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廬山煙雨浙江潮: 簡朝和教授榮退歡送餐會

廬山煙雨浙江潮: 簡朝和教授榮退歡送餐會

第三人生的開始

成就非凡

闖出一片天

豁達瀟灑面對人生

帶著很複雜的心情,又一次參加同仁退休歡送餐會;對現今六十五歲自系裡退休的同仁來說,可以說是第三人生的開始,以後海闊天空任我遊;但以後大家見面機會不可避免地還是會少許多,令人不捨。
繼去年甘炯燿教授退休,簡教授是系裡我教過的第二位屆齡退休的同仁,他們分別是清華七八、七九級的畢業生,當年材料系還沒有博士班,碩士班每屆二十人,學士班每屆四、五十人,總人數不多,所以對大部分學生都有印象,簡教授給我的印象是很活躍,經常出入系辦,這裡可能要說明,當時材料系僅有七、八位教授,共處於現在
教育館的一角,材料系辦公室則在一樓大門口同一側,所以如果學生常出入系辦的話,容易盡收眼底。
另一方面,七九級的表現非常耀眼,全班不到五十人,有三十幾位博士,學術上有十幾位國內外教授,包括一位教育部國家講座,兩位美國名校教授,企業界有台積電副總經理,以及好幾位有相當規模私人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
成就非凡,是材料系可以引以為榮的紀錄。
朝和後來到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獲得材料博士學位,在美國產業界工作了幾年,於1993年回到母系任教,當時正是台灣高教黃金時期,留學生大批返國,頂尖大學教職通常都至多百中選一,而朝和正是其中一員,可見其受到肯定程度,不是一般。
我個人很感謝朝和的是,他在我擔任
材料學會理事長後期一段時間,擔任秘書長,這是一個事務很繁忙的之職務,但他處理的井井有條,貢獻良多也展現他的辦事與管理能力。
約在那個時期,朝和創立了
璟德電子,我還記得在成立典禮時,參觀新建的工廠,廠內一塵不染,自動化程度很高,讓人印象深刻,璟德在成立十年後上市,是一個材料系友創業成功的佳話。我有兩次在兩岸材料高峰會議上,聆聽他關於高頻陶瓷元件的演講,欣見璟德在相關領域已闖出一片天。
朝和在創業成功以後,不忘回饋母系,捐款裝修璟德演講廳。另外在清華成立「百人會」以協助興建「校友體育館」時,也慷慨解囊,是值得大家深深感謝的。
在清華的教授中,朝和是極少有的產學兩棲,而同時表現優異的同仁,經歷也更豐富多元,相信自學校退休後,一定有很精采的規劃;我自已處於半退休狀態,對於退休生活有過相當的思考與體驗,可以分享的是
經常運動而維持身體健康不可少,甚至是第一要務;再者是儘量將自己的經歷記述下來,我本身深深感受到一位朋友所說的: 「沒有紀錄就等於不曾發生」意思的真切,這不僅為自己或家人留紀念,對材料系或璟德甚至清華與台灣產業界都會很有價值;其次客觀條件已變,生活重點不同,更有本錢往自己興趣所在發展;有一位廣告界達人,規劃每年專心做一件事,例如學唱、練舞、習字,作畫等,很有參考價值。
最後我引蘇東坡晚年時寫的一首名詩《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相贈,有人解釋為人生「不過如此」,事實上「就是如此」,代表對人生的豁達與瀟灑,以此祝福朝和退休後能隨緣自在以對千般生活況味。

2022年6月13日 星期一

利用 AI 簡政便民: 新竹縣政府與產業界交流座談會

利用 AI 簡政便民: 新竹縣政府與產業界交流座談會

人工智慧能在施政方面做甚麼

世界已籠罩在AI中

「AI為善」至為重要

在約三個月前接到縣政府邀請來參加今天的座談會並給一個短講,最初我以為是楊縣長推薦,答應以後,才發現是個美麗的錯誤,據主辦單位告知實際上是以AI 分析大數據尋找後嘗試邀請;楊縣長是我在國科會擔任副主委時的老同事,他當時擔任中科局長,活力十足,據統計,在約二十個月的時間,我受邀參加中科活動五十次,可見與楊縣長共事,不是很輕鬆,但也因為如此,楊縣長主政三年多來,政績斐然,備受肯定,就不令人意外了。

今天座談會的主題是「文科簡政便民、服務產業升級」,我的題目是「縣政府與產業界如何合作共創簡政便民雙贏 (導入AI智慧)」,由於參加對象包括:

(一) 新竹縣政府一、二級機關暨鄉鎮市公所之公務同仁,
(二) 新竹縣轄內中小企業團體、
(三) AI智慧園區、鳳山工業區進駐廠商。
我想最好的切人點可能是AI智慧能在施政方面做甚麼以及產生的影響,而由產業界提出需求,縣政府認真評估可行性與推行,

人工智慧 (AI) 近年來蓬勃發展,已漸影響世人生活各層面。如果說我們現時已被籠罩在「人工智慧」中,可能不算誇張。前幾年不可避免地開始注意到「數位科技」對人類生活影響越來越大,而其影響層面之深廣在幾年之間,有飛速的成長。由於個人與財團法人「中技社」有相當的淵源,因此我有機會協助「中技社」舉辦了四場研討會,分別是「人工智慧對科技、經濟、社會、政治、產業領域的挑戰與影響」(2018年2月22日)、「AI 時代社科文教之變革與創新思維」(2019年3月13日)、「AI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之翻轉與創新」(2019年8月23日)、「AI倫理治理與醫療防疫」(2020年10月16日)研討會,就各個面向加以研討,個人也從中學習到很多。

去年本「AI為善」理念研討,先挑選教育與產業 (製造與服務)兩個領域邀集該領域耕耘多年經驗豐富之專家與開發該領域AI科技專家,針對各領域AI技術能貢獻之處與適合台灣投入的方向,進行多場專家討論會議,每場各由一位專家分享論述,再進行討論,彙整重要論述與建議,向教育部與相關主管機關部會提出建言。同時為達到針對社會大眾科普推廣認知目的,也規劃大型的研討會,首場「AI在教育領域應用」研討會原定5月27日舉行,因疫情而延至9月7日舉行。

與本座談會「簡政便民」主題息息相關的是前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前花蓮縣政府副縣長朱景鵬教授分享的「AI 對公共行政之影響」,內容包括 一、公共行政是什麼,二、AI 的定義:從公共行政的觀點,三、AI 能幫政府做什麼,四、AI 與公共治理的問題與挑以及五、AI 與公共行政的未來想像。
在座有許多公共行政專家。我就跳過公共行政定義,而從公共行政的觀點定義AI:
1. 應用 AI 提升生產力,
2. 公民服務平台,
3. 用數據化、自動化來協助解決公共議題。
4. 透過認知技術 (Cognitive Technologies) 對所有公部門所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例如 AI 可以聽、可以讀、可以說,但是它有沒有情緒 (emotion),這就是人類無止盡的努力方向。

再者,AI 能夠幫助公務員找到提升工作、服務效能的模式及自動化的手動流程的解決的方式,這裡面含括數據匹配 (matching data)、模式建立 (patterns)等。從公務系統需求角度,AI 的功能有四,第一、將標準化工程予以稍微舒緩(relieve);第二、自動化分解工作任務 (split up);第三、能簡化支持系統 (replace),替代一些不需要的人工;第四、增加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augment)。

三、AI 能幫政府做什麼
美國是 AI 發展的主要領導國家,據美國經驗,AI 除了能夠節省人力、提升工作效能之外,還能應用在法律上防止犯罪,譬如多如牛毛的法律判例、判決個案,皆可以透過 AI 來進行研究分析,節力省時。美國有很多公民參與案例,如紐約市社會服務部、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亞特蘭大消防救災預警系統等。
從 1998 年起,臺灣開始推動電子化政府,目前已邁入第五階段(2017-2020 年),DIGI+方案下服務型智慧政府,目標希望達成提供便捷服務和落實透明治理,這些都是二十年來一步一腳印慢慢累積的。現階段,則要去思考 AI 工具如何導入才能夠提供更優質、更便捷,以及更具創新作為與人性化的服務。
對 AI 公共行政而言,從不同的經驗裡可以發現到資料安全、隱私保護、協商 AI 合約、公民參與是成功的關鍵。

四、AI 與公共治理的問題與挑戰
對於 AI 與公共治理,需要關注的至少有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誰擁有這個權力來規範或者律定治理體系;第二個問題是公民對社群媒體的信任度,現在經常發生假新聞 (Fake News),社群媒體如何讓民眾信任;第三個問題是透明化的原則如何融入至公共行政領域的治理體系;第四個問題是個人隱私權的保護應如何執行。
關於 AI 和風險社會,第一是人為化風險、第二是制度化風險、第三是技術性風險,以及第四是全球性風險。歸結到組織化的不負責任。舉例來說,開發 AI 領域所伴隨的風險如造成失業率增加,已經形成國際社會生態的問題,AI 是福還是禍,是須要嚴肅以對的問題。

五、AI 與公共行政的未來想像
相關問題是機器做決策,是否會造成更多政策失靈? AI 演算的偏差及數位獨裁。我們可以思考政府有沒有需要透過 AI 來重塑、政策是否要透過 AI 來調整?某種程度上 AI 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但是最終做決定的還是人類。
歐盟推動 AI 的經驗呈現出四大障礙,就是穩定 (robustness)、可靠 (reliability)、準確 (accuracy)、延伸 (scalability),前述四項是技術上碰到的問題,但是其他的 AI 障礙如像倫理 (ethical)、法律 (legal)、社會 (societal) 考量等就不是一般技術可以克服的問題了。

最後,如果 AI 要在公共行政領域有效率的發展,必須符合四個條件,第一是透明 (Transparency)、第二是誰來負責 (Accountability),釐清責任歸屬、第三是公民參與 (Participation / Civilian Engagement),只有前面三個項克服了,才能得到有效率 (Efficiency) 的政府。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基本上AI就是根據很多的數據資料 (即大數據),透過機器學習,做合理的推論。在產業應用上我們已經看到影像辨識、商品推薦、搜尋引擎、語言翻譯、資安防護、防金融詐欺、自動駕駛,以及智慧製造方面等很多成功的應用。台灣製造業,有很多AI技術可以應用的地方,比如以辨識技術找出瑕疵品、優化裝配生產線、優化(有複雜配方與製程參數的)半導體製造流程、機台故障之診斷與預防保養、生產決策等;也可藉由AI技術做學習而自動化,這些都已是台灣製造業的實際應用,所以AI的確可在製造業發揮很大的助益,而且效益也應該是最大的。

在產業方面,關注對台灣製造業的發展更有助益AI關鍵技術的布局與開發,規劃下列三場座談會,分別就高科技產業。傳統的中小企業以及新創產業研討。希望藉由不同產業面向的討論,勾勒出台灣應優先致力發展的AI應用在製造領域之方向,讓台灣的製造業再晉級,保有競爭優勢。第一場「AI 於高科技製造產業與影響」座談會已於3月30日舉行,其他兩場因疫期升溫而暫緩。

在「AI 於高科技製造產業與影響」研討會中,有三個主要的討論重點,一個是從應用面,包括半導體產業、面板、電子製造業都是台灣非常重要的產業,探討這些場域的AI智慧製造應用;其次是從解決問題提供者面,包括AI、物聯網、5G、大數據等,目前都有一些新的挑戰跟機會,第三則是從供給端與需求端來看,整個AI智慧製造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再擴大對社會還有政治上面的影響和政策意涵。

一. 高科技
(一) 討論主軸:為了台灣高科技產業持續發展,保持競爭力,台灣應致力那些AI科技面向之研發
1. 提升製程良率,
2. 異質整合,
3. 輔助愈趨複雜之品項設計與開發,並加速開發時程,
4. 促進ESG之執行與管理等。

二. 中小企業
(一) 討論主軸:協助台灣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應致力開發之AI應用技術方向
1. AI於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之應用,
2. 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如AI、物聯網、5G、大數據等)之挑戰與機會,
3. AI智慧製造於經濟發展之意涵,
4. AI對於社會與政治的影響等。

三. 新創公司
(一) 討論主軸:協助台灣中小企業運用AI技術創造商業價值並解決產業痛點,應致力於那些全方位解決方案之AI科技開發
1. 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2. 預學習模型加速製造,
3. 瑕疵檢測解決方案,
4. 設備運維解決方案等。

以上報告,還望各位先進指教,將不勝銘感。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梅貽琦校長與清華精神 (專文)

 梅貽琦校長與清華精神 (專文)

行健不息須自強

哲人遽逝到今天剛好滿六十周年

著名寫實文學作家

開啟清華大學黃金時代

對中國現代化奠基有很大貢獻

唯大師始能啟沃未來之大師

確能發展清華

兩岸清華的共同校長梅貽琦校長是於1962年5月19日溘然長逝,到今天剛好滿六十周年,通識中心敲定今天舉行紀念活動主題座談會,別具意義。
今天座談會的主題是「梅貽琦校長與清華精神」,首先我們要問甚麼是清華精神? 梅校長與清華精神有甚麼關聯? 這從清華的歷史,梅校長的生平與行誼,尤其是主校時期的作為,可以看出清華精神的養成,梅貽琦校長不僅深受清華精神的影響,也協助塑造與體現清華精神。
關於梅校長的生平,坊間有兩本書最值得一讀,一是「一個時代的斯文」,是北京清華黃延復教授與作家鐘秀斌先生所著,重點在梅校長辦學經驗(北京清華與西南聯大、新竹清華)、教育思想和人格精神(三不朽的現代聖人),以及取得成就、所展現風華的研究﹔涵蓋梅校長出身、求學、家事、初登教壇之良師益友,在清華嶄露頭角歷程,促成的清華盛世榮景,成為經營西南聯大的中流砥柱,重回北平的亂世磨難,再建台灣功業,以迄餘韻哀榮。[1]
另一是岳南先生「《大學與大師》- 清華校長梅貽琦和他的時代」,岳南先生是著名寫實文學作家,2011年本人在新竹清華大學校長任內,有機緣邀請到岳南先生擔任駐校作家;承蒙岳南先生首肯,以約六年時間完成以「兩岸清華永久校長」梅貽琦為中心的大書《大學與大師》,於2017年出版。除詳細刻記梅校長之生平外,並將清華大學從建校到梅校長逝世歷史沿革做了一番精要的爬梳。
據岳南先生自述﹕「此為梅貽琦校長傳記之第一部,是這一題材和人物傳記文學的開先河者,使用的材料來自海峽兩岸,而對新竹清華大學的材料特別注意並加以引用,力爭實事求事,探尋歷史真相,避免意識形態氣味過重的文章或校友回憶錄的干擾,對所涉人物與事件,儘量達到“持平之論”,這樣有利於還原歷史真相,讓讀者對梅貽琦以及他那個時代的清華大學,以及相關人事有一個清晰、明瞭的認識。」又云﹕「就該著的形式與創作內容而言,目前所能見到、查到的材料,幾乎一網打盡,」相當中肯平允。[2,3]

《大學與大師》

關於「清華大學」的種種,涵蓋比較全面的則是拙作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本人自1977年起在新竹「清華大學」任教,迄今已近四十五年,幾乎沒有間斷地在「清華園」渡過,緣分非淺。有感之前尚未有從新竹清華人的觀點,講述清華大學故事的專書,決定嘗試整理增補我在原「清華一百問」部落格文章集結成書;由於新竹清華與北京清華同根同源,典章制度多一脈相承,因此此書第一部分即從國民政府遷台前北京清華說起,第二部分則聚焦新竹清華;近年來,由於兩岸清華特殊淵源,有密切的互動,因而第三部分主題為兩岸清華。至於國共分治後的北京清華,由於熟悉度低以及資料取得之不易,則未列於此書範圍之內。書名清華的故事,而非清華的歷史,即點明內容以故事性為主要考量,並無企圖作全面之記述。[4]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

清華大學沿革
1908年,在清末駐美公使梁誠的努力之下,美國同意退回庚子賠款的超索款項。1909年(清宣統元年),美國開始退還庚款。由於指定用於高等教育,外務部與學部上奏設立「游美學務處」 並附設「肄業館」,並設址於「清華園」,7月17日「游美學務處」正式成立,,三年間共組織三批180人 (1909、1910、1911年各47、70、53人) 赴美留學。
1910年,「游美學務處」決定擴大「肄業館」的規模職掌,因館址位於清華園,而將之更名為「清華學堂」。1912年,「清華學堂」重新開課,10月更名為「清華學校」。「清華學堂」,原採五三制,1913年,改為四四制,中等科與高等科相連。1923年,停辦中等科。1924年,停辦高等科;1925年春成立「國學研究院」,從派遣留學逐步轉為培養本國人才。5月,清華學校大學部成立。1926年將「大學部」課程重新調整,比照國內的一般大學學制,成為四年一貫的正規大學。1928年8月13日 國民政府接管,改名「國立清華大學」,1929年,留美預備部結束,第一屆大學部學生畢業。
從1909-1929年,清華學校派送留美預備部畢業學生967名,1929-1932年選送104名,帶動留學美國的風潮。
這些留學生,從後來的發展,可看出具有的特色包括:
一、懷抱救亡圖存的理念,絕大多數獲得高等學位並返國服務,
二、中西會通,文理會通,古今會通,
三、許多成為各行業的領袖,學科創始人,
發揮極大影響力,對中國現代化的奠基起了很大的作用。

清華校訓
民國三年冬,梁啟超先生來校演講,以「君子」為題,引述《易經》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同學,學校遂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採為校訓,作圖制徽,永久流傳。清華人長年在校園中受到耳濡目染。浸潤薰陶,校訓成為清華精神的表徵。 [註一]

校徽中校訓字樣
國學研究院
1925年春成立清華學校研究院,因只設國學一科,故一般稱之為「國學研究院」。國學研究院主張用現代學術觀念來治理傳統中國學問,並且主要研究古代中國經史古學,並培養國學教師以及學術研究之人才。
當時校長曹雲祥原請胡適主持研究院,胡適因種種因素不就,而推薦並促成延攬「四大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並聘李濟為講師,震動學術界,並成功促使清華從留美預備學校轉型為國內學術界的重鎮。
陳寅恪為王國維紀念碑所撰碑文中,讚揚王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是為學和做人的標竿,在清華園發揮很大的影響力,深植人心,也成為清華精神的一部分。

攝於北京清華四大導師雕像前

羅家倫校長在清華的興革與貢獻
羅家倫先生於1928年初秋出任「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在校時間不足兩年,但進行多項興革,對清華未來發展有重大貢獻。
一、改校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將清華納入國立大學管理體制
羅家倫認為按國內大學體制,清華大學前面應冠以「國立」二字,他認為,清華是否國立,意義重大,是涉及到國家教育主權和教育獨立的大是大非問題。經過努力,得以實現,從制度上清除了阻礙清華大學發展的束縛和羈絆。

二、解決清華教育經費由外交部控制的問題
得將庚款基金直接交由中美人士合組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代管,清華基金從此得以安全與增長。

三、推動學術化
以「使清華為中國現代化的第一流大學,俾與世界先進大學抗衡」為職志。致力延攬優良人才,形成良好學術氛圍,在具體工作中,教學研究並重,使清華從留美預備學校轉型為高深學府。
重新規定學術標準與選擇教授,留聘王文顯、陳寅恪、趙元任、金岳霖、陳達、葉企孫、朱自清、吳宓等十幾位教授,並網羅30多位真才實學者,大大強化了教授陣容。梅貽琦校長有名言「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以延攬大師為辦學要務,而清華大師不少是在羅家倫任上聘請來的。
在硬體建設方面,首先是擴充圖書館,修建了生物館、氣象臺。

羅家倫校長與教授們

羅家倫亟力倡導研究,營造濃厚學術風氣,鼓勵發表成果,強化學術休假﹔學校建成一系列的近代化實驗室,在設備上全國領先,使清華成為與老牌名校並駕齊驅的最重視實驗工作的大學,促成物理系迅速發展,得到一系列國際矚目的成果﹔清華也形成了普遍重視實驗的學術風氣,為日後打造領先全國的工學院奠定了基礎。

四、招收女生
當年招到了15個女生。從此改變了清華不招女生的傳統。清華大學在羅家倫手裡順利實現了男女同校。[2]

羅校長因各種原因,擔任校長不及兩年即辭職離校,而後繼任者與代理者,治校時間皆很短。此時清華學生會提出清華校長的理想人格標準:一、無黨派色彩;二、學識淵博;三、人格高尚;四、確能發展清華;五、聲望
素著。

梅貽琦校長主校 (1931-1937年)

梅貽琦校長

1931年10月14日國民政府正式任命梅貽琦為清華大學校長,梅校長是清華第一屆直接留美生(1909年),清華大學物理教員、教授(1915年),教務長(1926年),代理校務(1928年),留美學生監督(1928-31年),清華大學校長(1931-48年),清華基金監督(1949-55年),新竹清華大學校長(1956-62年)。他在一次致校友函中說:「生斯長斯,吾愛吾廬」,而以終身服務清華實踐;一生盡瘁清華大學,未曾一日間斷。清華事業就是他的事業,是古今極為少見的遇合。
由於梅校長與清華長久歷史淵源,「人格健全,具有威望」,「為人和氣,做事穩健」,獲得清華師生的充分支持,梅校長在就職時,清楚闡述「大學與大師」的理念,也開啟了清華大學的黃金時代。

民主治校
梅校長首先竭力平撫校園派系傾軋、學潮頻仍之紛亂氛圍,落實校園民主,梅貽琦返國長校前,清華校內領導體制在「校務委員會議暫行維持校務」期間迅速發展和確立。1930年至1931年間,這個體制迅速形成,它的組織就是教授會、評議會和校務會議。理論上說,教授會對校務有絕對的支配權,其作用則是通過評議會具體表現和實施。此制度獲得梅校長地充分支持,而得以順利運作。同時梅校長平易近人,與學生充分溝通,以理勸導,普獲肯定。

勵精圖治
在校務推展方面,梅校長勵精圖治,按部就班,增聘教授,擴建圖書館、體育館、教職員與學生宿舍,加強文、理、法三院陣容,並於1932年增設工學院。
一時間,清華名師雲集:顧毓琇、聞一多、王力、錢穆、周同慶、蕭公權、潘光旦、馮友蘭、朱自清、陳寅恪、俞平伯、吳宓、葉公超、金岳霖、張岱年、吳晗、葉企孫、周培元這個名單幾乎囊括當時各個學科的一代宗師。

梅校長墨寶

通識為本
另一方面全面貫徹實施通識教育:主張學生應先通後專,即「通識為本,專識為末」。新生入學第一年不分文實,各系學生一律實施通才教育,第二年起進入各自專業領域。清華老校友、著名史家何炳棣曾說過:「我國20 世紀論大學教育以通識為本、專識為末,從未有堅毅明通如梅師者。梅師長校之初即提出含有至理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唯大師始克通專備具,唯大師始能啟沃未來之大師,此清華精神之所以為「大」也。清華不僅群星墔燦,而且培育出大批日後在各界閃閃發光人才, 並非倖致。
在梅校長主校期間,人才鼎盛,即以一張1936年部分物理系師生合影照片裡,三十餘人中除包括葉企孫、吳友訓等大師級人物外、總共有13人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堪稱「由大師培育大師」佳話。

體育教育
清華在「清華學校」時期,就提倡體育運動。1914年3月,校方決定實行「強迫運動」,即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四時至五時,全校學生,均須著短衣入運動場,作種種有益身心之運動,體育教員則在場地循序指導一切。各處宿舍、教室及食堂,均一律鎖閉,「俾全校學生皆能養成體育上之良好習慣」。
1914年秋,清華招聘馬約翰,清華大學各領域中大師鴻儒無數,但在校友心目中貢獻最大的教師,一定包括長期任體育部主任的馬約翰教授。馬教授是清華大學最負盛名的體育精神人物,工作了整整52 年,將體育運動的精神帶給了清華。他按照規定每天下午從教室中將悶頭讀書的同學趕出來鍛練身體,從而形成了清華的「強迫運動」、「五項測驗」,「體育不及格不准畢業」等傳統,至今每年一度的北京清華大學校運動會即以馬約翰命名。
馬教授同時是中國現代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和體育教育的奠基人,對中國體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是體育界的光輝旗幟。 1928年馬約翰教授與郝更生教授等主辦「清華暑期體育學校」,以後續辦共三期,培養全國男女學員三百人,對當時中國體育教育的提倡與推動有很大的貢獻;因此對體育的重視,是清華傳統。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暑期體育學校」第一任校長是梅貽琦校長,當時他是清華代理校長; 1931年他正式擔任清華校長,與馬約翰教授合作打造清華為「體育大校」,把體育上升到德育與群育即「養成高尚人格」的層次和境界上來。認為高尚人格具體展現在「團體精神」、「急公好義」、「遵守紀律」之中,強調要借助團體的運動「去練習捨已從人,因公忘私的習慣」,此為人格培養的重要手段。[3]

西南聯大 (1937-1946 年)
1937年,因抗戰爆發,「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任命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三校長為臨大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共理校務。1938年遷往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

負校務責任獨多
抗日戰爭爆發前,清華已未雨綢繆,率先展開後撤行動,因而蒙受較少損失;在「西南聯大」三校中,規模與人數,以清華為盛,北大次之,南開又次之。主持校務的三常委,張伯苓在重慶有許多事需要周旋,且在重慶創辦了一所「南開中學」耗費很多精力,偶爾到一次聯大,也屬視察性質,一切交由南開大學秘書長黃鈺生代為辦理。而蔣夢麟不久後也常川重慶,代表學校向中央政府接洽一切,同時兼領「中國紅十字會」等團體之職,西南聯大的校務,實際只有常駐昆明的梅貽琦一人主持。據蔣夢麟先生在《梅月涵先生墓碑文》寫到: 「當時余任北大校長,得與先生共事,先生以年最少,嘗自謂年少者當多任事,故其負校務責任獨多。」


教授治校
正是由於以上緣故,「西南聯大」的規章制度,多以清華規章制度為藍本予以制定。如聯大的教務通則、教授會組織法及行政管理制度等,基本上是沿用戰前清華章程行事,最典型的是教授會與校務會議組織。梅貽琦把教授會、校務會以及「教授治校」制度,從形式到功能全部移植到「西南聯大」

作育英才
「西南聯大」聚集清華、北大、南開三校菁英學者,大師如林,雖然物質還境極其艱難,經費捉襟見肘,大家都入不敷出,教職員生的生活簡陋不堪,但弦歌不輟,贏得「中國最好的大學」稱號,培育出195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楊振寧與李政道等一大批優秀學者,而校訓「剛毅堅卓」也內建為清華精神資產。

1997年吳大猷教授與門生楊振寧與李政道

「剛毅堅卓」內建為清華精神資產
大公無私
「西南聯大」教授,原為北大歷史系教授毛子水認為:「八年多的西南聯大,始終都在雍容和睦的氣氛中長成。這非特是我們教育史上的佳話,亦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光輝的事情。……月涵先生的不辭勞苦,要為最大的原因。」梅校長大公無私,深為教師與學生愛戴與擁護,而讓「西南聯大」成為抗戰期間中唯一聯合到底的聯大!

復員北京
1946年西南聯大結束,三校分別復員,特在昆明立碑以紀念三校在抗戰八年中的艱苦合作。1947年國共內戰爆發,梅校長一直續任至1948年12月,迫於時局搭機南遷,輾轉赴美執掌清華基金相關事宜。
自抗戰前以迄其後,國共明爭暗鬥,由左傾學生,甚至是中共地下工作人員,不斷策動學潮,校園動蕩,梅校長均能站在維護學生立場,曲意迴護,在師生支持下,使教學研究仍能繼續進行。據蔣夢麟先生在《梅月涵先生墓碑文》也寫到: 「當國事動盪之秋,學府思想複雜,內部衝突自所難勉,而聯大師生得以協調,校務得以日進者,先生之力居多。」

新竹清華時期(1956-)
 1955年,中美簽訂「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協定」,考慮到建立原子爐所需的沉重經費,遂讓有清華基金為後盾的清華大學在台建校,成為台灣原子科學研究的先驅。而這也正是梅校長選擇到台灣建校的一大動力。

蓽路藍縷
梅校長於1955年抵台,籌備設置「清華大學研究院事宜」,從尋覓勘查校地到籌措經費,披荊斬棘,蓽路藍縷。1956年1月1日,清華大學正式於台北成立籌備處,邁出在台建校的第一步。同年,圓滿完成招收第一屆研究生十五人,正式開課,因校舍尚未完工,故暫於台灣大學上課,至此清華大學校務在台正式運行。1957年,清華大學的辦公大樓、教職員宿舍、學生宿舍皆已相繼完工,學生遂從台北返回新竹上課。

勘查校地

在梅校長手創「原子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畢業生中,即出了陳守信院士與林多樑教授等著名學者,1961年畢業的李遠哲校友於1986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梅校長在1957年日記中曾記述聞知西南聯大學生楊振寧與李政道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欣喜,而這三位在梅校長治校期間培育的學生非凡成就讓清華成為華人地區迄今唯一培育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學校,也成為清華永久的佳話。

梅校長與第一屆研究生

李遠哲校友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原子爐完工啟用
梅校長促成華人地區自建第一座原子爐完工啟用,打下良好基礎,據了解,核子反應器叫原子爐就是由梅校長命名:原子爐目前仍正常運作。清華至今仍是台灣唯一培養核工人才的大學,台灣核能發電人才幾乎全部由清華培訓,同時近年發展硼中子捕獲治療技術,已成功治療幾十位頭頸部癌症末期病患,去年原子爐獲得主管部會核准延役十年,穩健地邁入第七個十年。

原子爐就是由梅校長命名

兩岸清華同根同源
梅校長在1962年逝世後,到1981年,連續四位校長都是清華畢業生,並都曾是梅校長的學生,包括陳可忠 (1920級) (1962-1964代理,1964-1969)、閻振興 (1934級土木系) (1969-1970)、徐賢修 (1935級算學系) (1970-1975) 與張明哲 (1935級化工系)(1975-1981) 校長,承襲了老北京清華的校訓、校歌、校徽,教師宿舍以院、所命名,學生宿舍以齋命名,同時充分運用梅校長致力維護的庚款基金優勢,改善教師待遇,並提供舒適實用宿舍,再加上清華固有的聲譽,優美的校園,正如李遠哲校友多次說過:「清華是海外歸國學人的首選」,得以聘請最好的師資,延續梅校長「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之辦學理念下所建立的優良傳統,讓清華迅速成為台灣學術重鎮,並維繫至今,如從客觀數據上來看,清華在台灣所有重要學術獎項,人均值皆為全台第一;另一方面,清華自始即能招收許多第一志願學生,同時採取學生一律住校制度,學生深受校風薰陶,師生互動頻繁,不僅由良師授業解惑,在生活上多所照料,清華校友對母校向心力特別強烈,並非偶然。

重視體育
新竹清華第一任體育組主任是1934 年曾以清華學生身份參加全國運動會,獲男子十項全能和鐵餅冠軍的張齡佳教授,他對校內體育措施建立與優良傳統貢獻至鉅,至今為畢業校友津津樂道。多年來,運動會與梅竹賽均為年度盛事。2012年由校友捐贈的多功能體育館「校友體育館」完成啟用,大幅度充實體育設施;2013年5 月,馬約翰教授哲孫馬迅教授,也是體育名家,應邀來新竹參加馬約翰教授紀念會,欣見新竹清華同樣有重視體育運動的傳統。

馬約翰教授紀念會

在1990年代,隨著政治大環境的改變,兩岸清華逐漸恢復一家親的狀態,雖然近年因受台灣政治環境與疫情影響,兩岸清華交流受到一些阻礙,但相信不久後會雲淡風清,繼續維繫「兩岸清華」的特殊情誼,畢竟「政治是一時的,清華是永遠的」。

在北京舉辦「新竹清華日」

教澤普施
梅校長雖於1958年7月由政府徵召擔任教育部長,1961年3月底,因病住院,辭去部長職位;同年底清華校友在梅校長接長清華三十周年時祝賀活動時,在公函中曾謂: 「清華成立,『壽與國同』,吾梅校長蒞校服務,計有四十六載,而其接長清華,彈指迄今,正值三十周年。春風化雨,教澤普施,功績昭彰,舉世欽仰。憶自去年五月底,梅校長在兼長教部期間,積勞抱病,入台大醫院療養以來,瞬屆一年有半。在此一年有半之中,梅校長對於清華原子能研究所之進行發展,仍親自擘劃,口講筆授,公而忘私。凡吾海內外清華校友,對梅校長之健康至為關切」云云,可略窺梅校長此際行誼。

長眠清華園
梅校長雖辭任教育部長,仍兼任清華校長至1962年5月病逝;經詢梅夫人與治喪委員會成員意見,決定採用土葬,墓園選在新竹清華大學校園內,即現在的「梅園」。在古今中外,將墓園放在校園之內,極為罕有,也只有一個大教育家畢生事業與學校融為一體時,這樣做才為得體。[1]

一代哲人長眠校園

不朽事業
曾任台灣大學校長及中央研究院院長的錢思亮校友在紀念梅校長的致詞中說:「梅先生對國家的貢獻很多很大,不朽事業包括:
一、安定清華校園,
二、奠立清華學術地位,
三、成功經營發展西南聯大,
四、戰後擴大提高清華規模與素質,
五、在新竹重建清華,打下良好基礎,
六、建立中國第一座原子爐。


專大公愛
清華由美國退還多索庚子賠款建校,正處於在國際上風雨飄搖,國內動亂頻仍之際,舉步維艱,但在前賢苦心經營之下,躑躅前行,漸具規模;梅校長一生奉獻給清華,在校園動盪不已之際,擔負重任,以「專、大、公、愛」四種高貴品格;專心辦學、有容乃大、公正廉明,同時愛學校、愛國家、愛同仁、愛學生,深得師生愛戴,在兩岸清華擔任校長二十四年期間,以全副心血發揮才智,奠定了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在兩岸分別成為數一數二名校的基礎和聲譽。清華何其有幸,有曠世不朽教育家引領,奠定今天的基礎與歷史地位。

清華永遠校長
錢思亮先生說:「梅先生一生在清華服務,梅先生忠於國家,敬業不遷,平易近人--雖有崇高學術地位,但對任何人都是那樣平易」,「他的為人作事許多方面,都合中庸之道,平和但有原則,事必躬親,對大事的決定也能果斷」。梅校長受到清華師生校友很高的評價:「提到梅貽琦就意味著清華」,「梅貽琦是清華永遠的校長」。

清華精神體現
在紀念梅校長之際,談清華精神,正因梅校長是清華精神的體現,這包括以「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追求真理,具有「中西會通,文理會通,古今會通」通識,「剛毅堅卓」「。行勝於言」,以「愛與包容」,引領學校,關懷社會,事實上是涵蓋於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梅校長把一生奉獻給清華,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典範,與清華精神交相輝映,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註一] 梁先生演講大要為「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學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雖遇顛沛流離,不屈不撓;若或見利而進,知難而退,非大有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于世猶舟之航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順風而後帆,登岸無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蓋惟有容人之量,處世接物,坦然無所芥蒂,望之儼然,此所以為厚也,此所以為君子也。」
接著,梁先生又引申勉勵清華學生說,「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俊秀,為師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遊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雖然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設或不慎壞習,慣之傳行,急如暴雨,則大事僨矣。深願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則民國幸甚矣!」

參考資料
[1] 黃延復、鐘秀斌,《一個時代的斯文―清華校長梅貽琦》,九州出版社,北京(2011)。
[2] 岳南,《「大學與大師」(上冊)1910-1930,民初學人如何在洪流中力挽狂瀾》繁體字版,時報出版,台北(2019)。
[3] 岳南,《「大學與大師」(下冊)1930-1960,烽火中的大學如何奠基百年教育》繁體字版,時報出版,台北(2019)。
[4] 陳力俊,《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致出版,台北(2020)。

2022年6月2日 星期四

厚德載物: 楊儒賓教授伉儷慨捐清華珍貴書畫文物

 厚德載物楊儒賓教授伉儷慨清華珍貴書畫文物


促成「清華文物館」成立

慷慨大方的收藏大家

深不可測

選擇清華就是交給清華選擇

體現「厚德載物」精神

深厚歷史情懷

今天一連串的活動,緣起楊儒賓及方聖平伉儷將所收藏的177件近世旅日華裔文化人書畫文物捐給清華大學,作為清華創校111週年,在臺復校66年的校慶大禮,並期待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成為臺灣、東亞及世界的文化橋樑。
楊教授伉儷曾經是本人住在清華「東院」宿舍時對面公寓的鄰居,在我1992年搬離「東院」時,還不知道他們是收藏家,而且是慷慨大方的收藏大家;2011年,清華舉行「梁任公來台百年紀念會」是由楊儒賓教授建議舉辦,並配合捐贈有關梁任公來台珍貴文物,感謝楊儒賓教授與圖書館積極籌辦此次紀念會,如期在梁任公來台百年舉行,並展示梁任公主題館藏與珍貴文物。當時另有駐校作家岳南主講「梁啟超與西方科學」,台師大國文系許俊雅教授主講「百年之遊:梁任公來台始末」,本校客座教授亦即梁任公曾孫女梁帆女士參與,以最恰當的方式紀念梁任公來台百年。
楊儒賓與方聖平教授雅好收藏書畫文物以及台灣研究及初期漢學研究藏書,窮二十年以上的時間,花了許多珍貴的精力與金錢,聚積了相當可觀的收藏,於2014 年1月,一舉將多年來收藏的498件珍貴書畫文物,以及台灣研究與初期漢學研究藏書747冊捐贈給清華大學典藏;楊教授並協助「清華大學出版社」為該批書畫文物出版《鯤島遺珍:臺灣漢人書畫圖錄》、《瀛海掇英:臺灣日人書畫圖錄》兩本圖錄。
兩教授曾表達希望學校建立博物館的願望,這點清華當時有初步規劃,甚至預定地的環評都已完成,是在「只欠東風」階段,很高興在去年9月14日,座落於清華大學南校區的「捷英文物館」(「文物館」) 建築工程開工。「文物館」建築由清華大學名譽博士、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曾繁城董事長捐贈,並以父母之名命名為「捷英文物館」。主要館藏即為楊儒賓教授伉儷捐出畢生蒐集珍藏的數千件東亞文物,將成為國內大學中唯一的國際級文物館。
今天喜見兩位教授將所收藏的177件近世旅日華裔文化人書畫文物捐給清華大學,更豐富當初捐贈期待能擴大東亞世界共有的漢文化基礎的「文物館」內涵。從展覽的說明中,是兩位教授為慶祝清華創校111週年,在臺復校66年特別選擇177件做為大禮,也就是還留有後手,事實上兩位多年來給我的感覺似乎是擁有「聚寶盆」,深不可測,套句玩笑話是: 「有完沒完」? 讓人好奇。
楊教授在「為什麼是清華?」一文中,曾提及「由於我的工作環境以及蒐集文物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工作單位給的薪資。但更關鍵的因素是臺灣的國立清華大學的特殊位置使然,」這說法第一部分略顯牽強,幾乎沒有聽過有人由於眼光精準,投資一本萬利,而以萬倍回饋自己工作酬勞來源,但後一部分由他補充說明「清華的校史說明了一切!」「選擇清華就是交給清華選擇,」則很有道理,使人深為感動,並感佩其深厚的歷史情懷。這裡我也要特別一提楊氏伉儷不僅促成清華成立「文物館」,而且是創立本校「蝴蝶園」主要推手,並長期擔任義工,成為清華生態保育標竿,「文物館」的對象是人,「蝴蝶園」則澤惠其他生物,體現清華校訓「厚德載物」精神,兩者都值得清華人深深感謝。
最後預祝本次展覽空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