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2014台灣磁性技術協會年會暨第26屆磁學與磁性技術研討會及兩岸磁學與磁性會議致詞


 很歡迎大家來參加2014台灣磁性技術協會年會暨第26屆磁學與磁性技術研討會及兩岸磁學與磁性會議今天來參加會議有兩項特別感想 :一是在現在同時在台北有一項兩岸電子顯微鏡會議也正開幕,這週有兩位材料系的年輕教授剛好在武漢大學交流,而最近一位材料系方畢業的博士生決定到大陸中科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今天又欣逢在此舉辦兩岸磁學與磁性會議,顯示兩岸學術交流,愈趨頻繁與深化,是可喜的現象;另一則是感悟到以往大大低估磁學與磁性應用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力;就以本人從事研究工作,在材料分析不可或缺的利器,電子顯微鏡來說,它的心臟是電磁透鏡,而近年來最大的突破是球面像差得以完全校正,不僅改寫半世紀以來教科書的內容,同時讓電鏡的分辨率達到0.1 nm以下,如今各種材料原子結構一一在電鏡下現形,都拜球面像差得以完全校正之賜,而球面像差校正器基本上就是一最精良的電磁器件;不久之前,我曾參加清華生科院的超高頻核磁共振儀 (850MHz NMR) 開幕典禮,而在清華步行距離以內的同步輻射中心,即將興建完成的3GeV同步輻射加速器,達到規格出光的關鍵,正是兩百多對精密磁極;同時在2011年清華大學在尋找裝置球差校正電鏡場地時,為了免受各種機器產生磁場的干擾,頗費了一番周折,當然也可能有先進會提醒,各式馬達、生活用品等許多都是磁性應用,所以說我們每天生活都籠罩在磁場中,無所不在,如影隨形,也不為過,當然也與磁性應用大有關係。
磁學的最早應用,當推指南針,近代科技的進步,也與磁學的發展亦步亦趨;最近我新換了一部個人電腦,硬碟儲量達一兆位元組 (1TB),現在已很難想像,1982IBM推出個人電腦時,硬碟儲量僅有5MB,而其後幾年,市面1MB行情約一千元,到1991年,1GB硬碟售價仍超過十萬元,而現今1TB約兩千元,4TB更僅約五千元,對比驚人;事實上,磁碟科技也與積體電路產業一樣,遵循摩爾定律,在功能與成本上,都以指數式的突飛猛進;另一方面,也面臨相當大的挑戰,一個知名的故事是,2011年,IBM超級電腦「華生」擊敗美國知名的電視益智搶答節目《危險境地》 (Jeopardy!)節目史上最強的兩位參賽者,是人機大戰的里程碑,「華生」配備2,880個平行高速運算處理器,53兆位元組記憶體,威力強大,但在開賽前半小時,需把儲存於硬碟的資料改存於固態記憶體內,原因是硬碟的速度太慢,隨著電晶體技術的精進,固態硬碟的容量已有實用性,且售價迅速下滑,將對傳統硬碟是造成威脅。由此例,可見磁性技術雖然持續迅速進步,同時也面臨極大挑戰;而也正是今天與會先進絕佳發揮長才的機會。

今天主辦單位之一是大陸功能材料期刊社,去年本人蒙該社邀請到重慶參加2013年功能材料國際會議,並熱誠接待,對大陸功能材料研究進步以及投入,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也要藉此機會表示感謝之意,同時也希望兩岸先進在未來能加強合作,在學術與應用上都能大放異彩;最後祝大會圓滿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