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電子講座 : 數位科技引導的未來
數位科技經數十年的發展,近年來在軟硬體方面更突飛猛進,一方面豐富、改善與繁榮人類生活,一方面在經濟、社會與政治面造成許多未來將更加劇烈的負面效應。本演講將自數位科技的歷史與發展現況談起,一窺未來的趨勢﹔分析其在現在與未來對人類社會多面向的衝擊,特別是大量白領工作被「有思考能力」的機器取代所引致普遍失業系統性問題的威脅,自烏托邦、反烏托邦以及非線性觀點,思索人類應如何迎接、調適與因應數位科技強大的顛覆能力之道。
數位科技對現在與未來對人類社會多面向的衝擊,以「機器人」(robot)為代表,但一般所謂的「機器人」(robot)不見得是有形體的機器人,而是泛指所有人工智慧軟體,具有機器學習能力(machine learning),能深入分析學習人類工作紀錄、累積經驗,繼而取代人們工作。由正面來看,數位科技的效應包括﹕
一、有龐大的商機,相關產業需求擴大,網購風行,工業機器互聯成形。
二、有助人類福祉﹕
1. 瞬時、隨地 (Smart Phone)、幾乎免費通訊 (Skype),訊息傳遞迅速,社交媒體發達 (Facebook、Twitter) 。
2. 生活上的便捷 (查詢(Google, Wikipedia)、跨國網路交易、自動提款(ATM)、翻譯、自動通關、無人駕駛汽車) 。
3. 機器人擅長做辛苦、危險、艱困(採礦、)、無法達成(太空、深海機器人)工作,精細外科手術。
4. 教育功能,網上教學,開放式課程學習。
5. 伴侶、娛樂、虛擬實境。
三、國防、軍事用途。
四、智慧製造,提升生產力。
五、大數據分析,協助防疫、醫療建議、察覺商業趨勢、判定研究品質、打擊犯罪或測定即時交通路況等。
六、 人類壽命增長,先進國家都呈現急劇老化現象,又面臨長期照護人力等問題,由機器人協助幾乎是必須接受的選項(機器管家、看護) ,又如日本農人平均年齡偏高,也積極發展機器人從事農事。
但也製造許多嚴重問題﹕
一、大量白領工作被「有思考能力」的機器取代﹕目前世界正面臨「白領階級」員工大量被機器取代如排山倒海的趨勢,而這已是進行式。英國津大學在201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即顯示,有三分之二的工作受到相當威脅,有近半工作,將首當其衝。如美國一些司法大案,原先需要動員數百位律師,以經年時間,翻查上千萬頁文件,了解相關法規判例,現在絕大多數此類工作已被電腦取代,相似的現象,正逐漸擴展到各行各業﹔機器人不再只能取代技術含量較低、重複性高、偏重勞力性質的工作了,就連白領工作也一樣無法倖免。而這不是現在受良好大學教育、努力工作的人所容易克服的困難。
二、失業導致喪失收入,消費降低,威脅經濟成長,社會安全網也消失。
三、已開發國家人口老化,退休工作年齡人口比率降低,使安養問題雪上加霜。
四、促進全球化,贏者全拿,惡化貧富不均、失業問題,影響社會穩定。
五、跨國公司更趨壯大與普遍,受租稅優惠、法規鬆綁、獎勵措施等吸引,擇地而居,政府管制與調控經濟能力降低。
六、徵稅困難,各地競以各種方式吸引所需人才,難以防止經濟移民、節稅、避稅與逃稅。
七、有顛覆民主之虞: 網路的快捷與普遍傳佈,使謠言可如星火燎原,引發社會盲動,成為煽動民粹或群眾暴力的溫床,散佈仇恨言論,形成群體極化,激化意識形態,助長政治極化、制度崩壞,社會主義、宗教偏見、種族主義乘機而起。八、倫理哲學問題﹕奴役、強迫、歧視、壓抑自主意識,半機器人(cyborg)、機器人執法。
九、道德層面﹕判斷對錯、同情心、同理心、製造有道德的生物的問題。
十、安全﹕駭客侵襲、竄改程式、有意識對抗、犯罪、
預謀以及實施叛變,避免從機器人革命演變成機器人革人類的命。
十一、便捷的行動通訊,由高頻率通訊和複雜的社群關係對大腦形成沉重的負擔,據研究,有約百分之十五的人就經常處在這種緊張、壓迫,以及無法自制的衝動狀態。媒介多靠影音,窄化和淺薄化思維模式。
十二、沉迷網際網路遊戲、群體通訊,當前八卦、小道、影視新聞為社群網路的主流,浪費有限精力資源,影響學習與人際關係。
十三、助長犯罪活動﹕如網路詐騙、提供商人製造或販賣武器資訊。
十三、宗教衝突﹕某些宗教禁止有偶像或崇拜偶像,何況製造擬人機器人,創造(生)物、造神等。
就長遠看,數位科技強大的顛覆能力將深刻影響未來世界的面貌。對於未來,在各個文化中都是充斥著引人入勝的預測,主要有烏托邦、反烏托邦的兩大主流,烏托邦出於希臘語,原意為不可能出現的地方。英語中的同音詞意為「完美的地方」,偏向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一般出現於工業時代以前。中國文化中較為熟知的為文本為禮記中「禮運大同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清代李汝珍「鏡花緣」中的「君子國」等,描繪理想社會,近代則有康有為專書「大同書」,毛澤東統治下共產中國「人民公社」,雖以失敗告終,也可視為建設理想社會的一種嘗試。
在西方文化中.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著有「理想國」(The Republic),
通過蘇格拉底闡述的觀點,建造一個理想的城市。他認為綜合了君主政體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體的自由,是最好最穩定的政體。英國政治家與哲學家托馬斯·摩爾 (Thomas
More, 1478-1535) 則著有《烏托邦》一書,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在農業與手工業時代,小島上的國家依階級分工和公有財產的理念,發展出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
十七世紀時,受到文藝復興浪潮,科學漸露曙光影響,英國政治家、科學家和散文作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在《新大西島》(New Atlantis)中,體現了培根對未來理想社會的憧憬,道出了培根畢生懷抱的科學改善人類生活的志向。
到工業革命時代,科技的演進,迅速改變人類生活的常規,對未來的預言,多趨悲觀,具代表性的有「反烏托邦三部曲」 (Dystopian Trilogy),即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1903-1950)出版於1948年的《一九八四》 (1984),英國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3)著於1932年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俄國小說家葉夫根尼·薩米爾欽 (Yevgeny Zamyatin, 1884-1937) 在1920-1921年間寫成的 《我們》(We) 三本科幻小說,都根源於科技進展,政府對人民的監控能力,大為提高。
歐威爾批判假社會主義之名、行泯滅人性的極權主義之實的史達林主義;而其預言在之後多年中也不斷地為歷史印證,直至蘇聯共產主義於一九八零年代末期瓦解才告一段落。《美麗新世界》故事設定在公元2540年(書中的福特632年)的倫敦,諷刺新世界雖然外表似美,其實科技並沒有在社會的總體精神進步,反而讓小說中的社會文化倒退。《我們》最先寫成,採用筆記形式,假借一個生活在西元二十六世紀模範公民之口,虛擬一高度數位化,集中統一管理的國家「聯眾國」,所有的人民都以字母及數字編號,身穿制服,隨時遵守著作息表。描寫各色人等的生活與心態,人們按照著理性歸納的「幸福」方程式,過著無慾無求的生活,充滿「含淚的幽默」,。《一九八四》與《美麗新世界》的寫作都受到直接影響。
以現在眼光來看,不管烏托邦或反烏托邦的預言,皆有其真實性、侷限性,具有啟發性﹔但面對新世界必須具備的關鍵概念是其複雜性。正如喬舒亞.雷默 (Joshua Ramo) 在其2009年出版的 《不可思議的年代》 (The Age of
Unthinkable) 中提出,現代最大的特徵就是「高度不可預測性」。由於時間與距離極度壓縮,過去彼此孤立的事件與互不干涉的群體,現在都可能因為快速的傳導過程而相互牽連,啟動複雜而難以意料的連鎖反應,尤其是科技的創新更可能釋放驚人的社會改造能量,在短時間內向四面八方擴散。「沙堆」是當代社會的正確模型,世間萬象存在於複雜系統中,創成由落沙式的交互作用來決定,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簡化的邏輯必須被放棄,必須從多重角度看待事物,要習慣辯證式、逆向式、批判性、全方位的思考,尤其要注意事物間複雜而曲折的連結關係。
在如此思考下,未來將無法以現狀做線性的推演,但影響巨大的總體的趨勢將可作為重要的參考,而同時數位科技並非改變現代社會的唯一動力,面對世界主要問題,如失業、經濟不穩定、主權國家式微,民主制度陷入困境、社會疏離等,有推波助瀾的效果。未來學家鄂文.拉胥羅 (Ervin Laszlo)在「混沌點:2012」
(Chaos Point 2012 and Beyond:Appointment with Destiny)
一書中直陳人類的文明發展已然危機四伏,高度不穩定,世界變得極其敏感,「混沌點」已然來到。我們處在一個關鍵的轉型期的「決定窗口」。他引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名言「我們不能再用製造問題的思維來解決問題了」 (We cannot
solve our problems with the same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從征服(conquest)、殖民(colonization)和消費(consumption)至上的過去,走向聯結(connection)、溝通(communication)和意識(consciousness)至上的未來。在人類文明重要「混沌點」出現的此刻,在意識與作為上、採納全新的道德、想像願景中的新世界,並進化自己的意識--為新文明的到來做好準備,開啟人類社會的新頁。
面對未來,人類社會必須預想在現實世界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並找到解決的方法﹔尤其是重新探討人力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從現在開始研究與設計因應未來科技衝擊的政策。如我們接受馬克思「經濟力量主導社會發展」看法,集中在經濟面,看未來的趨勢。首先是人力被具高度智能機器大量取代、流失海外造成的失業問題,以及貧富差距越趨嚴重的現象。約兩千年前,羅馬時代歷史學家普魯塔克Plutarch即曾說「貧富不均是共和國最老而致命的病狀」(An
imbalance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 the oldest and most fatal ailment of all
republics. ) 。是古早以來,即存在的問題,但於今為烈。「全球化」讓財富移動更加便捷,而主權國家失能,社會普遍瀰漫不滿氣氛,民粹容易當道。英國未來學家伊恩.安吉爾(Ian
Angell) 早在2000年所出版「新野蠻人宣言」(The
New Barbarian Manifesto) 書中指出數位科技根本不是在創造通往「烏托邦」的道路,反而會為多數人帶來貧窮,僅給予少數人不受管制的財富。預言知識經濟中的贏家,即擁有知識,才能與權力的人(新野蠻人),將聚集於世界〔聰明地區〕(smart regions),大發其財,逃避納稅。至於落敗者,將面對冷酷的未來。工作是工業時代機制,在新時代漸趨瓦解﹔在工作為機器人取代,或外移時,社會主義,種族主義和宗教偏見等三大惡魔,會利用群眾的經濟不安全感,趁勢而起。這些現象,有很大一部份,已經浮現,亟待尋找妥善方案因應。
法國啟蒙時代哲學家伏爾泰曾說﹕「工作讓人免除匱乏、無聊與犯罪」,對於人力閒置問題樂觀者如2014年初Erik Brynjolfsson與Andrew McAfee在「第二次機械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書中認為人類可藉生產力大增,施行配套社會福利,釋放辛苦工作的時間,來做更有意義的事,但社會上許多人「無所事事」,是否會導致無聊生事與犯罪孳生,是必須要深入探討的問題。尤其是關照社會的公平正義,研議施行配套社會福利措施。馬丁‧福特(Martin Ford)近作《被科技威脅的未來》 (Rise of the robots-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jobless future),呼應經濟學家海耶克、弗里曼等人的建議,建立「基本收入」 (basic
income) 制度,或「負稅率」制度,可疏解失業衝擊甚至揚棄人必須要有賺取工資的工作觀念,但要得到社會接納,有相當的難度,同時如何降低可能的負面效應,如具有購買力,較容易被誘使吸食毒品、為歹徒詐騙等,也須要深入研究。
在個人方面,面對未來,我們自己又該具備哪些能力?首先要培養不易被機器取代的能力,選擇更有創意而非例行性、非可預測性的工作,需要宏觀視野分析、多面向、多視角、多感知,以及深刻細緻的溝通的技能,具有創意、創新組合能力,努力讓自己更有附加價值﹔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學習善用機器人、與機器人共同工作能力,同時持續關注人與機器人互動問題,不僅讓自己安身立命,也能造福社會,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另一方面,與數位科技攜手並進,而非一昧抗拒,積極投入到智慧型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之中,以人類的智力,誘發培育機器人的“想像”力,使明天的機器人成為真正造福人類的智慧化類人機器人,使人類的生活充滿更加豐富的美好想像。同時在倫理哲學、道德層面、安全、宗教等方面做全面的探討、研究、討論,擬訂因應方案。
當機器人具有如人類般的智能,機器人是否安全問題就必須多加考量,有「機器人之父」稱譽的科普作家艾西莫夫曾就此訂出三定律,廣為各界討論研究,此三定律為: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或由於袖手旁觀,讓人受到傷害。二、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給它的命令,除非這命令與第一定律相衝突。三、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只要這種保護不與第一或第二個定律衝突。 後來又另加第零定律,亦即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通過不採取行動,讓人類受到傷害。從對人類友善安全機器人著眼,但仍有相當疏漏。對於發展超級智慧機器人,連現今許多科技巨擘都充滿相當的疑慮,確實需要集思廣益,縝密考量,在軟硬體的發展,確保人類甚至整個文明的安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