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2021年國立政治大學畢業典禮致詞

2021年國立政治大學畢業典禮致詞



今天因疫情關係,只能以視訊方式來祝賀2021政治大學畢業生成功完成學業;政治大學是於今年21日正式成為台灣聯大的一員;在之前,系統內原來四校,即中央、交通、清華、陽明大學校務會議都一致通過政大加入案,由於陽明與交通大學也是於21日正式合校,所以目前台灣聯大仍是由四校組成,但是更為強大。

四所頂尖大學數百位校務會議代表一致同意政大加盟,從某種意義來說,是對政治大學歷年辦學的績效高度的肯定;所以今天各位畢業生不僅跨越了人生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而且是在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學順利完成學業,具有特別意義。

今天畢業的同學。據估計應該屬於「百歲世代」,也就是大家活到一百歲的機率相當高,因此在各位面前的將是一個約有80年漫長的人生,未來是如何一番情景很難預測,但在許多方面必然與現在有天翻地覆的不同;很多人每天都在使用的個人電腦 (如微軟)、網際網路 (如網景)、收尋引擎 (如谷歌)、智慧手機 (iPhone)、社交媒體 (如臉書) 領導公司約略在19801995200420072012年上市,而都迅速在全球普及,未來科技快速進步引導讓變化只會更加迅猛近年火紅的人工智慧的發展,更是深不可測

在人生路途上,有人把大學比做象牙塔,也有人把大學比做避風港,這些比喻都有相當的真實性,大家畢業後步入社會,面對的是很不一樣的環境,尤其是快速變動、挑戰重重的世界如何安身立命,並沒有簡易的答案而且又因人而異但有幾項原則可能會對心安理得立身處世很有助益以下我所列舉的四項原則多以美國為例加以說明這是由於美國現在是世界第一強國,具有最大的話語權,影響也最深,即使身在台灣,從各種管道得到訊息仍以美方觀點為主,經常可以用來作檢討與思考的素材,另一方面身為非美國人,也可以較客觀的立場來評論,同時雖然舉國內問題為例或許更為貼切,但也容易引起情緒反應,模糊焦點這四點原則分別是   :

一、多元思考: 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作家之一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有一句名言: 「同時在心中持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運作,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要有這種功夫,需靠多學習、多觀察、多思考、多溝通,理解到世事有不同面向,需要從不同角度觀察,才可能一窺全貌、較深入的了解已然與或然以及正確的領悟。切忌聽一面之詞,一家之言,而被誤導一個顯著的例子是美國前總統川普據卓有聲譽的華盛頓郵報統計在任內說了三萬多次謊,罔視公平正義以維護美國白人利益為主訴求下台前還煽動了國會暴亂,但在上次大選中並沒有大輸國會彈劾也沒有成功,現在仍牢牢控制住美國兩大黨之一的共和黨,可見很多人容易被誤導

二、推己及人: 以對自己同樣標準待人,世界上幾乎所有主要宗教都有類似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訓的版本,也就是對待別人與自己是用一套標準;如果是兩套,就沒有是非可言,凡事只看立場,怎會得到別人誠心合作,最後淪落成掌握話語權者勝,或以力服人,世界將無寧日。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稱霸世界超過七十五年;一向以民族大熔爐,自由民主燈塔自豪,以世界警察自居,由於長期掌握國際話語權,也一時深得許多國家人民認同;但所作所為,嚴以待人,寬以律己雙重標準的程度讓人領教到其霸道,也令人失笑。以最近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為例,美國一昧偏袒以色列,對其迫害境內巴勒斯坦人與轟炸加薩走廊平民區的暴行,則視若無睹,其擔當自由世界領袖的公信力自然大損;

三、己達達人: 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很明白可看出現代人無法獨善其身,美國已有約一半人接種疫苗,逐漸解封,但只到最近還禁止防疫物質出口,而坐視發展中國家嚴峻的疫情延燒在全世界需要110億劑疫苗才能脫離疫情之際,僅承諾提供8,000萬劑,而其中6,000萬劑還是美國尚未核定使用的品牌;費茲傑羅說過: 「看別人時要記住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樣幸運(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從如政大一樣一流大學校畢業的學生能夠在相對隔離的環境中度過疫情,比起必須為生計暴露於危險之中的基層服務人員要幸運的多,身為社會菁英,對建設和維護和諧社會應擔負的責任也相對重大;

四、永續發展: 全球正面臨氣候變遷,環境惡化、化石能源耗竭等關係人類生存的問題,美國不僅沒有盡到世界領導責任,無視本身是人均消耗能源遠遠超過其他大國的國家,近年來甚至否認有溫室效應在化石能源開探及環保措施上還大開倒車,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美國新政府雖然表示政策有改變,但僅止於紙上談兵階段從新冠疫情看,世界是「同舟一命」;永續發展,人人有責,而且刻不容緩應在各方面盡力而為,才有可能扭轉人類文明衰敗的危機

總結我以個人經驗提供四點讓人得以心安理得立身處世的原則: 也就是多元思考推己及人己達達人、永續發展,給畢業同學參考;最後祝大家一切順利,政治大學校運昌隆。

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

國立政治大學94周年校慶致詞

國立政治大學94周年校慶致詞





今天因疫情關係只能以視訊方式來祝賀政治大學94周年校慶首先我很高興今天能以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身分與政治大學一起慶祝成立94周年台灣聯大今年21日以歡欣鼓舞的心情歡迎新夥伴在之前系統內原來四校,即中央、交通、清華、陽明大學校務會議都一致通過政大加入案,由於陽明與交通大學也是於21日正式合校,所以目前台灣聯大仍是由四校組成,但是更為強大。

大家可能知道各校校務會議都是上百人的大型會議,眾聲喧嘩,非常難得的取得無異議的共識,順利通過政大的加入案,是所有代表們都很明顯地看到強強併的效益;政治大學歷經中央黨務學校、中央政治學校、改制國立政治大學時期,在臺復校,原僅有教育、政治、新聞、外交、邊政等五學系,發展至今,現已成為擁有文、理、法、商、社會科學、外國語文、傳播、國際事務、教育等九個學院之綜合型大學,屢創新猷;四所頂尖大學數百位校務會議代表一致同意政大加盟,從某種意義來說,是對政治大學歷年辦學的績效高度的肯定,也是今年校慶之際師生同仁以及校友可以引以為榮而值得大家慶賀的。

台灣聯大於2003年開始試辦,2006年由教育部正式核定成立,18年來於「整合、提升、卓越」要旨下,在教務、學務、研發、國際合作以及資源共享各方面有很具體的成效,如今又邁入新紀元有在人文社會許多領域有龍頭地位的政治大學加入,正是如虎添翼,共創光明未來可期。這裡先向大家預報一個喜訊,也就是今年很有希望舉辦首屆的「台灣聯大運動會」,初步規劃「籃球、排球、網球、羽球、桌球」五項男子與女子競賽,以後應會繼續增加項目,將成為「台灣聯大」寶貴傳統。

政治大學雖然是台灣聯大最新的夥伴,但與台灣聯大原來各校其實都有很深的淵源;從中央黨務學校、中央政治學校、奠定政大學術養成架構與課程基礎的關鍵人物,歷任校務委員與代教育長的羅家倫先生,曾任清大 (1928-1930) 中央大學 (1932-1941)校長。另一方面,台灣聯大原來各校也有千絲萬縷關係;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顧毓琇在1944-1945年為中央大學專任制首任校長,1945-1947 年出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的吳有訓先生原為清大理學院院長,後來在1949年任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委,同時中央大學周景陽校長,原為交通大學教授,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卸任後,出任交通大學校長,現在陽明與交通大學合校,所以目前台聯大各校之間可謂原來就關係千千重,並各自發展成一流名校,現在成為一家人,眾志成城,未來在緊密合作下,相信能如郭校長所期許,為我國高等教育屢創高峰、守護台灣並為全世界永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今天照原來大會流程,將會頒授名譽博士給翁俊民先生以及頒獎給傑出校友,我也趁此機會致上最誠摯的祝賀,希望未來在台灣聯大的各項活動中能有榮幸邀請各位參與。

最後祝福政治大學校運昌隆,各位平安喜樂。

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保釣風雲半世紀》專書發表會致詞

保釣風雲半世紀專書發表會致詞



很高興來參加今天的活動;保釣運動發生時我正在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念書,台灣同學們相約到舊金山中國城遊行示威,並到台灣駐美領事館前遞送請願書;跟現在有很大差別的是,五十年前即使在國外的學子們,參加遊行示威都抱著忐忑之心,但多數人還是毅然站了出來,說明保釣在海外知識份子中間引起了共鳴。

五十年後我們來看保釣,而且還要談保釣當然心情很複雜,很多朋友因保釣而走上了不歸路,整個人生因而改變,但隨著國際情勢產生重大變化,兩岸政府態度大不同,在台灣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保釣是怎麼一回事,今天的活動別具意義。

《保釣風雲半世紀》由李雅明教授、謝小芩教授與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合作編輯為緬懷與探索保釣運動的專書;李教授是我新竹中學與台大物理系的學長也是在清華的同事以文筆好出名,看本書後也更了解他在保釣運動中的腳色;謝小芩教授於2003-2009年擔任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期間,開始圖書館典藏七十年代保衛釣魚台運動文獻工作,2009年舉辦「1970年代保釣運動文獻的編印與解讀國際論壇暨文獻展覽」,於2010年將會議內容輯為專書《啟蒙.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在多位館長的努力與各界踴躍捐贈與協助下,現已成為兩岸三地保釣資料典藏中心,世界各國釣運研究者拜訪的重鎮。如今兩位教授與圖書館合作編輯圖書館對十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老保釣的訪談紀錄,於此時出版,為保釣歷史留下寶貴記錄,同時也給大家一個展望未來的機會。

圖書館亦於此值得紀念的時刻,以林孝信先生捐贈之典藏舉辦「保釣五十:清華特藏展」。孝信兄是我在台大物理系高兩屆的學長,我大二時與劉容生學長是至台大邊信義學舍的室友,當時他有三個最常見的訪客,一是劉伯母,另外分別時孝信兄與前室友,等下座談的主講人,劉源俊教授;本書的副標題是釣運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孝信兄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鍥而不捨,令人深深感動與感佩;我在擔任清華校長期間,孝信兄有好幾次提著厚重的背包到校長室找我商談,因為他歷年來在科普教育、通識教育以及保釣運動上建立了極佳的聲譽,我的反應是孝信兄倡議的是我一定支持,所以當時清華與孝信兄在保釣活動與通識教育方面有許多的合作;猶記最後一次與他會面,是與孝信、聖芬昆仲以及榮生兄倒在新竹一家料理店餐敘,當時他仍精神奕奕,不料不酒後就傳來往生的消息,在追思一代人傑時,深感哲人雖遠去,但精神長存。

2011917日「東亞脈絡下的釣魚台:保釣精神的繼承與轉化」研討會上我致詞時曾說,保釣運動已屆四十年,迄今各方仍自說自話,保釣運動對解決釣魚台列島問題有多大助益,尚待歷史評價,而台灣政府目前所採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共享資源立場,可能是未來最善之局。處於中、美兩大強權競合爭勝,美日安保體制延續的時空背景下,釣魚台的歸屬,最後依恃的還是國家的實力與政府的意志,目前看來,恐怕到紀念六十年保釣運動,還是未定之天。在「保釣四十周年」專書中,南方朔先生箴言「歷史沒有浪費掉的熱情」,豈容青史燒成灰,仍是可以與諸君共勉的。