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貽琦校長與清華精神 (專文)
行健不息須自強
哲人遽逝到今天剛好滿六十周年
著名寫實文學作家
開啟清華大學黃金時代
對中國現代化奠基有很大貢獻
唯大師始能啟沃未來之大師
確能發展清華
今天座談會的主題是「梅貽琦校長與清華精神」,首先我們要問甚麼是清華精神? 梅校長與清華精神有甚麼關聯? 這從清華的歷史,梅校長的生平與行誼,尤其是主校時期的作為,可以看出清華精神的養成,梅貽琦校長不僅深受清華精神的影響,也協助塑造與體現清華精神。
關於梅校長的生平,坊間有兩本書最值得一讀,一是「一個時代的斯文」,是北京清華黃延復教授與作家鐘秀斌先生所著,重點在梅校長辦學經驗(北京清華與西南聯大、新竹清華)、教育思想和人格精神(三不朽的現代聖人),以及取得成就、所展現風華的研究﹔涵蓋梅校長出身、求學、家事、初登教壇之良師益友,在清華嶄露頭角歷程,促成的清華盛世榮景,成為經營西南聯大的中流砥柱,重回北平的亂世磨難,再建台灣功業,以迄餘韻哀榮。[1]
另一是岳南先生「《大學與大師》- 清華校長梅貽琦和他的時代」,岳南先生是著名寫實文學作家,2011年本人在新竹清華大學校長任內,有機緣邀請到岳南先生擔任駐校作家;承蒙岳南先生首肯,以約六年時間完成以「兩岸清華永久校長」梅貽琦為中心的大書《大學與大師》,於2017年出版。除詳細刻記梅校長之生平外,並將清華大學從建校到梅校長逝世歷史沿革做了一番精要的爬梳。
據岳南先生自述﹕「此為梅貽琦校長傳記之第一部,是這一題材和人物傳記文學的開先河者,使用的材料來自海峽兩岸,而對新竹清華大學的材料特別注意並加以引用,力爭實事求事,探尋歷史真相,避免意識形態氣味過重的文章或校友回憶錄的干擾,對所涉人物與事件,儘量達到“持平之論”,這樣有利於還原歷史真相,讓讀者對梅貽琦以及他那個時代的清華大學,以及相關人事有一個清晰、明瞭的認識。」又云﹕「就該著的形式與創作內容而言,目前所能見到、查到的材料,幾乎一網打盡,」相當中肯平允。[2,3]
《大學與大師》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
清華大學沿革
1908年,在清末駐美公使梁誠的努力之下,美國同意退回庚子賠款的超索款項。1909年(清宣統元年),美國開始退還庚款。由於指定用於高等教育,外務部與學部上奏設立「游美學務處」 並附設「肄業館」,並設址於「清華園」,7月17日「游美學務處」正式成立,,三年間共組織三批180人 (1909、1910、1911年各47、70、53人) 赴美留學。
1910年,「游美學務處」決定擴大「肄業館」的規模職掌,因館址位於清華園,而將之更名為「清華學堂」。1912年,「清華學堂」重新開課,10月更名為「清華學校」。「清華學堂」,原採五三制,1913年,改為四四制,中等科與高等科相連。1923年,停辦中等科。1924年,停辦高等科;1925年春成立「國學研究院」,從派遣留學逐步轉為培養本國人才。5月,清華學校大學部成立。1926年將「大學部」課程重新調整,比照國內的一般大學學制,成為四年一貫的正規大學。1928年8月13日 國民政府接管,改名「國立清華大學」,1929年,留美預備部結束,第一屆大學部學生畢業。
從1909-1929年,清華學校派送留美預備部畢業學生967名,1929-1932年選送104名,帶動留學美國的風潮。
這些留學生,從後來的發展,可看出具有的特色包括:
一、懷抱救亡圖存的理念,絕大多數獲得高等學位並返國服務,
二、中西會通,文理會通,古今會通,
三、許多成為各行業的領袖,學科創始人,
發揮極大影響力,對中國現代化的奠基起了很大的作用。
清華校訓
民國三年冬,梁啟超先生來校演講,以「君子」為題,引述《易經》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同學,學校遂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採為校訓,作圖制徽,永久流傳。清華人長年在校園中受到耳濡目染。浸潤薰陶,校訓成為清華精神的表徵。 [註一]
1925年春成立清華學校研究院,因只設國學一科,故一般稱之為「國學研究院」。國學研究院主張用現代學術觀念來治理傳統中國學問,並且主要研究古代中國經史古學,並培養國學教師以及學術研究之人才。
當時校長曹雲祥原請胡適主持研究院,胡適因種種因素不就,而推薦並促成延攬「四大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並聘李濟為講師,震動學術界,並成功促使清華從留美預備學校轉型為國內學術界的重鎮。
陳寅恪為王國維紀念碑所撰碑文中,讚揚王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是為學和做人的標竿,在清華園發揮很大的影響力,深植人心,也成為清華精神的一部分。
羅家倫校長在清華的興革與貢獻
羅家倫先生於1928年初秋出任「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在校時間不足兩年,但進行多項興革,對清華未來發展有重大貢獻。
一、改校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將清華納入國立大學管理體制
羅家倫認為按國內大學體制,清華大學前面應冠以「國立」二字,他認為,清華是否國立,意義重大,是涉及到國家教育主權和教育獨立的大是大非問題。經過努力,得以實現,從制度上清除了阻礙清華大學發展的束縛和羈絆。
二、解決清華教育經費由外交部控制的問題
得將庚款基金直接交由中美人士合組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代管,清華基金從此得以安全與增長。
三、推動學術化
以「使清華為中國現代化的第一流大學,俾與世界先進大學抗衡」為職志。致力延攬優良人才,形成良好學術氛圍,在具體工作中,教學研究並重,使清華從留美預備學校轉型為高深學府。
重新規定學術標準與選擇教授,留聘王文顯、陳寅恪、趙元任、金岳霖、陳達、葉企孫、朱自清、吳宓等十幾位教授,並網羅30多位真才實學者,大大強化了教授陣容。梅貽琦校長有名言「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以延攬大師為辦學要務,而清華大師不少是在羅家倫任上聘請來的。
在硬體建設方面,首先是擴充圖書館,修建了生物館、氣象臺。
1908年,在清末駐美公使梁誠的努力之下,美國同意退回庚子賠款的超索款項。1909年(清宣統元年),美國開始退還庚款。由於指定用於高等教育,外務部與學部上奏設立「游美學務處」 並附設「肄業館」,並設址於「清華園」,7月17日「游美學務處」正式成立,,三年間共組織三批180人 (1909、1910、1911年各47、70、53人) 赴美留學。
1910年,「游美學務處」決定擴大「肄業館」的規模職掌,因館址位於清華園,而將之更名為「清華學堂」。1912年,「清華學堂」重新開課,10月更名為「清華學校」。「清華學堂」,原採五三制,1913年,改為四四制,中等科與高等科相連。1923年,停辦中等科。1924年,停辦高等科;1925年春成立「國學研究院」,從派遣留學逐步轉為培養本國人才。5月,清華學校大學部成立。1926年將「大學部」課程重新調整,比照國內的一般大學學制,成為四年一貫的正規大學。1928年8月13日 國民政府接管,改名「國立清華大學」,1929年,留美預備部結束,第一屆大學部學生畢業。
從1909-1929年,清華學校派送留美預備部畢業學生967名,1929-1932年選送104名,帶動留學美國的風潮。
這些留學生,從後來的發展,可看出具有的特色包括:
一、懷抱救亡圖存的理念,絕大多數獲得高等學位並返國服務,
二、中西會通,文理會通,古今會通,
三、許多成為各行業的領袖,學科創始人,
發揮極大影響力,對中國現代化的奠基起了很大的作用。
清華校訓
民國三年冬,梁啟超先生來校演講,以「君子」為題,引述《易經》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同學,學校遂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採為校訓,作圖制徽,永久流傳。清華人長年在校園中受到耳濡目染。浸潤薰陶,校訓成為清華精神的表徵。 [註一]
校徽中校訓字樣
國學研究院1925年春成立清華學校研究院,因只設國學一科,故一般稱之為「國學研究院」。國學研究院主張用現代學術觀念來治理傳統中國學問,並且主要研究古代中國經史古學,並培養國學教師以及學術研究之人才。
當時校長曹雲祥原請胡適主持研究院,胡適因種種因素不就,而推薦並促成延攬「四大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並聘李濟為講師,震動學術界,並成功促使清華從留美預備學校轉型為國內學術界的重鎮。
陳寅恪為王國維紀念碑所撰碑文中,讚揚王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是為學和做人的標竿,在清華園發揮很大的影響力,深植人心,也成為清華精神的一部分。
攝於北京清華四大導師雕像前
羅家倫先生於1928年初秋出任「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在校時間不足兩年,但進行多項興革,對清華未來發展有重大貢獻。
一、改校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將清華納入國立大學管理體制
羅家倫認為按國內大學體制,清華大學前面應冠以「國立」二字,他認為,清華是否國立,意義重大,是涉及到國家教育主權和教育獨立的大是大非問題。經過努力,得以實現,從制度上清除了阻礙清華大學發展的束縛和羈絆。
二、解決清華教育經費由外交部控制的問題
得將庚款基金直接交由中美人士合組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代管,清華基金從此得以安全與增長。
三、推動學術化
以「使清華為中國現代化的第一流大學,俾與世界先進大學抗衡」為職志。致力延攬優良人才,形成良好學術氛圍,在具體工作中,教學研究並重,使清華從留美預備學校轉型為高深學府。
重新規定學術標準與選擇教授,留聘王文顯、陳寅恪、趙元任、金岳霖、陳達、葉企孫、朱自清、吳宓等十幾位教授,並網羅30多位真才實學者,大大強化了教授陣容。梅貽琦校長有名言「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以延攬大師為辦學要務,而清華大師不少是在羅家倫任上聘請來的。
在硬體建設方面,首先是擴充圖書館,修建了生物館、氣象臺。
羅家倫校長與教授們
四、招收女生
當年招到了15個女生。從此改變了清華不招女生的傳統。清華大學在羅家倫手裡順利實現了男女同校。[2]
羅校長因各種原因,擔任校長不及兩年即辭職離校,而後繼任者與代理者,治校時間皆很短。此時清華學生會提出清華校長的理想人格標準:一、無黨派色彩;二、學識淵博;三、人格高尚;四、確能發展清華;五、聲望素著。
梅貽琦校長主校 (1931-1937年)
梅貽琦校長
由於梅校長與清華長久歷史淵源,「人格健全,具有威望」,「為人和氣,做事穩健」,獲得清華師生的充分支持,梅校長在就職時,清楚闡述「大學與大師」的理念,也開啟了清華大學的黃金時代。
梅校長首先竭力平撫校園派系傾軋、學潮頻仍之紛亂氛圍,落實校園民主,梅貽琦返國長校前,清華校內領導體制在「校務委員會議暫行維持校務」期間迅速發展和確立。1930年至1931年間,這個體制迅速形成,它的組織就是教授會、評議會和校務會議。理論上說,教授會對校務有絕對的支配權,其作用則是通過評議會具體表現和實施。此制度獲得梅校長地充分支持,而得以順利運作。同時梅校長平易近人,與學生充分溝通,以理勸導,普獲肯定。
勵精圖治
在校務推展方面,梅校長勵精圖治,按部就班,增聘教授,擴建圖書館、體育館、教職員與學生宿舍,加強文、理、法三院陣容,並於1932年增設工學院。
一時間,清華名師雲集:顧毓琇、聞一多、王力、錢穆、周同慶、蕭公權、潘光旦、馮友蘭、朱自清、陳寅恪、俞平伯、吳宓、葉公超、金岳霖、張岱年、吳晗、葉企孫、周培元這個名單幾乎囊括當時各個學科的一代宗師。
另一方面全面貫徹實施通識教育:主張學生應先通後專,即「通識為本,專識為末」。新生入學第一年不分文實,各系學生一律實施通才教育,第二年起進入各自專業領域。清華老校友、著名史家何炳棣曾說過:「我國20 世紀論大學教育以通識為本、專識為末,從未有堅毅明通如梅師者。梅師長校之初即提出含有至理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唯大師始克通專備具,唯大師始能啟沃未來之大師,此清華精神之所以為「大」也。清華不僅群星墔燦,而且培育出大批日後在各界閃閃發光人才, 並非倖致。
在梅校長主校期間,人才鼎盛,即以一張1936年部分物理系師生合影照片裡,三十餘人中除包括葉企孫、吳友訓等大師級人物外、總共有13人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堪稱「由大師培育大師」佳話。
體育教育
在梅校長主校期間,人才鼎盛,即以一張1936年部分物理系師生合影照片裡,三十餘人中除包括葉企孫、吳友訓等大師級人物外、總共有13人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堪稱「由大師培育大師」佳話。
體育教育
清華在「清華學校」時期,就提倡體育運動。1914年3月,校方決定實行「強迫運動」,即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四時至五時,全校學生,均須著短衣入運動場,作種種有益身心之運動,體育教員則在場地循序指導一切。各處宿舍、教室及食堂,均一律鎖閉,「俾全校學生皆能養成體育上之良好習慣」。
1914年秋,清華招聘馬約翰,清華大學各領域中大師鴻儒無數,但在校友心目中貢獻最大的教師,一定包括長期任體育部主任的馬約翰教授。馬教授是清華大學最負盛名的體育精神人物,工作了整整52 年,將體育運動的精神帶給了清華。他按照規定每天下午從教室中將悶頭讀書的同學趕出來鍛練身體,從而形成了清華的「強迫運動」、「五項測驗」,「體育不及格不准畢業」等傳統,至今每年一度的北京清華大學校運動會即以馬約翰命名。
1914年秋,清華招聘馬約翰,清華大學各領域中大師鴻儒無數,但在校友心目中貢獻最大的教師,一定包括長期任體育部主任的馬約翰教授。馬教授是清華大學最負盛名的體育精神人物,工作了整整52 年,將體育運動的精神帶給了清華。他按照規定每天下午從教室中將悶頭讀書的同學趕出來鍛練身體,從而形成了清華的「強迫運動」、「五項測驗」,「體育不及格不准畢業」等傳統,至今每年一度的北京清華大學校運動會即以馬約翰命名。
馬教授同時是中國現代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和體育教育的奠基人,對中國體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是體育界的光輝旗幟。 1928年馬約翰教授與郝更生教授等主辦「清華暑期體育學校」,以後續辦共三期,培養全國男女學員三百人,對當時中國體育教育的提倡與推動有很大的貢獻;因此對體育的重視,是清華傳統。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暑期體育學校」第一任校長是梅貽琦校長,當時他是清華代理校長; 1931年他正式擔任清華校長,與馬約翰教授合作打造清華為「體育大校」,把體育上升到德育與群育即「養成高尚人格」的層次和境界上來。認為高尚人格具體展現在「團體精神」、「急公好義」、「遵守紀律」之中,強調要借助團體的運動「去練習捨已從人,因公忘私的習慣」,此為人格培養的重要手段。[3]
西南聯大 (1937-1946 年)
1937年,因抗戰爆發,「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任命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三校長為臨大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共理校務。1938年遷往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
負校務責任獨多
抗日戰爭爆發前,清華已未雨綢繆,率先展開後撤行動,因而蒙受較少損失;在「西南聯大」三校中,規模與人數,以清華為盛,北大次之,南開又次之。主持校務的三常委,張伯苓在重慶有許多事需要周旋,且在重慶創辦了一所「南開中學」耗費很多精力,偶爾到一次聯大,也屬視察性質,一切交由南開大學秘書長黃鈺生代為辦理。而蔣夢麟不久後也常川重慶,代表學校向中央政府接洽一切,同時兼領「中國紅十字會」等團體之職,西南聯大的校務,實際只有常駐昆明的梅貽琦一人主持。據蔣夢麟先生在《梅月涵先生墓碑文》寫到: 「當時余任北大校長,得與先生共事,先生以年最少,嘗自謂年少者當多任事,故其負校務責任獨多。」
教授治校
正是由於以上緣故,「西南聯大」的規章制度,多以清華規章制度為藍本予以制定。如聯大的教務通則、教授會組織法及行政管理制度等,基本上是沿用戰前清華章程行事,最典型的是教授會與校務會議組織。梅貽琦把教授會、校務會以及「教授治校」制度,從形式到功能全部移植到「西南聯大」。
作育英才
「西南聯大」聚集清華、北大、南開三校菁英學者,大師如林,雖然物質還境極其艱難,經費捉襟見肘,大家都入不敷出,教職員生的生活簡陋不堪,但弦歌不輟,贏得「中國最好的大學」稱號,培育出195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楊振寧與李政道等一大批優秀學者,而校訓「剛毅堅卓」也內建為清華精神資產。
1997年吳大猷教授與門生楊振寧與李政道
「剛毅堅卓」內建為清華精神資產
大公無私「西南聯大」教授,原為北大歷史系教授毛子水認為:「八年多的西南聯大,始終都在雍容和睦的氣氛中長成。這非特是我們教育史上的佳話,亦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光輝的事情。……月涵先生的不辭勞苦,要為最大的原因。」梅校長大公無私,深為教師與學生愛戴與擁護,而讓「西南聯大」成為抗戰期間中唯一聯合到底的聯大!
復員北京
1946年西南聯大結束,三校分別復員,特在昆明立碑以紀念三校在抗戰八年中的艱苦合作。1947年國共內戰爆發,梅校長一直續任至1948年12月,迫於時局搭機南遷,輾轉赴美執掌清華基金相關事宜。
自抗戰前以迄其後,國共明爭暗鬥,由左傾學生,甚至是中共地下工作人員,不斷策動學潮,校園動蕩,梅校長均能站在維護學生立場,曲意迴護,在師生支持下,使教學研究仍能繼續進行。據蔣夢麟先生在《梅月涵先生墓碑文》也寫到: 「當國事動盪之秋,學府思想複雜,內部衝突自所難勉,而聯大師生得以協調,校務得以日進者,先生之力居多。」
新竹清華時期(1956-)
1955年,中美簽訂「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協定」,考慮到建立原子爐所需的沉重經費,遂讓有清華基金為後盾的清華大學在台建校,成為台灣原子科學研究的先驅。而這也正是梅校長選擇到台灣建校的一大動力。
梅校長於1955年抵台,籌備設置「清華大學研究院事宜」,從尋覓勘查校地到籌措經費,披荊斬棘,蓽路藍縷。1956年1月1日,清華大學正式於台北成立籌備處,邁出在台建校的第一步。同年,圓滿完成招收第一屆研究生十五人,正式開課,因校舍尚未完工,故暫於台灣大學上課,至此清華大學校務在台正式運行。1957年,清華大學的辦公大樓、教職員宿舍、學生宿舍皆已相繼完工,學生遂從台北返回新竹上課。
勘查校地
梅校長促成華人地區自建第一座原子爐完工啟用,打下良好基礎,據了解,核子反應器叫原子爐就是由梅校長命名:原子爐目前仍正常運作。清華至今仍是台灣唯一培養核工人才的大學,台灣核能發電人才幾乎全部由清華培訓,同時近年發展硼中子捕獲治療技術,已成功治療幾十位頭頸部癌症末期病患,去年原子爐獲得主管部會核准延役十年,穩健地邁入第七個十年。
梅校長在1962年逝世後,到1981年,連續四位校長都是清華畢業生,並都曾是梅校長的學生,包括陳可忠 (1920級) (1962-1964代理,1964-1969)、閻振興 (1934級土木系) (1969-1970)、徐賢修 (1935級算學系) (1970-1975) 與張明哲 (1935級化工系)(1975-1981) 校長,承襲了老北京清華的校訓、校歌、校徽,教師宿舍以院、所命名,學生宿舍以齋命名,同時充分運用梅校長致力維護的庚款基金優勢,改善教師待遇,並提供舒適實用宿舍,再加上清華固有的聲譽,優美的校園,正如李遠哲校友多次說過:「清華是海外歸國學人的首選」,得以聘請最好的師資,延續梅校長「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之辦學理念下所建立的優良傳統,讓清華迅速成為台灣學術重鎮,並維繫至今,如從客觀數據上來看,清華在台灣所有重要學術獎項,人均值皆為全台第一;另一方面,清華自始即能招收許多第一志願學生,同時採取學生一律住校制度,學生深受校風薰陶,師生互動頻繁,不僅由良師授業解惑,在生活上多所照料,清華校友對母校向心力特別強烈,並非偶然。
重視體育
新竹清華第一任體育組主任是1934 年曾以清華學生身份參加全國運動會,獲男子十項全能和鐵餅冠軍的張齡佳教授,他對校內體育措施建立與優良傳統貢獻至鉅,至今為畢業校友津津樂道。多年來,運動會與梅竹賽均為年度盛事。2012年由校友捐贈的多功能體育館「校友體育館」完成啟用,大幅度充實體育設施;2013年5 月,馬約翰教授哲孫馬迅教授,也是體育名家,應邀來新竹參加馬約翰教授紀念會,欣見新竹清華同樣有重視體育運動的傳統。
新竹清華第一任體育組主任是1934 年曾以清華學生身份參加全國運動會,獲男子十項全能和鐵餅冠軍的張齡佳教授,他對校內體育措施建立與優良傳統貢獻至鉅,至今為畢業校友津津樂道。多年來,運動會與梅竹賽均為年度盛事。2012年由校友捐贈的多功能體育館「校友體育館」完成啟用,大幅度充實體育設施;2013年5 月,馬約翰教授哲孫馬迅教授,也是體育名家,應邀來新竹參加馬約翰教授紀念會,欣見新竹清華同樣有重視體育運動的傳統。
馬約翰教授紀念會
梅校長雖於1958年7月由政府徵召擔任教育部長,1961年3月底,因病住院,辭去部長職位;同年底清華校友在梅校長接長清華三十周年時祝賀活動時,在公函中曾謂: 「清華成立,『壽與國同』,吾梅校長蒞校服務,計有四十六載,而其接長清華,彈指迄今,正值三十周年。春風化雨,教澤普施,功績昭彰,舉世欽仰。憶自去年五月底,梅校長在兼長教部期間,積勞抱病,入台大醫院療養以來,瞬屆一年有半。在此一年有半之中,梅校長對於清華原子能研究所之進行發展,仍親自擘劃,口講筆授,公而忘私。凡吾海內外清華校友,對梅校長之健康至為關切」云云,可略窺梅校長此際行誼。
長眠清華園
梅校長雖辭任教育部長,仍兼任清華校長至1962年5月病逝;經詢梅夫人與治喪委員會成員意見,決定採用土葬,墓園選在新竹清華大學校園內,即現在的「梅園」。在古今中外,將墓園放在校園之內,極為罕有,也只有一個大教育家畢生事業與學校融為一體時,這樣做才為得體。[1]
不朽事業
一代哲人長眠校園
曾任台灣大學校長及中央研究院院長的錢思亮校友在紀念梅校長的致詞中說:「梅先生對國家的貢獻很多很大,不朽事業包括:
一、安定清華校園,
二、奠立清華學術地位,
三、成功經營發展西南聯大,
四、戰後擴大提高清華規模與素質,
五、在新竹重建清華,打下良好基礎,
六、建立中國第一座原子爐。」
專大公愛
一、安定清華校園,
二、奠立清華學術地位,
三、成功經營發展西南聯大,
四、戰後擴大提高清華規模與素質,
五、在新竹重建清華,打下良好基礎,
六、建立中國第一座原子爐。」
專大公愛
清華由美國退還多索庚子賠款建校,正處於在國際上風雨飄搖,國內動亂頻仍之際,舉步維艱,但在前賢苦心經營之下,躑躅前行,漸具規模;梅校長一生奉獻給清華,在校園動盪不已之際,擔負重任,以「專、大、公、愛」四種高貴品格;專心辦學、有容乃大、公正廉明,同時愛學校、愛國家、愛同仁、愛學生,深得師生愛戴,在兩岸清華擔任校長二十四年期間,以全副心血發揮才智,奠定了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在兩岸分別成為數一數二名校的基礎和聲譽。清華何其有幸,有曠世不朽教育家引領,奠定今天的基礎與歷史地位。
清華永遠校長
錢思亮先生說:「梅先生一生在清華服務,梅先生忠於國家,敬業不遷,平易近人--雖有崇高學術地位,但對任何人都是那樣平易」,「他的為人作事許多方面,都合中庸之道,平和但有原則,事必躬親,對大事的決定也能果斷」。梅校長受到清華師生校友很高的評價:「提到梅貽琦就意味著清華」,「梅貽琦是清華永遠的校長」。
清華精神體現
在紀念梅校長之際,談清華精神,正因梅校長是清華精神的體現,這包括以「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追求真理,具有「中西會通,文理會通,古今會通」通識,「剛毅堅卓」「。行勝於言」,以「愛與包容」,引領學校,關懷社會,事實上是涵蓋於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梅校長把一生奉獻給清華,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典範,與清華精神交相輝映,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註一] 梁先生演講大要為「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學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雖遇顛沛流離,不屈不撓;若或見利而進,知難而退,非大有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于世猶舟之航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順風而後帆,登岸無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蓋惟有容人之量,處世接物,坦然無所芥蒂,望之儼然,此所以為厚也,此所以為君子也。」
接著,梁先生又引申勉勵清華學生說,「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俊秀,為師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遊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雖然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設或不慎壞習,慣之傳行,急如暴雨,則大事僨矣。深願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則民國幸甚矣!」
參考資料
[1] 黃延復、鐘秀斌,《一個時代的斯文―清華校長梅貽琦》,九州出版社,北京(2011)。
[2] 岳南,《「大學與大師」(上冊)1910-1930,民初學人如何在洪流中力挽狂瀾》繁體字版,時報出版,台北(2019)。
[3] 岳南,《「大學與大師」(下冊)1930-1960,烽火中的大學如何奠基百年教育》繁體字版,時報出版,台北(2019)。
[4] 陳力俊,《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致出版,台北(2020)。
[註一] 梁先生演講大要為「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學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雖遇顛沛流離,不屈不撓;若或見利而進,知難而退,非大有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于世猶舟之航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順風而後帆,登岸無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蓋惟有容人之量,處世接物,坦然無所芥蒂,望之儼然,此所以為厚也,此所以為君子也。」
接著,梁先生又引申勉勵清華學生說,「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俊秀,為師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遊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雖然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設或不慎壞習,慣之傳行,急如暴雨,則大事僨矣。深願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則民國幸甚矣!」
參考資料
[1] 黃延復、鐘秀斌,《一個時代的斯文―清華校長梅貽琦》,九州出版社,北京(2011)。
[2] 岳南,《「大學與大師」(上冊)1910-1930,民初學人如何在洪流中力挽狂瀾》繁體字版,時報出版,台北(2019)。
[3] 岳南,《「大學與大師」(下冊)1930-1960,烽火中的大學如何奠基百年教育》繁體字版,時報出版,台北(2019)。
[4] 陳力俊,《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致出版,台北(20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