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次長、陳文村校長、曾志朗政委、張進福政委、劉兆漢副院長,各
位清華前校長,還有各位學界的校長、前校長,新竹市許市長、宜蘭縣林縣長及各位產業界、研究界、學術界的先進,各位同仁:
剛才看到林次長沒有用講稿,卻如數家珍的講出清華的豐功偉績、陳文村校長的卓越績效,甚至本人的履歷,絲毫不差,我其實準備了一個講稿,不曉得應不應該拿出來,後來看到陳校長拿講稿出來,我想我也可以拿出來了,以免漏掉一些重要的事物。
非常感謝各位來參加今天的交接典禮,本人與陳文村校長約於三十年前同時到清華任教,又約在同時於清華擔任院長職務,是多年老友,陳文村校長在擔任校長期間,我也有約兩年半的時間擔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對陳文村校長用心辦學,而且績效卓越有著深刻的了解,今日接下校長重任,非常感謝文村校長在過去四年打下的良好基礎,謹在此代表清華致上最深的謝意,也祝福文村校長未來一切順利,相信文村校長未來必然繼續給予清華最大的助力。
在清華大學校長遴選過程中,我曾經向清大師生及校友提出一個努力方向,讓清華成為世界級卓越大學的四個願景:人文薈萃的學術殿堂、博雅與專業人才的培育場域、創新科技的發展重鎮,以及多元進步社會的推動基地,希望充分運用優勢,將清華打造為華人地區首學,世界一流學府。在八項關鍵策略目標中,最重要的是以人才為本,延攬孕育一流人才的優良師資,不僅在研究教學服務上有優異表現,更能吸引與培育優秀學生,造就傑出的校友,其它在提升教學品質、強化課外活動功能、改善基礎措施、積極開發新校區、推動研究應用及整合區域資源目標上,都希望能逐步落實。
績效評比有助自我策勵提昇,我們知道有一流的評鑑才有一流的績效,校務發展雖不易立竿見影,但擬定適當的績效指標,將有助於努力的聚焦,將檢討清大現有教師、學生及畢業生的表現、重點領域發展、產學合作、研究經費及國際化績效指標,著重質的提升,而非量的增加,做為推動校務的依據。
清大在近期內面臨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新竹生醫園區開發,以及大新竹文化科學城建設的三個重要歷史契機,清大將竭盡全力,與友校、政府相關單位及地方機關緊密結合。本校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仍有一些問題尚待解決,如果教育部能給與適當協助,相信能夠順利進行;生醫科學園區的推動,與清華生醫相關領域發展息息相關,我們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去年全國科技會議通過在新竹試辦高等研究園區,並在全國科技發展方案列為院管計畫,由國科會主導規劃,希望未來能夠積極推動,付諸實現,另外,本校與台聯大系統的互動,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機會,我們可以利用匯聚的資源,創造學校的利基。
本人上任後擬立即推動的兩個事項,第一個要打造清華成為新能源綠色校園,針對本世紀人類面臨嚴峻的氣候變遷、能源短缺問題,希望善盡學校力量做出回應,本校在三十年前即已推動電動車計畫,目前為全國唯一具備核能培育人才系所與研發中心的大學,早已奠定良好的基礎,未來在響應政府節能減碳政策,配合能源科技與國家型計畫的推動下,整合全校能量,結合產研界資源全面推行,希望在短期內成為國內新能源綠色科技的重鎮。第二個是綜合體育館的建設,本校現有設施是在只有六千名學生時完成,目前清大學生已達一萬兩千五百人,體育設施嚴重不足,明年適逢清大百年校慶,希望能借重校友的力量,成立清大百人會,以每位校友捐贈一百萬元的計畫,加上其他的捐助,共同募集建造總經費達一億七千萬元的綜合體育館,並以清大百週年校友紀念體育館命名。今天在場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校友,其中很多是百人會潛力會員,等一下就可以開始行動了。
最後,我特別要感謝三位貴人。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碰到許多貴人,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貴人指點,在我生命中特別要感謝的三位貴人,一個是我的母親,母親在我三歲時跟父親因戰亂而分開,獨自辛苦扶養我跟兄姐長大,她不幸在差不多三十年前過世,我相信她如果今天在場會非常的高興,另外,我要謝謝我在新竹中學的校長辛志平校長,他是我多年來做人、做事的榜樣,他所樹立的典範,對我一生影響至大,最後,我要謝謝我的太太,她總是無怨無悔,讓我能夠做我最感興趣的事情,在背後默默支持從不抱怨。在學校裡,學生常把老師當成他的貴人,事實上,有許多學生是協助老師把工作做好,也是我生命中的貴人,今天在場的很多清華校友,包括本人的學生,可能有五、六十個在場,很多都是我的貴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