滯的現象,處處顯示科技進步速率不足以應付如排山倒海來的礦物資源枯竭、能源短缺、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人口暴增、糧食匱乏、環境劣化等問題,所以使開發國家經濟實質成長接近於零;另一方面,新興國家快速的經濟發展,對有限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更使世界局勢如雪上加霜;山雨欲來風滿樓,中國處於暴風圈中,兩岸四地大學面對關係人類生存發展的嚴峻局面,竭盡心力,相互合作,協助尋求解決之道實為當務之急。

最後我要再次代表兩岸四地大學校長感謝江蘇省政府盛情款待,江浙菜清淡美味,名不虛傳,同時也要向南京大學精心安排議程與參訪行程以及「無微不至」的接待致謝。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101年第2期退休人員惜別茶會致詞


歡迎大家參加本年第二期退休同仁的惜別茶會,送別今年四月到八月的退休同仁。在我國的送別詩中,李白「送友人」是比較感人的一首,「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 蕭蕭斑馬鳴」,道盡離情別緒。本期退休同仁,有五位是屆齡,三位是屆滿年資。服務年資少則二十三年,多則如林文雄教授,長達四十年,對學校貢獻良多,清華能發展成世界知名,國內頂尖高等學府,大家功不可沒,本人首先要代表清華感謝諸位。
根據美國最近戶口普查結果,密西根州亞裔人口壽命最長,平均可達九十歲,因此可推論依亞裔人的體質,在良好環境中,高壽可期,日本甚至有人喊出「百歲人生」。今天退休同仁在學校優美環境中長期修心養性,未來將有一長段的退休活躍期,相信各位都有妥適規劃。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最簡潔的自傳是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又說「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今天屆齡退休的同仁與孔子同樣是學者,撫今思昔,可能會心有戚戚焉,祝大家都能所聽所聞皆順耳,從心所欲。
從去年開始,退休同仁都屬於戰後世代,人的一生受大環境影響很大。後天學校會舉行「紀剛數位資料館網站」啟用典禮,紀剛先生以約四十萬字寫的自傳式「滾滾遼河」,描寫一個抗戰期間醫學院畢業年青人,在東北從事地下工作,冒險犯難,出生入死的經過,是一個世代年青人在戰亂頻仍時代的寫照;而戰後世代,大部份人在大致承平局勢中,完成學業,在充滿期待中成家立業,親身參與臺灣社會從農業到工業,清貧到小康轉型,共同創造經濟奇蹟,經歷過風光歲月,在功成身退之際,可謂無怨無悔,是一個樂觀的世代,但如為下一代展望未來,一方面也許會欣羨其多元豐富的開放人生,一方面也難免會為其面臨的世界擔憂。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迄二十世紀後半葉科技革命,對對世界造成鋪天蓋地的變化;有人估計,目前全球七十億人的生活,要靠1.5個地球資源支撐,才能永續經營,同時世界上許多重要資源,僅有約五十年即將用罄,科技進步帶來繁榮,也種下蕭索之因,而近年來,科技進步減緩,不足以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下一代人所面對的是何等嚴峻的世局,臺灣在此大環境中,深陷民主政治「選票至上」僵局,以關係約九百餘萬勞工的勞保為例,據勞委會估計,勞保基金將於109年產生赤字,120年即有破產危機,專家們指出,要解決技術上不是問題,政治才是問題;我們今天可想像到任何一位政治人物肯甚至有能力在他當權的時候解決問題嗎?「全民健保」問題叢生,大學為什麼會過多?為什麼常常一雨成災?光是一個八八水災,就造成兩千億的損失,一連串的問題,主要靠我們的下一代承受,他們被叫做不安世代,我們能安心嗎?
各位退休同仁一生求學任事,兢兢業業,在生活事業上有一定成就,人生美好的仗已經打過,在以往退出江湖,安享餘年是理所當然;但以現代人退休為「延長的中年」觀念,戰後世代最有錢、最有閒、人多、選票多也最有權,實應為我們的後代多所謀畫;作家王鼎鈞先生曾以「好奇心還沒滿足,求知慾還沒喪失,美好的想像還沒模糊,單純的善意還沒污染,感情依然豐富而敏銳」形容爾雅出版社發行人隱地為「七十歲的年青人」,我也以此祝福大家,並期待大家一起為下一代年青人的未來努力。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清大國際志工、小清華原民展現世界公民力量」記者會致詞

首先歡迎大家蒞臨今天的記者會; 清華大學秉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服萬人務」理念教育學生;在中國歷史中「至聖先師」孔子,「史家之極」司馬遷都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典範,讀萬卷書可以豐富知識、涵養心性、培養卓越的眼光;行萬里路則可以增廣見聞、開闊胸襟,學習人情事理。張潮在『幽夢影』一書中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李白也說:「大塊假我以文章」。讀書與行旅互為依託。現代台灣學子,有許多機會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且只要有心,也多有「服萬人務」的因緣。今天的記者會,即是向大家報告清華學子國際志工團在校「讀萬卷書」,走向世界「行萬里路,服萬人務」的故事,同時也報告小清華原住民專班代表「行萬里路」到荷蘭,體認國際社會的發展、本身在地球村中的角色地位增強信心與寬廣視野,看見多元文化傳承的可能,以為未來「服萬人務」作準備。
國際志工是志願到海外服務的有志學員。在學校輔導下,學生們從2007年成立國際志工團,實際走入海外偏鄉服務,從最初2支團隊發展到先後已有6支團隊成行,參與的志工人數累計有285個人次,清大陸續出版「種籽」、「萌芽」與「紮根」三本專書,記錄這些動人的故事,也傳承清大人無國界的服務精神;成立二年的屏北高中小清華原住民專班,72日跨出國境,前進荷蘭參與生態研討會,以英語介紹原民的主食、獲取食物的方式、狩獵文化及糧食危機議題。清華學生正以自己的力量,對社會發展軌跡進行了解與參與質變。在「事界村」時代,兩項活動都代表清華輔導學生,積極走向國際的努力。
國際志工團員能善用時間體驗生命、把握學習機會。海外服務雖然需要克服語言的隔閡、文化的差異及種族的藩籬等困難,但是,「打破了國界疆域後,體驗了不同的生命方式,世界觀改變了,也學習到世界公民應有的廣大視野」。
再多的數據也道不出遠行帶來的感動。清大國際志工足跡遍及印尼的雨林、尼泊爾的山稜、坦尚尼亞的莽原、迦納的灌木叢、貝里斯的海濱,以及今年新出發的馬來西亞艱困地區,服務過程最大的收穫莫過於過程中的感動,以及學習到的謙卑與關懷。成果集的圖文記錄,除了希望傳遞給關心的人外,更期待能對當前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讓新的一代珍視自己的環境及文化。
屏北高中小清華原民生到荷蘭參加生態研討會,這是原民多元教育的一大突破。相信透過這樣的機會,不僅讓國際對台灣原民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以及小清華原民生對自身文化更為肯定外,原民生也將會更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發展,在地球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符合「小清華的設置是為原住民學生的教育創造另一種可能」的理念。
清大國際志工服務及小清華原民專班多元的教育,是全人教育中重要的推動力。學生們在服務的同時,感受到自己也在受教育,也讓自己開始學習珍惜、分享的真諦。他們感受到「只要努力,就能改變更多孩子的生命」;小清華原住民專班代表由清大王俊秀及陳舜芬教授等人帶隊到荷蘭,5位來自魯凱、阿美與排灣的原民學生,用生澀的英文加上比手畫腳,以糧食安全為主題,暢談原住民生態智慧相關的永續採集、農耕、捕魚、打獵等議題。
印度聖雄甘地曾提到,「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意即欲改變世界,要先改變自己。當前,青年常謂自己身處一個最壞的時代,太多的不確定性,但與其抱怨,不如自己著手進行改變世界的力量。清大國際志工服務的成長,培養學生對國際社會的人文關懷及拓展國際視野,以及小清華學生跨出的第一步的努力,我們看到最好時代的曙光。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與國立清華大學策略聯盟協議簽約典禮致詞


很歡迎移民署謝署長以及各位貴賓遠到簽訂策略聯盟協議;清華大學雖是國立大學,但與官署簽約,今天應是首開記錄。尤其是由移民署主動發起,可見署方求新求變,加強服務的用心,更屬難能可貴。雙方同意簽訂本協議書,是為促進合作與交流,整合資源建立相互交流體系,以提升合作夥伴關係,拓展服務成效;達成資源共享、人才培訓、案件申辦、交流合作及回饋鄉里之宗旨。
具體的來說,學校可使上力的,包括結合社區與校園資源,拓展新移民服務專業志工,另配合大專院校實習課程,培育新移民服務專業社工,整合教學與研究之人才及設備資源,推動策略聯盟。
目前臺灣面臨的移民問題,包括新移民的適應與子女教育問題,以及專技人才延攬等。在世界先進國家,生育率普遍降低,人口呈萎縮之勢,只有美國一支獨秀,除人口增加外,科技創新源源不絕,主要是由於其開放的移民政策。重視世界級人才的延攬,僑外生及陸生的招攬與留才,方得使我國的教育投資達到最大效益,這也將是我們積極推動的目標。藉由策略聯盟,清華與移民署可就人才培訓、服務學習及專題講座等面向,不拘形式,不限主題,無論學術上、實務上均可擴大交流合作,達到資源共享,提昇服務品質的目標,今日簽約即是雙方合作的里程碑。
署長與移民署同仁或許還不曉得,本人與清華大學許多同仁向為「移民署之友」,多年來對移民署出入境服務,贊不絕口;每次出入境時,移民署不僅動作迅速,而且態度親切,自動通關尤其令人稱便,絕對是世界第一。以速率而言,世界上現在能跟台灣比擬的是中國大陸,但其靠計時器與旅客瞬間按鈕評等管制,總不如移民署同仁自動自發親善服務好。
最後祝移民署業務蒸蒸日上,清華與移民署策略聯盟共同開拓互利雙贏之局。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101年暑期大陸交換學生歡迎儀式致詞

很歡迎帶隊老師與同學參加101年暑期大陸交換學生歡迎儀式。清華自2001年與大陸高校開始暑期交換學生活動以來,除2003年因SARS侵襲停辦外,今年是第十一屆,由五校34人,增加到十一校74人,另一方面,自2006年起,增辦學期交換學生活動,十三學期下來,也由三校13人,增加到二十二校73人,其中包括香港三校5人。同時配合政府於2010年訂定「大陸地區學生來台就學辦法」,第一批陸生17人已於2011年入學,今年預計會有23位碩士、2位博士新生。各項指標都顯示交流在擴大深化中,是可喜的發展。
約二十年前,兩岸學術界剛開始可以互訪時,有人引李白「早發白帝城」詩中「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句,比喻儘管雜音不斷,歷史的大方向仍不會改變;現在已很難想像19877月,也就是二十五年前,台灣才政策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而於11月正式上路;在200874日完成兩岸首度週末客運包機直航,去年自大陸港澳地區來台人次已超過260萬人次,今年預計會超過300萬人次,而自台灣赴大陸港澳地區人次也超過200萬人次,在兩岸交流愈趨頻繁之際,大家更應發揮誠意與善意,建立互信與互諒。
在台灣有人說,兩岸關係是台灣最重要的境外關係,台灣對大陸的重要性也很明顯。以Iphone為例,大陸作家曾帆在「一隻Iphone的全球之旅」一書中問「一顆蘋果誰咬得最大口」?答案是「大陸人工成本1.8%,台灣利潤0.5%蘋果利潤58.8%」,而相較於大陸一般每月工資約2,000人民幣,Iphone售價達5,000人民幣。另外,全球最大行動電話廠商「中國移動」與「蘋果電腦」在三年前未能達成合作協議,而「中國聯通」接受「蘋果電腦」苛刻條件,合作雖提高市占率,但營收未見起色;最近Google Microsoft分別推出平板電腦,如以蘋果電腦IPad同樣模式經營,大陸與台灣廠商將只能分得蠅頭小利,是很值得警惕的。以台灣在資通訊產業技術與管理上的經驗,配合大陸優勢的人力與市場,未來才有可能在此高度競爭的產業繼續佔有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現今世界的問題,也就是中國的問題,反之中國的問題,也是世界的問題。今天在座即使是文法科的同學,也能體認到科技對人類生活造成的巨大影響。而近年來,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快速的經濟發展,突顯出人類社會面對未來的危機,尤其科技進步速率未能趕上需求的增加。美國企業Peter Thiel “The End of Future”一文中,歷數人類在交通運輸、能源、農業、醫療科技的進步在近四十年來有明顯遲滯的現象,如移動速率。從16-18世紀船速,19世紀開始的鐵路運輸,20世紀的汽車與飛機,一直增速的趨勢逐漸停滯;有人將目前班機越洋飛行速率與四十年前幾無差別歸咎於燃油費用增加,這也突顯人類社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與替代能源發展的不足。美國尼克森總統在1974年宣稱要在1980年前達成能源自足目標,而2011年歐巴馬總統則強調要在2020年前達成三分之一能源自足目標;目前核能發電在全球都遭遇困難,替代能源仍過分昂貴,將被迫增加使用燃煤,使地球暖化問題更趨嚴峻。另一方面,農業技術的緩慢進展,糧食增產未能與人口同步成長,威脅到世界性饑荒發生的可能,四十年前,美國國會曾於1970年代對癌症宣戰,希望六年內能取得勝利,已成為唏噓往事,與此對照的是如今對日趨嚴重的老年癡呆症一籌莫展,而重大新藥開發也有遲滯之勢。目前製藥業正開始大舉裁撤近年來少有貢獻的研發部門。處處顯示科技進步速率不足以應付如排山倒海來的礦物資源枯竭、能源短缺、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人口暴增、糧食匱乏、環境劣化等問題,所以使開發國家經濟實質成長接近於零;另一方面,新興國家快速的經濟發展,對有限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更使世界局勢如雪上加霜;山雨欲來風滿樓,中國處於暴風圈中,大家雖在學習階段,仍需嚴肅以對不久進入職場後的嚴峻局面,思索人類共同的未來,充實自己,協助尋求解決之道。

最後祝大家在清華有愉快的學習經驗,滿載而歸。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新書發表會致詞

「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新書發表會致詞

很歡迎大家來參加「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新書發表會。古今中外「父子雙傑」,大家都可想到一些先例,如「唐宋八大家,一門三學士」的蘇洵、蘇軾、蘇轍,法國文豪大、小仲馬,美國老布希與小布希總統,但是父子皆為同一所大學名校的校長即使不是空前,也應該是極為少見的機遇,清華大學很幸運有同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徐賢修、徐遐生父子先後在58歲時放下美國的教學研究生涯,來到臺灣擔任校長。
我與徐賢修校長在1966 年,也就是民國 55 年即結緣,當時我就讀臺灣大學物理系二年級;清華開設暑期研習班,邀請許多國外華裔學者來臺灣短期講課。那年暑假授課的學者,包括應用數學方面的徐賢修教授、普度大學物理系教授范緒筠院士、及任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施敏博士。由於我家就住在光明新村,離清華校園僅一牆之隔,暑假回家上課很方便,記得上課地點就在現在化工系館位置的舊物理館。
整個暑假我都在清華暑期研習班聽課,課程結束以後,我代表臺大物理系同學訪問徐賢修教授,為物理系刊「時空雜誌」寫稿。採訪是在一個晚上,我與物理系四位同學一起前往,那時他住在新南院教授宿舍,就是現在的第一綜合大樓原址。訪談之後,我寫了一篇訪問稿,對他的印象是他口才很好,講話很能振奮人心,對年輕人也有一番訓勉。
仕琦幫我找出45年前在《時空雜誌》寫的〈徐賢修博士訪問摘記〉,他談到政府對於科學發展應朝何種方向努力,徐教授認為「應從基本科學做起,基本二字或嫌空洞,也許說『實用科學』要明白些,如Solid State Physics(固態物理)的應用、電子工業等,由於人才、設備等客觀因素所限,只有選擇與工業發展有關的科學,以已有之研究設備及工業,集中作線型的發展」。
徐校長的這些想法,後來於 1970 年擔任清華校長時,逐漸開始實現。他為清華設立了工學院,陸續成立動力機械工程、工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及工業工程等科系。在當年時空下,政府不希望每所大學重複設系,因此清華工學院各系,在當年的系所名字都很特別。例如化學工程初創時名為「工業化學」,電機系 1976 年設立時的名字是「電機電力工程系」,但「動力機械工程」則維持原名,至今仍是臺灣唯一的科系。
「材料系」的成立尤為特別。世界上的第一個材料科學系,是美國西北大學在 1960年設立,清華在 1972 年就有材料系,也是台灣的第一個,這就算放在世界材料科學領域,都是很早的教學研究單位。應用數學背景的徐校長,預見了材料科學的重要性,在清華設系,經過了四十年的發展;如今清華工學院四系都是居台灣學界龍頭地位的系所,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更有「亞洲第一」之譽,無論在學術界或產業界,影響力有目共睹。
徐賢修校長當年規畫的工學院系所都極具遠見,為清華大學後續的長遠發展奠定紮實基礎,之後他擔任國科會主任委員,推動新竹科學園區成立,使得台灣經濟發展邁向另一階段,這層影響力就不只嘉惠清華校友而已了。由於他的卓越貢獻,清華在 2001 年由工學院提名頒予徐校長名譽博士學位。
徐校長也以樂觀出名,據沈君山校長在自傳中述及,在徐校長勸沈校長回國服務時,曾大談在臺灣海峽開採石油的遠景,當沈校長表示不以為然時,徐校長說:「也許會成功也不一定」,讓人印象深刻。
本書中,徐遐生校長回憶昆明出生、移民美國初時的清苦生活,乃至成年後在學術研究的層層突破,在美國學術界成為巨擘,這是個大時代華人遷徙生根的故事。他到原來並不熟悉的清華擔任校長,當然受到老徐校長的經歷影響,而懷著滿腔抱負。我對徐遐生校長的最初印象,是知道徐賢修校長有位公子為傑出的天文物理學家,但直到 2001 年,我擔任清華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副召集人後,才與他初次見面。這裏順便透露一點秘辛,在遴選委員會中徐遐生校長名字第一次浮上抬面,是由我主動蒐集並提供學經歷適合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單開始,因此他到清華擔任校長我至少有間接提名之功。後來他來到清華擔任校長時,有三年半時間,我仍是工學院院長,與他在公務上有長期合作關係。整體印象是他是位令人敬重,正直而認真的學者。清華很感謝他任校長四年中始終如一,無怨無悔的奉獻。

徐校長卸任後,回到科學研究領域,開始新的研究方向。回想四十多年前拜訪他父親徐賢修校長時的侃侃而談,徐氏父子對於清華、對於台灣科學界的貢獻,都值得我們尊敬與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