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介紹岳南先生與梁帆女士記者會致詞

介紹岳南先生與梁帆女士記者會致詞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向大家介紹兩位最新的清華人,一位是來自中國大陸,馳名考古紀實文學作家岳南先生,現擔任教學發展中心駐校作家,另一位是大陸倫理學、環境倫理學學者梁帆女士,擔任科技管理学院經濟系客座助理教授,這兩位專家入駐清大,使原已多元的清大校園學術文化,更顯得豐富。

兩位專家所以入駐清大,梁啟超先生可謂串起二位駐校教師的關鍵人物。民國三年,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梁啟超先生,到清華演講時引用《易經》乾坤二卦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來勉勵清華學生,學校因而訂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清華校訓,沿襲至今,對清華優良學風和樸實校風的養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岳南先生在2007年的著作《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們那一代文化名人》,以及2011年以介紹梁啟超等大師故事完成巨著《南渡北歸南渡、北歸、傷別離》,其中梁啟超,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與梁從誡先生分別是梁帆女士的曾祖父,祖父、母及父親。在《南渡北歸》第一章中,即敘及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在抗戰初期,倉惶南渡,當時五歲的梁從誡先生後來回憶說:「我父母原來是一對年青、健康、漂亮的夫妻,九年後北歸,已成為蒼老、衰弱的病人」,讀來令人惻然。清大建校百年之際,在因緣巧合安排下,這二位學有專精又與清大有密切關聯的傑出人士,現在都從中國大陸北京來到海峽對岸的新竹清大聚首,對我們三方而言意義重大。

前一陣子,台灣有家企業被大陸某商業團體評為馳名企業,我才了解出名分有名、知名、著名與馳名等級,以此分類而言,岳南先生著作至今暢銷數百萬冊,無疑是遠近馳名作家。他是中國大陸首位在全球具影響力的考古紀實文學作家。主要作品有《風雪定陵》、《陳寅恪與傅斯年》、《南渡北歸》三部曲等,多次在中國大陸內外獲獎。岳南先生既不是歷史學者,也不是考古學者,卻因秉持對文化的熱愛,力求以嚴謹認真、處處有典的態度來書寫歷史,部部暢銷、本本精采,也因此奠定其紀實文學大師的寫作地位。岳南先生將自12月起在清大進行多場學術講座,包括:「二十世紀知識份子的南渡北歸-以西南聯大為主軸的起承轉合(清華通識講堂)」、「中國盜墓傳奇與考古大發現」、「曾侯乙墓超級青銅編鐘的發現」,以及講授「非虛構文學創作技巧」。

梁帆女士自幼即受有「中國民間環保第一人」之稱父親梁從誡的身教影響,對環璄議題有很深的體認。她2010年自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後,受聘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瑞中國適應氣候變化專案課題組擔任特聘專家,研究重點為「氣候移民當中的公平問題」。除此之外,梁帆目前最關注的學術問題涉及可持續發展(或「永續發展」)的文化內涵,尤其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中的「綠色」智慧。梁帆女士雖然以倫理學,尤其是與經濟相關的倫理議題,包括環境倫理、生態資源配置、以及經濟學的倫理與價值論基礎等為主要專長,她對環境永續性、 公平分配、以及經濟成長之間的複雜關係的議題也涉獵很深。她目前在清大經濟系教授「經濟學與倫理學」課程。並預計會承擔生態經濟學及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課程。這些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的課程,既向學生介紹了可用來考慮經濟與環境問題之間關係的新思路,新視角,又同時從哲學層面深化了學生對現實困境的理解。以豐富學識,及對環境資源永續維護的踐行力,教育大學部同學能從多元的角度,思考全球經濟快速發展造成環境變遷、全球暖化、資源短缺、以及所得分配惡化等問題。

清大前校長梅貽琦著名的格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影響清華近八十年,也足見「人」的因素在成就一所頂尖大學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百歲清大鍾靈毓秀,在邁向華人首學目標努力的過程,不斷從各領域吸納人才,讓校園在多元且開放的文化激盪下,能迸發更多學術潛能,也建構更優質的教與學環境。



遠流「台灣學術線上」資料庫與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簽訂學術出版合作意向書儀式致詞

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儀式。如果在座有人懷疑學術研究成果數位化是現在式或未來式,大多數學術界人士可以很放心的告訴大家,它是現在式也是未來式,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是過去式,因為學術界人士有相當長的時間已習於利用電子期刊,尤其在理工領域,幾乎已到完全揚棄紙本的地步,「台灣學術線上」(Taiwan Academic Online, TAO) 是華人世界新的嘗試,值得期待。
我個人的出版經驗,主要是在1992-2003年間擔任台灣材料研究學會所出版國際期刊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主編,由於發行量少,初期拓展發行網很是辛苦,但一旦成為電子期刊,透過網路,點閱人數得以大增,投稿、與編輯通訊、審稿、改稿、校對都可在線上進行,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 節節上升,目前已達2.36,不僅比日、韓、大陸、星加坡等所有亞洲國家材料科學領域期刊高,甚至遠高於目前擁有來自80多個國家一萬六千多位會員之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MRS) 出版的旗艦期刊材料研究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 IF = 1.40) ,顯示電子期刊大勢,將不受出版地是否國富民強限制,對以台灣為基地的TAO 應是佳音。另一方面,世界電子期刊出版,目前受少數幾家出版商壟斷,價格增加幅度年年遠超過圖書館預算所增加額度,歷年來帶給學術界極大困擾,寄望TAO 的投入,能增加競爭,改善情況。其三則是正體字的使用,近年來正、繁、簡體字的爭議,往往造成無謂的紛擾,例如清華大學最近與大陸某校簽約,原來標準格式有一款,明示合約分兩份,我方持有繁體字合約,對方則持有簡體字合約,但最近教育部開始要求改繁為正字,引起對方疑慮,最後以刪除該款,其餘悉依舊制解決。TAO彙整台灣研究、漢學研究、人文社科、生技醫療等領域的重要學術成果,提供使用者進行整合性檢索和電子全文服務,所建立的數位電子書刊平台也希望能協助解決兩岸之間繁、簡體字互通的困境。
當初遠流集團王榮文董事長建議TAO與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合作,清華大學部分很迅速的欣然同意,可說是閉著眼睛同意簽約。最主要的是對台灣出版業先驅王榮文董事長有充分信心。遠流於1979年引入金庸武俠小說系列,而金大俠如今享有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作家之譽,今年清華大學也通過頒予金庸先生名譽博士學位。1996年遠流出版大陸新銳作家岳南先生「風雪定陵」一書,不僅榮獲當年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並且狂銷超過十七萬冊,岳南先生目前已是大陸著作銷售達數百萬冊的馳名作家,最近受邀到清華大學擔任駐校作家。從這兩件與清華大學有關的例子,可見王榮文董事長饒富遠見,今天我們雖然閉著眼睛簽了約,但會張大眼睛注視TAO的燦爛遠景。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傑出產學合作獎」、「新進人員研究獎」、「指導大專生參與研究計畫創作獎」頒獎典禮致詞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頒獎活動,首先我要向榮獲「傑出產學合作獎」、「新進人員研究獎」及「指導大專生參與研究計畫創作獎」的十二位同仁致賀,恭喜你們的努力獲得肯定。

民國四十五年清華大學在台復校,以理學院起家,到民國六十一年才成立工學院。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期,校園裏仍有許多人認為產學合作是不務正業。但近年來,大家對大學使命的思維有了很大的轉變,高級人力集中的大學應對產業發展、民生經濟有所貢獻,以回饋社會,所以產學合作開始受到相當的鼓勵。本校設置「傑出產學合作獎」,今年已是第六屆。由於規定一人只能得獎一次,剛才我問研發長,往後會不會有難覓得獎人的顧慮?研發長告訴我說,本校產學合作績效快速上升,有資格得獎人來源不虞,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另外我要一提的是,最近有國內某大學做過分析,學校執行計畫,所須成本大約是計畫金額的百分之三十,而目前產學合作的管理費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如單以成本分析,產學合作成績越好,學校負擔越重,由此觀點,可將學校不調整差額看作一種支持與鼓勵。

本年度第十四屆「新進人員研究獎」五位同仁分別以在微分幾何、拓樸學、生物影像、表面物理、低能量電子繞射、奈米結構中生物分子、奈米材料合成等領域有傑出成果獲獎。新進教師代表學校的未來,清華大學不管以前在大陸或目前在台灣,都以師資優良著稱,大家能脫穎而出,出類拔萃,誠屬不易。學校自當努力培植「明日之星」,助成諸位充分利用在台灣與清華從事研究工作的優勢,克服困難,有所發揮。我認為在當今資訊網路世代,跨國合作藩籬漸除,清華應努力加強基礎建設與國際合作,營造「安居樂業」環境,另一方面,重點增強招收優秀學生的競爭力,須要大家一起多付出一分心力。

學務處每年都會安排「與校長有約」活動,讓校長與近一年在校內外表現優異的同學見面,一方面對學生表達學校以他們的表現為榮;另一方面,藉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光榮事蹟,提供學校在適當場合表揚的題材;再者是聽聽他們的建言。今年很高興有許多同學在不同場域有可圈可點的表現,以致人數多到讓活動須分兩梯次進行。昨天在第二梯次座談會中,有同學說明他們組隊到校外比賽獲得優勝名次,但卻無指導老師是因為適合的老師無意願。清華大學目前生師比高達十八比一,與此對照的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師比約為五比一,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的比例約為十比一,教師不太可能對各種活動都踴躍投入。闢如說大學生研究是很好的訓練,但學校不具備要求所有大學生都要做專題研究的客觀條件。今天很高興有四位同仁因指導大學部學生參與研究計畫,成果優異而獲得國科會所頒創作獎。指導大學部學生參與研究計畫要規劃得好,具執行力才會有好的成果,老師付出的心力與同學的努力,初試啼聲即傳回喜訊,值得大書特書,很恭喜參與研究而得獎的同學與指導老師們。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化合物半導體技術論壇」與無塵室開幕典禮致詞


很歡迎大家光臨「化合物半導體技術論壇」與無塵室開幕典禮。今天與會的有學界巨擘,有業界領袖,有各路貴賓,群賢畢至,一部份可能因為是清華的親朋好友,前來致賀,更主要一部份應是喜於見證一個一流化合物半導體研究室的成立。

去年二月,我間接聽到鄭克勇與謝光前教授有回台工作的可能,而迅速與他們聯繫。根據以往的經驗,能延攬到一位就算成就非凡,也許是機緣已到,最後很幸運的請到兩位傑出學者同時到清華任教。鄭克勇與謝光前教授到校時,我曾跟他們說,清華請他們來,並不僅是用來做招牌,而是希望他們能有所發揮。一年多來,清華很感謝他們分別在電資院院長與奈微中心主任任上做了許多貢獻。而今天化合物半導體研究室的成立,也表示兩位整合校內外資源,有初步成果,未來必將大展鴻圖。

化合物半導體研究室的成立除斥資引進先進設備,並同時提升無塵室設施,承蒙晶元光電慷慨捐贈價值不菲的先進製程設備,首度實現國內學術界由磊晶生長到元件製作及測試一氣呵成的整合性研究,同時培養促進國家社會進步的人才。未來清華化合物半導體研究室在兩位頂尖學者領導下,研發發光二極體 (LED),以及高功率、大電壓電晶體,將大幅度提升照明系統、通訊系統電動車的驅動元件和使用效率,達到領先世界的水準。

化合物半導體素有未來材料毀譽參半之名聲,記得有一次聽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提到,他半世紀前做博士論文研究,即以化合物半導體元件為主題,那時化合物半導體即號稱未來材料。雖然最近世界 LED 產業碰到一些困難,但固態照明前景可期,而國內相關產業已打下很好的基礎。剛才我在向晶元光電周銘俊總經理致謝時,他說今後如果清華有什麼需要,晶元光電會持續支持,我開玩笑說,現在就需要。事實上,化合物半導體研究室的成立主要目的之一即做為相關產業之後盾,未來必能在產學合作上,創造佳績,增強產業競爭力。另一方面,此實驗室研究團隊以發展綠能源為目標,研製替代能源之所需相關半導體主被動元件,實現減少對於石油過度依賴,開拓零污染環境。清華有建設綠色校園的願景,而正在評估成為全台第一個 LED 校園的可行性,如能得到各位在軟硬體上,鼎力相助,將感激不盡,也將為台灣 LED 發展史寫下光輝的一頁。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繁星招生之回顧與前瞻論壇」致詞


很榮幸參加「繁星招生之回顧與前瞻論壇」,因本論壇是由清華大學承辦,當初對是否到場致詞有些躊躇,後來想到致詞也是一個表達學校對推動繁星招生引以為榮並強力支持的機會,敬請與會先進指教。

最近幾個月來,從美國開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風起雲湧,漫延全球,主要訴求是反對最富有的1%的人因貪婪,剝奪了賸下99%的人應有的機會,造成的不公不義。但更大的不公不義實介於受過良好高等教育與其他人之間,不僅影響工作機會與收入,而且有世代相傳趨勢,造成社會階層與分裂。民國三年,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梁啟超先生在清華演講時,即期勉知識份子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如今大學的使命,仍是要培養人才,投入社會,增進福祉,創造美好願景,將教育資源轉化為社會資源,是永恆的核心價值。

大學入學自91學年度辦理多元入學方案起,已歷經十年,揭櫫不以紙筆測驗成績作為大學取才唯一標準,將考生在高中各項表現納入選才考量,以求在原有大學聯考以公正、公平、公開的方式錄取學生之基礎上,進一步開啟「多元、適性」的觀念與目標。由於國內公立大學招生名額,僅占全體大學招生名額的三分之一左右,入學機會相對不足;而部分知名大學之學生來源又有過度集中的現象,使得所謂「明星高中」及跨區就讀等老問題始終存在。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提出看法及呼籲,認為偏鄉高中的學生,受限於學習過程中教育資源的相對不足,學業成績表現雖可能略為遜色,但如能給予均等的機會,其學習能力與發展潛能,將不亞於一般學生;另外,學生來源的多元化、豐富的校園生活,將更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成長,甚至促進社會的融合,亦是被普遍接受的教育思維。

本校於95年分析前4年的入學新生資料後發現,各年入學生主要畢業於100120所高中之間;歷年來以甄試管道入學之本校學生,有90%以上畢業學校集中於35所高中,其中前15所知名高中學生比例更高達60%以上。為擴增學生來源,本校著手規劃並率先向教育部提出以「發掘人才、縮短城鄉差距」為宗旨之單獨招生計畫,並委請大考中心試算過去3年之學測資料,歸納出全國每年約有140180所高中,至少有1名學生通過「二頂三前」的標準。乃由本校提供相當之招生名額,各高中推薦1名「在校學業成績排名在全校(或類組)前5%、德行每學期80分(或甲等)以上,學測成績符合『兩科通過頂標、三科通過前標』標準」,且有意願就讀清華的學生,本校接受符合條件經高中推薦的所有學生。此一招生計畫之原意,即希望藉由「推薦保送」的方式,錄取較多原來無法進入本校的學生,讓更多的高中學生有機會成為「明星」,此乃「繁星計畫」名稱之由來。

繁星計畫執行5年以來,除各校持續追蹤的結果顯示此一招生管道入學生,入學以後之學習情形一如計畫推出之初的預想,不稍遜色之外,也讓更多教育資源較不足地區的學生,有更多機會上國內優質大學,具體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之外,參與本計畫招生的國內各公私立大學學生來源更為多元,校園文化更為活潑。今(100)年6月第一屆繁星入學生已屆畢業之期,為了讓各校有一個具體檢視此一計畫成果的機會,在本校發起下籌劃辦理「繁星招生之回顧與前瞻論壇」,並在教育部的積極促成與鼎力協助之下,乃有此一相關各界齊聚一堂之盛會。期盼論壇研討得為我國高等教育史留下劃時代深具意義且影響深遠的一頁。



兩岸四地清華校友會午餐會致詞


很高興來參加兩岸四地清華校友會,尤其在深具中華歷史傳承意義的故宮博物院內舉行,也很感謝地主周功鑫院長的親自接待。昨天在學校裡與大家在「清詩華墨─宗家源詩書展」捐贈典禮初次見面,因為典禮是香港清華校友會副會長宗老的場子,未及向各位報告新竹清華與兩岸清華互動的現況,今天趁此機會向大家補作報告。

在兩岸清華互動方面,由於「同根同源」與兩校歷年來建立的深厚情誼,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是兩岸高校間沒有任何其他兩所學校可以比擬的;例如這一週來可謂兩岸清華週,首先是上週五到週日,北京清華校友高爾夫球隊來台與新竹清華校友聯誼,其次由大陸清華校友組成的知名樂團「水木年華」,在本週二全校運動會選手之夜演唱會擔綱演出。再加上昨天有宗老的詩書展,今天又有午餐盛會,密度與強度都顯示兩岸清華交流密切非比尋常,而是雙方共同的資產。另一方面,兩岸清華雙聯學位協定已經核定,正式上路,成為兩岸高校間的開路先鋒;下一個月2324新竹清華將組團到北京清華辦「新竹清華日」,除對師生介紹新竹清華現況外,並由多位在研究上表現非常傑出的教授在各該領域作專題演講,從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兩校在原有良好基礎上,進一步交流;同時北京清華預定在明年三月左右,率團回訪,在新竹辦「北京清華日」;雙方也談到未來到歐、美、日名校,合辦「兩岸清華日」,如果落實,不僅將是兩岸交流的大事,也會在國際學術界造成轟動。

新竹清華擁有最具向心力的校友,為慶祝百周年校慶,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原核子工程系)1969級校友李偉德博士,捐贈新台幣壹億伍千萬元協助興建「綠色低碳能源教學研究大樓」;1973級物理系校友謝宏亮董事長,捐贈價值不菲的羅丹巨型銅雕「沉思者」;清華所發動之「百人會」,也在校慶前達陣成功募得新台幣壹億柒仟萬元,用以興建「校友多功能體育館」;另一方面由企業界校友籌設的大清華基金,已募得三億元資金,將以部份獲利所得挹注學校。最近為興建物理、化學、材料、化工四系跨領域「清華實驗室」,也迅速獲得超過壹億參千萬元捐贈,預計不久可達到兩億元目標。有人說:「清華的校長最好當,因為校友最支持學校」,我對後一部份,欣然接受,前一部份,則尚待努力。

今年上海交大的大學評比結果,在兩岸四地三千多個大學中,北京清華第一,新竹清華第四,如果考慮規模因素,新竹清華是第一。因此如果兩岸清華密切合作,必將打遍天下無敵手,1 + 1 遠大於二,相信在眾校友強力支持下,兩岸清華將可共創第二個燦爛百年,聯手進入全球二十大。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清詩華墨─宗家源詩書展」捐贈典禮致詞


很高興參加「清詩華墨─宗家源詩書展」捐贈典禮,清華校友宗家源先生不但書法藝術精湛,也善於詩詞, 今年為慶祝清華百年校慶,宗校友創作以清華為主題的書法及詩詞作品,於新竹清華舉辦展覽,別具意義。很感謝宗家源校友慷慨將展覽作品義賣,所得全數捐贈給清華作為獎學金之用。

詩詞歌賦及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語云「秀才人情一張紙」,另一方面,又有「洛陽紙貴」之說,薄薄一張紙,經過精湛書法加持,可以成為稀世珍寶,宗家源校友為人練達,心胸開闊,促使他的書風氣勢磅礡,灑脫不拘,被讚譽為「筆道行雲間,字裡透靈氣」。

書法是一種書寫的藝術,與詩詞結合,除欣賞形體之美外,更能發人深省,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廳堂書房,常因名家翰墨,滿室生輝,倍增雅趣。高士雅人,端詳欣賞中堂卷幅,回味咀嚼,沉醉不已。大師鴻儒留世名句則常以書法彰顯;以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而言,梁啟超先生是百科全書式學者,著作等身,但最令人傳頌的是受他啟發而訂定的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晚清至民初百年國學第一人,王國維先生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最高境界在「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經他詮釋,讓晏殊、柳永、辛棄疾三大詞家餘韻不盡,令人嚮往心儀;有百年史學第一人之譽的陳寅恪先生在抗戰初期所賦 「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詩句,讀來惻然,讓人對國難家恨唏噓不已;有百年語言學第一人之譽的趙元任先生,提倡白話文,其以白話文表達的結婚誓詞膾炙一時,而其先祖趙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句更成經典絕句。嘉言名句與書法藝術,相得益彰,表達的意境旨趣,是繪畫所不能及者,不僅為中華國粹,也是世界文明的高點。

去年我甫就任校長時,承蒙宗家源校友惠贈手書「天行健自強不息;地勢坤厚德載物」中堂一幅,現正高掛在校長宿舍客廳中。「清詩華墨」展出作品中,包括十五種不同書體壽字,篆、隸、楷、行、草、章草各體清華校訓,而據了解宗校友常以書寫清華校訓墨寶贈人,堪稱書寫清華第一人,清華擁有如此愛校的書法大家為校友,實感榮幸。祝宗校友老當益壯,不減青雲之志,書藝「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最後也歡迎清華港澳同學會的貴賓,組成盛大的參訪團,到新竹清華來為身兼副會長的宗老助陣,據了解,清華港澳同學會會員包括兩岸清華校友,讓兩岸清華一家親,今天難得的歡聚,更是其樂融融,也預祝大家在新竹清華有一個豐富愉快的參訪之旅。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百歲清華運動會致詞


「百歲清華風雲,躍動百年榮耀」,各位剛才入場時,一定都注意到運動場後方醒目的大型標語,強調「百歲清華,百年榮耀」,清華大學每年都舉辦運動會,但今年是百歲清華運動會,別具歷史意義。
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自易經乾坤二卦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而在清華校歌裏,三次重複「行健不息須自強」句,是世界名校中,極少數在校訓、校歌中強調強身健體的學校。清華大學一百年前在北京建校,在大陸時期,各領域中大師鴻儒無數,但在校友心目中,有兩個人名氣最大,一位自然是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梅貽琦校長,另外一位則是長期任體育部主任的馬約翰教授。馬教授是清華大學最負盛名的體育精神人物,工作了整整52年,將體育運動的精神帶給了清華。他按照規定每天下午從教室中將悶頭讀書的同學趕出來鍛煉身體,從而形成了清華的強迫運動五項測驗體育不及格不准畢業等傳統,至今每年一度的北京清華大學校運動會即以馬約翰命名。
在新竹清華,同樣有重視體育運動的傳統。第一任體育組主任是1934年曾以清華學生身份參加全國運動會,獲男子十項全能和鐵餅冠軍的張齡佳教授,他對校內體育措施建立與優良傳統貢獻至鉅,至今為畢業校友津津樂道。多年來,運動會與梅竹賽均為年度盛事。今年清華大學歡度百歲,由校友捐贈的多功能體育館已在體育場左後方動工興建,預計下一學年度開學前後即可落成啟用,屆時將可大幅度充實本校體育設施,前景可期。英國哲學家培根有言:「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病弱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清華人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有一句廣告詞說:「用心的人是最美的」,剛才大家入場時,我不禁想起這句廣告詞。有些系所準備充分,先聲奪人,讓人眼睛一亮,有些隊伍力求表現,可圈可點,令人驚豔,有些則虛應故事,以資質相近的同學而言,團隊表現差異之大,是很驚人的。這反應出不同系所任事態度,用心的同學獲得有創意、很認真、很團結、有組織力的高度評價。有句話說,「態度決定高度」,這是很好的例子。許多人資部門專家強調,在求職面談時,往往在一分鐘內即可決定是否錄取應徵者,希望同學們能體會到「第一印象」的重要,「不放棄表現的機會」,「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今天運動場兩側與後方都被青蔥的樹木環繞,我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英文裏有句話說 The best time to plant a tree was 10 years ago, and the 2nd best is now! 也就是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以前,但如果沒有做的話,此時現刻仍不失為次佳時間,做好事永遠不嫌晚,盼望同學們「青春不留白,自強要及時」,「高下立判,要爭取在高的一方」。
最後祝今天參加比賽的師生同仁,創造更快、更高、更遠佳績,強身健體之外,抱得錦標歸。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全校運動會選手之夜演唱會致詞


很高興參加兩岸清華最樂盛事,全校運動會選手之夜演唱會。這是新竹清華傳統,為全校運動會熱身所辦的演唱會。今晚演唱會的主題是「百大清年站出來、兩岸清華樂百歲」,當然因為今年兩岸清華同慶百歲,也因為是兩岸清華「共襄盛舉」,出動雙方菁英校友與同學,「卡司不凡」,共辦的演唱會。

今晚我特別穿著紫色新裝上場,主要是這件新衣對兩岸清華具有多重意義,其一是紫色是兩岸清華校色,代表中西會通的源流與精神,也因為紫色是紅色與藍色的混合色,而紅色與藍色分別象徵熱情與智慧,「紫色清華,王者風範」是清華在各種公眾場合的呼喚;其二這件新衣是上週北京清華校友高爾夫球隊為來台與新竹清華校友聯誼特製帶來的,也是兩岸清華一家親的具體事證;其三衣服上面的 Logo 顯示易經中的乾坤二掛,而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正是源自二卦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對清華來說,別具意義而備感親切。北京清華校友在贈送新衣時特別解釋說,他們不直接用北京清華校徽作Logo,是因為兩岸清華校徽略有不同,怕在交流之際,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我告訴他們說,兩岸清華是一家人,不用擔心這些細微末節,但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新竹清華的校徽是用百年前清華建校時的校徽,上面清華的英文Tsing Hua兩字是分開的,同時外有代表光芒的芒尖,不是清華人通常無法分辨,可以做通關密語之用;另一方面,新竹清華不管是中、英文校名、校徽、校歌都是原汁原味,從清華在北京建立傳統起,不曾更動過,北京清華師生、校友們要了解歷史源流,不需外求,只要看看新竹清華的例子就對了。

今晚很感謝本校熱舞社,由大陸清華校友組成的知名樂團,「水木年華」,與台灣天團-「蘇打綠」,以及本校電機系畢業,超級星光大道優勝李杰宇校友所屬的「SIGMA」樂團參加演出,是兩岸清華難得的藝文盛會,所謂「以文會友」,必然精彩轟動,並加深兩岸清華情誼。今晚天氣稍涼,新竹風也為遠客展現了威力,看到現場熱鬧滾滾,大家熱情不稍減,精彩可期。有些同學不一定熟悉,SIGMA在數學中是加總的代號,今年上海交大的大學評比結果,在兩岸四地三千多個大學中,北京清華第一,新竹清華第四,如果考慮規模因素,新竹清華是第一。兩岸清華如密切合作,必可打遍天下無敵手,1 + 1 遠大於二,願兩岸清華共創第二個燦爛百年,攜手共進世界前百大。

今天早上我有機會與「水木年華」校友見面,繆傑校友提到今年五月在北加州兩岸清華共慶百歲校慶晚會中,我致詞的時間比他演唱時間還長,為避免憾事重演,我就在此打住,祝大家有個愉快的夜晚,high到最高點。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第八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學科能力競賽」頒獎典禮致詞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化學「第八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學科能力競賽」頒獎典禮。「化學科能力競賽」參照國際奧林匹亞競賽方式得到高中優秀學子熱烈迴響,歷年來越演越盛。大約十天前我到北部一個高中演講時,該校校長特別提到今年他們學校有些學生錯失報名機會,扼腕不已,可見本活動受歡迎的程度。

「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學科能力競賽」是由化學系與畢業系友所成立的水木化學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化學系是清華的王牌系所,在過去四十餘年辦學優良,不論是學術研究、教學水準、超過四千位畢業生對台灣的貢獻,都是國內各化學系所中首屈一指的。化學系校友除了表現優異外,對母校的向心力極強;例如清華為慶祝創校一百周年,籌建「多功能體育館」,發動校友募款,化學系校友熱烈響應,一系即募得近三千萬元,居全校所有系所第二名,另外清華正在籌建一棟「清華實驗室」,構想是把化學系、物理系、材料系及化工系等四個系所部分的實驗室放在同一棟大樓裡,以促進跨領域、跨科系的研究。這項計畫的建築硬體部分預定經費之一部份希望由四個系所分別向畢業的系友,或相關產業的廠商募款,以支持此一建館計畫。各系所對外募款金額,目標最少為新台幣五千萬元。化學系校友在系友會呂正理理事長領導下,配合發起「許一個清華化學系的大未來」募款活動,先由理監事認捐一千五百萬元,下個星期系友會將舉辦一個預期有兩百位系友參加的募款餐會,呂理事長表示情況非常樂觀,足見校友熱愛母系之一般。

化學是一門迷人的學問,近世紀來,不斷推動科技巨輪,從石化、生化醫藥到新材料產業發展中,都扮演關鍵的角色。最近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英年早逝,他生前唯一授權立傳的「賈伯斯傳」也趕在他身後不久問世。其中記載化學對賈伯斯可謂有再造恩典。賈伯斯在1985年被逐出他一手創辦的蘋果電腦,決定再度創業,想到以前與1980年以基因工程研究突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博格 (Paul Berg) 互動;當時他對博格基因裁剪與重組研究深感興趣,但嫌實驗步調太慢,建議利用電腦模擬,加速研究。博格告訴他需要更強大的電腦才辦得到。他乃決意發展用於教育與研究的下一代電腦,公司即以下一代 (NeXT) 取名,其中小寫e強調教育 (education)、卓越 (excellence) 與科技 (e=mc2)。十年以後,他能演出王子復仇記,重掌蘋果電腦,正是因為 NeXT掌握蘋果電腦需要的關鍵技術。許多人認為賈伯斯改變了世界,我們也可以衍伸為化學以迂迴的方式,又一次發揮改變世界的影響力。

各位參加決賽同學,都是今年三千五百名參加初審學子中的佼佼者,正是清華希望招收到的優秀學生,清華大學熱忱歡迎你們未來加入清華大家庭。等一下水木化學文教基金會將頒發優厚的獎學金獎勵以往參加能力競賽優勝而於今年進入清華化學系的六位同學,呂理事長告訴我說以後會持續辦理此項獎學金的頒發,因此各位同學「人人有希望」,願大家「許一個自己與清華永久聯結的大未來」。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就職兩周年報告


「建國百年、清華百歲」,民國一百年適逢本校歡慶百周年,同時在台建校五十五年。四月份教育部第二期「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審議結果出爐,本校獲得每年12億補助,為清華撫今思往、積極策勵未來的契機與動力。

頂尖大學的使命除了傳授與創造知識以外,更應引領高等教育風潮及關懷社會。清華大學除了培育菁英人才,以卓越的研發技術來改善人類的環境與生活外,更善於營造大學的文化氛圍與積極發揮社會影響力。過去一年清華在各方面表現優異,各項成果依照清華四大願景分述如下:

(一)人文薈萃的學術殿堂
本校學術風氣鼎盛,大師鴻儒,引領校園博大精深治學文化,科技與人文並重,教師有世界性的宏觀視野,研究高深學術,帶動學術風潮。
清華教授不論在教學或研究領域上都相當卓越,獲得獎項與肯定無數,包括江安世教授榮膺國科會「學術攻頂研究計畫」全國僅通過兩件中之一件計畫主持人;賀陳弘、張正尚教授榮獲「教育部學術獎」;孔慶昌、杜正恭、洪世章、洪哲文、劉承賢、黃暄益、廖聰明、簡禎富等八位教授榮獲100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李瑞光、洪樂文、張孟凡、焦傳金、蔡明哲教授榮獲100年度「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陳建添教授獲聘為99年度「傑出人才講座」;湯學成教授榮獲2010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黃惠良教授榮獲2010年「產業貢獻獎-個人奬」;李政崑教授榮獲2010年「產業深耕獎」:鄭建鴻、馬振基教授榮獲「侯金堆傑出榮譽獎」;果尚志、潘晴財教授榮獲「有庠科技講座」等。
在延攬人才方面,本校獲「東和鋼鐵」侯貞雄董事長捐贈貳億元設立「侯金堆講座」,作為延攬及留任一流人才的經費。100學年度禮聘曾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亞洲研究系系主任李弘祺教授,以及原美國達拉斯德州大學、成功大學副校長馮達旋教授到校服務。未來更將藉由頂尖研究中心的卓越化發展,積極延攬國際級人才,進一步向世界百大的目標邁進。
一年來清華共新增16項學術合約與全球140所學校與著名機構締結姊妹校,緊密與國際接軌。

(二)博雅專業的人才搖籃
清華教師充滿熱誠,諄諄善誘,提供高品質教學,以培育社會領導人才,學生敦品勵學,奮發進取,或致力研究,深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園文化。
在學生方面,清華在既有與大陸各知名高校交流合作基礎上招收大陸學生,100學年度起共招收碩士生17名、博士生1名大陸學生來校就讀碩、博士班。為使校園文化更多元化,自99學年度起提供相關類群之學系招收由四技二專推薦甄選入學管道的高職生;自100學年度起與台北與台南藝術大學開始互派交換生,以推動跨領域學習;100學年度開始招收美術績優生。院學士班與清華學院之載物學院結合,強調跨領域知識學習,著重延後分流與雙專長等輔導。加強宣傳以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前來報考。無論採用何種入學管道之大學部學生,均以高中在校及大學入學成績結合以追蹤學習成效。另外,學生學業成績由「百分計分法」改採「等級制」以培育寬闊視野之人才;全校共同必修「英文領域」課程由一年改為二年,以延長學生的英語修習時間;持續推動全影音式開放式課程計畫、辦理「基礎科目個別輔導」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本校為培養一流人才所需的國際觀、人道關懷、服務與奉獻精神、體察國際脈動及培養互動溝通與群體合作之重要能力,積極推展「國際志工專案」,99學年新加入台灣邦交國貝里斯團,組織70位志工前往尼泊爾、印尼、非洲迦納、坦尚尼亞與中國大陸等。清華學子到當地國家指導人民醫療衛生知識、教導數位科技技能、更帶給偏遠國家的人民來自台灣的溫暖關懷。在校內積極推動「服務學習」課程,列為全校學士班校定必修科目,讓更多學生參與體驗「服務學習從做中學」,培養「帶得走」的「核心能力」。99學年度共開設102門課,近900位同學修課。期望學生藉由此課程之服務,開啟心靈的一扇窗,與社會世界接軌,更鼓勵同學能在學習中發現樂趣,成為國際公民。
100總統教育獎得主、大專組八位得主中,包括本校資訊工程研究所莊靜潔同學及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沈芯菱同學,人社院趙雪君博士生榮膺本年十大傑出女青年。同時本校同學在指導老師領軍下,在國內外大賽屢傳捷報,如資工系學生團隊榮獲全球最大規模的超級電腦研討會「國際高速計算會議學生叢集電腦計算競賽」世界冠軍連莊榮譽;資訊工程系博士生陳碩鴻等人設計的向量圖形電子漫畫書軟體,得教育部「全國大專校院開放軟體創作競賽暨網路通訊軟體與創意應用競賽」產學合作的互動多媒體組金牌;資工系學生團隊榮獲微軟全球潛能創意盃「嵌入式系統組」冠軍;本校阿卡貝拉人聲樂團「海鷗‧K」,到韓國參加人聲樂團亞洲大賽,赴香港參加2011「香港無伴奏合唱比賽」,均順利為台灣抱回大賽冠軍等。

(三)前瞻創新的科技重鎮
清華以推動前瞻、核心科技之研發與創新,創造價值,發展文化創意及服務科技。對攸關人類永續發展之替代能源、溫室氣體減量科技更優先推動,強調智慧、健康、樂活之社會關懷科技。
本校成立聯合研發中心積極與業界資源整合,目前已有聯發科技、台達電子、聯詠科技、工研院、長庚醫院、馬偕醫院、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等標竿機構和本校共同進行前瞻科技研發。99年本校與北京清華大學實施「兩岸清華合作研究計畫」,並規劃成立「兩岸清華大學聯合實驗室」,共同促成卓越研究。本校強化智財之保護與運用,連續三年獲證美國專利件數,居全國大專院校之冠,連續四年獲得「國科會績優技轉中心」獎勵肯定。本校育成中心支持師生創業連年被評為全國最優,成功培育109家公司,其中有56組師生創業,10家公司進駐新竹科學園區,8家完成上市櫃,佔全國大學育成之上市櫃公司數1/5,績效全國第一。本校99年榮獲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產業貢獻團隊獎暨最佳育成特色創新技術獎、100年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頒發「產學合作績優單位」等獎項。本校99年度執行之研究經費18億元,另加拔尖、增能計畫每年逾2億元。每年發表論文(SCI, SSCI, A&HCI)篇數,由941,138篇成長到991,556篇;高引用論文由94年之41篇成長到99年之84篇;Impact Factor15%論文由94年的433篇成長到99年的643篇。

(四)社會進步的推動基地
因深信「每所高中都有好學生,好學生應不只在明星高中裡」之理念,本校構想以「推薦保送」方式辦理單獨招生,給予城鄉高中平等之機會,各高中可自訂推薦標準,以彰顯其辦學特色,讓「每一個」高中都成為「明星」,經大力倡導,籲請獲得頂尖大學計畫補助之各大學加入,97學年度擴大至25所大學,100學年度起繁星計畫與甄選入學之學校推薦結合為「繁星推薦」,並已擴及各大學參與。另配合教育部政策性開放擴大學士班甄選入學名額比率,提高甄選入學招生名額,並加強弱勢學生及弱勢家庭配套,保留一定名額優先錄取弱勢家庭學生。99100學年度學士班均有10名左右之低收入戶學生及身心障礙生,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獲優先錄取資格,分發就讀本校。清華為讓學生不以追求高分為唯一目標,而願意致力於學習效果的提升與達成。本校自99學年度起,學生學業成績由「百分計分法」改採「等級制」,此項重大變革對本校以及台灣的教育,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校於99年加入桃竹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以多年豐富的經驗,協助各夥伴學校依據其特色及教育目標規劃,建立完善教學助理制度,推廣教學助理培訓課程,已建構桃竹苗區域網路教學的遠距課業輔導平台,推廣線上課業輔導服務及教學助理平台精進教學技巧,促進教學資源共享。為甄選國內青少年科學菁英學生,開設及發展特殊科學教育學程,本校與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中共同辦理高中科學班,以提供優越的教學環境和卓越師資,培養學生從事個別科學研究的能力和創造力,並兼顧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以能充分發揮天賦潛能,培育成為傑出科學家。本校在教育部、外界捐款支持和屏北高中協助下,99學年度在屏北高中設立小清華原民專班,招生兩班,初步檢討學生學習成效良好。又配合本校百年校慶,辦理百場慶祝活動,其中含主題豐富多元之「清華開放學堂」、「高雄清華講座」及「台中清華講座」,開放各界社會人士免費聽講。

另外,本校以卓越的校務經營提供全校師生優質的教研環境以達到學術卓越之成果:
在硬體上,去年已完成之百萬元以上工程,包括:教學大樓(台達館)、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一千床位的清齋學生宿舍、北校區實驗室廢水處理廠等4棟建築新建工程;道路排水系統暨共同管道埋設、研發中心等9棟建物修復及補強工程;靜鴻碩華誠等五齋更新及環境美化、仁實齋室內整修及鴻齋宿舍公共地區整修等4項學生宿舍改善;棒球場、籃球場及排球場等體育設施改善;校區高低壓電氣設備更新改善、全校建築物用電安全檢查、核子反應器緊急柴油發電機更新及舊機遷移等工程。目前進行或規劃中百萬元以上新建工程,包括:多功能運動館、學人宿舍、創新育成大樓、生醫科技大樓、綠色低碳能源教學研究大樓、清華實驗室、一招B棟新建工程、人社二館新建工程、宜蘭園區公共設施暨綜合大樓、全校區給水工程(含配水池)等新建工程;教學大樓、學習資源中心等建物內部裝修及網路工程、結構補強工程、全校污水納管與機電管路工程、全校高壓電力系統改善工程及學生宿舍整修等工程。
在行政管理上,目前積極推動「電子公文線上簽核」、「精實管理」等專案,電子公文線上化已完成12場需求訪談會議、3場系統雛型展示會議,並持續每隔二週召開一次工作小組會議,以確保進度控管,1004月間,已完成校內集體申請自然人憑證及發卡事宜,系統設計及測試工作已告一段落,自10088日起一連展開34梯次教育訓練,預期系統上線後,將可大幅改善行政效率與效能。為精實行政管理,清華特別聘請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聖安東尼校區傑出首席講座陳鳳山教授來校推動「精實管理」行動方案,自998月針對全校一、二級主管進行「精實管理主管一日營」,12月再對先鋒種子團隊「秘書處」及「總務處」的同仁,進行密集的精實管理教育訓練。課程結束後,二團隊以組(中心、室)為單位,選定一項以上的業務,依精實管理的原則及工具進行實際操作,六個月後,檢討實施成效及進行回饋修正。1008月再針對所有行政單位舉辦之精實管理研習會共計有148位同仁受訓,另由陳教授引領先鋒種子單位秘書處與總務處提出共14項精實管理實施半年的案例分享,9月針對全校未完成訓練之職技同仁共計442人次進行訓練,並舉辦二天之實作演練工作坊共計166人次參加。在密集課程的洗禮下,同仁們對工作流程的檢視、改善,乃至持續追求完美,已有具體努力的目標與願景。

100上海交大的大學評比結果,北京清華和臺灣大學並列第一,香港大學第三,新竹清華第四,如果考慮規模因素,新竹清華是第一。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 公司,於去年四月起陸續公布全球大學領域排名,本校冶金材料、語言、統計與作業研究等三領域排名在全球51-100名之間資訊科學、化學工程、機械工程、生命科學與醫學物理、英語與文學等六領域排名在全球101-150名之間;電子和電機工程、化學領域排名則在151-200名之間

五十五年前梅貽琦校長領導清華在台建校,復經多位校長及全校師生的努力,清華迅速成為台灣頂尖大學。清華下一個階段的展望,不僅是要引領高等教育進步的風潮,更要展現大學真正的精神及再建構大學的價值。「眾志成城」,清華定能在校內一連串的積極作為及改革,以及師生不斷創新突破的努力下,大步邁向華人地區首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