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互惠原則: 台灣聯大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年度成果發表會致詞

互惠原則: 台灣聯大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年度成果發表會致詞


很高興來參加今天的成果發表會。去年九月,我與台灣聯大系統   (UST)   幾位副校長一起參加迎新茶會與研究員交流會,大家都對國際中心的成就與活力印象深刻今天是第二次來參加活動

這幾個月來,UST 正積極進行組織調整,一來政治大學已經教育部正式核定加入系統,二來陽明、交通大學合併在即,到下個月,UST 將是中央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與陽明-交通大學合組的大學系統,共有約七萬學生以及四千位教師,聲勢更為浩大同時也是中心與政大人社領域教師整合的契機

大家都知道前一陣子亞際文化學程申請成立博士班以及相關問題,都碰到了一些障礙,今天我來此參加活動外,也希望藉此機會向大家說明原由以及建議在未來如何設法克服。

對於由四所頂尖大學組成的台灣聯大系統表現優異的亞際文化學程申請設立博士班是順理成章而且應是有所期待的,但在校長會議中,並未獲得四校校長一致的支持,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教育部對博士班學生名額有嚴格的總量管制,而在人文社會領域,普遍感到僧多粥少,要從現有系所名額調配不易;另一原因是雖然中心努力做到讓四校積極參與,但從客觀數據上,參與教師與學生分布不容易做到各校大約相等,也影響到支持度。

這裡我也順便向大家說明台灣聯大系統的運作,主要是負責整合協調工作,運用資源由四校繳交有限的會費供總部使用,是社會學中所謂的小政府狀態,最主要決策仍是由各校自主;譬如說作為各校代表的系統副校長的辦公室,圖書館服務以及校際專車等,都是由各校分別負擔;其他如聯合招生、轉學等都是由四校相關部門處理收支並列;在教育部執行「頂尖大學邁頂」計畫時,曾一度支援大學系統,但在各大學爭先恐後成立各種形式聯盟與系統後,停止直接補助,目前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是UST 唯一反應得快,能在深耕計畫中爭取到經費,維持運作的中心,殊為不易;但在其他資源分配上,因為打破各校現有系所建制,在爭取支持上,有很多灰色地帶;目前學程與中心由 UST  每年支援經費約一百萬,已是竭盡所能,在教師員額上則無法著力,所以關鍵是首先要得到各校的支持。

另一方面,要得到各校的支持,以我擔任清華大學校長的經驗,人文社會領域對大學來說,大家都知道很重要,同時所需的資源,尤其是經費方面,相對地少,理應較容易獲得支援,但往往與實際情況不符;這就牽涉到策略問題,一是內部整合,如果眾說紛紜,校方自然不想治絲益棼,二是多與相關單位溝通,讓大家了解學程之具體成就與相應需要;同樣重要的是,各校參與教師要把握互惠原則,互惠的英文是 give and take,要把事情做成,互惠精神是很重要的,我想在座的很多教師都當過學術主管,都會瞭解在各單位業務推動表現熱心的同仁,比較容易獲得支援,這不僅是人之常情,也是言之成理。如果你平常對公眾事務多抱冷漠態度,就沒有很好的理由獲取額外的支持。這個道理在校內各層級,包括所系、院、校都是一體適用的。

最後我很期待聆聽中心各專題的年度成果報告,並祝大家新年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