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一一四年EMBA校友會大會: 珍貴的資產

一一四年EMBA校友會大會: 珍貴的資產

場面盛大溫馨 (尹秀蓮提供) 

年度盛事

善用 AI 與人共融 (張淑嫺提供) 

活動別開生面 (張淑嫺提供) 

共創美好未來 (張淑嫺提供)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 EMBA 校友大會。這個月初,我在科管院新舊院長交接典禮時,也特別提到一個觀察:自從我卸任校長職務後,在清華超過十個學院中,與科管院互動最密切,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與 EMBA 學程的連結。不論是每年為新生介紹清華,或是參與各項多彩多姿活動,我都能深刻感受到 EMBA 在清華的重要角色。

清華自 1911 年創校,與民國同壽;清華 EMBA 則於 1999 年創立,2000 年隸屬科管院,在 2001年有第一屆畢業生,可謂與二十一 世紀同步。EMBA 不僅是企業經理人進修的平台,更是推動產業創新、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各位學員與校友不僅拓展知識、建立人脈,更將所學應用於企業轉型與社會貢獻,也豐富了大學的教學案例。更可貴的是,在事業有成之際,熱心回饋母校與社會,提升清華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創造與企業合作的契機。各位的努力,已是清華最寶貴的資產,值得我們給自己與在座校友熱烈的掌聲。

這裡我要特別提幾位持續在清華服務的校友,他們活躍於校園、默默奉獻:經營水漾、湖漾與湖韻餐廳的林宜輝秘書長,退聯會總幹事張淑嫺,關懷組組長孫海珍,活動組尹秀蓮,都不斷熱心為清華人服務,展現了 EMBA 校友的典範。我們也應給他們最誠摯的掌聲。

近年來,大家一定感受到 AI 帶來的衝擊。AI 已經成為企業生存與轉型的關鍵工具,這也正是 EMBA 課程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讓 AI 與數位轉型成為核心,強調數據素養與 AI 驅動的管理決策。

《哈佛商業評論》總主筆殷阿笛曾提醒,AI 不僅能自動化日常工作,更逐漸進入高階決策層面,幫助企業提出全新策略。但他也警告:如果領導者只談 AI 卻不親自使用,就很難帶動組織轉型。美國華頓商學院的莫里克教授亦強調:「讓 AI 進入職場,老闆必須帶頭使用。」領導者需要親身示範,建立誘因與制度,讓團隊敢於嘗試 AI,並在實驗中找到適合自身的應用方式。

換句話說,在 AI 時代,領導者的責任不僅是規劃願景,更要親自帶領組織嘗試 AI,擁抱未知、勇於實驗。這正是 EMBA 校友應展現的前瞻力與行動力。各位不只是企業管理的專業者,更是帶領 AI 與社會融合的先行者。

最後,祝大會圓滿成功。也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和樂,更能善用 AI 與人共融,在事業上大展鴻圖,為清華與社會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