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年台灣聯大亞際文化學程迎新茶會: 川普與AI
川普與 AI (GPT-5 生成)
很高興來參加今天的亞際學程的迎新會,亞際學程是台灣聯大四個國際學程之一,歷年來辦得有聲有色,首先要歡迎並恭喜今年入學的新生。
台灣聯大由四個頂尖大學組成,成立於 2003年,是台灣第一個大學系統,目前四校有約三千三百名專任教師,六萬八千名學生,涵蓋幾乎所有學術領域,以「整合、卓越、提升」為宗旨,力求達到「四校如一校」的目標,運作二十二年以來,有很顯著的績效,是大家可以好好運用的資源。
大家在學程中學習各有主題,但在學習期間生活,以及未來發展,可能都會受到兩大變數影響,一是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重返白宮,使全球政經局勢陷入新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正重塑產業、教育、軍事乃至政治生態。兩股力量交互作用,對世界的未來既帶來機會,也充滿挑戰。若無妥善因應,國際秩序可能走向更加分裂,甚至失序。
川普強調「美國優先」,推翻既有的多邊貿易協議,挑戰 WTO、北約等國際體系。他的政策使得世界經濟從合作走向碎片化,形成更多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他發起美中科技戰,限制晶片、高科技出口,強調供應鏈「去中國化」。這種脫鉤思維奠定了當前全球 AI、半導體供應鏈的分裂格局。他質疑跨大西洋盟友的價值,卻又與威權政體保持若即若離的互動,增加國際秩序的不穩定性。
另 一方面,AI 正在重塑產業,從金融、醫療到教育、軍事,全面滲透。這會加劇「技術領先國」與「追趕國」的落差,也放大了社會內部的不平等。AI 被視為繼核能、網路之後的戰略技術。美、中、歐等大國投入巨額資金,不僅是產業競爭,更是國家安全的較量。假新聞、深偽影像、戰爭自動化,都可能因 AI 加劇,威脅民主制度與社會信任。國際規範卻遲遲難以形成。
由於川普政策與 AI 迅猛發展同時來襲,川普重返執政,已放寬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鼓勵短期經濟利益,而忽略長期的倫理與安全風險。同時,他也可能利用 AI 在未來強化選舉操作,例如利用演算法推播與深偽技術影響輿論。同時在川普推動的「美中脫鉤」框架下,AI 技術可能出現「兩套標準」:美國與盟國一套,中國及「全球南方」另一套,進一步強化「科技鐵幕」。當主要大國在 AI 上對立而缺乏協調,國際規範難以建立,AI 的發展可能出現「無政府狀態」,增加風險。
在如此紛亂之世局中,每個國家情況不同,應對自然就有差異。像台灣這類科技關鍵但地緣風險高的國家,必須在「技術創新」與「安全依附」之間找到平衡。而在大學與教育方面,AI 不僅是工具,也會改變知識生產與教育體系,台灣的高教若能結合 AI 研究與產業應用,或可在裂變的世界找到定位。在社會韌性方面,面對 AI 可能帶來的假訊息與社會撕裂,民主社會更需要強化媒體素養與公民教育。
川普的政治風格與 AI 的技術力量,代表著兩種不同卻相互交織的顛覆力量。一者挑戰國際秩序,一者改變人類生活。若兩者疊加,世界將面臨更嚴峻的分裂與風險。但同時,若能在國際合作、倫理規範與教育創新上尋求突破,AI 也可能成為推動新秩序的契機。
最後,祝大家在學程中,收穫滿滿,學習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