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創校99 週年暨在台建校54 週年校慶致詞


非常歡迎大家參加清大在台建校54 週年的校慶典禮,唐朝的天才詩人王勃描述滕王閣中聚會說,勝友如雲,高朋滿座,正是今天這個盛會的寫照。

清大過去一年在師生同仁、校友及各界支持下,在各方面有相當亮麗的表現,根據去年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統計,如果教師人數在700 人以下,清大是全世界第11 名,如果教師人數在1,000 人以下,是第37 名。清大在各方面的表現,如果以人均來看,位居兩岸三地第一。而今年年初5 500億計畫評比,清華也再度得到了優等的佳績。

時常有人會問,清大的特色為何?我可以歸納成三項:一個是「人傑地靈」,清大在政府支持下於新竹建校,因為庚子賠款經費的挹注,所以能夠延攬最優秀的師資,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在很多場合提及,當年最優秀的師資都集中在清華,而這個優秀的傳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今天早上跟畢業40週年值年校友聚會時,我也特別提到,清大在台灣能夠迅速變成首屈一指的學府,主要是當年最優秀的莘莘學子都集中在清華,有最優秀的師資,最優秀的學子,當然產生了最優良的產品,也就是我們的校友。

清大有優美的校園,座落在科學園區的中心,與科學園區的建造成功,
有很密切的關係。當年園區的設立,還是徐賢修前校長在國科會主委任內完成,歷任的局長、副局長,還有國科會主委,以及督導園區的副主委,很多都是清華的同仁。工研院前三任及現任院長,有三任院長曾是清大的教師,目前國研院院長也是清華人,清華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清大跟北京清華同根同源是學校的另一特色,根據最近遠見雜誌的調查報導,大陸大學生的家長認為北京清華是大陸最好的大學,而新竹清華是台灣最好的大學,有13 億人口的認同,我們有很大的優勢。今年學校跟北京清華有聯合研究計畫,雙方各約出資2,000 萬進行聯合研發,明年我們準備成立「兩岸共同實驗室」,以東方的貝爾實驗室期許,同時,我們也積極規劃從大學到碩士班的「雙聯學位」,目前已完成具體討論,只待政府法規鬆綁即可啟動,原訂目標是明年春天,但樂觀看來,可能今年新學年度就可以施行。

第三個特色是清華校務的推展極具創新性,我們有台灣第一個人文社會學院,第一個生命科學學院,第一個科技管理學院,還有第一個最完整的通識教育學程。推出的繁星計畫,造福到弱勢族群,現在已經由政府推動,並普及到全國大專院校。清大在兩年前推動「清華住宿學院」,仿效歐美名校住宿學院的方式,在生活教育上,我們有專任導師及輔導員,跟學生住在一起進行系統化的輔導,將近兩年的推行期間,展現了可圈可點、有聲有色的成果,所以今年我們決定擴大實施,成立「厚德書院」及「載物書院」,以後也將陸續增加到「自強書院」、「不息書院」,預期會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突破性的典範。

最後我要特別提到,清大有今天的成就,要感謝很多傑出校友的貢獻,
當然清大的校友遍佈在全世界各個不同的行業,有很突出的表現。昨天在與傑出校友聚會時,我告訴他們說:在美國有一個研究結果,如果你得到同儕的高度肯定,最少比別人多活許多年,所以非常恭喜今天的傑出校友。

目前學校正在推動兩項重要的工作:「新能源綠色校園」及「多功能體育館」的建造。清大的校友在新能源綠色產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母校的協助也很多,由葉副校長召集的推動小組,最近已經完成規劃,預計通過校內相關會議後將全面實行。而多功能體育館的興建,肇因於現有體育場館的設計是配合當年6,000 位學生的需求,現在學生人數已遽增到12,000 位,所以對活動場館的需求非常迫切,我們希望利用成立「百人會」的概念,來促成多功能體育館的建造,百人會是希望召集100 位校友,每人最少捐贈100 萬元。「百人會」活動在二月底開始推動以來,進展非常順利,目前已經達到目標一半以上,剛才我在場外碰到范傳銘校友,他提醒我上次在老梅竹高爾夫球賽頒獎儀式中,他表達希望加入百人會會員,目前還沒收到學校通知,可以看出校友對母校的熱心與愛護,我也感謝曾子章會長,一個人就捐助5 個單位,陳繼仁校友跟他的事業伙伴也捐助5 個單位,在台上的陳鴻文校友,除了跟他的事業伙伴捐助600 萬以外,還熱心邀集別的校友共同響應,在募款過程中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有的校友捐100 元,有的校友捐300 元,意義其實一樣重大,這些校友現在沒有經濟能力,可是他們認為應該幫學校,幫學弟學妹做一些事,這就是清華人的精神。

對校友服務方面,清大一定不遺餘力。美國甘迺迪總統曾說過:「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問你的國家能幫你做什麼,要問自己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而我們對校友的服務是“ask not what your alumni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alumni”,清華大學是要問校友,我們能為您做什麼服務,而不是問校友能為清華大學做什麼服務。

最後,再次恭喜今天的三位傑出校友,也非常謝謝曾政務委員、邱縣長、呂立委,還有伍院長,大家也許最近在報上看到「新竹生醫園區」的建設,因為他們的努力,終於把一度想將醫學中心轉變成國際醫療中心的規劃,讓政府在關鍵時刻有所改變,謝謝你們的幫忙。


最後,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幸福快樂,清華校運昌隆,謝謝。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諾貝爾獎得主Dr. James Watson演講致詞


Dr. Watson、各位貴賓、各位同學,還有各位清華的同仁:

非常歡迎大家今天來參加Dr. Watson 的演講盛會,Dr. Watson四月一日在清大先給了一個比較專業的演講,感謝他今天又蒞臨本校,對一般民眾,尤其是許多高中同學作科普演講。Dr. Watson 在前天演講時,曾期勉大家做個成功的科學家,今天大家也會聽到他以「Becoming A Scientist」為主題的勉勵。

他在前次演講中提到要做成功的科學家,一方面要讀很多好書,一方面要在一個一流的大學受一流的教育,他說他很幸運在芝加哥大學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芝加哥大學是當時美國最好的學校,就像清華大學在台灣一樣。Dr. Watson對清大的研究給予高度肯定,這次能幸運邀請他來台灣,主要是他對清大生命科學院江安世教授在腦科學上傑出研究感到興趣。

他提到他這一輩子有四個最大的成就,第一個是發現DNA Double Helix 的結構,第二個是促成啟動人類基因體計畫,第三個是建立了
世界一流的癌症研究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也就是冷泉港實驗室,第四個則是推動腦神經科學的研究。Dr. Watson 看到江安世教授的研究覺得非常的驚訝,江教授能在有限資源下做出領先世界的成果,甚至比Cold Spring Harbor 的研究更先進,所以他期許清華大學在腦神經科學能繼續努力,並預估將有機會領先世界幾十年,我們一定會好好把握這個契機。

Dr. Watson 四月一日接受清大榮譽特聘講座的聘請,並同意我們把生科院演講廳命名為James D. Watson Hall,也首肯未來新設立的腦神經科學中心命名為James D. Watson Institute清大一定會朝這個方向努力,讓我們繼續在世界領先。四月一日下午我們去晉見馬總統時,總統提到清華大學是1911 年利用1908 年美國老羅斯福總統簽署的法案,把庚子賠款付給美國的部分約一半還給中國政府,清大就是利用這筆庚子賠款設立的,當時並依協議派遣招收的學生赴美留學,而這項國際化的傳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甚至到今天基金會仍定期提供庚子賠款的投資利潤給清大,所以清華在這方面是相當獨特的。當天晚餐時,Dr. Watson 提到,芝加哥大學當年有李政道跟楊振寧兩位諾貝爾得主,他們就是因為國際交流在美國受到很好的教育,得以在學術上大放異彩,我馬上就告訴他,李政道跟揚振寧都是清華的畢業生,而另外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也是新竹清華1961 年的畢業生,他同時也是芝加哥大學的教授。

清大多年來保持著優良的學術傳統,培養一流的人才。打造清華校園為人文薈萃的殿堂,一直是清華師生努力的方向,清華有兩岸三地最優秀的師資,在很多指標上,教師人均表現都是第一名,另外,我們有非常優秀的學生,於台灣畢業的約有五萬人,在各行各業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

這次我們很幸運邀請到Professor Watson 到清華來,兩個禮拜以後,也就是4 20 日,同樣在這個大禮堂,華人裡面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先生也要來這邊演講,七月份,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Noam Chomsky(杭士基)教授也將來清華,他是一個語言學和社會學的大師,根據某機構統計在約二十年間,他的言論是人類有史以來第八個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人或書:第一個是列寧,第二個是馬克思,第三個是莎士比亞,第四個是柏拉圖,第五個是阿里斯多德,第六個是聖經(Bible),第七個是佛洛依德,第八個就是他,也就是說他是現在活在人世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人。在清大我們致力打造人文薈萃的殿堂,除了讓清華師生能夠浸浴在世界級大師的薰陶下,我們也希望台灣學術界能夠共享榮光,因此在這裡首先歡迎大家儘早預訂席位,相關訊息我們會很快在網路上公布。


最後,非常感謝大家的光臨,也非常謝謝Dr. Watson,謝謝。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頒授諾貝爾獎得主華生博士 (Dr. James D. Watson) 榮譽特聘講座教授典禮致詞

頒授諾貝爾獎得主華生博士 (Dr. James D. Watson) 榮譽特聘講座教授典禮致詞 (中英文)

華生博士、夫人,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

本人謹代表清華大學,以極感榮幸的心情頒授榮譽特聘講座教授予詹姆斯.華生博士,並主持「詹姆斯.華生演講廳」的啟用典禮。

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趙元任先生先祖清代詩人趙翼曾有詩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華生博士正是趙翼所指稱的巨人之一。華生博士發現DNA 的結構,所領導推動的「人類基因體計畫」均對人類有重大貢獻,不僅在生命科學領域造成長遠的影響,也為不斷努力探究了解「人之所以為人」持續努力的科學家們開啟嶄新的門徑。

不久之前,我讀到有位星際爭霸戰寇克船長的粉絲談到:能與從小景仰的人會面是件很的事,更棒的是能以令他感興趣的事吸引他前來會面。今天,我們很興奮能夠邀請到我大學時代就仰慕的華生博士來訪。身為清華大學的校長,本人深感榮幸有這個機會頒予華生博士榮譽特聘講座教授,並主持將新改裝的演講廳命名為「詹姆斯.華
生演講廳」的典禮。

在華生博士『基因、女孩、華生: 雙螺旋二部曲』的書中,他提到在發現DNA 結構的劃時代時刻約一個月後,在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召開的一個有關噬菌體的會議,會議在共約有270 位科學家參與的大廳舉行。今天我們所在的「詹姆斯.華生廳」講堂,高朋滿座,大約雲集相同數目的貴賓。在1953 年參加噬菌體會議的270 名科學家,均是噬菌體領域赫赫有名的學者,許多人在後來獲得諾貝爾獎。這可能不只是巧合,我預祝今天聚集在這裡的科學家或研究人員,很快能在各自的領域大放異彩成為世界級的學者,為台灣生物科技的研究與發展開創歷史新頁。

身為生命科學研究的領先機構之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擁有最佳的人力資源、多元領域的研究環境,能整合創造力與研發能量,致力於基因體序及蛋白質基因組破解途徑的研究。今天,除華生博士將以「DNA 雙股螺旋結構發現者的研究生涯發展」專題演講外,本校生命科學院的傑出同事江安世教授將為大家介紹領先世界、革命性的腦神經科學研究,另外兩位支持這次活動的成功企業家,也曾在清華擔任過全職或合聘教授的沈燕士董事長及王長怡董事長,將對生技產業發展有精闢的演講。同時,陳文村前校長也將介紹新竹生醫園區研發中心的規劃。我相信這場學術饗宴不僅精彩豐富,會後必定仍能令人回味無窮。

各位女士與先生,今天對清華而言是榮耀的一天,除了我們可以驕傲的宣布華生博士成為學校傑出一員外,它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我們可以乘這個機會,宣告本校生物科技領域的學者得以與世界級
大師華生博士更緊密的結合。

最後,我要再次對華生博士與夫人致以最誠摯的歡迎,希望您在我們
美麗的校園和風光旖旎的國家有段愉快的經歷,謝謝。



Dr. and Madame Watson,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On behalf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I have the great honor to
confer an Honorary Distinguished Chair Professorship upon Dr. James
Watson and to preside over the ceremony dedicating this grand lecture
hall as James D. Watson Hall.

Mr. Yi Chao, a famous poet of Chines Dynasty and was the a forefather of Dr. Yuan-Jen Chao, who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scholars of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once said: “a giant is born in every generation and a very few go on to lead the world for hundreds of years.” Dr. Watson is one of those giants that Yi Chao was describing. Dr. Watson’s discovery of DNA structure, his leadership in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are two well known stellar contributions that not only have lasting impacts on the life science community but also opened up new avenues for scientists to advance in their ongoing efforts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as human beings.

A while ago, I read that a fan of Captain Kirk of the Star Trek TV series once made a remark that “it is cool to meet someone you have idolized since your childhood, it is even cooler to have him come to your place to see what is interesting.” We are indeed, very excited to have Dr. Watson whom we have admired since our college days to visit us. As the President of NTHU, I am very proud, indeed, honore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confer the Distinguished Chair Professorship upon Dr. Watson and dedicate this newly renovated lecture hall in his honor.

In Dr. Watson’s book, “Gene, Girls and Gamov,” Dr. Watson mentioned a conference on phages held in Cold Spring Harbor about a month after the monumental discovery of the DNA structure. The conference was held in a hall and attended by 270 scientists and the hall we are christening as James Watson Hall today can accommodate about the same number of people. The 270 attending scientists then included all the big names in the field of phages at that time. Many of those scholars went on for great achievements and quite a few became Nobel Prize winners. I hope some, if not all, scientists and researchers gathered here in today, will soon become world-class scholars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and usher in a new era of life sci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aiwan.

As one of the leading institutions of life science research, NTHU’s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as the best human resource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nvironment to integrate the creativity and research brain power to pursue path-breaking researches in the post-genomic and proteomic era. Today, In addition to Dr. Watson’s talk on “From the Discovery of the Double Helix Structu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Research Career,” my distinguished colleagues in th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re going to share with you the revolutionary research projects led by Dr. Ann-Shyn Chiang’s team as well as path-breaking 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by Dr. Thomas Y. S. Shen and Dr. Chang-I Wang. In addition, former president Chen Wen-Tsueng will 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sinchu Biomedical Park that he is directing under the behest of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t is my hope that you will thoroughly enjoy the program and the memorable event.

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is not only a glorious day for Tsing Hua because we have the honor to claim Dr. Watson as one of our esteemed colleagues, today is also an important milestone for our life science program because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e are establishing with the giant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welcome Dr.

and Madame Watson again and wish you have a nice and very enjoyable stay in our beautiful campus and fabulous island of Taiwan.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