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啟動未來學習力: 清華第八屆大學教師創新教學研討會

 啟動未來學習力: 清華第八屆大學教師創新教學研討會

啟動未來學習力

分享經驗與心法

提供交流平台

國際視野是清華的基因

AI發展影響極為深遠

清華推動雙語教育

展望未來

歡迎大家來參加「清華第八屆大學教師創新教學研討會」,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啟動未來學習力:國際視野教出新人才」,而國際視野一直是清華自創校以來的特色。

上月三十日,「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中基會) 在今天的會場舉辦成立百周年的紀念活動;由於「中基會」是管理由美國退還多索的庚子賠款 (庚款) 建立的「清華基金」的機構,至今仍以孳息持續支持清華的校務發展凸顯清華當年是由庚款經費支持而成立,首先是將在全國招考錄取的優秀學子全數送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再為實際需要而成立「留美預備學校」,最後演變為「清華大學」所以論國際視野,清大在國內大學中可謂無出其右,這也反應在清華校歌中就強調「中西文化,薈萃一堂」;同時清華在台灣建校後,由於庚款的挹注,在早年就能延攬大批留美的歸國學人任教,承繼國際連結的傳統,因此今天在清華大學的研討會主題為「國際視野教出新人才」有特別意義。

同時今天的研討會旨在整合教學實踐研究成果與最新英語授課之發展,為大學教師提供一個挑戰自我和開發創新教學方法的交流平台。盼望參與本次會議將能深入了解近年來人才培育和英語授課的最新趨勢,並迅速獲取來自全臺灣優秀教學實踐教師的經驗與心法,從而為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未來人才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

大學英語授課無疑是推動大學國際化與加強學子國際移動力重要的一環,當然近年來也有人對教育部對經費拮据的大學,強推英語授課提出質疑,我個人很贊同是選擇題而非必選題的觀點,從個人經驗,有一次到南部一個國立科技大學演講,得知學校在測驗入學新生英語能力時,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寫不全一月到十二月的英文字,另外在大學用英語教中國文學,也是相當匪夷所思的作法,讓教師能有所選擇,才是明智的做法。

研討會的主題啟動未來學習力,無可避免的是受到 AI 的衝擊,上星期我曾在清華人事室與退聯會主辦的樂活講座主講「生成式AI 的應用」,承蒙巫教務長也蒞臨捧人場,那天的演講,我是以庶民的眼光談AI 的應用。事實上自從OpenAI 推出ChatGPT 後,有人形容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日益強大好用的AI 工具,人人得以上手,無所不在,影響極為深遠,在教育上更是全面。

也許大家都已耳熟能詳,AI 工具在美國律師考試中,可以拿到前百分之十的成績,大學畢業生申請研究所常要附上研究生入學考試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GRE ) 成績,在定量推理 (Quantitative) 可達前百分之二十 ,語文詞彙推理更可達前百分之一,在許多其他測驗中,也都能拿到相當優異的成績,能力驚人,對大學教育的衝擊,可謂是現在式,而且必然會越來越大。

對教師來說,舉凡課程大綱、教案、教材、備課、考試、出習題,AI 都幫得上忙,如何讓AI 輔助教學做得好,發揮功能,是一大挑戰。對學生來說,AI工具可以是全時家教、學伴,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重要。而在教育當局與學校端,掌握 AI教育發展趨勢及擬定推動政策,也是刻不容緩。

本人在近年協助科技智庫中技社規劃與執行AI 相關議題的研討
並舉辦多次AI 與教育等競賽,了解國內大學有不少團隊投注心力於AI 與教育方面,且有相當優異的成績,期許在未來也能在此系列研討會中,以相關議題為焦點,將會切合當今高等教育的需要,展現宏大的功效。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2024退聯會樂活講座: 生成式 AI的應用

2024 退聯會樂活講座: 生成式 AI的應用

人事室與退聯會合辦 (孫海珍攝)

人工智慧來了 (孫海珍攝)

協助「中技社」研討AI 科技

AI 無所不在 (孫海珍攝)

ChatGPT 橫空出世 (孫海珍攝)

飛入尋常百姓家 (孫海珍攝)

強大好用 (孫海珍攝)

Q&A (趙淑華攝)

很歡迎大家來參加今天清華人事室與退聯會合辦的樂活講座;去年七月我也在此會議廳類似場合講「清華的花木」,今天又毛遂自薦來講「生成式AI的應用」,算是野人獻曝,希望不會讓今天來捧人場的同仁們失望。

人工智慧 (AI ) 近年來火紅,如果看時序,大約從李開復與王詠剛先生在 2017年出版的《人工智慧來了》一書的內容,可看出當時AI 已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差不多同一時候
個人有機會建議國內頂尖科技智庫「中技社」研討AI 相關議題,從此就協助「中技社」規劃和執行AI 科技研討的工作,至今舉辦了七次與 AI 有關主題大型研討會,十幾次較小型的座談會,三場次每次兩天「國中AI教師培育營」以及五次「大專院校AI 創意競賽」,所以對 AI 科技發展與應用有些了解。

AI 最簡單的定義是由人造機器或工具呈現
協助或取代人工的智慧或能力。2022年11月30日,美國 OpenAI 公司,推出新型聊天機器人 ChatGP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意為「預習式文本生成器」,資料庫部分來自維基百科,部分來自研究機構、分析師和詩人作品,能夠提供複雜、冗長甚至有趣的回應,由於其強大好用,佳評如潮,迅速席捲全球,主要的作用是讓AI「飛入尋常百姓家」,人人得以上手,同時發展迅速而驚人,幾乎讓人目不暇給。

ChatGPT 的特點是根據提問「無所不答」,幾乎可以立即寫出幾百甚至上千字的文章,字句通順不說,而且有些相當有趣,另外主要功能為生成新數據、圖像、音樂與影訊等信息,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在圖像生成方面,可生成逼真的圖像或多種風格和變形效果,在文字或語言生成方面,可用於自動寫作、翻譯、對話機器人等方面,甚至能由文字提問,短時間內即能生成長達兩分鐘的逼真或科幻影片。

本報告將介紹個人於約一年半時間內使用生成式AI的體驗,由生成式AI 的里程碑,逐一檢視其主要功能:

2022年11月30日: OpenAI 公司推出 ChatGPT
2023年 3月 14日: OpenAI 公司推出 GPT-4,功能比ChatGPT更為強大,
2023年10月19日: GPT-4 開放生成式軟體繪圖的工具, Dall-e3
2024年2月15日: OpenAI 推出 Sora,它能根據使用者輸入的文字描述,產生最長1分鐘的高畫質影片,目前 Sora 僅提供紅隊成員(錯誤訊息、仇恨內容和偏見等領域的領域專家)試用,讓他們以對抗性方式測試該模型,以免濫用,
2024年 3月13日: Figure AI 發布 Figure 01 
人形機器人 (ChatGPT + Robot = Figure 01) ,在 OpenAI 模型的協助下,Figure 01現在可以跟人類進行完整對話,善於推理,並執行各種動作。由範例,可見Figure 01聽得懂人類指令並自主決策執行,
2024 年3月21日: Suno AI發布創作音樂 AI Suno v3,讓用戶免費創作長達兩分鐘的音樂,通過簡單的文字提示,甚至由一張圖,請其賦予音樂的感覺,使用戶能夠生成出原創歌曲,
2024年 5月13日: OpenAI 公司推出 GPT-4o,在多語言和視覺基準方面取得了最先進的結果,創下了音訊語音辨識和翻譯的新記錄。本身支援語音到語音,使得回應幾乎即時且無縫,

2024年 6月10日:
快手 (Kuaishou) 公司推出 Kling (可靈) AI ,可製作長達兩分鐘高畫質影片,顯示中國大陸AI 應用的實力不容小覷。

生成式AI 工具基本特色是容易上手,趣味與潛力無窮。
有人把未來人類分會用 AI 的人與未用 AI 的人,能力差異懸殊很值得大家思考與警惕。

總結生成式 AI應用廣泛,強大而好用,但必須要了解它的限制與可能的缺點,同時生成式 AI 只是 AI技術的一小部分,處於AI時代,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