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木柵菁莪七十載: 政治大學在台建校70週年校慶大會

 木柵菁莪七十載: 政治大學在台建校70週年校慶大會


希年日新

木柵菁莪七十載

四海校友齊歸心

政大人可以引以為榮

很高興能以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台灣聯大) 代表身分來參加國立政治大學 97週年校慶暨在台建校 70週年校慶大會;政治大學校慶日,與歷年來新政府就職日同一天,我在十六年前的今天,從新竹北上到國科會擔任副主任委員,本認為將是總統就職典禮的上賓,當天早上,由我督導的國科會人事室主任來詢問,是否要參加典禮,才體會到「不到台北不知自己的官小」,近年來了解,五月二十日是第一任總統蔣中正就任的日子,但選在本日,一說而很有可能是因為九十七年前,政大前身「中央黨務學校」正式成立,由蔣中正出任校長之日,並非純屬巧合,讓人肅然起敬,也是政大人可以引以為榮的。[註一]

政治大學是「台灣聯大」最新的夥伴,從民國一百一十年二月一日,到現在約三年來,早已成為系統運作堅實的支柱,尤其在脫離新冠疫情後,除例行教務、學務、研發及國際事務外
積極參與「台灣聯大」第一、二屆運動會「學生幹部培育營」,「與新北市教育局合作開授微課程計畫」、與國合會合作的海外志工與實習計畫,同時主辦與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合作計畫簽約、與美國政府機構華文教學領航計畫今年更接辦「台灣聯大」第三屆運動會、「學生幹部培育營」、策畫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講座,積極主動,全力參與,貢獻良多,是值得深深感謝的。同時「台灣聯大」成立的一個主要考量,是基於各校規模限制,在「四校如一校」宗旨下,發揮整合、卓越、提升綜效,李校長形容,「四校如兄弟姊妹」,相當寫實。

這裡要特別一提,去年九月中與李校長一起參加與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合作計畫簽約,活動主要由政大團隊規劃與執行,透過政大校友網路聯絡到當地三十七所華文獨立中學簽約,同時也有幸與參加全球政大校友嘉年華會部分活動,看見數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大校友歡聚一堂,表現出對母校的熱愛,令人十分感動,也反映出政大教育的成功,讓海內外校友齊歸心
可喜可賀。

今年 3月7日到政治大學達賢圖書館參加 
「台灣聯大」與「美國國家中文領航計畫台灣中心」討論會。當天的會議在「羅家倫講堂」舉行,也可能不是巧合,因為羅家倫先生曾先後主持「台灣聯大」四校中政治大學前身的中央黨務學校與中央政治學校校務約兩年,擔任清華大學與中央大學校長各約兩年與十年;如爬梳羅先生與各校的淵源,可見:

中國國民黨於1927年成立「中央黨務學校」,於是年5月20日正式通過以蔣中正為校長,5月20日即該校校慶日。

1927年8月12日,羅家倫參加中國國民黨
「中央黨務學校」的籌辦,任副教務主任。蔣下野後,學校各主任也離開南京,羅即受命代理校務。

1928年8月17日,清華學校更名國立清華大學,21日,羅家倫被任命為校長


1929年6月27日,中國國民黨將黨務學校更名為「中央政治學校」。

1930年5月23日,羅向教育部請辭清華大學校長

1931年1月,回南京擔任
「中央政治學校」教務主任,改政治學校為四年制大學。

1932年9月5日,正式就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1941年8月,辭任中央大學校長。

可見羅先生與政治大學
清華大學與中央大學的深厚淵源,但目前在台灣紀念羅先生的場館有:

國立中央大學志希館(管理學院)、羅家倫講堂。

國立政治大學志希樓(第一代圖書館館址,今理學院院址)、羅家倫講堂(指南校區達賢圖書館)。

國史館志希樓(國史館新店閱覽室)。

同時2019年,「國立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開講。

獨缺清華大學,不可諱言的是,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北平被閻錫山佔領,清華同學會有人發起「驅羅運動」
5月23日,羅向教育部請辭,後來雖有些變化,羅則始終未回到清華擔任校長。另一方面,羅則對清華有大功勞,特別是設法將庚款「清華基金」轉交「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中基會) 保管,讓清華至今仍得以受惠於「清華基金」的支援,這裡我要順便以「中基會」董事身分邀請大家參加五月三十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中基會」成立百年紀念會,在該會議中,我將在演講中弘揚羅校長對清華的貢獻,希望未來清華大學能與政治大學、中央大學與「中基會」共同舉辦一些緬懷羅先生事蹟的活動。

最後敬祝政治大學希年日新
校運昌隆,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

[註一]
1947年12月25日國民政府制定「中華民國憲法」,次年3月29日進行了第一屆國民大會,也決定總統副總統選舉日在4月20日,當時在修改成總統直選前的《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中第七條規定:「首屆總統、副總統,於當選後二十日內就任。」
在4月20日蔣介石很順利的當選了行憲後第一任總統,但選舉副總統直到4月29日才由李宗仁出線。如果照規定,應在5月19日前就任,因而讓人聯想選擇5月20日,應與當年蔣出任「中央黨務學校」校長日期有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