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102年暑期大陸交換學生惜別晚會致詞

在台灣小學生作文中,有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的套話,今天與大家惜別,真有中學生常用套話 「光陰如白駒過隙」 的感覺,用白話說,就是「時間過的真快」;說到「套話」這個詞彙,還是我今年五月底在重慶開會時學來的;當時是在我開幕致詞後,一位與會者跟我說:「一聽就知你就不是大陸人,因為你不講這裡領導講的套話」,頗為達意而新鮮,這也是兩岸交流有趣的地方;最近我聽到一個有關兩岸交流的笑話,不妨在今天晚會輕鬆場合與大家分享;話說一個台灣人到蒙古遊覽,與一個當地人聊天,台灣人問:「蒙古大夫」這名稱是怎麼來的?當地人想了想說:「大概是與矇混有關吧」,台灣人藉機說:「那這裡的大夫都是蒙古大夫囉」?當地人無奈只好說:「算是吧」,隔一回兒,蒙古人笑瞇瞇的問:「台灣人都是小偷嗎」?台灣人說:「這話怎講」?蒙古人說:「要不然為什麼叫『抬完』人」?台灣人的回應則可想而知。
前天我才從廈門訪問回台,在廈門所住賓館附近,環島路邊矗立了「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標語巨型立牌,與對岸小金門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遙相對應,饒有趣味,而在面對金門的海岸邊,除林蔭大道外。還有一長條很漂亮的綠帶,據說是因當年兩岸關係劍拔弩張時大規模禁建而得以保留下來,這就是歷史的弔詭了,兩岸近年來化干戈為玉帛,是可喜的現象,為大家所樂見。
這次我與幾位本校同仁到廈門訪問,是應「廈門清華校友會」與「台灣北京清華校友會」邀請商談成立「兩岸清華交流中心」事宜,「兩岸清華交流中心」將由兩岸清華校友捐資成立,目前有初期由兩岸清華合辦高階經理人管理碩士班(EMBA)、學分班以及「線上教學」等方案構想,在現有兩岸法令架構下,應甚有可行性,如順利進行,將是兩岸高教交流的里程碑。
在上月22日,參加「第九屆兩岸四地大學校長會議」的校長們曾來清華訪問,首先是參觀「奕園」;「奕園」是在本校服務長達三十餘年的沈君山前校長手書心願,希望捐助清華大學一座奕園,今年六月1日正式啟用;奕園入口的「奕園」二字,是久居香港的金庸先生所書,路徑上矗立中、日、韓六位國際圍棋大師墨寶與經典名局立牌,開幕時,圍棋大師林海峰、聶衛平和曹薰鉉專程來台,並在現場對弈三十手紀念棋,「奕園」不僅將成為世界圍棋勝地,而且是由兩岸三地攜手促成,別具意義。另一方面,沈君山前校長也是兩岸交流的先行者,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投入尤深,他於1990年代初,兩岸開始解凍之際,出任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提出兩岸分治之觀念,並三次與江澤民主席晤談,對於和緩兩岸,啟動交流很有貢獻。沈前校長的好友張作錦先生以一句話概括其生平:「先生之道無他,為兩岸和解一以貫之耳!」沈前校長為兩岸找出制度性的和平共存之道的積極作為,令人懷念。
其次是參觀「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去年參加「第八屆兩岸四地大學校長會議」的校長們在蘇州參訪「旺宏電子研發中心」時,承蒙吳敏求董事長特地從台灣趕往親自接待,並曾「相約在清華旺宏館」,大家如約相聚,緣分非常;同時「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是在今年四月正式啟用。據了解,「學習資源中心」「諮詢委員會」中多位諮詢委員是兩岸四地友校圖書館主管,規劃新圖書館時,本校負責同仁也多次到各友校圖書館去參觀、請教、取法,以各友校圖書館為標竿,精益求精,承蒙大家發揮夥伴精神,讓台灣圖書館建設一同向前跨了一大步,也是兩岸合作實質成果「外一章」。
在歡迎會上致詞時,我曾提到清華大學在台灣叫國立清華大學,在兩岸交流時,我們自稱新竹清華,才不會與北京清華混淆在一起;事實上新竹清華是原來北京清華梅貽琦校長於1956年在新竹建校,當初有傳說清華梅校長把清華大印帶來台灣,後來證實是誤傳,2010年台灣主要報紙之一的聯合報曾專訪我與北京清華顧校長,問到美國退還多要庚子賠款基金,即所謂「庚款基金」的事,顧校長答覆是「有了解,未過問」,道出兩校同根同源,而新竹清華是「庚款基金」孳息的唯一收受學校。
大家有緣來清華,「一日清華人,一世清華人」,上月28日,本校舉辦的「清華學堂」開學,我利用「清華一百問」的方式介紹清華,大家如上網,可在「校長演講彙集」看到這一百問(目前已是114問)是什麼?但網上並沒有附答案,而我在此可透露三個答案;一問是慈禧太后、袁世凱與張之洞與清華歷史有什麼擦撞?答案是慈禧太后曾對美國發動外交攻勢,間接促成美國退還多要庚子賠款基金,用以成立清華,袁世凱則曾主張利用「庚款基金」從事「經建」,如果成功的話將看不到清華的成立,「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則主張選派「直接留美生」都須具有深厚的國學根基,而奠立清華留美生對中國現代化產生重要影響的基礎;二是胡適是清華校友嗎?答案是胡適是清華第二屆「直接留美生」,曾協助清華成立振動學術界的「清華國學院」,同時正式的國立清華大學題字是胡適的墨寶,三是校園中第一湖成功湖是人工湖嗎?名稱由何而來?答案是成功湖是日據時代日本為海軍訓練所開鑿的「滅火湖」,清華建校後因當時聯合國臨時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州成功湖邊而用同名命名;此三問到目前為止,大概即使是清華校友,能通通答對的也一定不多,所以大家身懷答案,可謂一舉達到身為清華校友制高點,可喜可賀。

最後我要藉此機會感謝指導老師、贊助的企業以及接待家庭,讓離鄉學子有充實而溫馨的台灣經驗,也祝各位交流同學未來一切順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