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非常」清大科技藝術校園展開幕茶會 &「春之清華–科技藝術卓越獎」頒獎典禮
清華大學於2016年11月1日 正式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新竹教育大學長年來在藝術領域有相當優異的表現,而清華大學自1956年在台建校,原來是從理工科起家而逐漸擴及到人文社會、生物醫學與科技管理等領域,但比較遺憾的是缺少藝術方面的專業學科;因此兩校合校,在某種程度上也象徵科技與藝術更緊密的結合;事實上這幾年也喜見校園中藝術活動逐漸活絡,藝術氣氛也明顯提升,未來藝術大樓完工啟用後,整個藝術學院將遷移到總校區運作,相信更能透過科技與藝術的激盪,擦撞出更光輝燦爛的火花。
同時在本校為成員的台灣聯大系統中,政治大學的傳播學院有新聞、廣告、廣播電視學系以及數位內容等研究所,陽明交通大學人社院有傳播、應用藝術、音樂、建築等研究所,都與藝術息息相關,也是未來可以考慮合作與運用的資源。
今天的「日常‧非常」清大科技藝術校園展在陳主任的規劃下盛大推出,在邀請卡上,我們看到「由習以為常的日常出發,從平凡無奇的規律,提煉出具人性的波動,透過藝術的感性與科技的理性,傳報兩者發揮極致,展現日常中的非常價值。」同步在「Laval Virtual World 呈現,另類的非凡沈浸體驗」 (Laval 為法國地名,Laval Virtual 為二十多年前起在該地舉辦的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展覽與會議活動,今年為第23屆),旨在呈現跨院碩士班與藝術學院學士班 「科技藝術組」學生們的創作成果,有年輕學生的投入與創意,精彩可期。
今天的另一項活動,「春之清華–科技藝術卓越獎」頒獎,我想一定與春之基金會相關。春之基金會是由藝術學院的榮譽院長侯王淑昭女士設立,侯女士的朋友們都稱他為侯太太,她在2019年1月不幸逝世,生前是台灣推動現代藝術第一人;她在約四十年時間,不遺餘力贊助現代藝術活動,認為台灣一般大眾的藝術素養停滯在「印象派」時代,藝術教育極為重要;早在1978年成立「春之藝廊」,再於1999年成立「春之文化基金會」,並於去世前兩個月捐贈1億元給清華,成立「春之清華藝術教育發展基金」,支持清華發展藝術教育;清華大學選在侯太太逝世一周年時舉行藝術大樓「春之廰」命名典禮,自然是表達對侯太太最高的敬意與謝意,也是清華人特別是藝術學院師生應永遠誌念的。
最後預祝展覽圓滿成功,大家健康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